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贾家党三巨头A

贾充既然成了第一权臣,那么他必然要结党营私,让自己家族的势力更加庞大、更加牢不可破。凡是一个党派或者一个小团体,也总要有居于领袖地位的那么几个灵魂人物,不可能只有一个贾充,要说到贾家党,咱就不能不说说贾家党的三巨头:贾充、荀勖、冯紞。我们先说说荀勖。

荀勖,字公曾,颍川郡颍阴人(河南许昌),他和西晋开国功臣荀顗是一家人,也出身于颍川荀氏家族。从辈分上来说,荀顗是荀勖的叔叔。

荀勖虽然出身于这么一个神话一般的家族,可并不是靠着荀家的势力起来的。我们前面说过,荀勖的爸爸荀肸(西)特别早就死了,荀勖的妈妈只好带着小荀勖回到了娘家钟氏家族,就是钟会的那个家族,靠钟家人把他养大。所以按照当时的理念来讲,荀勖根本就不能算作荀家人,他是钟家人养大的,所以荀家人不认他,个别钟家人也看不起他。

童年的荀勖,其实命运很悲惨,也很坎坷。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寄人篱下而自暴自弃,据说他从小就特别好学,脑子也好使,到了十二岁、也就是如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能自己写文章了,读到这里,让我这位写书的都自愧不如,因为我现在已经三十二了,却还连一篇文言文的文章都写不出来。荀勖是这么的优秀,以至于他外祖父的亲兄弟、当时已经是一品大臣的钟繇还夸他,说他的成就一定能赶上他的太爷爷荀爽。小小年纪的荀勖就这样以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钟家人的尊重。

因为名声极好、门第极高,而且有钟家一门的帮助,所以荀勖年纪轻轻,就做了当时曹魏帝国大牛人曹爽的属官,同时在朝廷里兼任中书通事郎(皇帝办公室主任)。曹爽被杀后,那么多曾经受到他恩惠的人,没有一个敢去参加他的葬礼,唯独荀勖不怕引祸上身,去跟老上司做了最后的告别,人们一看荀勖领了头儿,这才敢跟着去曹爽家里参加葬礼。因为这一件事儿,荀勖就大大的出了名。

荀勖虽然被撤职,但是司马懿并不愿意扩大打击面,所以像很多人一样,荀勖不久就被重新起用,跑到安阳县(河南安阳)去当了县令。荀勖在任上,干得特别出色,也特别能团结人,等他高升为骠骑大将军从事中郎(参谋长)走了以后,他的老部下们还对他念念不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给他立了个祠堂,把他当成神仙一样给供了起来。

回到中央的荀勖,不久就成为了司马昭的参军(参谋)。荀勖的学识和谋略,给了司马昭很深的印象,所以荀勖很快就被封为低级侯爵关内侯,然后成为司马昭的从事中郎(参谋长),兼任记室(政办室主任)。因为当时的司马昭已经成为曹魏帝国实际的老大,虽然从事中郎和记室连一个正式的官职都不是,但荀勖的角色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半个国务院总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荀勖进入了司马家族的核心。

曹髦发动政变的时候,司马昭的弟弟司马干听说这个消息,赶紧就往洛阳城里赶,去帮助司马昭出谋划策。这个时候,司马干要进去的这个城门,正好是司马昭的秘书孙佑带人守着,可能是还忠于曹魏皇家,孙佑就骗司马干说,这个门儿不让进,您赶紧从偏门儿走吧。司马干之只好绕了个道儿,这才见着司马昭,司马昭就不乐意了,说这么大的事儿大家都坐火箭似的往过赶,怎么就你好意思来迟呢?司马干把孙佑不让自己进城的事情告诉了司马昭。

司马昭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极端气愤,这孙佑是自己的秘书,居然还敢吃里爬外,这种情况如果都不处理,以后还怎么压垮曹魏皇室?于是,司马昭立刻下令,让人把孙佑来个全族灭门,这时候,荀勖劝司马昭说,孙佑确实该罚,可是罪行还不至于全家死光光,您不能根据一时愤怒,就随意行刑,这样人们会议论您的。司马昭一听,这才饶了孙佑,只把他免了职,降成平民。

