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

“主子你放心。奴才一定吩咐道。”尚安福跟前的牛录章京光着脑袋,敞开着衣襟,腰间只挂着一把单刀,但火辣辣的阳光下,袒胸『露』『乳』的他仍热的满身大汗。

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的往下流成了河。

这麦收实在是辛苦。

“嗯,你也悠着一点,别中了暑气,再辛苦几天,等过了这段时间,咱们就去南面好好的乐一乐。”尚安福只是各处转悠转悠,就已经热得不行。像眼前的牛录章京,那更辛苦。

因为现在这收获的粮食不仅是朝廷的,也是他们牛录自己的。朝廷调拨粮食的时候,他当然要交付粮食了,可省下的就是整个牛录的了。

那剩余的多,牛录上下就都能吃饱饭。剩下的少,牛录里饿死人,或者说饿死一些阿哈,那也不稀罕不稀奇。

当初辽东缺粮,盛京城内一斗粮食二两银子还有价无市,饿死人,尤其是饿死些阿哈,这很正常。

但再该死的阿哈那也是财富,是主子的财产,没有了阿哈去做工,田地里的活儿全靠八旗来忙碌,那他们还哪有时间来打仗啊。阿哈饿死了也是要心疼的。

所以,这牛录章京只会比他更用心。

听尚安福要去南面乐和,牛录章京立刻兴奋了。“这个好。”打不到郑军就打明军,横竖都是汉儿。

“不过那郑军……?”

后者实在是个祸患,比当初的毛文龙威胁还大。

毛文龙那只是一只癞蛤蟆,自身战斗力太弱了,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就是癞蛤蟆趴在脚面上,咬不死人,只是膈应人!

可郑军呢?

枪炮犀利,战船无敌,搞起破袭战来就真的是拿小刀子捅了。一般的小城堡城池,你都挡不住他们的强攻硬打。

虽然这种小刀子捅不死人,但也疼啊,也流血啊。从去年的郑芝龙开始,到今年的郑芝豹和郑森这对叔侄,大清都折损了多少勇士?

“主子爷会想不到这个?等这粮食一收,郑贼若再敢来袭扰,非崩掉它的大牙不可!”

牛录章京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能崩掉郑军大牙的招来,啃不动人家不会走啊?那么长的海岸线呢,大清还能每个地儿都守的严严实实啊?

但他也不是白丁,见尚安福露出自信满满的样儿来,也不做多言。正要说请尚安福去庄上歇息歇息,却正好起了风,乐得一干人直叫凉快。再看那麦浪起伏,一波波的,金灿灿的,更见欢喜。

“走,去庄子上歇个脚。”尚安福喝了一声,骑上马就向着旁边的庄子方向奔去。三二十骑奔跑在土道上,扬起一片尘土,那道路两旁的包衣阿哈们,没人抬起头来看上一眼,只埋头于田间。

但人还没有奔到庄子,尚安福就勒住了马。

很多一直埋头田中忙碌的包衣阿哈们也纷纷直身腰来,朝南眺望。

便见南面的半空中,一片烟幕直升了起来。就跟滚滚乌云一样。鼻口间也隐隐嗅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火,南面起火了,大火。

尚安福脸色大变,郑贼竟真奔到北镇了?他可是在前路布置了不少马步兵的,怎么连个示警都没有?

身后的一众人全都变了颜色。

很快,就瞥见庄子南面奔来一队兵马,都是八旗马兵。待走得近时,听得为首的马甲兵焦急地唤道:“甲喇章京,郑贼来袭!郑贼来袭!”

心中虽然早有预料,但尚安福还是脸色大变。厉声向来者问道:“我布置在南路的兵马呢,怎的无一人示警?”

“郑军马队来的突然,且人马甚众,足有四五百人。从闾阳(驿站)杀入,乌纳海措手不及,只能缩回闾阳固守。郑军也不理,钻进来后只管四处放火。”那人大声的回答道。

“四五百马军?郑贼一群海寇,哪来的这般多马军?”尚安福震惊的叫道。只因为满清在郑芝龙身上吃了不少的亏,清军内部很多人对郑芝龙都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郑军舟船无敌,枪炮犀利,却从不见他们有马军上阵。“怪不得他们敢深入到北镇。”

这里距离海边可有小二百里的。虽然黄台吉把不少的人都调去了锦州,以至于临海的大片区域都变成了无人区,但一些个堡垒可没废弃,周遭还有人烟。郑贼要只是一群步兵,想要深入二百里杀入北镇地界,还真不太可能。

