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 书房

长宁殿还是老样子,谢宁下轿的时候,白洪齐笑呵呵的迎上来,扶着谢宁站稳,然后半躬身在前引路,轻声跟她说话。

“皇上午膳用的不多,传的点心也一样都没动。”

谢宁点了点头。这样的天气确实让人烦闷不堪,没有食欲。但皇上性子坚韧,以往比这再闷热的天气,他也不会如今日这般。

想必还是另有心事。

谢宁进去的时候皇上正站在窗前,听到她进来的动静头也没有回头。

谢宁走到他身旁。

从书房的窗子往外看,可以看见庭院一角栽的花树,树上垂下的花有如一串串珠络。

“上午明微来过,她想去看看明寿,朕准了。”

谢宁安静的站在他身旁。

“杀人总不是一件快事,不管杀的是谁。”皇上轻声说:“太后去时拉着朕的手,让朕一定善待手足,姐弟和睦。当时明寿只顾着哭,朕心里则在想着别的事,也就随口敷衍了过去。不知道当时她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会有今天。朕对明寿并无手足之情,就算有,这么多年来也被她一次又一次的消磨殆尽。朕只是想着,先帝时也曾经有过十王之乱,再往前数,文宗之时宫变,被牵连丧命者足有数千人。之前的每一代都有这祸患,朕的子孙会不会接着重复这样自相残杀的过程?”

谢宁心里一紧。皇上说的不无道理。

可是谢宁无论如何也难想象将来腼腆懂事的应汿和还是肉团子的二皇子,难道有一日也会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兵戎相见?

在帝王家,为了权势而生,也为了权势而死。

这样暑热的天气里,谢宁却觉得身上发凉,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虽然已经过了中秋,白日还是酷热难当,书房里纵然比别处凉爽也有限。

皇上握住了她的手:“是不是吓着你了?”

谢宁先是摇摇头,过了片刻,又点了点头。

“朕不敢说比文宗要强,可做皇帝,做父亲,总比先帝要用心得多。用心教养,也许朕的子孙将来不会重蹈先辈覆辙。”

谢宁全心全意的祈愿,但愿将来一切俱如皇上今日所言。

皇上将书案上的一道奏疏合起,唤了白洪齐进来吩咐:“你去一趟渭王府,既然联名上书是渭王领衔,这件差事就让他去办吧。”

办什么?

谢宁目光落在那道合起的奏折上,她想起来了,诸王朕名上书,是请皇上诛杀明寿公主。

那现在皇上让他去办差,就是去杀明寿?

吩咐完这件事,皇上似乎也不想在书房里多待了:“这里太闷,朕带你出去逛逛。”

谢宁应了一声,同皇上一起出了长宁殿。

虽然说在宫里住了五年了,她去过的地方却很少。后苑还熟悉一些,迁到永安宫之后,西六宫也算大致了解了。东六宫去的不多,先帝去后太后曾经把东西六宫的美人们几乎清理一空,皇上的妃嫔不多,东六宫除了两位太妃,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空置的,白天还好,听说晚上一片死寂黑暗,值守的太监都吓得不敢出门。

轿辇在月华门就拐了弯,看样子皇上也不是要带她去东六宫。

穿过长长的宫道,轿辇一直往前行,出了昭庆门之后,谢宁心里更加忐忑了。

难道皇上要带她出宫?可要出宫应该不是这样轻车简从。

她正琢磨个不停,轿辇停了下来。

皇上示意她近前些,也站在黄罗伞下的凉荫里头:“这儿就是南苑书房。”

“啊?”谢宁这几天可没少听人提起,想不到这里就是。

“这儿是书房的东侧门,朕以前都是经过这道门进书房去,比绕到正门要近。这会儿书房没人,朕领你进去瞧瞧。”

皇上也在这里念过书啊,而且应汿和乔书英下个月起也要来念书了。

谢宁随皇上进了侧门,绕过一个不大的水池。

南苑书房说是书房,其实房舍殿阁远不止一间,皇上指着方位给她介绍:“从那儿出去是练武场,骑射弓马都在那边传授习练。后头则是一座藏书阁,比长宁殿和云光楼的藏书还要多。”

再进一重院门,前面才是念书的地方。

守门的太监正站在廊下的阴影里昏昏欲睡,忽然听见脚步声响,抬眼就看见皇上穿着一件玄色镶边石青色袍服已经到了眼前,吓得他扑通跪倒连连叩头。

谢宁好奇的打量着这间书房。桌案不过二十来张,排成四列,每张桌案上放的文房四宝和书匣完全一样。

“怎么样?”

谢宁实话实说:“比老家的私塾是大了很多,可是……”完全没有什么雕梁画栋的天家气象,她刚才进来时还觉得皇家书房一定格局不凡呢。

“简单才好,身处富贵繁华之所,少有人能一心上进的。”皇上往前走了几步:“朕当年就坐在这儿。”

“真的?”谢宁跟着过来,左看右看也不觉得这张书案有什么奇特之处:“桌案还是当年的那一张吗?”

“朕也不知道,得看看。”皇上俯下身往桌面上细细端详:“看不出来了,就算还是那一张,这么些年来也不知道重新上过几次漆。”

过几天应汿也要来书房念书了,不知道他会坐哪一张桌子?

