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钱庄

海商集团及族人南迁,不仅将京畿保命粮道从津海直接延伸到崇州,还使河间府大量的银钱流入崇州,使崇州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资本金。

远海运力达十五万石的黑水洋船社,能同时建造五艘津海级战船的观音滩船场,能储仓两百万石米粮的北鹤滩大仓及转运码头,这三项就直接吸收了近百万两银的注资。不然仅靠淮东军司自身的财力,能干成其中一项,就算了不得了。

夜色已深,屋中人都无倦意,窗外雨声淅沥,还有树梢给风吹动的声音,油灯亮度不够,侍卫在室内又点了两支高烛照明。

林缚盘腿坐在书案后,听着王成服描述典钱铺子的细节。王成服的本意,也是用南迁族人的银钱去安置流民,减少淮东军司在安置流民上的支付与压力。

王成服的这个出发点是极好的,林缚却想了很多,想到后世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想到金本位,想到纸币发行。

当然,林缚对后世的金融知识了解也很有限,他不能靠着表面的印象,在当世生硬的去抄袭千年之后的银行体系。

“典钱铺,典钱铺,”林缚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问秦承祖,“右司马觉得如何?”

“林梦得在这上面是专长,他也看过王巡检的提案,只是太忙碌,大家都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讨论,”秦承祖说道,“这件事能做成是极好的,但是流民成千上万,典钱铺如何能应付过来?城中典当行,一天也就应付十桩八桩生意。流民东奔西走,淮东军司也很难控制,流民穷困,没有财货能抵押,孙周等族如何放心将钱谷支借出去?支借出去,又如何保证能收回来?连保法怕也是不妥。脱逃者众多,因连坐涉罪的保人自然更多,淮东军还能真大规模的进行抓捕?”

秦承祖老谋之人,即使对这些事情不甚熟悉,也能看出许多问题来。

“分散典借怕是不行,”王成服说道,“将流民编成里甲,以里正、甲首出面支借再内部分摊,典钱铺向里正、甲首追索即可。虽然无法彻底杜绝作奸犯科之徒,但权宜之时用之,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秦承祖摸着下颔,淮东军司兵卒将近三万,当前又全力去造捍海堤,除了安置工辎营的家属外,财力已经是用到极限。

但是,崇州要更强大,无疑就是更快速的安置流民、开垦荒地、增加兵额与税源。

王成服的建议虽然有些漏洞,但作为权宜之计,倒不是不能试一试,他捋着胡子,他见林缚沉默着不说话,以为他拿不定主意,说道:“问问林梦得是什么意思,再派人去问问青河、子昂,若是可试,再拿到大规模里进行讨论,关键还要说服孙、周等族愿意投银子进来!”

秦承祖与王成服讨论的是细节莫枝,林缚给王成服的典钱议论,这几天一直考虑“钱庄”的事情。

听到秦承祖这么说,林缚才回过神来,笑道:“林梦得肯定能说出道道来,”又问王成服,“你这两天能脱开身?”

“可以!”王成服没想到林缚如此急切去推动这桩事情,见自己的提议受到重视,哪有不兴奋的?自然是极力配合。

“那你在鹤城先安排一下,明天能随我们一起去崇城最好,不能就拖一天再过来也行。”林缚说道。

**********

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林缚还是一大早就动身赶回崇城。

王成服总要将鹤城的事务交待好才能走,就没有跟林缚同行。

林缚回到崇城,林梦得有事去了九华,也没有立即知道他对这事的意见,林缚只是派人去催他赶紧回来。

顾君薰身怀六甲,不便远行,一直都在崇城等林缚回来。顾君薰不走,柳月儿、小蛮两个妾室自然就不能去鹤城见林缚。

赶着林缚回来,给小蛮好一阵抱怨,说大军都回了崇州,他人却在外面还东奔西跑,过了半个月才舍得回来。

林缚才想到宋佳为什么海船一到岸就先回崇城来,死活不肯留在鹤城帮着处理公务。

林缚心里也念着小蛮等人,但淮东诸事待兴,而且很多事情都没有旧制可循,从他以下,有几人能清闲?这时候听小蛮在边像黄鹊似的娇声抱怨,倒也是好享受,林缚抱着已经开始学说话的信儿在怀里玩。

林缚在内宅吃过午饭,就给顾君薰撵了出来,说他大白天耗在内宅不处理公务,会让外人怪她们这些妇人不懂事。

林缚想偷闲一天都不成,硬是给撵到前厅来处理公务。小蛮却是高兴,送上山来待批复的函文,依旧由她、宋佳以及几个女吏,替林缚先整理好。

林缚坐在前厅里,还是考虑“典钱铺”的事情。

王成服才是提出了个雏形,林缚有着后世的见识,自然知道这桩事要做好了,会有多大的好处。

宋佳先回崇州,她是内典书令,林缚所要批阅的函文书信,几乎都要经她。王成服上书的《典钱议论》,她也有看过。

“王巡检之议,倒是可以一试。”宋佳见林缚半天就拿着王成服上书的那几页纸思量,以为他还没有拿定主意,便发表她个人的见解。

“典钱铺这名字不好听,还有就是王成服将典钱铺的用处说小了……”林缚问道。

“哪种名字好听?”小蛮在旁边问道。

林缚挥手让其他人先退出去,虽说有严格的保密纪律,但议论重要事情时,还是尽可能不要让无关人等在场。

等人退出去,林缚才说道:“用‘钱庄’这名字就好!说到‘钱庄’的用处,你可知道‘飞票’是何物吧?”

