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

“皇爷爷~”

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孩子欢快的大叫一声,一头扎进朱瞻壑的怀里。

朱瞻壑抱着这个孩子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这个孩子名叫朱见鸿,是他的长子朱祁铭的儿子,也是他的长孙,这次特意从大汉来到大明,日后就陪伴在朱瞻壑身边。

“鸿儿,你父亲的身体怎么样?”

朱瞻壑把着孙子转了两圈,这小子虽然才十一二岁,但个头已经不比普通成年人低了,估计再过两年就要赶上朱瞻壑了,到时他想抱也抱不动了。

“我父亲的身体挺好的,而且来的时候,父亲还要我代他向皇爷爷您问好。”

朱见鸿口齿清晰的回答道,他从小跟在跟在朱瞻壑的身边长大,祖孙二人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朱瞻壑随后又询问了一下朱见鸿的学业情况,最后这才拉着他一同回到宫中。

随同朱见鸿一块来的,还有不少大汉的官员,这几年朱瞻壑一直致力加强大汉与大明之间的交流,比如许多大汉的官员被调到大明,另外也有不少大明的官员,被外派到大汉任职学习。

现在大汉与大明虽然没有合并,但其实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上的联系都极其紧密,两国的许多人都在讨论,什么时候大明和大汉才会合并成一个国家?

朱瞻壑亲自带着孙子在紫禁城转了一圈,朱见鸿虽然是第一次来北京,但对紫禁城并不陌生,毕竟他跟着朱瞻壑,可没少听对方讲紫禁城的事情,而且大汉那边的皇城,也是依照紫禁城修建的,所以朱见鸿来到这里就像是回到家一样。

陪完孙子,朱瞻壑让人安排朱见鸿去休息,随后自己来到武英殿,接见了陪同朱见鸿一起来到大明的一位官员。

“臣郭勤拜见吾皇万岁!”

只见一个矮胖身材,皮肤稍黑的中年官员郑重的向朱瞻壑行礼道。

这个郭勤官拜吏部侍郎,是朱祁铭的心腹,现在也已经入阁,这次被朱祁铭指派亲自护送朱见鸿,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一个重任。

“郭侍郎不必多礼,朕上次给太子写信,信上的事他是什么态度?”

朱瞻壑开门见山的问道。

随着大明这边步入正轨,朱瞻壑也在考虑一个事关两国前途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关于大明与大汉两国是否合并的事,现在这件事不但朝堂上在讨论,民间也在讨论,而朱瞻壑也为这个问题十分的苦恼,所以才写信给儿子,询问他的意见。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接到您的书信后,自己也苦思良久,最后却拿不定主意,于是又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结果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后来两派人吵成一团,谁也不肯相让。”

郭勤说到最后也是一脸的苦笑。

“那最终吵出个结果了吗?”

朱瞻壑立刻追问道。

“这个……”

郭勤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一咬牙道。

“启禀陛下,支持两国合并的人虽然不少,但反对者更多,毕竟大汉是先皇与陛下辛苦多年,好不容易才走到现在,许多大臣都对大汉很有感情,哪怕大明是大汉的母国,但大汉早就已经独立建国,相当于家中的孩子分家独立,不可能再回归原来的家庭!”

“果然如此,朕又何尝甘心呐?” 朱瞻壑闻言低语一声,脸上也露出犹豫之色。

关于是否合并两国,他这段时间也考虑了很多,如果合并两国,好处就是两国彻底的合为一体,政令统一,国力翻倍,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国土最为辽阔的大帝国,也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集合大明与大汉的国力,朱瞻壑几乎可以做成他想做的任何事,比如四处开拓,将全球有价值的土地全都抢先占据。

但两国合并后,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国土太过辽阔,想要管理如此巨大的一个帝国,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几乎不太可能。

