517.第517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下)

第517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下)

“世子,听说你们报社被人围了?”

这天下了早朝,夏元吉却笑呵呵的找到朱瞻壑问道,做为对手,夏元吉自然乐得看到新闻报倒霉,甚至这段时间儒报不停刊登攻击罗俭的文章,为的就是借此打击新闻报。

“夏尚书,罗俭是人红是非多,那些去报社的人,无非就是眼红罢了,而且他们再怎么闹,也影响不到报社分毫,这几天我们报纸的销量又涨了,这都是托了罗俭的福啊!”

朱瞻壑哈哈一笑反击道。

听到新闻报的销量又涨了,夏元吉也是老脸一黑,这段时间儒报和新闻报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销量只有新闻报的十分之一,可以说他们儒报除了那些读书人,基本没有其它人买了。

“世子,发行报纸不能老是想着赚钱,报纸最大的作用是教化百姓,因此对于报纸上的文章,咱们也有责任做一些挑选!”

夏元吉依然嘴硬道。

“夏尚书你错了,我办报纸从来不是为了赚钱,至于教化百姓,那你也得让百姓听懂你说些什么吧,可是像你们儒报那样,满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章,百姓们怎么可能爱看?”

朱瞻壑这次没有讽刺,而是露出一种语重心长的表情说道。

“我们儒报的确有缺点,这点我也承认,但你们新闻报的问题更大,比如那个罗俭写的小说,不但满篇脏话,甚至还教人烧杀抢掠,简直如强盗无异,若百姓们看到后都跟着他学,岂不是民风大坏?”

夏元吉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一种痛心疾首的表情。

他说罗俭在文章中教人烧杀抢掠,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前几天的新闻报上,罗俭写在海外冒险故事中,主人公与同伴遇到海盗,机智的逃脱后,又发现海盗与当地的土人勾结,于是他们杀入土人的部落,抢走了土人的财产。

这种故事情节在后世人看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在海外也十分正常。

可是在夏元吉这些传统的读书人看来,罗俭写这种杀人夺财的故事,却是在教唆百姓,所以在这个故事情节发表出去后,新闻报社外面抗议的人群又多了不少,要不是有王府的护卫守着,恐怕他们真的敢冲击报社。

“夏尚书您这话就不对了,圣人他老人家都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罗俭的小说里写的明明白白,土人与强盗勾结,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他们已经与海盗没什么两样,当然要除之后快,怎么能妇人之仁呢?”

朱瞻壑就事论事的反驳道。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夏元吉说不过朱瞻壑,最后一甩袖子就要离开。

朱瞻壑也有些恼火,他佩服夏元吉理财方面的能力,但对方这死脑筋也实在让人无语。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内侍飞奔而来,拦住夏元吉的去路说道:“陛下有旨,召夏尚书与世子前去武英殿!”

朱瞻壑和夏元吉也并不觉得意外,以为是朱棣有什么政务要找他们商议,所以立刻来到武英殿。

而当来到大殿时,却只见朱棣面前摆放着早饭,手中拿着一份报纸,竟然和朱瞻壑的习惯一样,一边吃早饭一边看报纸。

看到朱瞻壑和夏元吉进来,朱棣这才抬起头对两人道:“你们两个都还没吃饭吧,来人,再送两份早饭过来!”

“谢陛下!”

夏元吉一愣,随即和朱瞻壑一同行礼道,他们也是刚下早朝,根本没时间吃饭,现在也的确都饿了。

不一会的功夫,两份早饭送来,朱瞻壑和夏元吉相对而座,朱棣甚至还贴心的让人送上了今天的报纸,新闻报和儒报都有。 以前朱瞻壑也经常和朱棣一起吃饭,而且一般都是边吃边聊。

但现在朱棣手中拿着报纸,根本没有说话的心思,于是朱瞻壑和夏元吉也有样学样,就像在家一样,拿着报纸边看边吃。

等到三人都吃完了,朱棣这才抬头对两人道:“新闻报和儒报这段时间我都在看,办的不错,你们两个也有辛苦了!”

“多谢皇爷爷夸奖!”

