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楼仓之战(七)

仓城里,烈焰熊熊,把大半边天都照映的红彤彤。

可是当项羽带人冲到楼仓城下的时候,竟发现这楼仓城门洞开,吊桥平放,城头上声息全无。

项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埋伏!

他立刻喝令人马停止前进,在城门口观察了许久。

可楼仓城门一眼望去,却是通通透透,一个人都没有。除了噼噼啪啪的火焰燃烧声,再无半点声息。如果实在以前,项羽会毫不犹豫的带着人冲进楼仓。可是接连在刘+手上吃亏,让他不得不谨慎起来。或者说,项羽在过去的时间里,被刘+折磨的已经有点草木皆兵了。

大约一盏茶的光景,终于确认楼仓城内无人。

项羽这才下令进入楼仓救火……

但是,当项羽站在火场前的时候,又是目瞪口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楼仓城里,的确是起火了,不过烧得并非是仓库里的辎重粮草,而是堆放在田庄里面的枯草干柴。也不知道刘+是从哪儿找来这么多的柴薪,东一堆,西一垛的,到处都是。不仅仅刘家的田庄如此,还有陈家的田庄,吕家的田庄,也是同样的情况。熊熊大火,直冲九霄。

这刘+,玩儿的是什么把戏?

项羽苦笑一声。心道:难不成我项某人地信誉就这么差?差到了连发誓。都不能让人相信?

他当然明白刘+地心思。后世三十六计之中有一计。名金蝉脱壳。

刘+这是害怕自己。反悔追击啊!

想来。刘+这些时日呈报过来地撤离清单上。水分不会少了。说不定。早就撤离干净……之所以一直不动。就是在等时机。来一把大火吸引自己地注意力。而后伺机撤走。神不知鬼不觉!

好谋算啊……

项羽可以肯定。在这田庄里。一定有可以悄然撤离楼仓地后门存在。

“少将军,我们怎么办?”

看着熊熊燃烧的柴薪,楚军将士忍不住过来询问:“这火,究竟救还是不救?”

“救吧,救吧!”项羽叹了口气说:“好好的一座堡垒,莫要因为这一把大火,而付之一炬。

传我将令,王翳带本部兵马救火,其余人随我保护仓库,清点粮草辎重。

另外,派人火速前往符离通知大将军,就说楼仓已落入我们手中,大将军可暂时向后撤退!”

“喏!”

楚军将士齐刷刷应命。

项羽率领本部人马,前往仓库清点辎重粮草。

当他看见那叠摞在仓库里面,一幅幅崭新的盔甲兵器,一垛垛粮草辎重地时候,心情豁然开朗。

“速速清点数目。”

早有军中长史司马等官员冲上去,开始清点物资。

“少将军,这里有一册清单。”

一名文官从仓库的厢房里翻出了一册清单,惊喜的大声叫喊起来。

有了这一册清单,将会大大减轻工作的强度。要知道,如果没有清单的话,就必须要一点点登记造册。楼仓这么多的物资整理起来,那可是一个很大地工作。没一两个月,怕难以整理出来。现在,只需要按照清单上的数目清点,就可以迅速的清理点查,省了好大麻烦。

项羽微微一笑,“即如此,你按清单点查吧。”

心里面,陡然间生出了一丝寂寞:刘老罴倒也是个信人,知道我楚军如今危急,留下这份清单,倒也是一番情意。只可惜,以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他相见,想起来倒也真是怀念啊!

楼仓城下地月余光阴,对于项羽而言,无疑是毕生难忘的经历。

就在他最春风得意之时,刘+用他的方式,好生的教导了项羽一番。这也彻底让项羽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地道理。

不管是刘+的合纵连横,还是陈婴的唇枪舌剑,以及韩信的胸怀甲兵,都让项羽获益颇深。至少,他现在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某些时候,妥协。

如今,刘+走了,却让项羽生出了寂寞的感觉。

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和刘+再会?这些日子的装腔作势,回想起来,倒也真地是有趣。

其实,秦人之中,似乎也有妙人。

想到这里,项羽忍不住笑了。

他的目光再一次坚定起来,向远方眺望,暗自握紧拳头,在心里发誓:下一次,我绝不会再像这一次般地难堪了……

“军师呢?怎么没有看见军师?”

