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醉酒的阮籍B

阮籍的家族,在当时也是全国闻名的名门,而且是知名的儒学世家。阮籍的爸爸阮瑀,就是东汉末年国宝级儒学宗师蔡邕的学生。除了阮籍以外,几乎所有的阮家人,都是标准的儒学子弟,都是靠着这种家学成名然后做官,只有阮籍等极个别家庭成员不是这样。

阮籍在后世流传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有一篇叫做《通易论》,这篇文章公开宣扬上下有序、君臣有别,公开承认儒家伦理道德;在《乐论》里,阮籍还写了这么一句话“礼法超越常规就会颠倒尊卑地位,礼乐违反次序就会搞乱亲疏关系”,这种论断,根本就是典型儒家学者的论调,和阮籍留给后人那种狂傲不羁、故意违法儒家规则的印象完全不相符,有时候都让人感觉简直不像是阮籍写出来的文章。

阮籍在后世最为知名的文章,是他的《大人先生传》。根据《晋书》记载,阮籍受司马昭命令去拜访著名隐士孙登,一直主动和他说从古至今的养生术,但是孙登始终都没有搭理他。阮籍自讨没趣,只好在走下山离开孙登,临走的时候,郁闷的阮籍仰天长啸,等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山谷里突然传来像鸾鸟一样的啼叫声,在重重山峦中的反射中阵阵回荡,时近时远、亦幻亦真。阮籍知道这是孙登在用长啸来回应自己,在感叹之余,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大人先生传》。

在文章中,阮籍写道:“世人所说的君子,只知道学习礼法,只懂得遵循礼教,手拿玉如意,来时刻提醒自己遵守法律。他们的行为甘愿受到现实的约束,他们故意做出言谈想要后世留名,小时候被老家人称赞,长大了好名声就传播到周边,往上走就想做一品大员,往下走也能捞个刺史太守。你看那虱子钻在裤裆里,躲在裤缝中,藏在棉花里,自以为找到了洞天福地,行不敢离开裤缝,动不敢离开裤裆,自以为行事标准、极度正确,可是一旦碰上大火,连乡村都市都能烧毁,跟别说藏在裤裆里的虱子们了。所谓的那些在朝廷之上的正人君子们,和裤裆里的虱子们有什么区别呢!?”

和阮籍前两篇文章相比,《大人先生传》表现出的思想完全相反,它不仅不再信奉儒家伦理道德,而且明确的直指那些儒家正人君子的虚伪,公开的把他们比作裤裆里的虱子。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阮籍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说他真的不再相信儒家道德了,他是要利用这篇文章来大骂虚伪的司马家族党徒。因为,在这个时候,宣扬儒家伦理的,几乎全是忠于司马家族的儒学士族,而司马家族也利用儒家伦理道德,去打击他们的仇敌,《大人先生传》就是在讥讽这些人,讥讽这种虚伪、恶劣的政治现实,抒发着阮籍对于司马集团的极度不满。

阮籍的用意,其实在当时就被很多掌权人士一眼看穿,这些饱读诗书的人们,看到自己被比作裤裆里的虱子,都气得发疯,从这以后,阮籍就成了司马家族许多亲信的眼中钉。一篇《大人先生传》,也让阮籍开始面临和嵇康同样险恶的环境。

在阮籍的憎恨者中,就有劝司马昭杀掉阮籍知己嵇康的钟会。在钟会的眼里,阮籍和嵇康一样,都是司马家族的不合作人士,这种人是反对势力的旗手和话筒,必须铲除。所以钟会也像对待嵇康那样,经常在司马昭面前说阮籍的坏话,劝司马昭杀掉阮籍,可是司马昭不同意。

不仅新贵钟会,就连当时德高望重的何曾,都主张杀掉和司马家族假合作的阮籍。有一次,何曾当着司马昭和阮籍的面,当面训斥阮籍的恃才傲物和放荡不羁,说他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强烈建议司马昭把阮籍当场杀掉,可是司马昭仍然不忍心,就对何曾说了一句“为我忍之”,说白了就是告诉何曾,看在我的面子上,就由他去吧!何曾一看司马昭确实对阮籍情有独钟,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司马昭并不是杀人魔王,他是个理性而感性的政治家,他是个特别爱才的人,只要不是和他明摆对着干的,司马昭都能容忍他、并且看中他。想当初司马师执政的时候,司马昭就派人来向阮籍来求亲,想让阮籍的女儿来当他大儿子司马炎的媳妇,可是阮籍在心里极度厌恶逆臣贼子司马昭,又害怕司马家族失败会牵连自己,所以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可是他又不敢明着不答应,所以自从司马昭提亲以后,他就天天喝酒,夜夜喝多,一下子喝了六十多天这样不清醒的人怎么能和他谈婚事呢?司马昭耐着性子等了阮籍两个月,一看这老兄总是一滩烂泥的样子,也就猜出了阮籍这是拿酒当幌子来表示反对,再说按司马昭的这种身份地位也实在是不想找个酒鬼做亲家,也就只好作罢了。

