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绕开

**三年7月29日,上海电?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的祸福。?

用这句话去描述个人、国家都是如此。?

1912年,**建元,能够说是万民欢腾,不为的别的只为那汉人不再用做奴才,只为大家觉得这汉人当家作主,国家共和了,国家自然也就富强可待了。?

可世事从来就没那么简单。?

**建元后,中国能够说是一片内忧外患,南北对峙、各省持以武力,地方上“功臣”划地而治,地方与中央离心离德,南方**党不甘在野,二次**跃跃欲试,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就是一名词。?

在内忧悬而未决之时,外忧又现,日俄两国第三次签定密约,密约无他,无非就是怎么分瓜中国而已,各国列强拒绝承认**,内忧外患如此,使得袁世凯坐卧不安,苦心运营的两年时间。?

先是软硬施压,用尽权谋,方才分裂**党内部,以各个击破,随后又千方百计处理诸省问题,再谋求各国承认。去年宋渔父被刺,**党以此为由发动讨袁,可不过数月,本就不得人心的“讨袁”,在袁世凯以及各方的打击下,**领袖逃的逃、死的死,**更因谋乱被解散,在心腹之患处理之后,白狼匪祸同时平定。?

这中国之地,总算是安定了一些,似乎是这国家就要进入正轨,下一步自然是快速发觉,而**二年下半年开始的生丝出口激增,更是让国人为之一动,似乎是这国家真的就要大乱而后的大治了。?

正当袁世凯和中国各方人士欲大治之时,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迸发了。世界乱了,先是奥匈帝困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先后向俄国、法国宣战,并于4日大举进攻比利时,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接着一个又一个国家卷入这场大战。?

对于这一场以欧洲为中心的大战,袁世凯政府表示了一个“严守中了奠”的态度。然而,中国能中立吗?、?

中国中立不了。?

8月15日,日本政府借口英日同盟和“确保东亚和平”,向德国发出通牒,要求德国将在中日两国海面上的军舰解除武装,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以便将来交还中国。?

德国则答复:能够考虑将青岛交还中国,但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

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当天,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正式向中国政府外交部递交外交公函,明确表示。?

“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

不待中德两国就此举行商谈,日本驻华公使立即向中国外交部抗议,而数小时后,日本政府则声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即便是要交给中国,也必须通过日本之手中转交。”以至不惜以武力相要挟,面对着日本的蛮横无理,中央政府外交部也只能压下怒火,势不及人又能奈何。?

“该死的黄猴子”?

在德国驻华公使馆内,在得到中国外交部的回答后,马尔参便愤愤不平的骂了一句。?

国内之所以在日本对德宣战的当天,即决定将青岛归还给中国目的是为了“避免失败”,德国在东亚的兵力薄弱,在青岛的防御兵力不过只有军官143人,士兵3980人,其中预备役1300人,以些数千孤军,防守环界数百里的胶澳租借地,其守备薄弱形如蛋壳。?

现在战争刚刚迸发,德国不能接受任何失败,即便是在远东的战败,而且是被日本那群该死的黄猴子击败。?

就在马尔参为日本的蛮横、中国的软弱而愤愤不已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开了。?

“代办先生,淮海经略使府外务官顾维钧先生求见”?

淮海经略使府?顾维钧??

“阁下,首先,我想就贵国的慷慨表示一个中国人对德国的敬意,贵国的决定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风度……假如世界上所有大国都如德国一般慷慨大度,那么我想,这个世界上大概将不再有战争”?

一见到马尔参,顾维钧便立即给其戴起了高帽,在他的话中,那里有一丝德国迫于无奈才想归还青岛,以保全德国面子的意思。?

作为淮海经略使府的外务官,顾维钧很少负责外务,两年前回国后曾任大总统英文秘书的他在去年,被李致远“要”走了,不过他却很少去连云港,不断留在京城负责与经略使府,实际上却是**公司,同各国驻华公使打交道。?

在一个星期前,德国人第一次表示愿意归还青岛时,早已接到指示的他便将电报发往连云港,随后,经略使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信里的内容实在吓了他一跳,可最后他反复思索数日后,才确信这件事也许有可为。?

但更为重要的是,顾维钧知道如果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以德国人的性格,他们绝不会把胶澳交给日本人,如中国拒绝接收胶澳,日德两国势必会于胶澳大打出手,他们就像两个私闯民宅的强盗,根本无视主人的存在,为争抢别人的财产而厮杀。?