韩信和龙且催马而来,在项羽身前下马,好奇的向四周打量。龙且扯着嗓子,三里外都能听见。

项羽回过神,这才算反应过来。

是啊,陈婴去哪儿了?

按道理说,占领楼仓之后,陈婴应该第一时间出现才是。但好像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他人影。

“谁知道军师去了何处?”

项羽连忙询问,但是四周人,却没有人出声。

好半天,有一个文官走了出来,期期艾艾道:“早先出营地时候,属下似乎见到陈军师和萧公角将军在一起,带着不少人马,往北边去了。可是刚才一忙碌,属下就把这件事情忘了。”

往北边去?

项羽心里一咯噔。

“军师不会是去投秦军了吧。”

龙且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但话一出口,就被韩信拍了一巴掌。

“老龙,你胡说什么?”韩信笑了笑,对项羽说:“少将军不必听老龙胡说八道,军师自淮汉相投,一直都尽心尽力地为少将军谋划。早先,咱不占优势地时候,军师没有去投秦军;如今咱们夺取了楼仓,占尽了优势,军师更不可能投敌。想来,肯定是军师发现了什么……

只是,军师就算有事,也应该派人告诉一下少将军。他这样带着人不吭响的就走了,难免会让人心生疑窦。少将军,我看没什么大事,不必太担心,可能过一会儿,军师就回来了。”

这世上,软刀子最是杀人不见血。

韩信看似句句是为陈婴说话,可是在项羽耳中,却不是个滋味了。

自从陈婴投靠以来,诸事不顺。

先是

徐县遇袭,而后自己在楼仓惨败,接着大军强攻楼了了之。

反倒是陈婴稳扎稳打的,到最后拿下楼仓。自己虽是主帅,可在很多人心里,怕陈婴才是功臣。

要说这人啊,总是有这嫉妒之心。

项羽是个傲气的人,自然免不了这方面的心思。

但最严重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让项羽感觉揪心的,是陈婴不声不响,带着兵马离开,而自己这个主帅竟然毫不知情。这也就是说,陈婴在军中,掌控着一部分力量,这让项羽很难受。

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沉吟片刻,大声道:“老龙,你和韩信留在这里,清点辎重粮草。我亲率三千兵马,前去接应军师……我担心,军师可能去追击刘+了。我与刘+有约定,他这简直是让我信誉尽失。

我这就去追他回来。”

韩信说:“少将军这么一说,倒是很有可能。

不过,少将军还是要提防一些地为好。我听说,那刘+在河南地的时候,智谋百出,以数百兵马,硬撼匈奴十万大军,打得匈奴人损兵折将,落荒而逃。信非是长别人的志气,只是他既然今日使出这种伎俩,难保在撤退的时候,没有设下什么诡计……那,军师可就危矣!”

这一番话语,说的项羽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他立刻率部出击,前去追赶陈婴。

看着项羽离去的背影,韩信嘴角微微一翘,脸上露出了一抹诡异地笑容。

你陈婴足智多谋,又能怎样?

只怕过了今晚,你这军中第一谋士的位置,就再也无法保住了。到那时候,就是我上位之日。

“韩信,你看什么?”

龙且在旁边,疑惑的问道。

韩信一笑,“没什么,只是想那刘+,这一次怕是难逃一死了……老龙,楼仓到手了,你有什么打算吗?”

龙且一怔,“什么打算?”

韩信说:“楼仓到手,少将军定会招兵买马,扩大军容。如今东海郡还是乱局,乃无主之地。不过,那也是咱们建立功勋地好地方……咱们若能为少将军夺取东海,就直接威胁薛郡。

给咱们三万大军,我可以保证,在两个月之内,把薛郡奉与少将军。

只是,我一个人无法完成。但不知你老龙,有没有兴趣,咱们联手,夺下这楼仓之后第一功?”

