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第948章 不详之兆

朱祁镇御驾亲征,大军在仓促间出发,走了一天才走到北京城西的龙虎台,放在后世,甚至都没有出北京城的区域。

张辅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已经没办法骑马,所以只能坐在马车上随军出行,一路上看到大军的情况,他也是眉头紧急。

因为是仓促出征,朱祁镇将京城周围的驻军胡乱抽调到一起,彼此间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磨合,甚至上下统属都十分混乱,下面的士兵不知道听谁的,上面的将领不知道自己负责哪一支军队?

这也导致大军出动时,根本没有任何的章法,反而是乱哄哄闹成一团,如果放在以前张辅带兵,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把负责的将领军法处置。

但现在的大军由朱祁镇和王振指挥,其它的将领只能听令行事,至于张辅就更别想了,他今天几次想求见朱祁镇,希望向对方提一些行军时的建议,但朱祁镇却都懒得见他,所以张辅对这种乱糟糟的情况也无能为力。

行军的时候乱成一团,晚上大龙虎台扎营就更乱了,想要评价一个将领指挥军队的能力,只要看他扎一次营就可以了,优秀的将领不但要考虑营盘的选址,大营各军的分布也都要相互响应,甚至还要考虑到敌军袭营时的应对。

WWW★Tтkan★¢O

但朱祁镇和王振却完全不懂兵法,大军来到龙虎台扎营,更是毫无章法,东一片西一片,因为只给了两天的时间准备,所以许多军队甚至都没带帐篷,只能一堆士卒挤在一起,幸好现在天气热,否则肯定会冻死不少。

更加严重的是,军中根本没有准备任何的粮草,所以大军走了一天,却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有些将领比较有远见,让手下的将士带了几天的干粮,晚上啃一啃干粮倒还没问题。

可有些将领因为时间仓促,根本没时间准备这些,甚至有人以为朝廷肯定会准备粮草,毕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几乎是件公认的事,连不识字的种地老农都知道的道理。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残酷,朱祁镇和王振根本没给大军准备粮草,他们以为只要调兵的命令一下,下面的军队就能上阵杀敌,至于大军的吃喝拉撒睡等杂事,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也导致了大军出征的第一天,有近半的将士竟然饿着肚子睡在野外,虽然现在天气热,但同时也是蚊虫高发的季节,野外的蚊子又大又毒,许多将士被叮咬的满脸都是大包。

张辅倒是有自己的帐篷,晚上家丁用自带的粮食,给他熬了碗粥,现在张辅的牙不行了,只能吃一些稀软的食物。

晚饭之后,张辅并没有休息,而是借着昏暗的灯光,亲自写了一份奏本,然后派人送到朱祁镇的大营里。

奏本上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张辅针对现在军中的乱相,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比如向周围的县城征调粮草,至少让将士们填饱肚子,毕竟这世上从来没有饿着肚子能打胜仗的道理。

虽然张辅知道,自己这份奏本就算送上去,也很可能不被采纳,甚至朱祁镇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但他还是要写,毕竟身为三朝元老,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

写完奏本送出去,都已经是下半夜了,张辅这才躺到毯子上准备休息。

但就在张辅刚闭上眼睛,正要睡着之时,忽然只听帐篷外一片喧哗,负责他安全的家丁也全都跳了起来,将帐篷周围保护起来。

“怎么回事?”

张辅来到帐篷外问道,喧哗声离他这里比较远,隐约还能看到远方有火光,也不知道是哪支队伍出了问题。

“启禀国公,我们也不清楚情况,大营之中入夜后严禁行走,所以我们也没办法派人打探情况,只能等营中的通知了。”

家丁立刻回答道。 其实以现在大明军营的混乱情况,就算夜间行走估计也没什么人管,但怕就怕情况混乱,万一被误伤可就太倒霉了。

张辅虽然心急,也知道家丁的话有道理,只能掂着脚步向远处喧哗的地方张望,顺着清凉的夜色,隐约能够听到一阵阵的喊杀声。

“怎么会的喊杀声?这才刚出京城,肯定不会有敌人袭击,难道说是……”

