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博弈无处不在

生而有种对于权贵来讲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要是掌握权力的人无不是希望子孙后代也能如同自己一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先是讲血统的优良性,再以制度进行固化。

想要达到生而有种的目标并不困难,实际上只要将知识进行垄断就可以了,偶尔再接受极少数的人进入自己的阶层,粉饰一下必将世世代代享受权力。

桑虞说要搞一套择才选能的制度,类似的制度早就有了,比如先秦的唯才是举,到西汉和东汉的察举制,又到曹魏时期的九品选官法,以上这些制度也就大争之世的唯才是举给了平民百姓冒头的机会,余下皆是和平民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唯才是举,才指的是有才能的人。那么什么才是有才能的人呢?以大争之世的诸多例子来看,当时不识字只要有一项特别的才能也算是人才,诸如鸡鸣狗盗之辈。但唯才是举,其实举的还是识字的人。

纪昌该是知道桑虞所谓的择才选能是怎么回事,特意中断话题估计并不是那么认同。他并不是平民老百姓阶级,要算起来是算寒门。而寒门实际上也比平民老百姓要好上非常多,区分的关键就是识字。

欢宴有终时,众人离去和撤去案几等器具后,刘彦问了一下,时间已经到了丑时两刻(夜间一点半)。他的寝帐就在后方,走个几步也就到了,却是像在等待什么人似得,安坐在原位闭目养神。

纪昌并没有让刘彦久等,离去片刻就来求见。

“就知道泰安要来。”刘彦笑着让纪昌找个位置坐下,问道:“可是关于子深的择才选能之法?”

“王上洞若观火。”纪昌恭维了一句,才说道:“右丞相确实是有了一套择才选能的思量。”

自古以来能够搞出一套制度的人都不简单,学贯古今几乎是必备,要对社会有很深的了解,对于当代精英阶层有什么述求更是必须,再来就是对国家现状也该掌握。

经过纪昌的介绍,刘彦听着好像有些那么不对味,桑虞搞得那一套是以唯才是举为基础,再结合察举制和九品选官法,很像是对已经出现的制度进行整合。

“也就是说,定下日期公开择才选能,有才者不问出身可以自荐,到各自学府接受考试,通过的人由县、郡、州,一直角逐到中枢接受寡人的亲自考核?”刘彦多少是有些震惊,那一套虽然还没有完备但根本就是科举制度:“子深是有心了……” WWW тTk ān C〇

科举制的雏形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到了杨坚代周建立隋国之后成为官方制度,由杨广更进一步的规划。

杨隋一朝科举制的出现是为了遏制门阀和世家对官场的垄断,给大族、地方豪强、寒门跻身官场的机会,受限于教育不普及的因素,实际上与平民老百姓的关系依然不大。是要等待到了两宋时期识字率相对较高,科举制才惠及富庶百姓之家,没有点资本的人依然是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毕竟读书也是需要资本的。

“王上,如今有才之人,何人不是身家颇丰?”纪昌看到刘彦神情奇怪,略一想就想起了曾经聊过的话题:“百姓求学无路……”

刘彦不是没有想过要搞什么教育普及化,但也只能是想一想。

教育并不是那么好弄,由国家来搞学府只要有钱就够了,但师资却是一个大问题,再来就关乎到教材,更为关键的是……不管国家还是百姓都承受不起脱产者。

事实上就是这样,什么都依靠人工的时代,任何的劳动力都显得弥足珍贵,百姓之家下至幼童上到老者,不分男女老幼都是需要干活。

由国家来养读书人,也就是对求学者衣食住行负责,再对学子之家进行一些补贴,这样的政策是可以铺开教育,但在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

汉国目前多少军队就意味着有多少脱产者,随着休养生息的国策已经快成为现实,再次裁军都被提上日程,既然都要裁军让民间有足够多的生产力,怎么可能还会自行制造出不知道多少数量的脱产者。

“天下识字者寥寥,无不是豪强、大族、世家之人。”纪昌苦笑着说:“天下受世家之害久矣。”

这个就是刘彦苦恼的地方,不管是什么择才选能的制度,目前受惠的都不会与平民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能被挑选为官的也就那些群体。

“臣所优者,大汉将步小朝廷后尘。”纪昌也算是胆大,说道:“不如就安此现状。”

汉国现在的情况其实还算不错,为官者虽然依然是豪强、大族、世家出身的人,但平民百姓至少还有从军改变命运的途径,再则是确定择才选能的制度后,利益集团必定抱团,文官势力肯定也是要抬头。