小蛮摸摸了头,表示不清楚。

“东闽地狭,商货走贩,几乎就控在几家手里,不过庆丰行出过‘飞票’,我知道些,”宋佳说道,“你难道要让钱庄兼做‘飞票’?”

“‘飞票’也太难听,‘银票’就顺耳多了,”林缚倒不介意将后世的名称先提前规范起来,说道,“钱庄、钱庄,银票之事,不是理所当然该归钱庄来做吗?”

当世还没有专门的“钱庄、银号”等商业机构出现,倒是一些大规模的货栈、商社,因为大量银钱的转运十分麻烦,在内部开始使用一些与银票性质相仿的飞票进行异地汇兑、结算所用。

除了内部进行结算外,林记货栈也仅对很有限的一些人,通常都是有生意往来的东阳乡党开据飞票。

若是有人在江宁出发,到东阳收茶,大量的银钱带在身子极不方便。可以先将银钱存入林记在江宁的分栈,拿着林记的票据,到林记在东阳的分栈取现,就省中许多不便。

反过来也是一样,押着货物去东阳出售,将卖得的银钱存入林记在东阳的分栈,回江宁后再提现,就不用担心路途给江洋大盗惦记了。

即使户部委托盐铁司在崇州跟海商结算粮银,也仅仅只有黑水洋船社一家受益。其他船商、粮商,到山东胶州湾交粮,都是随粮结银,十分的麻烦。

一笔交易额少则有四五千两银子,多则四五万两银子,银子的称重倒也罢了,常常因为成色的好差,要争执上半天。

坐船还好,四五万两银子不显重,不过也有覆船之危。走陆路的,四五万两银有三千多斤重,用几辆马车拉着,不是勾引江洋大盗去偷、去抢吗?

当世还不是发行钱钞的时机,以林缚有限的金融知识,也不知道在怎样的体系上发行钱钞,会是一桩好事,而不会变成一桩糟糕透顶的坏事,但是建立“小额支付用铜钱、中等支付用银锭,大宗支付用银票”的钱庄体系,就相对简单得多,好控制得多。

钱庄之事,林缚也只能想着大概,林梦得、孙尚望甚至周广南、孙丰毅等人,倒是比他更加精通这些事情,细节处便由他们补充去就是。

当然,林缚迫切的想筹建钱庄,还是想借钱庄做另一桩事情。

淮东在财政上一直都给勒着脖子,赚钱永远没有花钱快,林缚早就开始考虑向私人支借银钱来发展军备的可能。

私人天生对官府有敬畏,淮东军司算是信誉好的。便是周、孙等族,淮东军司直接要他们捐些银子,只要数量不大,他们都会很爽快的答应,但跟他们借银子,他们就算本身已经是淮东军司的核心人物,心里也会打鼓:这借去了,能不能要回来?

而且,淮东军司若是要支借银子,通常都是数目巨大,常常超过一家一族的供给能力。

有种种顾虑,林缚心里虽然有支借银钱发展军备的想法,却没有说出来;就怕一开口,好事会变成坏事。

谁都怕自己当肥羊,人性如此,怪不得谁;将银钱借出去要不回来倒是小事,惹来抄家灭族之祸,才是悔之晚矣。

成立钱庄,通过钱庄,将南迁的海商及族人、崇州地方势力、东阳乡党甚至林族人手里的余财都集中起来。钱庄的存身之道就是吃钱息,支借给商户、流户或支借给淮东军司,本质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而且通过钱庄,能将个人对官府的畏惧心、敬惕心减弱,而钱庄的构成,本身就跟淮东军司的根基息息相关,有着互相绑架、扶持的关系。

第26章 对垒第65章 大堤筑成第69章 渡口大溃第108章 夺岛之战第12章 江宁心思第134章 鸩酒第七十二章 逃监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盗第31章 求援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119章 行军第30章 津海会战第62章 北还徐州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103章 定策第71章 南阳第6章 救灾之利弊第105章 抢滩大横岛第91章 难易有别第十章 荒岛杀戮(二)第74章 夺岛第35章 抉择第45章 典钱铺第73章 筹划第14章 合围第117章 桥渡第33章 观星台第26章 对垒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30章 堵口第133章 耐心第34章 杀或不杀第98章 留后处置第68章 天下未雨第十三章 楚党新贵第五十八章 暗桩子第41章 守阳信第58章 军功交易第26章 山门杀心第78章 密议出兵第61章 特旨之危第74章 大战将临第59章 婚事与政治第96章 合议第26章 山门杀心第22章 刺客第72章 远交近伐第129章 还都第十一章 意乱情迷第54章 四人洞房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决心跟信心第137章 配刃第3章 风灾第1章 济南城外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3章 投石问路第37章 迁族第129章 滩头说美人第十九章 茶货行销第57章 破口骂娘第53章 枭首取级第43章 多虑有失第7章 调虎离山第52章 胡子叔叔第47章 先机第12章 江宁心思第163章 击溃第6章 搏兔第151章 骚乱第53章 狱岛去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98章 虞东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51章 江西形势第104章 再袭大横岛第71章 弃都第70章 淮山第2章 禁海第55章 黄河决堤第12章 济州第36章 旧瓶新酒第1章 儿女情长第77章 前哨第24章 行刺之谋第35章 鏖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踪(一)第48章 雪天围猎第41章 体系与筑基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55章 黄河决堤第74章 雁过拔毛第48章 信传浙南第105章 陷阱第32章 放逐第61章 密投第149章 荆湖军政第25章 云梯关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