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第644章 大汉银行

大汉西京城,朱瞻壑看着眼前这座改造完成的银行大厅,也不禁露出满意的神色。

自从称帝之后,朱高煦就立刻赶往北方前线,打算继续他进军中亚的计划。

对于军事上的事,朱瞻壑懂得不多,所以他选择完全相信朱高煦,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方面的事情就行了。

而在朱高煦走之前,特意交给他一件事,那就是建造一座皇城,毕竟原来的王宫不但风格不合适,而且面积也太小,朱高煦早就想重建了。

所以朱瞻壑很快重新选择址,在西京城的正北方划出一大片区域,准备在这里修建一座皇城。

原来的王宫也没有拆除,毕竟王宫的建筑还是十分精美的,因此朱瞻壑决定将这里改造一下,做为大汉银行的总部。

当初朱瞻壑刚来到西京,杨士奇就请求他帮忙,建立一个属于大汉的银行,以免国内的货币被大明控制。

朱瞻壑也想借银行的事,将自己在的威信树立起来,毕竟他虽然是太子,但这些年一直呆在大明,大汉这边的官员除了一些汉王府的老人,大部分都对他不熟悉,他需要做些事情以证明自己。

所以就在几天之后,朱瞻壑就在杨士奇的配合下,抽调了一批人手后,很快就银行的架子搭建起来了,现在连总部也改造完成,随时都可以发行大汉的货币了。

“太子您看,这是刚印刷出来的纸币!”

正在这时,李齐拿着托盘,快步来到朱瞻壑面前兴奋的道。

在这座银行总部改造完之前,银行的人一直都在旁边的另一个建筑里办公,许多事情都筹备的差不多了,比如纸币的印刷,样本也都出来了。

朱瞻壑伸手拿起一张纸币,这是一张一百文的纸币,也是面值最大的纸币,除此之外,还有五十、二十、十文、五文和一文,币值和大明银行发行的小额纸币一模一样。

不过虽然币值一样,但纸币的印刷却有很大的区别,大明的纸币脱胎于宝钞,当初朱瞻壑倒是想按照后世的钞票,将一些图案印刷在纸币上,但却遇到许多人的反对,最终的纸币只是将宝钞缩小,改动了一下面值而已。

相比之下,现在的大汉纸币,却完全按照朱瞻壑的设想,与后世的纸币差不多,正面印着人物的头像,比如一百元印的是朱高煦的头像,五十元是朱瞻壑的,剩下的四种,分别以士农工商为主题。

朱瞻壑将纸币前后都仔细的看了一遍,随后又用手揉搓了几下,感觉这种纸十分厚实坚韧,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钞票用纸,但只要不是故意撕毁,估计能用上很长时间。

“不错,无论是印刷还是用纸,都十分合我的心意!”

朱瞻壑将手中的纸币放下,这才对李齐满意的点头道。

“如果太子您没有异议,那我就让人全力印刷了,到时也好保证发行!”

李齐看到朱瞻壑满意,当即也兴奋的说道。

李齐长于管理,对理财这方面并不精通,但没关系,只要朱瞻壑懂就行了,他需要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将整个银行的事情统筹起来。

“可以,纸币的事关系到银行的成败,这件事你也要亲自监督,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朱瞻壑再次点头道。

“下官明白!”

李齐再次答应一声,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李齐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停下来再次问道:“太子,咱们的纸币要发行,是不是取个名字,比如大汉宝钞之类的?”“宝钞的名声已经臭了,大明的银行发行的小额纸币,也不敢叫宝钞。”

朱瞻壑说到这里思考了一下,随即这才拍板道:“不如就叫汉圆吧!”

“汉圆?为何叫圆,咱们的纸币可是方的啊?”

李齐听后却愣住了,不知道这个“圆”是从哪来的?

“你怎么忘了,咱们除了纸币,还有铜钱,铜钱不就是圆的吗?”

朱瞻壑哈哈一笑解释道。

一文钱有两种,一种是纸币,一种是铜钱,这点和后世一样。朱瞻壑将纸币称为汉圆,主要还是保留了后世的习惯,至于以后“圆”会不会改成“元”,那就不一定了。

“原来如此,下官明白了,那我这就去监督汉圆的印刷!”

