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国时代的结束B

公元263年夏季,司马昭以皇帝曹奂的名义颁布诏书,调动大西北各路大军对蜀汉帝国发动总攻。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人从凉州(甘肃)出发,进攻驻扎在沓中的蜀国大将军姜维的精锐主力;雍州刺史(陕西南部)诸葛绪也率3万人从岐山(甘肃西和西北)出发,攻击武街(甘肃成县),切断姜维退往四川的道路;钟会带领中央主力远征军,兵分三路直插汉中;司马昭又任命廷尉(司法部长)卫瓘代表皇帝,做邓艾、钟会两路大军的监军,同时代理钟会镇西将军府的军司(参谋长)。

8月,拥有10万人的中央远征军在首都洛阳集结完成,司马昭亲自参加阅兵仪式,给全体将士大量赏赐。在阅兵式上,将军邓敦仍然散布蜀国不能征服的论调,结果被司马昭当场杀掉。在司马昭的全力支持下,镇西将军钟会带领着司马家族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开始进攻蜀国北大门汉中。踌躇满志的钟会,终于得到了一个统领庞大军队的机会。像古时候很多的大将一样,自己也将要开辟疆土、成就旷世功勋。不过,钟会此刻还有一种更加迷迷糊糊的想法,自己到底能成就多大的功勋呢?

当钟会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告诫过他:“你年纪轻轻就当了官儿,一定要惜福知足、谦虚谨慎,要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后来钟会不断升官加爵,总是春风得意,不禁就有些飘飘然,傲气自然也就表现了出来。当时的尚书(国务院部长)傅嘏就劝钟会:“你的志向太大,但心胸太小。人这一辈子建功立业,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怎么能不谨慎呢?”

钟会出发之前,去拜访前任幽州刺史(河北北部)王雄的孙子、被后世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请王戎给自己出谋划策,王戎告诉他:“老子有句话,尽量去做,但不逞能。成功不难,保持成果难。”所有的人,都给过钟会忠告,就是让他不要把事情想的太高太好,一定要踏实低调,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聪明人来说,这样的话会管用吗?

但钟会的能力也确实不是吹的。内部已经离心离德的蜀汉帝国,对司马昭这次前所未有的大举进攻,根本没有采取足够重视。凉州方面,邓艾和诸葛绪把蜀国的主力部队——姜维军团牢牢绊在了沓中附近,所以钟会毫不费力的就直插汉中,而守卫汉中的一部分蜀军,却因为个人恩怨反水到钟会这边,于是钟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原本应该十分坚固的北大门汉中,直接威胁到蜀国的首都成都,姜维一看首都危急,只好走山路退到剑阁,牢牢的把住了钟会从雍州进入四川的大路。

邓艾和诸葛绪这边,已经从凉州深入蜀汉帝国。邓艾和诸葛绪商量,从士兵里面挑选精锐部队,走险路直接进入成都平原,可是诸葛绪认为这个办法太冒险,一方面也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拦截姜维,并不是进入四川,所以就让邓艾先走,自己率领部队在白水关(陕西宁强)等着和钟会汇合。

钟会见到了诸葛绪,就秘密的向司马昭报告,说诸葛绪害怕蜀军,不敢进入四川导致贻误战机。结果,司马昭相信了钟会的话,派人把诸葛绪押回洛阳审判,而诸葛绪的军队,就全归了钟会了。

钟会已经跨出了危险的第一步,因为,他陷害诸葛绪,是为了自己能够控制更多的军队。

实力大增的钟会,现在面临的是蜀国最为精华的姜维军团。姜维把守住剑阁的险要地方,钟会多次猛攻都没有效果,因为山路难走,补给也渐渐的跟不上了,无计可施的钟会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遇到了对手。与此同时,先前坚决反对灭蜀的邓艾,这个时候却表现的志在必得,他说服了司马昭,自己带着精锐部队,从阴平郡(甘肃文县)进入了只有鸟兽才能生存的无人区。

钟会这边,仍然率领着主力军队和姜维死磕,当然,仍然是没有任何效果。从来没有失败过的钟会终于尝到了被挫败的滋味,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一但发现自己会失败,不是暴怒就是被吓的屁滚尿流。原先大力散布蜀国是只纸老虎言论的钟会,现在终于知道了蜀国将士并不是纸做的,而且非常抗打。后勤补给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如果继续呆下去,就会重蹈许多先人们伐蜀不成、反而全军覆灭的覆辙。

钟会决定撤退。

就在钟会收拾铺盖、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突然得到了邓艾逼近成都、姜维撤退救援的消息,钟会赶紧追击姜维,追到涪县(四川绵阳)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让自己羞愧难当的消息:九死一生的邓艾,成功的翻越了茫茫的无人区,硬是靠着只剩半条命的部队奇袭成都,而蜀国君臣居然吓的屁滚尿流,干干脆脆的就向邓艾投降了。

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自己带着十来万的大军来灭蜀,居然让邓艾带着三万人抄小路抢了头功。但凡事总有好有坏,就在钟会内心无限难过的时候,蜀国的最高统帅姜维带着前蜀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来向他投降。这样,钟会的部队一下子膨胀到了十五六万人,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钟会十分厚待姜维这些投降将领,把他们交出的将印全部发还给他们,以表示对他们仍然重用。

12月19日,为了避免使旧蜀国地区再重演地方割据的事件,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颁布命令,把益州(四川东部、重庆)的南郑、阘中、奉节、重庆、西阳、遂宁、梓潼、广汉分出,成立梁州,省会就设在南郑。12月24日,司马昭以皇帝名义,给此次灭蜀的总指挥钟会、邓艾升官加爵,钟会升为司徒,增加一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升为太尉、增加两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和钟会,都进入了大臣的最高行列,成为三公之一。

于是,在司马昭的一手领导下,蜀汉帝国灭亡,自从刘备占据四川,实际上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三国鼎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从此,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司马家族的手中,整个中国,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司马家族的时代。然而,蜀汉帝国虽然灭亡,但是那里并不太平,十多万远征军,还呆在成都,而傻老汉邓艾已经得意忘形,野心家钟会的眼睛,已经把眼瞄向了整个四川。

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举国欢庆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5、西北守护神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5、过于优秀的弟弟B1、嵇康之死C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1、导火索——封王归国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3、自掘坟墓B5、过于优秀的弟弟C6、 失败的道德改革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1、德才兼备的帅哥B3、自掘坟墓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 、醉酒的阮籍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 、天命和正统1、千年鲜卑人A1、曹髦之死3、钟会邓艾之乱C1、曹髦之死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3、伟大的全才B4、孙皓投降A3、钟会邓艾之乱A5、举国欢庆B1 、伪善系统的崩溃5、贾南风的政变B2、三国时代的结束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5、贾南风的政变A7、贾家党的反击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伟大的全才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1、嵇康之死B7、贾家党的反击B2、艰难幸运高官路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1、遥远的过去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举国欢庆A3 、新新人类阮咸3 、西晋官职大展出C3、自掘坟墓B4、高平陵政变A3、千年西北血泪史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千年鲜卑人C4、高平陵政变C5、西北守护神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2 、以德服人A2、三国时代的结束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3、贾家党三巨头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5、流放A5、西北守护神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4、三陈伐吴4、含恨而死A3、贾充的谢幕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无人性的孙皓B1、嵇康之死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1、重任在肩的大伯5、过于优秀的弟弟B2 、最后的平民一品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含恨而死A3 、新新人类阮咸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导火索——封王归国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1、曹髦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