朱瞻壑也不客气,直接站起来谢道,倒是夏元吉谦虚了几句,并且把功劳推到了卢修身上。

“瞻壑,我听说你们新闻报最近遇到一些麻烦?”

朱棣忽然又向朱瞻壑问道。

报社被人围着抗议,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过锦衣卫的耳目,更何况锦衣卫经过上次的整顿后,现在也卖力多了,京城的一举一动都在朱棣的注视之下。

“有劳皇爷爷费心了,但也不算什么麻烦,只是在文章上有些争议,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他们自己就会散去。”

朱瞻壑如实回答道。

对于那些抗议的事,朱瞻壑打算冷处理,反正他们再怎么抗议,也不影响报纸的发行,所以他们如果有时间,那就尽管呆着就是了。

“你倒是沉得住气!”

朱棣微微一笑,随后这才表态道。

“那个写海外故事的罗俭,倒也是个人才,至少他写的东西让朕大开眼界,你回去后让他安心写下去!”

“谢皇爷爷!”

朱瞻壑闻言也是大喜过望,有朱棣这句话,相当于给罗俭正名了,日后看谁还敢说他写的东西低俗?

旁边的夏元吉也吓了一跳,没想到朱棣竟然会支持罗俭,虽然他并没有参与这件事,但那些反对罗俭的人,与他的想法是一样的,而且大都是一腔热血的年轻士子。

看来回去后,得让人劝说那些抗议的人离开了!

夏元吉在心中暗想道。

朱棣夸了罗俭几句,随后又转向沉思中的夏元吉道:“维喆,你和卢修办的儒报,朕也一直在看,虽然有些文章偏激了一些,但也是本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陛下宽宏大量,臣佩服之致!”

夏元吉闻言也再次行礼道,同时也暗自松了口气。

儒报上的不少文章都对一些朝政进行了批判,有些言辞相当尖锐,他还真怕朱棣会因此生气。

只见朱棣这时扫视了一下朱瞻壑和夏元吉两人,这才接着说道:“看到你们两人办的报纸如此之好,朕也有些心动,所以也想以朝廷的名义办一份报纸,你们觉得如何?”

(本章完)

第4章 高僧与舍利523.第523章 朱勇回来了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吗?290.第290章 生与死的距离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变化第268章 朝廷逼出来的漕运471.第471章 一个教训(上)第190章 背后插一刀863.第863章 东正教圣人889.第889章 大明使团(上)692.第692章 纺织业(上)第72章 蹲监狱就不用干活了?897.第897章 斯库台里港之战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111章 一举两得(到)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814.第814章 威尼斯总督(上)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第155章 陶大仙人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现身761.第761章 齐东港第124章 真凶浮出水面701.第701章 蒸汽机的应用561.第561章 吴家寨(下)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第265章 堵住户部的大门874.第874章 黑海海峡之战(上)382.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边(下)514.第514章 赌徒罗俭第48章 翻盘第110章 威与恩第184章 时运不济第42章 秋兴大赛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327.第327章 对马宗氏(上)867.第867章 一场舞会(下)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327.第327章 对马宗氏(上)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第128章 朱高炽也中毒了730.第730章 锦衣卫谢锋(下)第172章 谷王朱橞877.第877章 夺取布尔萨817.第817章 双喜临门第89章 “世子勇擒女飞贼”491.第491章 一战震草原456.第456章 两位布政使977.第977章 骑兵的末日第224章 齐先生(上)第26章 过劳肥第231章 旧港之战(中)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战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欧洲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766.第766章 自行车(下)347.第347章 平户争夺战(下)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765.第765章 自行车(上)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358.第358章 足利义嗣361.第361章 姚广孝病重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824.第824章 接见使团322.第322章 朝鲜使节的报信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583.第583章 朱瞻基来告别第178章 只差三岁981.第981章 立碑太庙658.第658章 夜校(上)586.第586章 求情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950.第950章 撤军第213章 意外的线索821.第821章 生灵涂炭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472.第472章 一个教训(中)第30章 一车促织716.第716章 工业时代的气息933.第933章 瓦剌动向940.第940章 强硬的大明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829.第829章 边市商人811.第811章 归途374.第374章 科举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第256章 一封信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80章 当面对质第8章 大蒜加酒(下)433.第433章 又见唐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