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战,先灭李贼?(求订阅)

瓜尔佳·刚林,字公茂,隶满洲正黄旗。世居苏完部,因为精通汉文化,最初被授予了笔帖式一职,负责处理与明朝有关的文件。

黄台吉改后金为满清后,刚林被授予国史院大学士一职,与范文程、希福等人一起参与朝政。

后来,刚林因为对黄台吉功绩的宣传工作做得好,马屁拍的清新脱俗,而被黄台吉额外嘉奖。授世职牛录章京。

黄台吉去世后,小皇帝顺治即位。

之后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睿亲王多尔衮把持朝政,靠着两白旗的实力,以及立下小皇帝分化了两黄旗,重重消弱了豪格的实力,而权倾一世。

看到权势如日中天的多尔衮,人家才三十出头啊,日后前程还远大着呢。鞑子内部不少人选择了前去投靠,以求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其他大臣这样做也就罢了,没想到身为史官的刚林,被黄台吉一手提拔的刚林也靠了过去,主动投靠在了多尔衮的门下不说,还凭借着自己超凡脱俗的马屁神功迅速的被多尔衮接纳。

身为史官,秉笔直书是最基本的原则。而投靠多尔衮之后的刚林,早就已经把节操装进了兜里。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擅自做主,在《太祖实录》中抹去了多尔衮早年间所犯下的一些错误和罪过,而对于他的战功,则一再进行夸大,乃至严重脱离了历史事实。

这让多尔衮如何不高兴?

什么?你说刚林是正黄旗人,是黄台吉一手提拔来的人。但现在刚林他是本王爷的人。

对于刚林的此举,多尔衮一个字也不提,更不表态,实则心中却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毕竟人要扬名立万,流芳百世,还要靠史书的宣传啊。

如是,刚林飞快的就取代了主动退缩的范文程的地位,与祁充格,并驾齐驱。

之前多尔衮就教给了刚林一个很重大却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出使南明。

主要目的是在崇祯帝面前把‘借师助剿’过个名路。

李自成是败了,败得还很惨,可他没有死啊。

李顺在晋西、在关中、在西北,在中原,乃至是在齐鲁和湖广,都有着大量的地盘和大批的军队。

就像李自成年初的时候没想到自己的东征会如此顺利,短短时间就杀到了燕京城下,那是他宣布东征朱明的时候所万万没想到的。

多尔衮也是如此。八旗大军兵不血刃的就进入了关内,手中还多出了吴三桂这个王牌打手,有心算无心,在山海关把李自成打的大败而输,这不稀奇。但他绝对不敢想象,历史上的满清,就直若沸汤泼雪一样,轻而易举的就把偌大的李顺王朝给埋入了地底儿里。

多尔衮只多认为八旗军能顺利的席卷北直隶,或者还要加上齐鲁和中原的一些地方,因为这里的兵马都肉眼可见的稀少。

但对表里山河之称的晋西,他就信心不足了。更不敢想,一气打破潼关,杀入关内。

不然历史上的他就不会去给李自成写信说:连顺灭明,共取中原,平分天下,共享富贵。《清帝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

多尔衮现在的‘目光’看到的顶多就是东魏,而次一级选择就是契丹。便是只吞并了京畿半个北直隶,那也是他能接受的。

之所以问鼎天下,意在天下,完全是事实造英雄。谁能想到李自成那么的不堪一击呢?而南明的百万大军也如此的狗肉上不得席面?

满清的天下全然是捡到手的。

而眼下这个时候,鞑子刚刚入关,一切不还是没发生的么?

多尔衮还没看到满清的‘天下’,但他能清晰无比的看到朱明的威胁。别的不提,只看关外的觉华岛和燕京边上的津门,那就叫多尔衮膈应的很。

看郑芝龙这段时间在津门的动作,大兴土木,打造一处处防御工事,直叫他想到了之前的觉华岛。

何况津门有海路相连,而郑氏水师天下无敌,这一切都跟觉华岛无有两样。

满清在关外有一个觉华岛已经很受制于人了,现在这燕京城边上就又来了一个津门,多尔衮觉得自己进了燕京城也睡不安稳。

甚至很多八旗的王公大臣们看到眼下的情形,都不见得会统一迁入入关。

多尔衮绝对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想到的主意就是向崇祯帝打招呼。

把‘借师助剿’的事儿给彻底夯实了,用大清在其他方面的利益来换取崇祯帝在津门的退避,最好还能有觉华岛。

多尔衮觉得这个交易是很可能达成的。

崇祯帝被李自成赶出了燕京城,丢掉了汉人最看重的祖宗社稷,他能不恨李自成吗?

现在两家停战歇兵,先联手打李自成,其他的事儿日后再说不行吗?

多尔衮觉得很可行,很有必要试一试。虽然从内心里讲这很傻,但当年的大金不就跟赵宋海上会盟,一同对付契丹了吗?

随后记吃不记打的赵宋又与蒙古联盟,合力灭了大金?

最后赵宋自己也玩完了。

多尔衮觉得汉人能吃了一次亏还去吃第二次,那就能接着去吃第三次。为什么不能呢?

