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陈胜死后,义军新立楚怀王子孙为楚王,成为各路义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楚怀王接到求救信后,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在救援赵国的会议上,大家意见高度一致,一致要求救援赵国。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判断,章邯如果首先攻陷赵国,那么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现在救援人家至少还有一个帮手,可是这个帮手要是被人家干掉了,那自己就更危险了。何况赵军这个帮手,还是很有实力的,不要只看到人家被围困这件事情。

咱们来分析下,赵军这个帮手为啥有实力。

首先,赵军赵军据守的巨鹿城,这个城池很坚固,这可能跟河北的建筑业水平有关。

其次,赵军虽然被围困在城中,但是赵军士气很高,这些赵军都是农民起义军,是深受秦朝压迫的老百姓,可以说和秦朝的仇恨最大,所以他们的阶级觉悟最高,斗争决心最强,绝对不会叛变。

最后,赵军是在自己家门口作战,《孙子兵法》把家门口称为“散地”,在散地作战有个问题就是想家,惦记家里人,但是在家门口做作战也有个大好处,就是会拼命,如果他们不拼命,死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老婆、妻儿、父母,所以,他们作战会很坚决。

现在过去救赵军,正好是个好时机,赵军前段时间的作战已经消耗了秦军,现在去正好是去捡人头。但是一听说巨鹿城外的秦军人数,大家就感觉,自己不是去捡人头的,而是去送死的。巨鹿城外的赵军有多少人呢?40余万。我们的队友赵军多少人呢?20000。我们的队友人数是人家的零头,所以,在作战会议上,大家关于怎么救赵军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首先,以项羽为首的一派表示坚决增援,队友在那里正在被围困,如果不救援,下一个就是我们,虽然救援有点难,但不是没有希望,所以,项羽坚决主张立即救援,在项羽看来,自己不是去助攻的,而是去打野的。

第二种观点,也是去救援,但是我们我们不应该是助攻,而是应该去抢人头,代表人物是宋义。老家伙的观点很明确,采用卞庄刺虎的套路,简单说就是让秦军和赵军互相打,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再去攻击秦军,不费力气就可以抢人头了,宋义的心眼儿确实很多,但是他这个方案是有问题的,我们后面再说。

第三种观点,也是救援赵军,但是我们救援不能完全直接冲过去救,应该曲线救赵,代表人物是楚怀王。楚怀王的办法是一边派宋义、项羽去救援赵军(宋义是老大,项羽是老二),一边派刘邦去攻打关中,说是策应宋义他们。而且还当众宣布了一个承诺:谁先入关就封为关中王。

看到这个方案,我不得不佩服楚怀王这个少年,这家伙的心眼儿真的太多了,他不应该叫芈心,而应该叫多心眼儿才对,四个字,洋气。

仔细分析他的这个方案,一方面,他用宋义牵制项羽,压制项羽,而另一方面,他又用刘邦来牵制宋义,而且还抛出一个诱饵-先入关者为王。叫人家宋义、项羽去送死增援,自己又让弱一点的刘邦去攻打关中,这摆明了忽悠人嘛。楚怀王的算盘就是宋义就算赢了估计也是元气大伤,刘邦即使入关了也得和宋义打一场,最终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以上是从政治和权谋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方案,下面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下,以满足军事迷的口味儿。

站在战略全局来看,秦军主力在河北,关中(陕西)空虚,有鉴于此,楚怀王决定将义军主力分为两支,以宋义为首的义军配合其他各路诸侯担负北上救赵的战斗任务,由刘邦率领的义军西进攻击关中。对于此方案,有人曾经提出一个类似围魏救赵的方案,即宋义和刘邦一起行动,攻击关中,吸引章邯回兵救援,然后在途中予以伏击,再次上演孙膑伏击庞涓的马陵之战的好戏。

对于此方案,不知道你咋想,但是我觉得此方案成功的概率为俩字:够呛。

我之所以说够呛,是有判断依据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关中的地形。关中就是今天的陕西,而秦朝的首都不是西安,是咸阳,就是今天咸阳的大体位置。当时的关中依赖于四个关口,东面是函谷关,唐朝后叫潼关,北面叫峣关,西面叫大散关,南面叫武关,所以关中也被称为四塞之地,所谓的四塞就是这四个关口。这四个关口最牛的就是函谷关了,这个函谷关牛就牛在秦朝就是靠它来防守关东的进攻的,所以“弹泥封函谷”,一个泥球就能封住函谷关,你说函谷关中间的道路得有多细。

回到这个方案,如果想攻进关中,要么从东面函谷关进攻,要么从南面武关进攻,要么从北面峣关进攻,怎么也不会从西面大散关进攻吧,不然还得去趟四川。函谷关进攻很难,从北面进攻那叫要和章邯的秦军碰上了,武关也不好进,但是相对难度低点。所以,如果所有人一起进攻关中,估计还没攻下来,赵军就挂了。其次,章邯戎马半生,军事经验十分丰富,肯定可以判断出义军企图,最起码人家肯定读过《孙子兵法》嘛,再不济肯定清楚孙膑是谁,知道啥叫“攻其必救”。所以,他最可能的办法就是加紧围歼赵军,然后集中主力与正面防守的秦军配合,两面夹击。孙膑能成功,是因为在魏国的首都大梁附近,没听说过有什么关、什么塞的,所以人家能够调动敌人,你进攻关中肯定调不动的。

事后证明,虽然怀王死了,但是制衡之术是成功的,项羽刘邦打了4年的楚汉战争,而自己的敌人项羽被刘邦干掉了。

在北上救赵会议结束后,怀王任命宋义为救赵统帅,项羽为次,范增为末将,帅军5余万准备攻击秦军。当时宋义来投奔的时候,楚怀王就和宋义谈过,而且谈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宋义就留在了怀王身边,给他出谋划策。这一晚上的组织谈话,怀王发现宋义这个人是个人才,但是这个人才的心眼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