当下不及多问,众人纷纷催动战马朝南奔去。一路上,只见惊慌失措的包衣阿哈抱头鼠窜,纷纷大呼火来了,火来了。

麦场里一堆堆已经打好的粮食也没人去管了。越往南跑,那烟幕越浓,仔细一看,就能发现那着火的方向还不限于一处。

尚安福一张脸胀得泛红,紧咬着牙关拼命鞭打战马。身后一个个八旗兵也汇聚了过来,只是后者多一身单衣,顶多有副弓箭,或跟那牛录章京一样带了一口单刀。但这个时候他们也只能跟上,身后一车车装满了金黄色麦穗的车子只能胡乱的丢在路上。

可是。当尚安福终于看到了一片火海的时候,那重重烟雾之中,哪有什么郑贼马军的影子呢?

一片片麦田里,只有熊熊大火在燃烧,麦秆麦穗燃烧中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眼看着就能收入仓中的粮食,就这么被付之一炬!尚安福心疼如刀绞。

滚滚浓烟呛得人眼不能睁,尚安福满腔的怒火也不能叫火势消减半点。竟然这个时候起了风,这是老天在帮郑军啊。

东南风迎面吹来,施琅哈哈大笑着。

这一遭真是爽快。鞑子兵马根本就没有防备,轻易的就叫他杀进了北镇地界。只是少少的几支火箭,就把大片的麦田付之一炬。

叫鞑子吃一个大亏。

想着鞑子咬牙切齿的样儿,想着他们恨的刻骨铭心的眼神,施琅心中就跟喝了冰水一样舒爽。

自从辽海冰融,觉华岛的郑军就跟脱开了鸟笼的鸟儿一样,沿海各处地方,没他们没有去过的。

不管是辽东半岛的西侧,还是东侧,甚至是鸭绿江一线……

他们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鸟儿,随意的飞翔。

满清不可能把沿海的一处处城垒尽数放弃,也不可能在每一个城垒里都布置上成百上千的军兵。

郑芝豹、郑森叔侄,拉着火炮,扛着火枪,对那些个小城小镇,还真能强吃的下来。

满清被逼急了,都招呼来了朝鲜水师。但后者与郑军水师相比是何等的弱小?

还处在跳帮近战模式的朝鲜水师,鸭绿江一战,徒劳的为郑军贡献上千多个战俘,屁用都没当。

一次次破袭战,一颗颗鞑子人头,除了为郑氏集团又制造了一对抗清名将之外——郑芝豹郑森叔侄,还有的作用就是与吴三桂的交易。

吴三桂拿出的人丁里不少都是蒙古人。但这没关系,在财神的光辉下,蒙古人也一样俯首帖耳。

也就是施琅现在带领的这些。郑芝龙当初从白广恩、马科他们手中换来的骑兵,现在还好好的在登莱待着呢。

第五百一十一章 还有隐情第一百六十章 还敢不捐款?(求订阅,2/10)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开郑芝龙的真面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战火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选错了皇帝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群众想看戏(求订阅)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八十章 对垒(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愿他是个忠臣(求订阅,6/10)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头王爷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四十章 大难题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的准备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遗产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第三百七十一章 赵桓的脑补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七十二章 兖州城外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团北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决第七十二章 兖州城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九章 闽地来的海蛮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阋墙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为了崇祯好,为了大明好……(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城啦,抄大户啊……第一百六十六章 统统打包(求订阅,8/10)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七十 八章 斩了郑芝龙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马炎啊?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鞑靼人(求订阅)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后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后事第四百零二章 开挂人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三十六章 此风不可长,此军必须灭!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运皇帝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荐)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务员,笔帖试(求订阅)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图更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装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八十章 西辽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战第一百八十章 多尔衮:我不想当八旗罪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题第三十三章 趁虚再入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就行了第二百章 协议是用来撕毁的,鞑子是用来做朋友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产很刺激吧(求订阅)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统快了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三百五十四章 揽军心,赵构亲上阵第四十章 大难题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订阅)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游骑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与俺巴孩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儿媳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题作文——怎么当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三百九十章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第四百零九章 新鲜的挑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进考场了……(求订阅)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克星,大清劲敌第四十七章 你为何不早来,你为何不早来?第七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笔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离第四百零九章 新鲜的挑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鞑靼人(求订阅)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五百八十二章 雇佣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斩立决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祯帝不学小明王(求订阅,1/3)第十九章 显大名于天下,收厚誉于己身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