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魔种

“骏马奔腾书远方,日久他乡即故乡。”这就是客家人的写照。

从魏晋伊始,客家人就在中国形成,成为开荒南部的主力军。

罗江是属于最初一批到闽中开发的客家人,儒里镇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41年唐朝全盛时期,当时御史中丞罗雍携家族迁居固发冲。与当地土著融合。

这一批是最温和的开发者,,建屋构楼,开荒辟田,建设新家园。他们忠信交友,礼义处邻,将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土著,著书讲学,传播进步文化,移风易俗。罗江是迁闽罗氏第七代,已经完全将自己当作闽人了。

闽北赣南向来多鬼怪,因为这是一块人类新开发的地方,以前一直笼罩在鬼霾和妖瘴之中,天下阴气汇集,是阴魔潜修的良地。后来北方客人将刚阳之气和天地正气带来,开荒撒种,传播文明,妖邪才被击退至深谷偏野之中,但仍一直传说在某些幽壑里面,有各种妖魔鬼怪在潜伏待出。

天下大乱,怨灵无数,人鬼于是混居,这在天一城更为明显,每到晚上,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怨灵,三三两两就会行走在街上,他们模模糊糊的,一般无害,如果你不小心撞着,运气好那灵体会从你身上穿过,运气不好,它会一直呆在你身上,名叫鬼上身,然后你会非常痛苦,时而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时而发现自己在屋顶上跳舞,然后癫病似地口吐白沫。

有些人家里,常常出现奇怪的东西,如西瓜长在树上,蘑菇长在水中,石头会走动,花儿会说话,这些怪事千万不要去动,否则会被怨咒附体,轻则重病一场,重则魂飞魄散,气绝身亡。

在这样的时代里,巫教又从远古的战国中走来,附在原本理论化的道教和佛教上,结合原本就在流传的奇遁、炼气而慢慢地兴起。特别是在对借助神灵对付妖邪的符咒的发展,使巫教成为非常专业的一类行业。

符咒的起源是很古老的。祝是咒的早期形式。《正字通》云: “ 经传以祝为咒 ” 。根据《说文》对祝的解释是 “ 祭主之赞词也 ” 。《周礼》则说 “ 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泽,求永贞。 ” 这些记载很明确地反映出祝的意义就是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

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古人中,人神之间的交流,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以舞悦神,所以《说文》又说: “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 这就是跳神最早的形成,而且必须是女巫来做,男巫要做的话,也要扮成女巫(读者可以看日本之《阴阳师之二》)。

后来发展以龟背兽甲上画符来启咒通神,以代替非常麻烦的以舞启咒通神,到了五代,因为帛和纸的运用,灵能修行成巫者,就发现,将符画在这帛纸上,以火焚之,再行启咒,更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就形成了一直沿用现代的符咒。

巫教的符咒法术开始普及,如天一城,就渐渐形成了闾山教和太极教,他们一方面在巫术研究上继续加深,另一方面为了济世救人,并获得收益,也在暗地里较劲,以招徕更多的客户。

有时这种斗争还会表面化,于是出现了斗法。关于这类争执,官方一直不于干涉,因为涉及这种冥界的事,当官的士大夫唯恐避之不及。官员一般是儒教信仰,对圣人经典忠贞不二地维护,但在这个人鬼混杂的乱世,他们只能保命为先,有时出现怪异之事,还要借助巫教。

例如罗杞出生这事。

罗杞是难产出生了,当天突如其来一场暴雨,从早下到晚,空中阴云黑压压的,直逼屋顶,不时滚动张牙舞爪,屋檐四周垂着水瀑,四面狂风呼啸,有如鬼哭狼嚎,好像无数阴邪似乎在阻止罗杞出生。

当时稳婆手忙脚乱,把杨氏从早折腾下半夜三更,由尖锐的哭号到无力地呻吟,期间由生到死复而由死到生,或生不如死都一一尝遍,但为了孩子,她挺了过来。

就在临近四更时,从雨巷深处走来一位少妇,穿着百越的彩衣银饰,撑着一把浅蓝色的油纸伞,敲响了罗家的大门,她自称是巫师。原本不信邪的罗江,已经被杨氏的惨叫声弄得六神无主,当下就权将晓巫师作为一根救命的稻草了。

