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泗水都尉

呼衍珠是在梦中被勒死!

陈平在下手之前,命人先送去了一坛子浓烈地烧酒。北疆之人,喜好烈酒。早年间就常和燕人交易,购买一些土酿的燕酒。燕国被灭之后,燕酒就变得稀少了。虽然还会有商人贩卖,但是价格却提高很多。呼衍珠虽然是女人,但喝起酒来,丝毫不会比那些匈奴男人差。

不过,经过刘阚改进的烧酒,远远不是早年的燕酒可以比拟。

度数高,酒性也很烈。一坛子烧酒下去,呼衍珠是酩酊大醉。也正因此,死得时候到没有受太大的罪。这也是刘阚的嘱托……从内心而言,他并不想杀呼衍珠,可不杀也没有办法。

陈平说地不错,这女人留下来,终究是一个祸害。

放她走,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留她在身边,刘阚又不放心。更不要说把她带回楼仓,那纯粹是自找麻烦。这不是普通的仇恨,可以用时间来化解。灭族杀父之仇,比天高,比海深。就算这呼衍珠貌比天仙,赛似嫦娥,刘阚也不能让她活着。正应了那句老话:斩草定要除根!

只是一想到这些事情,刘阚的心里就会感觉不舒服。

萧瑟的秋风,席卷北疆遍地枯黄一队匈奴骑军,出现在苍茫的草原上。人数不算太多,大约有百余人左右。一个个形容憔悴,看上去狼狈不堪。他们手里都持有兵器,但大都是残矛断戈。有一大半人的箭壶里都是空荡荡,身上的甲胄也是破破烂烂,甚至还沾染着发黑的血迹,显然是曾经历过一场苦战。

首领是一个高大而壮硕的青年,虽然形容狼狈。却依旧无法掩去那骨子里的剽悍之气。

在一条小河畔的疏林之中停下来,青年解开腿上的绑带,从马背上跳下来,活动了一下身子。

一个四旬男子从马背上解开了褡裢,捧着一张大饼和一块干肉走到了青年跟前:“大王,吃点东西吧……您已经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再这么下去,身体会撑不住。这些人,还指望着您带领,杀出重围呢。您要是垮了,所有人也就都完了。您先吃着。我这就给您去找点水来。”

大王?

不错,这青年正是头曼地次子,在昭王城败走的二王子,同时也是匈奴人的左贤王,阿利!

自鸡头山遭遇伏击,阿利一开始还幻想着头曼会率兵支援。

然而他没有想到,他和他的部曲。竟成了头曼的弃子。面对着从内史郡赶来的老秦精锐,阿利也着实坚持了一段时间。xx但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窘况下。最终被召平设计击溃。

数万大军,一败涂地。

阿利带着自己的亲军,拼死从重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沿途又收拢了一些残部,多多少少的也有两三千人。从鸡头山战败之后,阿利就知道自己不能再回匈奴。头曼不会饶他,那些所谓的王公首领,也不会和他善罢甘休。除非……除非他能立下大功。否则地话。回匈奴就只有死路一条。在当时。阿利的确是非常的苦恼。

不过,这苦恼很快就没有了!

头曼在横山昭王城遭遇蒙恬主力的迎头痛击,惨败而走。阿利当时还想要回朐衍报到。头曼都败了,他的失败相对而言,不过是小败而已。凭借他身后的背景,足以在匈奴东山再起。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匈奴败了……并且是败得那样凄惨。连朐衍都丢了,冒顿更带着人员物资退至了大河北岸。头曼死在了朐衍城下,呼衍提也被斩杀在了临河地渡口。

而造成这一切的。居然是那个几乎被阿利遗忘掉的富平败军。

正当阿利茫然地时候。蒙恬的屠戮令发出。北疆秦军蜂拥而出,在短短的二十天里。阿利遭遇秦军十一次。连番血战之后,好不容易聚拢来的残兵败将,如今只剩下身边这百余人。

河南地,不能呆了!