现在还不是让文风鼎盛出现的时候,尚武好战才是国家所需要,那么国家出现什么政策就显得异常关键。

“维持现状啊……”刘彦想了想也是该这样,又说:“休养生息,绝不能使文景时的无为而治,有为而治则依赖于百官,监察百官成为首要之务。”

纪昌听明白了,想要监察百官的话,汉国的御使大夫人选就该早早确定,然后是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也该补齐,再来就是廷尉府的事情了。

“臣举荐庾翼为廷尉,谢艾可为御史中丞、王简为侍御史、崔悦为监御史总署。”纪昌是斟酌了很久才有这些人选:“只是庾翼那边……”

庾氏一族之前就提过,他们仅是留下部分族人,等待汉国光复长江以南就要乘船出海,以阖族之力攻打林邑国。

“寡人以为庾翼会欣然上任。”刘彦还是挺欣赏庾翼,包括庾氏一族敢于向外开拓。他笑着说:“阖族向外开拓,于大汉有一高官,不是对庾氏一族有利吗?”

纪昌也是笑了,什么阖族向外开拓的事并不显得稀奇,华夏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夏朝是怎么回事很难考究,可是光殷商末期就有相当多的家族向外夺地建国,多庾氏一族一个算不得什么。

御史中丞是驻在皇宫,侍御史负责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是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们。

谢艾现在是武职,但人家却不是一个只能当武将的人,他是儒门学子,有很高的才学造诣,为人谦和有礼,个性却有刚直不阿的一面。他今次率军攻克建康,爵位晋升是一回事,官职上也要有合理的安排,当御史中丞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

王简在石羯赵国当过不少官职,最为顶峰时期是冉氏秦国的尚书令,应付起侍御史一职绝对是没什么难度,纪昌举荐他的理由也是非常简单,他归附汉国之后立场坚定,还能起到牵制桑虞那边的作用。

崔悦是清河崔氏一族的族人,原先是在石羯赵国为官,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新平相,石虎率众迁徙之后转投汉国,在汉军克定冀州时清河崔氏出了不少力。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是同出一宗,追述起来要到秦汉时期,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到了汉朝,崔业袭爵,居于清河。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

刘彦对纪昌的举荐感到很满意,汉国现在出现了不少利益集团,一些平衡肯定是要做,什么样的人安插在什么位置就成为掣肘和平衡的关键。

“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纪昌直言不讳地说:“王上治国离不开他们,只是不要形成恶性内耗才好。”

汉国现在的政局其实挺复杂,这个与刘彦光复汉家旧土的速度太快有关。因为地域的不同,出身门第上面的区别,概括下来大体是会分成两个大派别,也就是北派和南派。

北派又分为世家与寒门,分为魏郡桑氏、博陵崔氏、长广纪氏、东牟蔡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平原王氏、赵郡张氏、中山郭氏、长广李氏、长广骞氏,等等不下于三四十个能为世家者。这些家族大多是在胡人统治中原时期崛起,仅有长广纪氏、东牟蔡氏、长广李氏、长广骞氏是刘彦崛起才跟随发展起来。

南派几乎没有寒门,除开吕议所在的江夏吕氏之外,无外乎就是桓温、谢安、袁乔等等那些出身东晋小朝廷治下家族的延续。

对了,除了那些家族之外,还有一个武将的派别,大体上就是以冉闵、徐正、吕泰等等人为核心,像是桓温和谢安也能算是武将派别的一部分。

汉国会这样谁都没有办法,谁让刘彦是崛起于微末,从长广郡开始征战,打下如今辽阔疆土。其实哪怕不是刘彦崛起于微末,早期身边追随的人也会形成一个集团,然后是随着开疆拓土又接纳进来无数个集团。

刘彦知道纪昌尽管说得直白却是一点不错,人分群体是永远无法制止的事情,从原始人到日后不管社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只要有人就会出现集团,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让他们斗到损害国家。

休养生息不止是针对百姓,怎么去理清楚世家,又怎么去分配国家官职,诸如此类都是停止大型战事之后刘彦该做的事情。

“王猛现如今是在何处为官?”刘彦可没忘记这个丞相之才,得到答案之后又问:“政绩如何?”