李齐也是个聪明人,当即反应过来道,随后就再次告辞。

李齐离开后,朱瞻壑又在这座改造好的银行总部转了转,现在银行的官员还没有搬进来,整个建筑都是空荡荡的。

朱瞻壑打算让银行的人早点搬进来,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到时就可以正式开业,并且发放汉元纸币了。

“太子!日本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了!”

就在这时,只见刘苛一脸兴奋的坐外面跑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份厚厚的情报。

刘苛来到大汉后,也再次进入锦衣卫,成为他伯父刘勉的得力助手,不过刘勉跟着朱高煦去了北边军中,刘苛则留在西京,主要负责收集大明那边的情报。

“难道说三叔他们已经扫平日本了?”

朱瞻壑听到日本的消息,也立刻想到了朱高燧,按照时间推算,他应该已经与朱瞻基达成条件,正式开始扫平日本了。

“太子真是神机妙算,就是关于赵王出兵日本的消息!”

刘苛一记马屁拍上,随后将情报双手呈交给朱瞻壑。

朱瞻壑拿过情报,大概的看了一下,随后也露出惊讶的神色。

朱瞻基派平江伯陈瑄领兵两万,在丹波高地上与足利义持组织的联军对峙,眼看着一块决定日本国运的大战就要爆发。

表面上看,陈瑄似乎要与一决死战,虽然足利义持的兵力是陈瑄的三倍,但倭军装备了训练太差,相比之下,陈瑄却全都是精兵,因此陈瑄在兵力上反而占据着优势。

然而足利义持做梦也没有想到,陈瑄用兵远比他想像的还要狡猾,就在他与陈瑄的大军对峙之时,石见总兵黄文宇,率领五千骑兵从和泉登陆,趁着京城兵力空虚的机会,一举杀进京都城中,抄了足利氏的老窝。

494.第494章 问罪906.第906章 又见金先生第133章 母子间的一场大戏第82章 小人物的复仇第236章 穷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809.第809章 新火器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324.第324章 对马岛(下)第167章 绝处逢生483.第483章 大明情报网(上)862.第862章 要离开了292.第292章 银行保险柜933.第933章 瓦剌动向752.第752章 捷报475.第475章 父与子(下)433.第433章 又见唐赛儿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353.第353章 捷报频传437.第437章 移民(中)833.第833章 青州号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175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739.第739章 女校(下)343.第343章 壹岐海战(上)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现身490.第490章 朵颜三卫第113章 东厂的诞生(上)584.第584章 离京514.第514章 赌徒罗俭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709.第709章 划分利益第140章 天阉898.第898章 战后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804.第804章 胡濙819.第819章 开平卫内迁(下)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465.第465章 曹雷的劝说第98章 毁灭你,与你何干?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290.第290章 生与死的距离384.第384章 骗子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948.第948章 不详之兆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892.第892章 修铁路881.第881章 乾清宫(上)428.第428章 爷仨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384.第384章 骗子第99章 老娘出马828.第828章 引爆冲突843.第843章 种族问题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422.第422章 围堵唐赛儿第244章 开银行第50章 打我645.第645章 足利灭亡第186章 卖地644.第644章 大汉银行第209章 祭祀东陵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370.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下)477.第477章 眼线414.第414章 盘问369.第369章 替代官员的人(上)837.第837章 技术扩散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562.第562章 汉王妃赐刀481.第481章 遗漏的事(下)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344.第344章 壹岐海战(下)410.第410章 搬救兵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420.第420章 三天505.第505章 新闻报(中)522.第522章 团聚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第173章 都督张兴(上)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第135章 内阁成立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第43章 变故突起352.第352章 担忧的朱棣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329.第329章 缺人706.第706章 苏伊士运河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730.第730章 锦衣卫谢锋(下)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609.第609章 杀进京城(下)905.第905章 胡濙与王振284.第284章 存钱(下)661.第661章 吃空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