正是一位自称晓姓的土著女巫不请自来,说要为罗家解灾的,烧了几张符,念了几句经,一声“哇”的哭叫,婴儿居然顺产下来。

在罗杞降生那一刻,雨突然停了,当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清晖散满大地。

那女巫抱了抱罗杞,对啼哭不止的他笑了笑,说:“日落妖魔,天下归一,真是苦了你了。”罗杞瞪着她就不再哭了。随后,不待罗江一家恍过神来,那晓女巫师飘然而去,如一片彩虹般神秘而美丽。

由土著巫术接生,这种奇异的方式出生,自然不能容于当时以儒教和佛教为主流的社会,更不能容忍当时的两个巫教,因为保赤助产是不入流的巫术,他们深以为耻。那几个的稳婆,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在她们看来,令可婴儿难产而死,也不愿自己的英名受这样的损害——天命罗杞该死,却因为借助了邪术而生。

于是,另一种流言在天一城展开,说罗杞在冥界邪魔的护送下,在暴风雨中,由异教巫师接生出来的。

罗杞是魔种。

罗江作为士大夫,自己不信“邪魔鬼怪”这一套,而且身为圣人系统之人,深信自己清白正直,上空只会降福,而不会送祸,因此对社会流传的这一套,立即展开反攻。

另一个流言传开:罗杞诞生时,风雨即止,一颗陨星自东方坠落,罗府祥云绕屋,紫气盈庭,异香满室;小罗杞一出生即聪明俊俏,年幼时就不仅饱读诗书满腹学识,还一片虔诚地拜观音、诵经卷,胞怀大志,人人都说他绝非凡夫俗子,他的出生是要拯救天下的。关于这个流传,是从罗府开始的,而杨氏及其丫环们,更是逢人便说,越讲越传神,就差亲眼看到观音送子了。

我可以保证,当我第一眼看罗杞从娘肚子里出现时,什么异常状况也没感觉。我看是杨氏自已生孩子时太劳累了,从而生出了幻觉,或是罗江这个新县令,为了笼络人心,故意编出来的神怪故事,好让天一城的老百姓听他的话。

因为这是一个客家城市,客家人桀傲不驯、凶悍好斗是出名的。罗江若想采用天神授命之类的愚民政策,也在情理当中,我曾看过黄易写的《寻秦记》,那个项少龙,不就制造了一条黑龙,让天下百姓都认为假冒的嬴政是授命于天的吗?如果我是罗江,也会这么做的,呵呵。

不管怎么说,罗杞两种流言中长大的,一会儿因为魔种异端而被害怕、唾弃和嘲弄,一会儿因为星君下凡而被强加赞誉、压力和责任。前者他是一出门就能听到,后者往往存在于爱他护他的家人和亲朋之中。他母亲杨氏就常常对流着泪他说:“孩子,你要靠你自己争气,不要怕苦怕累,多用功学习,日后定要出人头地,否则的话,别人会更加做贱你。”而父亲罗江为他请了两个教习,一个教他四书五经,一个教他骑射和武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这是罗江对他的期望。

而罗杞也不负众望,七岁就能吟诗作对,十一岁就能持小弓三十步穿杨而过。

然而魔种的流言,也在他懂事开始就令他郁郁不乐。除了魔种这个流言对罗杞造成伤害,令他愈显孤僻和刻苦,还有出身也对他的人生造成重大的影响,罗杞是庶出,即姨太生的。按当时的礼教,庶出不能上县学,只能入私塾,不能入祖祠,不能继承产业。换句话说,以后一切只能靠自己。

好在罗江大夫人、二夫人留守家中照顾老人,他才有机会带上最宠爱的三姨太出来,在天一城就任,这种客观条件,使罗杞小从并没受到族亲的歧视。

然而魔种加上庶出,使他从上学伊始,就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弄,于是小小年龄,就变得少年老成和愤世忌俗,争强好胜,打包不平,立志要铲平天下不公不平的志愿。

“少爷又带着一百个小孩,金陵街尾打群架了!”罗府一名随从男仆在在门外跑进来,一边叫喊。罗府立即一片繁忙,十几个家丁被召集起来,准备去救火,把少年从火线上拉下来。

这次是本月的第六次了,罗杞在被人称为魔种后,到了十一岁,由于小小年龄身材高大,目有双瞳,天庭饱满,又早早学会了武术骑射,讲义气,经过一番龙争虎斗,就真成了东街方圆十里的所有十五岁以下小鬼的“龙头老大”、街头小霸王,经常带着这群人与西街四大家族的子弟打群架。