虽然现在有了蒸汽机,使得交通便利了许多,但现在并没有电报、电话,信息的传递依然十分不方便。

比如欧洲那边如果发生了叛乱,把消息送到北京城,恐怕最快也得一两个月,到时再调兵镇压,估计没个一两年根本不可能。

所以想要统治这么大的帝国,必须要给地方的官员放权,比如各地的总督,就必须独揽军政大权,这样地方出事时,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

朱瞻壑在世时,以他的威望,倒是自信可以镇得住如此庞大的帝国,但等到他不在了,他的儿孙可没有他的本事和威望,万一再出个平庸之君,到时国内恐怕就会割据四起,重演当年大唐藩镇割据的悲剧。

哪怕在后世,一个国家统治太过辽阔的领土,有时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冷战时期的美苏,苏联的崩溃虽然有其它的原因,但向外扩张,兼并太多的领土同样也是原因之一。

“来人,召于尚书入宫!”

只见朱瞻壑沉思良久,忽然抬头吩咐道。

立刻有女官答应一声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于谦迈步进到大殿,现在他已经升任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成为朱瞻壑最得力的大臣。

“参见陛下!”

于谦迈步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上次朕询问你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朱瞻壑立刻问道,两国合并这么大的事,他当然不可能自己拿主意,早在一个月前,他就询问过于谦这些大臣们的意见,而且并没有让他们立刻回答,而是回去慎重考虑一下再说。

“陛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没想到于谦十分果决的摇头道。

“为何?”

朱瞻壑有些惊讶,他没想到于谦这么果断就做出了回答。

“陛下,当年的蒙古帝国辽阔无比,结果很快就四分五裂,现在大明与大汉的领土加在一起,比之蒙古帝国还要庞大,如此庞大的领土,就算大明与大汉对地方的统治远比蒙古强,可也会十分吃力,到时庞大的帝国只是看起来强大,可稍有变故,就可能引发帝国的崩溃!”

于谦神情严肃的回答道。

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第250章 琉璃瓦与铜瓦(下)736.第736章 内奸(上)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战第3章 少师姚广孝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451.第451章 父子对质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712.第712章 女人的争论485.第485章 大明情报网(下)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败(中)844.第844章 广州港591.第591章 陛下驾崩了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第49章 还有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了?第166章 长江上的截杀第242章 京官(下)816.第816章 新星号第164章 一对苦命人647.第647章 官与吏(下)515.第515章 海外冒险故事874.第874章 黑海海峡之战(上)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中)第190章 背后插一刀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松第44章 假英雄变真英雄593.第593章 一枚药丸284.第284章 存钱(下)第281章 恢复自由(下)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第165章 谷王与建文帝361.第361章 姚广孝病重811.第811章 归途777.第777章 简单粗暴第17章 好弟弟(下)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658.第658章 夜校(上)322.第322章 朝鲜使节的报信第249章 琉璃瓦与铜瓦(上)第81章 真凶找到了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第223章 刘家港653.第653章 城东小学第256章 一封信555.第555章 吐蕃与草原365.第365章 又见张忠774.第774章 派驻总督833.第833章 青州号832.第832章 还人情341.第341章 收一点利息第184章 时运不济第69章 朱高煦的圆梦之旅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492.第492章 分配俘虏388.第388章 抵达宁波第62章 初版三国第12章 下西洋之议809.第809章 新火器第22章 促织第12章 下西洋之议第223章 刘家港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铁路940.第940章 强硬的大明第11章 阴沟里翻了船404.第404章 遭遇风暴288.第288章 别罗里之战(中)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第212章 朱瞻圻的变化910.第910章 儿子(下)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报431.第431章 橄榄枝586.第586章 求情832.第832章 还人情465.第465章 曹雷的劝说404.第404章 遭遇风暴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来的482.第482章 搞平衡?343.第343章 壹岐海战(上)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404.第404章 遭遇风暴第106章 仆从军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829.第829章 边市商人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第108章 吃着火锅唱着小曲第170章 老子英雄儿混蛋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第278章 圈禁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