即使这么不给司马昭面子,司马昭还是特殊的关照阮籍,让他可以继续恃才傲物和放荡不羁。最有讽刺意味的是,阮籍当从事中郎(参谋长)的时候没有干过什么实事儿,倒是当了步兵校尉以后,却实实在在的为司马昭做了一件大事。公元258年,也就是阮籍49岁的时候,魏国的傀儡皇帝曹髦下令,要为司马昭加九锡。九锡是什么东西我们已经说过了,不过是权臣当皇帝的预备工作罢了。可是按照当时的潜规则,司马昭却必须要再三谦让,司马昭身边的人们见表忠心的机会到了,就都苦劝司马昭接受九锡,并且一致推举大才子阮籍代表大家,专门为司马昭写一篇劝他接收九锡的文章,行话叫做劝进表。

阮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从心理来说,阮籍不愿意写劝进表,因为这样就是拍逆臣贼子的马屁,会毁坏自己的理想和名誉;可是如果不写,就等于和司马昭公开决裂了,别看司马昭装的比谁都不稀罕九锡,可是阮籍敢说一个不字,一定会很快全家死光光。

阮籍只好又拿出酒来当挡箭牌。

于是,阮籍又开始天天酗酒,但这回无论如何也蒙混不过去了,因为大家伙儿实在等不及阮籍再喝上他个几天了,一波又一波的逼上门来要文章。阮籍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好在被酒灌的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完成了劝进表。据说,这篇劝进文,竟然写的是文笔清丽、气势磅礴。不过司马昭为了掩人耳目,这年并没有接受九锡,而阮籍因为马屁拍的好,自然少不了司马昭对他更加关照。

阮籍的肉体,也跟着灵魂走到了劲头。

其实我总认为阮籍先死去的就是灵魂,他想做一个清白高傲的大才子,想活在纯净水横流的世界里,可是现实把他的那点儿尊严和理想打的稀烂。好了,他马屁也拍了、步兵校尉也做了、劝进表也写了,他已经不可能把自己摘出来,一个人怎么能打的过整个社会呢?

所以阮籍的精神最后崩溃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表现的更加分裂和癫狂。他经常一个人驾着车胡乱的走,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有路还是没有路,走到实在没处可走了,就不知所谓的大哭一顿,然后恋恋不舍的回家。他曾经去了趟广武(河南广武),专门去看刘邦和项羽打仗的古战场,万分感慨说:“英雄都已经死绝了,所以才让小流氓们都成了气候啊!”不过阮籍却错了,司马昭不是个小流氓,司马家族的兴起也不是道德沦丧四个字就能说尽的,司马昭代表着历史的趋势,和一个阮籍永远不愿意看到的未来。

公元263年,54岁的阮籍去世,结束了他清高又世俗的一生。他死后的第二年,司马昭被曹髦封为晋王,再过一年,西晋王朝就建立了。

阮籍给我们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目前还留存的遗作包括:赋6首,散文较完整的9首,诗90多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咏怀诗》82首。

阮籍还给他自己给下了一个宝贝儿子阮浑,非常值得玩味的是,像嵇康临死前告诫儿子要严守儒家伦理道德一样,阮籍临死前,也特别嘱咐他的儿子阮浑不要像自己这样个性,他说:“仲容已经加入到我这种人的行列,你就不能再这样了!”像嵇康一样,阮籍最真实的一面,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尽露,他也是一个坚信儒家思想的人,只不过他相信的是真诚的道德,而不是虚伪的道德。

遗憾的是,阮籍的儿子阮浑并没有听进去阮籍临死前的告诫,也像他老子阮籍一样,努力做新新人类,努力的喝酒和放纵。阮浑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狂放,只是为了耍酷,而他父亲在狂放的背后,却是对社会风气沦落的深深悲痛,对自己理想沦陷的深深无奈。

阮浑最后做到西晋王朝第二任皇帝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玉)的中庶子(太子首席顾问),以后就没有什么记载了,他的名声,可是说比他老爹阮籍差远了,而且就是和他一个同族哥哥也差的很远。他的这位同族哥哥,就是阮籍临死前所说的仲容,也就是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3、贾家党三巨头A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 、西晋官职大展出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去留之争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6、 失败的道德改革2、在乱世中崛起B3、贾充的谢幕B2 、醉酒的阮籍B3、贾家党三巨头B3、千年西北血泪史B1、嵇康之死C2 、以德服人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3、伟大的全才B1、千年鲜卑人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1、曹髦之死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3、绝代谋臣之路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4、三陈伐吴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序言5、流放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1、曹髦之死1 、天命和正统1 、短暂的蜜月时期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举国欢庆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3、永远的遗憾B6 、司马懿的悲剧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1、千年鲜卑人B2 、以德服人A5、贾南风的政变C4 、酒神刘伶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1 、短暂的蜜月时期5、过于优秀的弟弟C2、三国时代的结束B1、导火索——封王归国C1 、天命和正统2 、醉酒的阮籍B3、贾充的谢幕B序言3、钟会邓艾之乱C2、司马师的大屠杀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4、魔鬼皇后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1、无人性的孙皓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4、含恨而死C4 、酒神刘伶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3、绝代谋臣之路B3、钟会邓艾之乱A3、废立大权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王濬!前进!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6、接过爸爸的旗帜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西北守护神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艰难幸运高官路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含恨而死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去留之争A5、过于优秀的弟弟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2、如愿以偿2、艰难幸运高官路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