龙且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自徐县失败之后,项羽虽然没怪罪他,可龙且的心里面,一直都不舒服。

如今听闻韩信的一番话,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他建功立业,洗刷耻辱的大好机会。对于韩信这个救命恩人,龙且非常信任。别看韩信年纪小,可这肚子里面,是有真才实学啊!

特别是在治军方面,简直如使臂转。

龙且麾下的万余新兵,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被韩信调教的颇有模样。

如果有韩信给自己出谋划策,以自己的勇武,加上韩信地智谋,那简直可称得上天衣无缝。

想到这里,龙且毫不犹豫的说:“阿信,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地人。如果你愿意出手帮我,那我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样吧,等少将军回来了,我就和他提这件事情,他绝不会拒绝的。”

一想到可以率兵出击,龙且喜不自禁。

而一旁地韩信,脸上的笑容,在这时候,更浓!

———————————————————

陈婴和萧公角带着人马,趁着夜色,迅速追了下来。

他现在已经能肯定,楼仓地大火,不过是刘+用来遮人耳目,吸引己方注意力的伎俩。他肯定不在楼仓,而是率部撤走了……从楼仓撤往彭城方向,最快的路就是走唐河岔子,过水。

所以,陈婴要赶在刘+抵达之前,在唐河岔子设下埋伏,趁机伏击。

萧公角麾下,有大约八千人。

算一算,应该足够伏击刘+等人了。

只要那杀死刘+,绝了这心腹之患,就算回去被项羽怪罪,他陈婴也是心甘情愿。

想到这里,陈婴心急如焚。不断扬鞭催马,加快行进的速度。

已是仲春之末,天比往常要亮的早许多。陈婴等人抵达唐河岔子的时候,天色刚蒙蒙亮。

远远的,只见澄净地唐河,如同玉带一样,绕河湾而走。

“老萧,你带一部分人,埋伏在那片芦苇荡之中。我估计,刘+肯定想不到,我会在这里伏击他。

待会儿他过来了,一定急于过河。

到时候听我的号令,咱们一同出击,务必要将他留在这河湾上。能杀了此人,你我以后也能高枕无忧。”

萧公角立刻点头答应,带上一部分人,就往芦苇荡里走。

陈婴则带着另一部分人马,往河湾的另一侧埋伏。当所有人都埋伏好了,陈婴才松了一口气。

一名亲兵,突然间耸了耸鼻子。

“军师,这是什么味道?”

陈婴没有在意,随口说:“可能是芦苇腐臭之气吧。忍耐一下,等一会儿秦狗一来,咱们就杀出去。”

“不是,不是!”

那亲兵用力的摇摇头,“不是腐臭之气,好像是,好像是火油的气味。”

火油?

陈婴一怔,心里陡然生出一股寒意。

火油稀释在水中,气味并不是很浓郁。再加上这唐河岔子芦花飘香,不仔细闻,很难觉察到。

他连忙蹲下身子,用手抓了一把泥土。

天蒙蒙亮,可以看到,这泥土里有一种怪异的黑色。放在鼻子下一闻,更发出刺鼻地气味!

“不好,赶快撤走!”

陈婴只觉后脊梁上,从腰部窜起了一股寒气,只往脖子根儿走。

这是有埋伏啊!