“来,朕带你去隔壁瞧瞧。”

隔壁也是和刚才那一间差不多的书房,只是摆的桌案数更少了,只有刚才那屋里的一半。

“朕后来是在这里念书的。”皇上的目光带着几分怀念:“当时这屋里只有朕一个学生带着两个伴读,可来授课的师傅却有七八个,每日里最少也有三个时辰得坐在这间屋里头,当时天天想的就是哪一天离开书房再也不回来了。”

“皇上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皇上顿了一下才说:“是指婚之后。”他摩挲着椅背:“可是后来还总是梦见自己又回书房来了,就坐在这儿念书习字,心里觉得很是平和安定。当时十分厌恶整日苦读没有止境的日子,但离开了之后才发现这儿其实就象一处世外桃源,只是一旦离开,就再也回不去了。”

世外桃源的典故谢宁也听过。那是一处没有争伐,没有欺压,只有宁静和乐的地方。但是当离开了桃源的人想再去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曾经进入的路径。

就象皇上说的这间书房,离开了之后就不能再回来了。

“后来朕也就来过几回,从今以后怕是要天天过来了。”

谢宁忽然想起件事,从永安宫到南苑书房路可不近,皇上当年念书是怎么过来的?

“自然是自己走过来啊。”皇上想起从前,笑着说:“有时候出门晚了,怕迟了先生责罚,在宫里又不能跑,只能迈开两条腿疾走,半个月就险些把靴底磨穿了。”

“可应汿走不了啊。”谢宁听的直冒汗:“他现在吹奏一曲中间都要多换多少回气,这么远一来一回的他可怎么办?能乘轿坐车吗?”

皇上想了想:“按理来说是不能,可应汿先天不足,可以破个例。其实皇子到了开蒙读书的年纪就会迁出后宫了,朕当时就住在昌泽宫,来书房并不算远。”

但应汿身体羸弱需要精心照顾,现在一时还没法儿迁宫独居。由应汿谢宁又想到二皇子,将来他也有离开永安宫的那一天。到那时候他多半也住在昌泽宫中,上午要念书下午还要学骑射,一天里能见面的时辰也就是用膳的那么一小会儿功夫。

谢宁现在想想都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皇上看出她有些黯然伤神,知道她是舍不得孩子。应汿年纪渐长,即使现在不迁宫,在永安宫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顶多一两年时间。

“朕带你去骑马,如何?以前学过没有?”

“倒是学过,跟小舅舅……”话说到一半,谢宁想到林夫人的千叮万嘱,后头的话就咽了回去。

皇上已经明白了,笑着说:“朕让人替你找一匹性子温驯的试试,你只怕是多年没骑过了,朕也好些天没过来,正好舒散舒散筋骨。”

“臣妾这身儿衣裳不成啊。”她穿的这一身只好侧着坐,那还有什么意趣。

“朕记得你过年以后也做过两身儿骑装,就让人去取来。”

谢宁是骑过马,可那是多年前的事了,皇上站在场边,让人牵了几匹马过来供她挑选。

这几匹马看着都格外漂亮温驯,谢宁喜欢那匹栗色的,大大的眼睛湿漉漉的,毛皮油光水滑,在阳光下看起来闪闪发亮。

“选中了?”

谢宁点了点头。

去取骑装的人已经回来,从做好之后这衣裳还是头一回上身。

皇上扶着谢宁上马,自己则翻身上了另一匹黑色骏马。那匹马格外高大神骏,缓缓绕着空旷的演武场并辔前行。

皇上不时的指点她:“腿不要夹太紧,腰也别太硬了,放松一些。你紧张,马也不自在。”

日影西斜,两人的影子长长的拖在地上,马蹄声规律而清脆。绕着场子行了大半圈,谢宁才敢让马放开四蹄轻快的小跑起来。

~~~~~~~~~~

朋友推荐了一本书给我看,结果一看起来就没放下,自己的更新反而耽误了。明天补上。

谢谢南风的红包打赏。

四百零四 绢花九十三 惊喜二百九十八一百六十八 师徒三百零三 闲谈三百八十一 人选一百七十八 争宠四百二十八 回禀二百二十二 做人十六 簪子二百五十五 美人四十三 邀宠三百四十六 记忆三十四 太医四十一 尚宫十五 担忧二百三十四 路途一百五十八 打听四百零四 绢花三十一 宴会三百六十二 争执六十 亲人一百九十四 小雪一百一十五 祭奠三百一十八 比较三 侍寝一百零八 儿女五十三 点心二百八十六 衣裳三百六十六 旧物四百二十六 晚膳三百五十 宫城一百四十九 心思三百零八 问题三百四十 兄弟五十三 点心六十三 动静二百五十五 美人二百八十八 佳节八十六 料事七十六 主使五一百九十四 小雪一百二十 邀请二百七十一 大雨一百零九 同眠二百七十九 看诊三百一十二 心大四 用膳一百一十八 离京三百六十三 读书二 伴驾二百七十七 掌印四百零二 尊荣三百四十一 落空二百三十 旧事一百九十九 大雪二百三十 旧事四十九 手炉十七 初秋六 殷勤二百四十四 道路四十八 帕子三百一十四 好命四十九 手炉三百五十 宫城一百四十二 威势四百二十三 思量三百一百零五 满月一百二十六 情分二百五十四 回京一百五十一 相守三百八十五 游玩三百九十四 玉马一百四十 变乱八十九 见面三百一十 写字三十八 如意二百八十 猜测一百七十一 惊喜二百六十八 骨肉四百零四 绢花三百五十四 囤积二十 偶遇一百一十一 探听一百五十八 打听二百二十四 恐慌一百九十一 萌牙二百五十五 美人五十一 琐事七十一 询问三百五十二 歇息六十八 晕厥七十章 吃药二百三十一 主仆三百一十二 心大三百零三 闲谈一百六十八 师徒一百三十五 兔子二 伴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