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第959章 我为拯救大明而来

第959章 我为拯救大明而来

于谦被朱瞻壑的反问给问愣了,现在大汉的军队都杀到北京城下了,对方竟然还不承认是侵犯大明的领土,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陛下兵临城下,总不会只为了回故乡看一看?”

于谦很快反应过来,当即皱着眉头反问道。

“当然不是,我这次之所以率兵前来,并不是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有什么图谋,反而是为了拯救大明而来!”

朱瞻壑说着站直身子,一脸大义凛然的回答道。

“拯救大明?陛下不是在说笑吧?”

于谦不可思议的再次问道,甚至他都怀疑眼前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发烧了,否则怎么会满嘴胡话?

“我那位侄子御驾亲征,现在你们可有他的消息?”

朱瞻壑没有再绕弯子,直接问起朱祁镇的情况。

“这个……”

于谦闻言心中一沉,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陛下吾皇出征后,刚开始还有消息陆续传来,但大军抵达大同后,我们就断了联系,所以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吾皇那边的情况。”

沉默许久的胡濙这时终于上前一步回答道。

朱祁镇这次御驾亲征,完全是一场闹剧,几十万大军连粮草都没有准备,就急匆匆的上路了,而且路上还遇到大雨,导致道路难行,将士们又饿又冷,冻饿而死的将士不在少数。

最关键的是,朱祁镇和王振在抵达大同后,就再也没派人向京城这边通报过军中的情况,所以京城对朱祁镇现在走到哪里,是否与瓦剌交战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

“难道陛下您知道吾皇那边的情况?”

于谦沉默片刻,这时终于忍不住问道。

“不错,北方草原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甚至我可以告诉你们,也先身边就有我大汉的细作,所以对于瓦剌的一举一动,我都十分清楚。”

朱瞻壑十分爽快的承认道。

“陛下,吾皇那边的战事到底如何了,这次御驾亲征,我们也都十分的担心,不过想来吾皇带走了二十万大军,几乎十倍于瓦剌的兵力,就算无法取胜,也不至于落败吧?”

胡濙这时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如果只是战败的话,我就用不着出兵了!”

朱瞻壑说着叹了口气,然后把朱祁镇现在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

胡濙和于谦越听越震惊,之前朱祁镇御驾亲征时,就有不少的大臣反对,而且大军出征时,也的确乱成一团,不过胡濙和于谦做梦也没想到,朱祁镇竟然纵容王振如此乱来,特别是离开大同后,竟然同意王振改道走宣府,简直就是故意往死路上走。

“据我最新接到的情报,也先派伯颜帖木儿绕过宣府,抵达鸡鸣山准备拦截明军的主力,而也先则率领另一支大军,从后方杀向宣府,如果明军选择留在宣府固守的话,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朱瞻壑最后再次介绍道,这也是他得到的最新情报,不过对于朱祁镇接下来如何选择,朱瞻壑却比任何人都清楚。 “陛下之前就该留在大同,可却执意要走,现在恐怕也不会留在宣府!”

胡濙不愧是四朝元老,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关键。

“陛下,若吾皇不留在宣府,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于谦脸色发白,终于还是忍不住向朱瞻壑问道。

“二十万大军看起来很强大,但经过这一路的折腾后,兵无战心,将有退意,军中虽有英国公这样的老将,却根本无法指挥大军,其它的勋贵也是一样,这时若是在野外遇到瓦剌大军的前后夹击……”

朱瞻壑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脸色也变得十分凝重。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二十万大军当场崩溃,对于瓦剌人来说,二十万明军不过是二十头待宰的羔羊罢了,至于军中的大明君臣,恐怕大部分都会死于乱军之中,做俘虏已经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人了!”

“这……这么严重吗?”