大河北岸……

那里虽然还有匈奴人,但全都是冒顿的人。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阿利也认清楚了冒顿的真实嘴脸。那是一头孤狼,一头能隐忍,凶恶狠毒地孤狼。匈奴之败,说穿了并不是败给蒙恬,而是败给了自己。如果一开始,大家能齐心协力地话,现在早就打到了咸阳城中。

彼此间相互勾心斗角,互不信任。

即便是父子、兄弟,在关键时刻,也会毫不犹豫的在身后射出致命的暗箭。

匈奴要崛起的话,只能有一个王。什么四角,全都是狗屎……如果这一战,大权在自己的手中时,又怎么可能败得如此凄惨?狠狠的咬了一口干硬的大饼,阿利鼻子一酸,忍不住流出两行泪水。

干饼入口,有点发苦。

可是这心里面,却是更苦……

这时候,那亲兵用兜鏊盛了清水过来。脚步声响起,阿利连忙抹去脸上的泪痕,又恢复早先的平静之色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看见自己地眼泪。这些人到现在还跟随自己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垮掉。可是如果看见自己流泪,也许连今天晚上地月亮,都别想再看上一眼。

阿利现在是谁也不会相信。

“乌维,打听消息的探子回来了没有?”

中年男子是阿利地母亲从东胡嫁给头曼时带过来的老奴。一直以来,对阿利都是忠心耿耿。

听阿利询问,乌维连忙回答说:“已经回来了……只是先前看大王情绪不高,故而不敢打搅。”

如果放在以前的话,阿利早就一鞭子抽过去了。

可是这一次,阿利非但没有动怒,反而笑了一下,轻声道:“乌维。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不过似这种事情,以后不要再擅作主张。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得到消息,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早先在鸡头山,我若是能存一些小心,多打听一些消息,也就是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失败,有时候的确会让人成熟许多。

阿利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后说:“好了,说吧,有什么消息?”

“据秦军所传。大王子在退至大河北岸之后,先是割让了河北两千里土地,三万头牛羊,向月氏国称臣。而后又率领残部,大约二十余万人,准备撤退到狼居胥山,进行休养生息。”

阿利猛然抬起头。瞪着乌维。那目光锐利,让乌维不由得心里发慌……

好半天,阿利笑了起来。“哥哥果然厉害。我以前还不服气他,但是现在,却真的要说一声服气了。真真是好谋划啊,让出了两千里土地给月氏国,其实就是把月氏国推到了前面。

退居狼居胥山……嘿嘿,向北可吞并鬲昆和丁零,向西能吃掉呼揭和种羌。不但远离了老秦的攻击。同时还避开被我舅父吞并的可能……狼居胥山水草丰茂。虽比不上大河南北地富庶,但却能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休养生息,更好的壮大。哥哥,你果然厉害……好,好,好!”

阿利一连说出三个好,倒是让乌维感觉非常的迷茫。

“大王,那我们要不要去狼居胥山?”

阿利摇摇头。“不可以。以我们现在这点人马。去了狼居胥山,看人眼色不说。弄不好还会被人害死。乌维,我们不能投奔哥哥,如今之计,唯有回东胡,去找我舅舅,暂时蛰伏。

舅舅已经老了,他那几个孩子,根本就不值一提。

乌维,我们去东胡……另外,我们在路上抢来的那些中原人的典籍,你一定要好好保存。

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回来。

那时候,我要再和那老罴较量一番,两枚弃子的交锋……哈哈哈,我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兴奋。”

阿利忍不住放声大笑。

那笑声中有多少的苦涩,有多少的悲伤,外人是无法听出来。乌维等人静静地看着阿利,在这一刹那,只感觉阿利好像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似地。阳光下,那背影格外的高大。

“乌维,把大家分成十队,两队一组,轮流巡视周遭动静。天黑以后我们动身,从勾注山出向北……那里虽然也是老秦疆域,但是人烟稀少,老秦的兵马不多。从今天开始,咱们日间休息,夜间出动。顺着濡水而行。只要能通过燕长城,咱们也就算是彻底的安全了。”

乌维等人齐声应命,各自准备去了。

而阿利则静静的站在林边,嘴角突然间微微一翘:老罴,咱们终究还会有再见的时候。

刘阚没由来的一个寒蝉,然后接连打了两个喷嚏。

揉了揉鼻子,刘阚苦笑道:“谁和我关系这么好,居然如此惦记我……李成,你接着说,这泗水都尉,究竟是个什么勾当?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官职?另外,大公子不是要召见我吗?