况且只是派出使团南下走一遭,尼堪就算不同意,还敢立刻与大清翻脸不成?崇祯帝没那么头铁。否则松锦之战后他也不会使陈新甲暗中与大清议和了。

多尔衮算准了一切,他唯独没算对郑芝龙。

“面见我朝陛下,两边停兵歇战,先灭李贼?”郑芝龙看着眼前多尔衮派来的使臣,心里头忽然想到了历史上的南明。

那些个吃人饭却不干人事的东西——弘光朝大臣,包括很大名鼎鼎的史可法,还真就打起了联虏灭寇的主意来。还封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史可法就是赞决者之一。一样名头很响的刘宗周也是赞同者。所以别把过错都推到马士英的身上,东林党不是好鸟。

现实演义了一把什么叫——阶级仇大过民族恨。

可惜,与虎谋皮,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安南伯明见。”刚林又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李自成这泥腿子太可恨了,李自成这泥腿子最可恨了。俺们大清是大明友好的朋友。

“多尔衮心里面没谱了么?”郑芝龙看着眼前的刚林,说着与刚林的言语全然不搭的话。

后者声音一瘪,脸上闪过一抹愤怒,抬起头看郑芝龙,就觉得郑芝龙的目光中透着戏谑,看自己仿佛是在看一只猴在表演一样。

这叫刚林深以为耻。但他忍耐住了,他必须去金陵完成摄政王吩咐的任务,最好还趁机看一看南朝的虚实。

“鞑子人少,而中原广大,地域广阔,我大明虽然丢了北地,可江南、岭南、湖广还有百万兵,更钱粮无缺。实力还蔚然可观。”在向芝罘送钱粮的时候,他才又向崇祯帝送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满算盘城的达官显贵的油水真心是丰厚的很呢。

“可你们这些鞑子却只有十几万兵。你们占了北直隶,也变不出更多的人来。而本帅还有一支兵马在关外的觉华岛,更有大军就立在津门卫。所以,多尔衮心里没底儿了不是?”

“他摸不清我朝底细,不敢贸然行事。现在一边在吴三桂那狗头的接引下,占领了燕京和畿辅地区;一边就要跟朝廷议和,共平“流寇”,实现南北分治。或者说是得到更多的时间来叫他在关内站稳根脚,是也不是?”

刚林再不能忍了。这郑芝龙一口一个多尔衮,自己要再没什么表示,南朝的尼堪们还不以为我大清怕了他们?

“安南伯这般口无遮拦,似要存心搅了两边和谈?莫不是与李贼有了甚见不得人的勾连首尾,不愿意看到明清两家偃兵希武,以至于叫那李贼得以起死回生?”刚林这一口咬的,很有种入骨三分的感觉。

边上的郑芝鹏、陈鼎、冯元飏等人尽数色变,而张缙彦、原毓宗等一些达官显贵们却如获至宝。

“哈哈哈,哈哈哈……”郑芝龙仰天大笑。

“存心搅了和谈?我大明与尔等鞑虏何时又有过和谈?老奴杀戮辽东,流血漂橹,黄台吉数次入塞,冤魂遍野。尔辈杀我多少百姓父老?二十年交兵,又毁了多少军兵忠烈性命?与尔等禽兽胡鞑,除了刀兵相见,不死不休外,还有什么好谈的么?”

郑芝龙胸膛的杀气不加遮掩的释放出,直叫刚林颜色大变。因为他有种感觉,眼前的郑芝龙,说的是真心话。

“来人啊,把他们一行人全都押起来。”刚林蜡白的脸色听到这句话后反倒回血了一点。郑芝龙是把他们押起来,而不是直接赏他们一人一刀。

“甘辉。”郑芝龙又叫道。

“末将在。”甘辉迈步出列来。

“你引兵顺着蓟运河北上,把滦州沿着海岸线来的那支鞑子给我撵回去。”接着,手朝着刚林一指,“我把他们都交给你,阵前就当着鞑子的面,给我砍了他们的脑袋。一个也不准剩。”

如此命令惊煞了许多人。但张缙彦他们看着郑芝龙一脸的杀气,愣是没人敢劝。

刚林还待叫嚎,却已经被堵住了嘴巴,拗下堂去。

ps:订阅真的很差,恳求多多支持啊

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顺文武(求订阅,10/10)第四章 待皇帝山穷水尽时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三百五十九章 赵构的枪杆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第二百零九章 战盛京(求订阅)第五百一十一章 还有隐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们(她们)到底是谁?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三百一十三章 热刀子插进猪油里,轻松的很!第二百二十章 老爷我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订阅)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零八章 记吃不记打的鞑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义(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十九章 显大名于天下,收厚誉于己身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来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题第二百七十九章 罗锦绣放心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君之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灭北寇!保大越!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动兵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胜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残忍么?第四百八十四章 过年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来使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马甲能保住吗?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献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罗锦绣放心了第四十六章 忠肝义胆(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选择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为马的乐趣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八十四章 计较(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为马的乐趣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鞑靼人(求订阅)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下禾寮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会亏待她们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构:老子真想多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发横财的机会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头王爷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郑芝龙,活捉朱皇帝!(求订阅)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七十三章臣愿效犬马之劳(求订阅)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话东虏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五百五十章 岳雷受罚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开郑芝龙的真面目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东总管第三百零九章 战局不利走为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阋墙第四百六十二章 压箱底的宝贝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五十一章 国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求订阅)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险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头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七十六章 清军南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决第二百零四章 鞑子不是鞑子了,历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断后第一百五十章 入卫京师!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发横财的机会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还远吗?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二百六十五章 还没过河就先拆桥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击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兵岛南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军必胜!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五十一章 枪林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