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第946章 朱瞻壑的警告

英国公府书房之中,张辅看着面前的金先生沉声问道:“金先生深夜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国公您何必明知故问,现在整个大明还有比御驾亲征更重要的事吗?”

只见金先生微笑着上前道。

“看你似乎一点也不感到吃惊的样子,难道你们早就知道陛下要御驾亲征?”

张辅看到金先生淡定的模样,也不由得怀疑的问道。

“国公您可冤枉我了,御驾亲征这种事,只是大明皇帝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哪会知道他会做什么决定?”

金先生却露出一脸委屈的表情解释道。

张辅虽然觉得金先生的话有道理,但依然狐疑的看了对方几眼,毕竟这个金先生背后,可是那个多智近妖的大汉天子,几十年前就看到海外的庞大利益,甚至鼓动朱高煦出海建国,现在大汉的强盛,也说明朱瞻壑的眼光一点也没错。

“国公您不必怀疑,大明皇帝的性格您也知道,他任性妄为,想一出是一出,再加上王振的鼓动,所以他们君臣二人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觉得很正常。”

金先生为了打消张辅的怀疑,于是再次解释道。

其实金先生在说这些话时,心中也自己背后的那位皇帝陛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早在几个月前,朱瞻壑就指示他们,为应对大明的一场大变做准备。

当时金先生还有些奇怪,因为现在的大明虽然实力衰落,但大体上还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至少在短时间内,大明的江山还是十分稳固的,现在就做准备好像也太早了。

结果这次也先入侵,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的事一出,金先生在震惊的同时,也对朱瞻壑的精准预判大为佩服。

听到金先生竟然如此评价朱祁镇这个大明天子,张辅也感到一种悲哀,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金先生说的是事实,朱祁镇的确是任性妄为,除了王振外,别人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那你来见我,到底是所为何事?”

张辅沉默了片刻,这才抬头盯着金先生问道。

他和金先生接触过几次,知道对方一直对大明有所图谋,不过张辅虽然对朱祁镇十分不满,可他并不愿意背叛大明,这一点谁也无法动摇。

“国公您不要多想,其实我这次来,是奉了吾皇陛下的口谕,让我转告您一句话!”

金先生这时忽然露出十分严肃的表情,身子也一下子挺的笔直。

“他要说什么?”

张辅闻言也十分惊讶,当初因为张忠的事,朱瞻壑一直对他颇有意见,所以两人几乎没什么交集,之前张辅与金先生接触,也只是出于利益上的往来,所以他也没想到朱瞻壑会特意让金先生给自己带话。

“吾皇陛下让我转告您,这次出征绝对不要随行,以您的年纪,完全可以称病不出,这样就算是大明皇帝也不能强迫您!”

金先生神情严肃的说道。

“不行,我身为军中将领,既然接到了军令,就必须要随军出征,哪怕我已经骑不上马,拿不动刀,但只要身在军中,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张辅却想也不想就回绝道。

对于张辅来说,装病的确可以逃避随军出征,毕竟他都七十多岁了,这几年又不理外务,常年呆在家中养老,所以只要他上书说自己病了,朱祁镇也不能真让他带病出征。

但张辅却对大明忠心耿耿,朱祁镇这么草率的御驾亲征,本就让人不放心,就算张辅明知道自己进入军中,朱祁镇也不会让他指挥军队,但他还是要跟随大军一同行动,哪怕朱祁镇只是用他的身份稳定军心,张辅也心甘情愿。 “果然如此!”

金先生听到张辅的回答,却忽然叹了口气道。

“什么果然如此?”

张辅一愣,随即追问道。

“吾皇陛下说过,您肯定不会同意装病的办法,当时我还有点怀疑,现在看来陛下果然猜对了。”

金先生说到最后时,脸上再次露出佩服的表情,他现在越来越相信朱瞻壑看人的眼光了。

“多年不见,他还真是了解我!”

张辅听后也有些感慨的道,想当初他和朱高煦交好,朱瞻壑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只是后来朱瞻壑死而复生之后性情大变,他就再也看不透对方了。

“国公,如果您执意要随军出征的话,吾皇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您!”

金先生这时向张辅行了一礼再次道。

“什么话?”

张辅神情凝重的问道,他可以感觉到,朱瞻壑接下来的话,肯定十分的重要。

“出征之后,您最好不要与大明天子同行,如果非要同行,也千万不要进土木堡!”

金先生说话时,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凝重,这是朱瞻壑再三交待,让他无论如何都要转告给张辅的话。

“土木堡?为何不能进土木堡?”

张辅闻言也大为不解的问道。

土木堡位于怀来县东二十里,与鸡鸣堡、榆林堡,并称为京北三大堡,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当初张辅随朱棣北征时,还曾经率兵经过那里,所以他对土木堡也颇有印象。

“国公您就不要多问了,陛下只交待让我把这句话转告给您,并没有任何的解释,反正您只需要知道土木堡不可进就是了!”

金先生双手一摊无奈的回答道,他也不知道朱瞻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好吧,这句话我记下了,向我转达对伱们皇帝陛下的谢意!”

张辅沉默片刻终于向金先生点头道,他虽然不明白朱瞻壑这句话的意思,但他可以肯定,朱瞻壑绝对不会害自己。

“国公放心,我一定会帮您转达的,不过我还是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御驾亲征这趟浑水,还是尽量避开为好,您老英雄一世,何故因别人的任性妄为,而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金先生在离开之前,再次向张辅警告道。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朱祁镇打败瓦剌的机会很小,万一战败,随军出征的张辅,恐怕也要背负不小的骂名,甚至以前立下的那些战功,也会受人质疑。

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第35章 斩爹宝刀609.第609章 杀进京城(下)443.第443章 将计就计862.第862章 要离开了377.第377章 利益冲突866.第866章 一场舞会(上)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顾忌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332.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第25章 交趾乱局的根源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976.第976章 汉军vs瓦剌第243章 房贷第140章 天阉771.第771章 商谈(上)第64章 朱棣有召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291.第291章 扩建港口641.第641章 白银运输511.第511章 儒报(中)706.第706章 苏伊士运河735.第735章 海伦的提议第167章 绝处逢生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594.第594章 宫中查案(上)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来了543.第543章 朱勇告状376.第376章 放榜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228章 满剌加港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梦人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战(下)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840.第840章 逃难(中)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974.第974章 朱祁镇被俘第65章 大惊喜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第254章 果然是他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梦人838.第838章 安置灾民第240章 宋礼953.第953章 拦截763.第763章 美洲图志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第192章 郑和抵达交趾983.第983章 三年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908.第908章 不是时候324.第324章 对马岛(下)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870.第870章 军事与经济635.第635章 刁钻的问题第255章 “忠臣”宋礼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577.第577章 又见朱高炽(下)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780.第780章 奔赴大汉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165章 谷王与建文帝663.第663章 作坊(上)917.第917章 英雄第56章 差点被毁的永乐大典771.第771章 商谈(上)686.第686章 镜子(下)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儿子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681.第681章 奥斯曼使节499.第499章 石见叛乱935.第935章 阿伊丽350.第350章 谈崩了877.第877章 夺取布尔萨425.第425章 朱棣的怀疑890.第890章 大明使团(下)第65章 大惊喜518.第518章 永乐日报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818.第818章 开平卫内迁(上)635.第635章 刁钻的问题第14章 死马当做活马医974.第974章 朱祁镇被俘第199章 明东陵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败(上)656.第656章 招生启示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647.第647章 官与吏(下)387.第387章 共同调查521.第521章 向外扩张(下)330.第330章 小管事665.第665章 进军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