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钟会邓艾之乱A

取得了灭蜀第一功的邓艾,得意洋洋的驻扎在成都。现在的邓艾,骄傲的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这样骄傲的结果,会让人得上一种严重的心里疾病——大头症。

邓艾对已经投降的前蜀国大臣们说:“你们幸好是遇到我邓艾,如果遇到喜欢屠城的将军,恐怕诸位早已经血流成河啦!”邓艾刚进入成都的时候,曾经代表曹魏帝国接受了蜀国君臣的投降,并且以曹魏帝国皇帝的名义,对蜀国皇帝和主要大臣进行了封赏,同时对跟随自己的将领们也重新进行了任命,最为重要的是,邓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请示司马昭。不过那个时候,蜀国刚刚投降,面对非常形势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司马昭也是会谅解的,可是邓艾却错把临时权力当成了永久权力。

在成都形势已经大体安定的情况下,邓艾做事仍然独断专行,他公开给司马昭写信,一是劝司马昭把灭蜀远征军留下一部分,为将来灭亡东吴做准备;二是建议司马昭把刘禅封为“扶风王”,把刘禅的儿子也都封成公爵或者侯爵,就连刘禅的住处和封地都替司马昭想好了,建议让刘禅一家子就住在当年董卓在扶风郡(陕西兴平)修建的城堡——郿坞;第三个建议就更加具有超前性了,建议司马昭把广陵郡(江苏清江)、城阳郡(山东莒县)改成封国,专门等东吴皇帝投降以后来安置他。

看到邓艾的信,司马昭不禁狠狠的出了一口气,邓艾得意洋洋的样子,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为了让这个一朝得势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老汉放规矩点儿,司马昭立刻给卫瓘写信,让他通知邓艾,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请示,不能擅自做主。而得到司马昭警告的邓艾,仍然继续公开给司马昭写信,说自己当初不请示是因为情况特殊,自己这么做都是出于国家利益,是绝对的大公无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邓艾仍然劝司马昭听从自己的建议,准备讨伐东吴。

司马昭终于发现,邓艾开始不听话了。而和邓艾同在四川的钟会,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邓艾的表现给钟会原本就骚动的心打了一针兴奋剂,司马昭对邓艾的鞭长莫及给了他莫大的提示。而目光敏锐的人不只有钟会,已经投降钟会的前蜀汉帝国大将军姜维,也发现了钟会那颗骚动的心。他试探着问钟会:“我听别人说,钟将军您自从诸葛诞事变以来,出谋划策没有一次失败过,司马昭大人能够成就今天的伟业,可都是您的功劳。您如今已经削平了蜀国,威震天下,可是已经功高盖主,在这种情况下,您还不考虑考虑退休吗?”钟会就打哈哈:“您说的有点儿太崇高了,我办不到。现在时代不同了,是不是能有别的办法呢?”

要说这聪明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一点就透,钟会从此和姜维成天混在一起,专心致志的琢磨该怎么自己单干。而聪明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自以为别人没有自己聪明,钟会一心认为姜维和自己心心相印,而姜维这边已经开始和前蜀国皇帝刘禅取得联系,准备在钟会控制四川之后再干掉钟会,光复蜀汉帝国。

毫不知情的钟会还在和他的智多星姜维日夜谋划,根据邓艾的表现,钟会把和自己一起出征的总监军卫瓘叫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而卫瓘也对邓艾表现出深深的怀疑。于是,钟会联合卫瓘向司马昭发去密报,说邓艾有阴谋叛乱的迹象。不光如此,为了达到使司马昭确信邓艾要叛变的目的,钟会还利用自己精于模仿笔迹的绝技,偷偷的把司马昭和邓艾之间的信件截获掉,改动其中的字句。结果,司马昭看到的来自成都邓艾的信,语气十分嚣张狂妄;而邓艾看到的来自首都司马昭的来信,往往充满着对自己的严厉训斥。最终,司马昭对邓艾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灭蜀第二年正月,司马昭以皇帝曹奂的名义下诏,命令钟会马上赶到成都逮捕邓艾。而钟会却另有打算,他知道监军卫瓘手下没有多少人,就叫卫瓘去逮捕邓艾,打算逼邓艾发火杀掉卫瓘,坐实邓艾的谋反罪名,然后自己率领占绝对优势的大军,一举做掉邓艾。这样,监军也死了,邓艾也死了,自己在四川就再也没有任何牵制了。

卫瓘终于弄清楚了钟会的真面目,原来他是想借刀杀人,把自己和邓艾都害死。但是如果不去,钟会必然要收拾到自己头上。卫瓘也不是盖的,知道推不掉,就带着很少的人,一路快马加鞭,乘着晚上大家都快睡觉的时候赶到成都。卫瓘叫人通知邓艾所属的所有将领,对他们说:“我这次来是执行皇帝的命令,只逮捕邓艾一个人,和其他任何人都没牵连。大家在天亮之前到,来我这里集合,来的保你什么事都没有,不来的就灭你们全家。”这里卫瓘也使了个心眼,他怕邓艾知道以后发飙,就没有告诉邓艾司令部的人,在其他将领们在天亮前集合以后,立刻坐着钦差专车,直接进入邓艾的住处,把还睡在屋里没起床的邓艾、邓忠父子就地逮捕,押进囚车就带回了自己的营帐。

邓艾司令部的人一看自己的邓将军劳苦功高,居然还要被逮捕,又气愤又不平,抄起家伙就去找卫瓘算账,想把邓艾再抢回来。卫瓘一看这种情况,知道不能硬来,就去营帐门口迎接各位将领,告诉他们,自己也很为邓艾鸣不平,正在给皇帝写信为邓艾伸冤,证明邓艾绝没有谋反,同时警告将领们不要蛮干,要相信朝廷一定会公正处事。将领们一看卫瓘说的有板有眼,也就相信了卫瓘是个厚道人,带着各自的兵散了。

正月15日,钟会到达成都,看到完好无损的卫瓘,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心想卫瓘这兄弟还真有两下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不过,既然邓艾已经被逮捕,近二十万人的军队,仍然按照预想的那样,掌握在了钟会一个人的手中。

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3 、决裂5、西北守护神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1、德才兼备的帅哥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1、曹髦之死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举国欢庆A3、绝代谋臣之路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伟大的羊祜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4、去留之争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艰难幸运高官路A1、嵇康之死C1、导火索——封王归国C4、去留之争D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4、含恨而死D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7、贾家党的反击A4、高平陵政变C6、杨家党的兴起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举国欢庆A3、绝代谋臣之路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在乱世中崛起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举国欢庆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艰难幸运高官路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3、废立大权B2、如愿以偿1、导火索——封王归国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3、王濬!前进!B5、过于优秀的弟弟B1、无人性的孙皓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3、伟大的全才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贾家党三巨头B4、高平陵政变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5、过于优秀的弟弟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3、绝代谋臣之路B4、去留之争C2、艰难幸运高官路B1、无人性的孙皓A5、流放C4、去留之争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4、含恨而死A2、三国时代的结束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永远的遗憾B3、钟会邓艾之乱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5、西北守护神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5、贾南风的政变C6 、司马懿的悲剧2 、最后的平民一品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1、嵇康之死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7、贾家党的反击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1、嵇康之死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4、伟大的羊祜3、钟会邓艾之乱B7、贾家党的反击B1、嵇康之死B3、绝代谋臣之路A3、永远的遗憾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 、以德服人A4、含恨而死B3、千年西北血泪史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