当时,中国仍然是三国鼎立的形势,不过蜀汉帝国和东吴帝国都已经衰落了,尤其是蜀汉帝国,皇帝醉生梦死、小人当权执政,老百姓不满意、当地士族也不满意,唯独有一个文武全才的姜维,勉强支撑着局面,不断骚扰边境。有个叫路遗的军官就自我推荐,想当刺客去把姜维结果掉,但是荀勖对司马昭说:“您以正义统治天下,应该光明正大的靠打仗去平敌。如果靠刺客来获取胜利,人们肯定不服气。”司马昭认为荀勖说的很对,才没有向姜维下黑手。

钟会刚刚谋反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路程太远,在洛阳的司马昭还只是知道基本消息而已,而且即使是这样,司马昭都不相信钟会真的是谋反了。在这个时候,荀勖却劝司马昭:“您平时虽然带钟会相当好,可是他根本就不是个记恩的人,必须得赶快做防备。”

我们在前面说过,荀勖是靠着钟家人才有了相对温饱的生活的,而钟会从辈分上将,是他的舅舅。司马昭一听连荀勖都这么说钟会,这才相信钟会可能真的谋反了,赶紧带着重兵赶往长安。因为荀勖和钟会有这种关系,所以某些大臣就劝司马昭一定要在这种非常时期对荀勖提防一点儿,不过司马昭不愧是一代英雄,根本不听这一套,仍然让荀勖和他一起坐车,仍然让他参与机密事情。

灭蜀战争开始之前,荀勖力挺当时资历还非常浅的卫瓘出任监军(军队监察长),等到钟会邓艾之乱的时候,多亏了卫瓘,四川的局面才没有变的不可收拾。等到钟会之乱平息后,荀勖因为表现突出,和羊祜、裴秀一起掌控机要,司马昭成为晋王以后,荀勖也出任正式官员,成为侍中(皇帝高级顾问),被封为安阳子爵,享受一千户人家的赋税。司马炎称帝以后,再加封荀勖当济北郡公,当时,羊祜也被封为郡公,但是他坚决推辞,荀勖非常佩服羊祜这么谦虚,也就跟着推辞爵位,司马炎非常感动,最后让荀勖做了济北侯,官职也升成了中书监(皇帝办公室副主任)。

从荀勖的成长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荀勖之所以长期执掌权力中枢,完全是因为他的见识和智谋,在司马炎时代,他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位杰出的谋士或者将领,而且像杜预一样,荀勖除了擅长谋略和搞内政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才能。

首先,像杜预一样,他是一个优秀的律法大师。他曾经和贾充等人一起修订律法,西晋的各项法律里,也倾注了他的心血。

但这么一项大工程,却不是荀勖做的最大的事情,让他真正后世流芳的事迹,是他编了几千本书的目录。

各位可能感到可笑了,编几本书的目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要是我说,给几本书编个目录,实在是没什么了不起,在今天,一个小乡镇里的民办图书馆,也得有上千本藏书,用电脑估计一个星期也就分门别类完了,其实不费什么劲。但是如果让您用手抄这一千本书、再靠您的人脑来把这上千本书整理好呢?

让我们回到大约两千年前的公元281年,也就是灭吴战争的第二年。

1、千年鲜卑人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5、贾南风的政变B3 、废立大权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7、贾家党的反击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6 、司马懿的悲剧4、去留之争B4、三陈伐吴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王濬!前进!B2 、醉酒的阮籍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3、伟大的全才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4、高平陵政变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伟大的全才B4、三陈伐吴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6 、司马懿的悲剧3、钟会邓艾之乱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高平陵政变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2、司马师的大屠杀A3、贾充的谢幕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3、自掘坟墓C4、含恨而死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2 、最后的平民一品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3、千年西北血泪史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1、千年鲜卑人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3、自掘坟墓B7、贾家党的反击A1、曹髦之死3、贾家党三巨头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4、三陈伐吴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 、醉酒的阮籍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5、西北守护神C5、清谈误国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1、遥远的过去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高平陵政变C4、含恨而死B7、贾家党的反击B2、艰难幸运高官路A1、千年鲜卑人B4、含恨而死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3、贾充的谢幕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三陈伐吴5、西北守护神C5、西北守护神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4、去留之争E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艰难幸运高官路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魔鬼皇后A1 、短暂的蜜月时期4、含恨而死A4、含恨而死D1、导火索——封王归国B3、贾家党三巨头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含恨而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