张辅说到最后脸色大变,因为他想到一件更加恐怕的事,那就是传说中的“营啸”。

所谓营啸,又叫炸营或夜惊,也就是在军队晚上休息之时,因为高度紧张,导致将士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集体出现的混乱和恐慌。

营啸有轻有重,最严重的营啸,甚至会导致将士们自相残杀,最终一营将士死伤大半才会结束。

而哪怕最轻的营啸,也会发生可怕的动乱和踩踏,导致大军还未遇敌,就出现不小的伤亡,而且这种营啸往往被视为不详之兆,如果大军刚出征就遇到营啸,将为这次出征蒙上一层不详的阴影。

远处大营的喧哗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这才逐渐的平息,这时天也快亮了,张辅立刻让家丁护着自己,乘车赶往事发的军营。

发生喧哗的军营位于大营的西北角,张辅也不知道这里是谁的军队,等到他赶到这里时,只见兵部尚书邝埜已经来到这里,正在指挥着官员正在救治伤员,只见大营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受伤的将士发出痛苦的呻吟。

“邝尚书,这里是不是发生了营啸,军中的伤亡几何?”

张辅下了马车,快步上前向邝埜问道。

“国公您怎么也来了?这些事情由我们来处理就行了,您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邝埜见到张辅也急忙上前扶住对方道,他实在不忍心让年迈的张辅再为军中的事情操心。

“邝尚书你就实话告诉我吧,否则我回去也无法安心!”

张辅知道邝埜是一片好心,但他却坚持道,哪怕管不了军中的事情,他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唉,罢了,既然国公您开口问了,那我就实话告诉您,这次虽然不是营啸,但也差不多!”

邝埜苦笑一声,这才把昨夜这里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第115章 分化锦衣卫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第191章 “谣言”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第8章 大蒜加酒(下)455.第455章 刘勉的处境787.第787章 硝酸350.第350章 谈崩了282.第282章 第一笔银行贷款408.第408章 驿站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线索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第246章 流言蜚语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150章 拜访侯府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誉425.第425章 朱棣的怀疑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244章 开银行第247章 雷电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344.第344章 壹岐海战(下)895.第895章 民间参股465.第465章 曹雷的劝说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第163章 合欢树第195章 彭城伯张昶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745.第745章 宁安公主797.第797章 见面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18.第518章 永乐日报第277章 朱高炽进宫718.第718章 家事(下)第133章 母子间的一场大戏370.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下)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第33章 头上没毛,嘴巴不牢330.第330章 小管事第94章 中年危机576.第576章 又见朱高炽(上)第82章 小人物的复仇448.第448章 临阵退缩第50章 打我932.第932章 二手战舰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12章 下西洋之议664.第664章 作坊(下)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881.第881章 乾清宫(上)第17章 好弟弟(下)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893.第893章 胡濙的谋划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765.第765章 自行车(上)535.第535章 束手无策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620.第620章 赵王不见了(下)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942.第942章 脱脱不花(下)797.第797章 见面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烦恼713.第713章 实力的差距第84章 纪纲有问题(下)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59.第859章 兄弟见面第164章 一对苦命人807.第807章 大汉第一兵工厂336.第336章 对马岛之战(下)735.第735章 海伦的提议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535.第535章 束手无策第44章 假英雄变真英雄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714.第714章 海伦的另一层含义第86章 郑和回来了第173章 都督张兴(上)第175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619.第619章 赵王不见了(上)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491.第491章 一战震草原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822.第822章 奇迹之船382.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儿子697.第697章 蒸汽机(下)708.第708章 海伦(下)616.第616章 谈条件731.第731章 锦衣卫的交锋378.第378章 进士郑礼647.第647章 官与吏(下)419.第419章 被动的局面875.第875章 黑海海峡之战(中)第136章 珠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