“先任豫州一县之长,后调冀州渤海郡南皮,颇有建树。”纪昌知道刘彦很刻意在培养王猛,知道刘彦并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想借自己的口来进行一些安排,也就说:“今岁查勘考核,可担任一郡郡守。”

刘彦对世家的态度没变,世家可以存在,但世家绝对不能势大。教育普及很难办,他只能是先培养出一批寒门,如曾经曹操做的那样提拔起寒门士子抗衡世家子,过程中再建立起相关学府,为广大平民求学打开大门,循环渐进地推广教育。

“章武郡是一个不错的郡。”刘彦口中的章武郡是与慕容燕国爆发战事后的前线:“景略下一个任期就到章武郡吧。”

纪昌是左丞相,但职权倾向是比较偏于军务,民政管理方面是由右丞相桑虞主导。

刘彦要安排王猛该找桑虞,对纪昌说及却是有用意,想必纪昌也能猜想出来。

两人这一聊,直接就是聊到黎明,纪昌离开王帐要回自己的大帐,走到半路却是看到好像静候已久的桑虞。

“王上谈兴甚佳?”桑虞的发簪和披肩之上有些许露水,弹了弹问纪昌:“泰安可还有精神,到虞帐中一叙?”

纪昌上上下下地看了桑虞很久,叹息道:“子深,你太急切了啊!”

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非让桑虞站了大半夜都要等到纪昌?无非就是择才选能对于他们非常重要。

面对纪昌像是责备一样的话,桑虞脸上含笑不出一语。

“子深想想当初追随王上之时,再思量思量如今行事。”纪昌也算是仁至义尽,说道:“不要为家族所拖累。”

“虽有私心,却不敢忘记国事。”桑虞以坦然的笑容回应,一幅问心无愧的模样,说:“惠及万民亦虞所想所愿,奈何现今难有作为,再则泰安也不想看到南方世家充斥朝堂吧?”

身为左右丞相的纪昌和桑虞站在道路边上交谈,士卒之类的人当然是看看也就罢了,身份足够的人看到了却是愣神顿住脚步,而后以各种表情离开。

也许是当街交谈真的不好,再来是桑虞态度坚定,纪昌再困顿也只能是随着桑虞而去。

两个朝廷众臣发生什么事很快就禀报到了刘彦这边来,听到消息的时候他正在拓跋秀的伺候中脱衣准备小憩,躺倒在床榻上闭眼之前说了句:“幸好是我,换做他人就该心忧如焚了。”

拓跋秀正要离去,听到刘彦的话眨了眨眼睛……

第597章 哪来那么多悲伤春秋第879章 心好累第651章 上国人第206章 最后尝试(上)第659章 竟然想吓唬老子!?第544章 民为国本第807章 冉闵的怒火中烧第176章 春耕为期第901章 分封扩大化第573章 目瞪口呆第812章 屁个地大物博第1027章 别致的想法第331章 威名之下第242章 无耻之尤第469章 邺城之内第536章 磕磕绊绊第99章 炎黄庙第330章 骄傲的理由第426章 僧人的冒头第642章 俺们不敢反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882章 天子万岁!!!第597章 哪来那么多悲伤春秋第479章 两个不同的投降派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730章 灾年之下第884章 深深的恐惧第679章 来自不同文明的碰撞第245章 事关汉部生死存亡第207章 最后尝试(下)第526章 思想开始扩张制约第503章 世家真的很大第112章 谋取东牟郡?第1081章 千奇百怪第459章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第480章 国已不国第738章 但凭圣裁第159章 印绶,辽东刺史的印绶!第75章 反掌之间第704章 起源第777章 慕克国?没听过第509章 小朝廷之亡(二)第680章 连老天都站在大汉这边!第858章 认怂第819章 想要大汉绿卡吗?第418章 我来,我见。第266章 突如其来的决战?第893章 要什么自行车!第1041章 令双方都难受的烂仗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750章 就是歧视,怎么了?第435章 一切走着瞧第780章 这是要逼死众臣的节奏第770章 不堪一击第810章 大汉的未来第168章 席卷青州的开端第248章 三秦之地第750章 就是歧视,怎么了?第139章 冰天雪地算什么!第1097章 大汉威武第969章 时代已经改变第117章 悔到肠子都青了第182章 揭开谜题第74章 愚蠢的聪明人第359章 再建大汉第867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1009章 一场作秀第843章 一手丝绸,一手刀剑第359章 再建大汉第286章 丢人丢大发了第710章 一句话的威力第893章 要什么自行车!第230章 恭喜您,升级了第131章 入侵开始第145章 冬季战争的开端第270章 决战时刻(上)第686章 波斯人的手段第398章 因一人而变全局第814章 仇恨转嫁第59章 为了理想!第505章 治国,何其不易第664章 我来,我见,我发射第100章 因时应势第522章 谁人之国第84章 着什么急第331章 威名之下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圣人第973章 国事、家事第746章 大汉的逼格第804章 情况有些严重第147章 强袭燕使团第468章 冉闵还是冉闵第563章 再次亲征第493章 昼来夜去第648章 还有点玩不转第48章 谁都不蠢第649章 坏事也能变好事第925章 汉家朝议第587章 金城之重要第1053章 储君?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