东街主要以客家平民百姓居多,而西街几乎被王、李、罗、陈四大家族的亲族占满,他们的子弟因为家世显赫,目中无人,因此常与东街的少年相冲突。

一个时辰后,在后花园的小一个月牙门,小罗杞的头探了出来,他!虽然地十二不到,却已经有十四、五岁结实而高大的身材,身着一套浅蓝色衣服,腰问缠有白色腰带,黑色长靴,眼眸深陷,其中一目有双瞳,鼻如刀削,笔挺高耸,小小年纪就带了一种威严感。

此时他拖着破碎的衣服,脸上伤痕累累,青肿有如大花脸,两只熊猫眼不停地转着,特别有精神,只见他左顾右看了一会儿后,才溜进花园内,朝自己的房里跑来。

“砰”的一声,他迎面撞到了硬物,抬头一看,竟是老爸罗江县令。

罗江年约四十,雍容儒雅,一派大家气度,是一位饱学之士,对子女和罗仆一向都比较随和,但此时他神态非常严肃,目光射出教子不力的心痛。

罗杞惊叫:“阿爸,你怎么在这——”然后他哑然止口,原来他已经看到,在他父亲的手上,还有一根一米余长的戒律条。

“小小年纪,就学会争强斗狠,与市井无赖有什么两样?”

“是他们先欺负人,我才被迫还击的。”罗杞固执地说。

“还要狡辩!”

“算了,爽快点啦,你这次又要怎么罚我?打屁股还产关禁闭?上次是关禁闭,这次就打屁股好了。”

“你这个逆子!”罗江气得无话可说了。

一刻钟后,罗家传来了罗杞屁股开花的惨叫声,以及母亲杨氏的哀求声和阿玲的哭泣声。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孝,父之过啊,所以罗江在调教罗杞上,是非常严厉的。

当晚,杨氏和阿玲小心地照看罗杞,用云南的极品金创药为他的伤处抹涂。

各位亲爱的读者:

起点早就要将我的作品推上“强力推荐”榜,但因我没有申请VIP作者而不能上去。

我的作品虽不算上佳,但有我的特点和思想在里面。我感激一直点击和鼓励我的网友读者们。

上个月我已经申请VIP并通过,但后来我又要求放弃,VIP会增加些收入是小事,我担心喜欢这部作品的网友会不能及时读到作品。

如果哪一天我还是申请了vip,请大家能原谅我。

第18章 野战第2章 山神第7章 生灵第12章 黑神第11章 圣母第14章 交合第21章 圣战第4章 疫情第6章 来源第7章 妖精幻界第24章 反败为胜第7章 绸缪第7章 永安镇第4章 自焚第3章 冰狐第10章 五术第8章 北斗第7章 绸缪第2章 凶堡第3章 昏君第10章 听天由命第14章 备战第14章 妖狐第7章 永安镇第17章 丹莲第11章 钟慧第6章 来源第16章 仙艇第34章 教主竞选第10章 凶铃第18章 天地心锲子第1章 秋游第16章 飞翔第9章 井符第15章 血咒第9章 舌辩群妖第29章 神魄水晶第17章 丹莲资料4第8章 传说第3章 吸血鬼第7章 小星第28章 水遁第1章 深造第16章 尾声第17章 云梦林资料1第21章 圣战第12章 神器第5章 仙境第7章 生灵第18章 黄金魔法阵第5章 除臭第34章 教主竞选第7章 金光第11章 醉花阴资料4第7章 造反第10章 凶铃第3章 家访第10章 幻境第19章 阴楼第5章 试写南灵之《妖精道》第5章 仙境第6章 团聚第16章 飞翔第4章 西行第11章 背叛与逃亡第12章 情路第4章 美男计第21章 爱相随第1章 魂归第8章 传说第9章 舌辩群妖第5章 佞禽疫第8章 新教师追忆似水年华第30章 卧龙锲子第8章 临水宫第1章 同盟第23章 夏叶神主第13章 冬雷资料4第5章 闾山第31章 神战第12章 黑衣人第17章 三教第2章 血案第24章 真神第6章 祭神第12章 黑神第1章 深造第25章 妖神第15章 竹牢第29章 神魄水晶第5章 佞禽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