看样子刘+已经想到了,己方会有人伏击,故而在这里……他连忙上马,带着人往芦苇荡边上走。

就在这时,地平线上一线金光,太阳升起。

一叶扁舟从唐河上游飘飘然而来,船头上一名文士,大声笑道:“陈婴,我家君侯早就知你

,毫无信义可言。故而在此设下埋伏,等你们前来嘿嘿,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说话间,就见那扁舟之上,飞出一支鸣镝。

刺耳的锐啸声,在寂静的河岸上空响起。

刹那间,从对岸地河套子里,窜出百余艘小船。每艘船上,有三人站立。一人撑船,两名箭手。

随着李成一声‘放箭’喝出,弓箭手弯弓搭箭,在箭头点燃起来,嗖嗖嗖,朝芦苇荡射去。刹那间,芦苇荡烈焰熊熊,火光冲天。如果说楼仓那一把火,是为了吸引人,是假的话,那现在这大火,确是真真正正,取人性命的烈焰。火势,在瞬息之间蔓延,唐河岔子,浓烟滚滚。

芦苇荡里的楚军,躲闪不及,有地被火箭直接射中,有的摔倒在地上,被践踏而死。

但更多的人,却是被那烈焰所包围。他们的身上本就沾着火油,这一遇火,立刻就烧起来。

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在苍穹中回荡。

陈婴已顾不得许多了,不停的抽打胯下地坐骑,扯着嗓子大声叫喊道:“撤退,快点撤退!”

你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可就难了。

到处都是浓烟滚滚,到处都是烈焰熊熊。

陈婴等人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好像没头苍蝇一样,东走西窜。这时候,萧公角带着一支人马过来,大声叫喊:“军师,往这边走,往这边走。”

在西南方向,有一个河套子,也许是因为水流急的缘故,所以并没有烧起来。

陈婴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催马跟着萧公角就走。这一路上,遇到有阻拦自己去路地楚军,萧公角毫不犹豫的舞挑杀。眨眼间,一行人就冲出了芦苇荡,朝着楼仓方向,败走而去。

可没等走多少里地,就听见一阵悠长地号角声。

一员大将,身高过丈,手持狼牙棒,带着一百名手持短矛盾牌的楼仓士卒,拦住了去路。

“狗贼,大爷刘巨在此,尔等还不下马投降!”

萧公角和陈婴,都不认得刘巨。

可这并非是代表,所有人都不认得刘巨。萧公角麾下,不仅仅有随项羽参与过楼仓之战地士卒,还有当初跟随葛婴,攻击楼仓的楚军。这刘巨是个什么人物?这些人是最清楚不过。

有机灵的,一看见刘巨那雄壮地身影,立刻掉头就走。

被烧死还能有个全尸,如果撞上这位大爷,被他手里的那根棒子扫上一下,就是死无全尸了。

萧公角大叫一声,“军师速走,我来拦住他。”

说着话,他拍马舞,就冲向了刘巨。

陈婴那里还顾得上什么客气,二话不说,带着残兵败将,绕道就走。

在陈婴想来,就算萧公角打不赢,至少也能拖住刘巨吧……

可哪知道,刘巨面露轻蔑笑容,沿着萧公角过来,眼皮子都不眨一下,侧身让过长之后,马步扎稳,口中一声巨雷般的虎吼,挥拳打在了那马脖子上。刘巨这一拳的力量有多大?

只看战马的下场就能见分晓。

那战马希聿聿惨嘶一声,跌撞撞走了两步,扑通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刘巨一拳,生生打折了战马的脖子。那萧公角被摔得头晕脑胀,盔歪甲斜。他挣扎着还想要爬起来,可没等他站稳,十余支短矛刷地就刺过来。穿透了萧公角的身体之后,盾牌顺势一推,萧公角就倒在血泊中,再也爬不起来了。

看着仓皇而逃的陈婴,刘巨也不追赶。

他大吼一声:“投矛!”

一百名士卒同时后退一步,摆好了架势,振臂将手中地短矛掷出。跑在最后面的几十名楚军,被活活钉死在了地上。而楼仓军士卒在掷矛以后,探手从背后,又抽出了一支短矛。

原来,这支楼仓军,全都是随身携带两支短矛。

陈婴只听见身后惨叫声连连,不用回头看,也能知道是什么结果。

他不由得暗自懊恼,明明知晓那刘+是个奸诈之辈,诡计多端,为什么不防他这一手埋伏?