胡濙闻言也吓得脸色大变,他虽然早就与大汉私下有接触,甚至在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就得到了大汉的示警,但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毕竟那二十万大军可是大明的精锐,再加上军中的文武百官,以及身为皇帝的朱祁镇,如果这些人都出事的话,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就危险了。

“如果陛下也被俘虏的话,那……”

于谦这时也喃喃自语道,他不敢想像朱祁镇死于乱军中的场景,但就算侥幸被俘虏,对大明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耻辱,而且对方如果再挟持着朱祁镇要挟边关的守将打开城门,恐怕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现在你们知道了我为何亲自率军前来吧,虽然我们大汉早就脱离了大明,但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亲手打下来的,身为朱氏子孙,我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沉沦于异族之手!”

朱瞻壑大义凛然的再次道。

其实这些话都是实话,只不过有些实话可以说一半藏一半,而藏起来的那一半实话,有时比谎话更加险恶。

“既然陛下是为了救援吾皇而来,又为何无缘无故的突袭天津港,并且从天津乘坐火车,一路杀到北京城下?”

于谦这时盯着朱瞻壑的眼睛再次质问道,似乎是想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出些什么?

“我也想直接杀向宣府,可这里毕竟是大明,如果走正常的途径,恐怕伱们根本不会同意我的大军登陆,正所谓事急从权,所以我也只能出此下策了,不过我来北京并不是要攻打你们,而是要告诉你们我出兵的目的,免得发生误会!”

朱瞻壑这时却十分坦然的说道。

“这么说来,陛下您马上就要起兵离开北京,杀向宣府了吗?”

于谦并没有完全相信朱瞻壑的话,而是再次追问道。

“我知道你们不相信我,同样,我也不相信你们,所以我虽然不会攻打京城,但却会留下一支军队,封锁整个京城的城门,防止你们截断我的后路!”

朱瞻壑却摇了摇头再次道。

582.第582章 两京制(下)第180章 巧合726.第726章 交趾国书第143章 讨公道(下)第38章 木秀于林第85章 刻意抹掉的关键信息452.第452章 真相330.第330章 小管事288.第288章 别罗里之战(中)987.第987章 朱祁镇死了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第149章 满城皆知940.第940章 强硬的大明783.第783章 待遇971.第971章 崩溃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铁路第170章 老子英雄儿混蛋848.第848章 出兵327.第327章 对马宗氏(上)347.第347章 平户争夺战(下)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422.第422章 围堵唐赛儿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296.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977.第977章 骑兵的末日519.第519章 文争440.第440章 郭县令897.第897章 斯库台里港之战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749.第749章 开罗之战(上)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79章 余孽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第117章 朱高燧的后宫路线697.第697章 蒸汽机(下)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第117章 朱高燧的后宫路线792.第792章 土包子752.第752章 捷报第94章 中年危机731.第731章 锦衣卫的交锋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84章 纪纲有问题(下)364.第364章 归程321.第321章 禁止贩卖武器659.第659章 夜校(下)第81章 真凶找到了第71章 詹事府开在诏狱吗?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320.第320章 大乌龙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696.第696章 蒸汽机(中)第276章 寿宴(下)644.第644章 大汉银行第184章 时运不济第225章 齐先生(下)292.第292章 银行保险柜308.第308章 逃脱860.第860章 穿过运河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第80章 当面对质344.第344章 壹岐海战(下)第239章 又见卖地(下)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448.第448章 临阵退缩663.第663章 作坊(上)718.第718章 家事(下)283.第283章 存钱(上)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607.第607章 冒险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853.第853章 两个选择282.第282章 第一笔银行贷款659.第659章 夜校(下)868.第868章 迎接第28章 狐朋狗友463.第463章 输送人才(上)第46章 杀一人而利天下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524.第524章 安远侯柳升415.第415章 赎金加倍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692.第692章 纺织业(上)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582.第582章 两京制(下)657.第657章 十一岁的孩子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779.第779章 师徒第196章 迁都之议(上)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748.第748章 苏伊士港(下)570.第570章 朱棣驾崩(下)471.第471章 一个教训(上)852.第852章 赶出地中海451.第451章 父子对质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914.第914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