这都快五十天了,眼见着已经过了仲秋。

其他各部人马都有指派,为什么只有我这一部兵马,到现在也没个消息?是让留,还是让走?整天介地呆在这兵营里动弹不得……你看屠屠,那小子憋得都快要疯了,总该给个说法吧。”

屠屠眼睛一翻,“这里有吃有喝的,我急个甚?我看不是我疯了,是军侯你快要憋疯了吧。”

军帐中众人闻听不由得大笑起来。

樊哙说了一句实话,“成司马,真该给个说法了。要是没我们什么事儿,还想回家过新年呢。”

是啊,掰着指头算一算,离开家已经一年了。

别说刘阚这种有家室的人想家,樊哙任敖也都有些思念故土。当然了,最主要地,这些人都不是能清闲下来的主儿。这么整天被圈起来养膘,实在是有些不舒服。

李成笑道:“上将军也知道军侯在这里等得可能不耐烦了,所以今日将我召过去,就是说这件事。

咸阳方面的封赏,今天才送抵朐衍。

军侯此次在北疆杀屠耆,斩呼衍提,更斩首无数,立下军功。故而为军侯提爵三级,为左庶长,三日之后回转泗水郡,官升泗水都尉,仍驻守楼仓。不过除了继续掌管楼仓之外,军侯还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以淮水一线为主,西起大泽乡,东至大海,南到东阳县,北至胡陵……监察两郡一县的吏治和治安……秩比两千石,虽不比各郡郡守,然则却大于郡守。”

“啊!”刘阚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

而军帐中,更响起一连串的嘘声。

李成说:“这是上将军、平侯和大公子三人联名保奏。丞相府一开始并不同意,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平侯还让我转告军侯:陛下在朝会的时候,还好奇地询问上卿大人,这刘阚是什么人?北疆四名主事者中地三个人,居然联名保奏?军侯,从现在开始,你可就已经入了陛下的耳了。”

刘阚忍不住又吸了一口凉气。

好事?坏事?

他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升官了,权利大了,可是从现在开始,他的一举一动,都将会被咸阳注意。从前他可以仗着天高皇帝远,自己又默默无闻的发展势力。

但从今以后,一切就将要摆在明处,再难有什么秘密。

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只能很机械的点头。

“大公子如今已经返回咸阳述职,怕是无法召见你……上将军和平侯现在也不好召见你。

平侯说其中的原因已经告诉过你,三日之后你自行动身。

还有,你此次奉召前来北疆,所部人马损失惨重。而你回转泗水的任务也会变得更加艰巨,手中没有兵马,显然不太可能。所以,上将军会在明日调拨出五百楼烦军归入你的麾下。另外老罴营编制不变,如今营中的六百兵卒,全部由你带走。至于壮郡守地三百甲士,你也不需要操心了……上将军自会补偿人手给壮郡守。不过上将军说了,若泗水有变,定为你是问!”

刘阚有点发懵!

怔怔地看了李成半晌,好半天才站起身来,拱手说:“请成司马转告上将军,刘阚定不辱使命。”

可这心里面,却是五味杂陈,实在是形容不出这个中的滋味。

第3章 沛(一)第35章 怎一个痛字了得第13章 笑柄第178章 气死头曼第371章 垓下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7章 审食其第226章 事发突然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366章 登基(四)第176章 呼衍第5章 沛(三)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337章 会师关中(五)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192章 卢子高再出毒谋第70章 徐公寿宴第89章 博弈(二)第97章 最后一击第19章 饵(二)第301章 长征(一)第136章 合作(一)第281章 杀人者。黥布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一)第315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四)第136章 合作(一)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二)第68章 狗屠车宁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3章 沛(一)第59章 巨野大盗第4章 沛(二)第202章 大足聚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129章 马耳山(三)第145章 蒙疾蒙克第288章 老罴斗霸王第301章 长征(一)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37章 四灵纹瓿第359章 江山一盘棋(八)第218章 谁比谁聪明?第262章 请君入瓮第258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五)第299章 楼仓之战(七)第293章 楼仓之战(一)第198章 执子之手,与子白头325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六第78章 虚惊一场第324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五)第93章 萧何出招第91章 博弈(四)第320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一)第170章 决战即将开始第213章 叔孙通第62章 古怪气象第179章 血染临河渡口第3章 沛(一)第266章 有熊出没之青鱼门徒第124章 红豆生南国第231章 伴驾(一)第9章 他是谁?第43章 隶奴(一)第249章 天哭(三)第259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六)第215章 名将之后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362章 江山一盘棋(十一)第50章 灌家父子第108章 血色(二)第276章 风云突变325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六第353章 江山一盘棋(二)第343章 会师关中(十一)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7章 成也法,败也法第15章 更卒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277章 先手第10章 青皮第368章 势无可挡第370章 户牗之会(二)第123章 好汉钟离昧第255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二)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二)第298章 楼仓之战(六)第248章 天哭(二)第146章 东陵侯召平第246章 九原(三)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259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六)第334章 会师关中(二)第141章 征召第152章 老罴营(一)第94章 泗水亭长第365章 登基(三)第11章 脚步声第328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