只知道算计人,却不知道,人家也在算计自己!

陈婴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内心里,始终对刘+存着一丝轻蔑。可现在看来,谁轻蔑谁,不一定呢!

想到这里,陈婴越发的恼火,不停抽打马匹。

绕过前方山坳,就是直通楼仓的官道了……说来可笑,连这么一条官道,也是刘+督造而成。

“陈先生,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地声音。陈婴听到这声音,就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抬头看去,只见山坳之中,绕出一支人马。却是清一色的骑军,黑盔黑甲,整装严肃。为首有四员大将。

左边李必,右边骆甲。

正中间,刘+一身便装,手捧赤旗,面带微笑。

在他身边,略落后半个马身,灌婴立马横戟,满脸的杀机。

看到这一幕,陈婴绝望了……

他一咬牙,仓啷一声拔出了肋下的佩剑,厉声喝道:“儿郎们,随我冲锋,杀出一条血路!”

———————————————

楼仓之战,已接近尾声……

就总体而言,最近的章节,我基本上还算满意。

从大泽乡起义,到项羽过江的故事,我从一开始就设计妥当。可是在书写地时候,才发现会是如此的痛苦。

各方势力地纠缠,各路英雄的登场,为楚汉之争拉开了序幕。

不断有人涌出,不断有人死亡……各路人马间势力地此消彼长,城池争夺的得得失失,短短七个月地时间,也是最为频繁。写到这个地方,我才知道原来的设想是美好的,可史料各方面的东东,却是极度匮乏的。

中间停停歇歇,不断的在理清思路,实在抱歉。

另:最近几章里出现的萧公角,历史上在楚汉之争中,死于彭越之手,除此之外,查无史料。

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82章 国风相鼠第150章 演武(四)第368章 势无可挡第346章 会师关中(十四)第74章 博浪一椎第322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三)第198章 执子之手,与子白头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280章 张楚末日第80章 有兄名巨第219章 值与不值第112章 黄金两千镒第59章 巨野大盗第135章 有子名秦第125章 阴谋家?冒险家?第310章 长征(十)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104章 恩威并施第268章 以命换命,千金一诺第368章 势无可挡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220章 仁,即为人第125章 阴谋家?冒险家?第132章 子不语怪力乱神第38章 万岁酒第264章 有熊出没之故人第274章 说降第196章 刘巨将成亲第309章 长征(九)第202章 大足聚第25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五)第286章 打虎亲兄弟第86章 暗藏杀机第353章 江山一盘棋(二)第286章 打虎亲兄弟第27章 成也法,败也法第66章 道与技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335章 会师关中(三)第294章 楼仓之战(二)第99章 楼亭明月第226章 事发突然第215章 名将之后第52章 警告第253章 将行第79章 唐厉说法第272章 何方神圣(三)第282章 乱局第364章 登基(二)第3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第332章 女王第122章 走马郯县第333章 会师关中(一)第36章 春梦了无痕第315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四)第154章 老罴营(三)第219章 值与不值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54章 江山一盘棋(三)第214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139章 元亨利贞第331章 二十万秦军齐暴动第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第304章 长征(四)第363章 登基(一)第33章 欢宴(一)第61章 太极崩剑第312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一)第180章 十万匈奴血(一)第13章 笑柄第194章 秦清的条件第247章 天哭(一)第125章 阴谋家?冒险家?第338章 会师关中(六)第180章 十万匈奴血(一)第210章 巴蜀风云(五)第264章 有熊出没之故人第73章 回家第217章 平阳?嬴邑?第251章 乌氏倮第357章 江山一盘棋(六)第262章 请君入瓮第78章 虚惊一场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二)第277章 先手第219章 值与不值第141章 征召第5章 沛(三)第300章 楼仓之战(八)第5章 沛(三)第282章 乱局第264章 有熊出没之故人第318章 新篇章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93章 萧何出招第116章 养士第348章 会师关中(完)第129章 马耳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