即便是他日德国人投降了,他们得到了一块远在东方的殖民地,而中国,中国政府不仅屈服于日本yin威,丧失了这次收回青岛的契机,而中国政府能做的,就是仿照日俄辽东战争前例,在自家为交战两国划定战争区,未能收复青岛的中国反而成了这场战争的殉葬品。?

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有人做的?

经略使在信中的极为诚恳的言语,使得他明白,这件事经略使要去做,而他顾少川同样也必须要做。?

“顾先生,可德国的慷慨与正义,却因贵国的软弱而付之东流了,不得不说,中国得到了收回胶澳的机会,以日本人的贪婪,他们绝不会将胶澳归还给贵国就好像旅顺、大连一般,他们以至会占领整个山东”?

马尔参不无可惜的说道,他明白不仅中国得到了胶澳,德国同样也将得到胶澳,而且是永远得到,将胶澳归还给中国,守不住虽然是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胶澳归还给中国,能够保留德国在将来停战后收回胶澳的权力,终究那时胶澳的主人是中国,而不是日本。?

如果胶澳在日本的手中,想夺下日本人的东西,就需要用血去换,但是中国却不同,只需要……一份最后通牒就能做到。?

“马尔参先生,对于中国而言,这的事是一次机会,大概,中央政府能够拒绝,但淮海经略使负地方经略之责,自然不会错此良机,中央不做为当由地方补之……”?

顾维钧话的只使得马尔参一惊,他惊讶的看着面前的顾维钧,淮海经略使要越过中央政府接收胶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难道眼前的这个人和他所代表的淮海经略使府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无论如何,胶澳都是中国的土地,德国断然不会将胶澳交给趁火打劫的日本人,既然是中国的国土,那么就让中国人为中国的土地流血吧”?

虽然顾维钧并没有提到战争,但马尔参却已经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那位淮海经略使在做出接收胶澳的决定时,便已经明白他将会面对什么。?

如果换做以往,马尔参会拒绝这种“妄想”,但是现在,他却突然意识到如果将胶澳交给淮海经略使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胶澳留在德国之手,只会令德国蒙受战败的侮辱,可若是交给中国人,以至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

中国大概弱小,大概不堪一击,但英国却在中国享有巨大的利益,假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了胶澳大打出手,到时势必会打乱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谁知道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想到这里,虽然没有得到国内的同意,但马尔参还是将身体悄然前倾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趣来。?

“那么,顾先生,您能否知道我们所开出的条件呢?”?

“虽然贵国公开允诺是无条件归还,但是我想在一些问题上,完全有商量的余地,而我现在就能够回答你,在不违背中国的原则与利益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就能够签字”?

顾维钧显得非常急切,他知道不仅是他,就是眼前的马尔参也知道,每拖一个小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日本人将会有可乘之机。?

“……中国需许诺在未来应在中国其它沿海地区,考虑给德国另行弥补”?

在谈判进行十几分钟后,马尔参提出了一个要求。?

“弥补?”?

顾维钧整个人随之一愣。?

“不是无条件的吗?”?

“顾先生,您必须要理解一点,对于德国帝国政府而言,发展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是可取的,而且归还胶澳租借地也是德国政府所愿意的,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德国的远东政策,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允诺,在未来当德国提出要求时,中国同意另行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使用”?

眉头一紧,顾维钧的语中带着一丝不快。?

“如果你们提出这个条件的话,那么归还青岛还是无条件归还吗?”?

不待马尔参回答自己,顾维钧又继续说道。?

“马尔参先生,你必须要明白一点,淮海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同意在未来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我们只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

出方提示对方之余,顾维钧则又补充道。?

“您应该明白,现在我淮海给略使公署绕过中央接受胶澳,需要担负多大的干系,首先我们不仅要承担来自中央政府的责难,同样需要考虑到日本人可能的进攻”?

与其说是补充,此时顾维钧的话到不如说是“提示”,提示对方注意,归还胶澳并不是德国人主动的行为,而是在面对日本宣战的大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的高姿势,换句话说,德国现在压根就是没讨价还价的余地。?

顾维钧的提示使得马尔参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之所以提本弥补,是为未来德国的利益考虑,对德国而言,德国绝不愿意在胶州租借地上和中国进行人任何讨价还价。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是德国远东政策的核心,占领它对于德国人在中国沿海岸的地位则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向胶州湾提供用于建立海军基地的方便设备的同时,中国的山东省向德国提供用于攻击由英国在华长期把持的商业霸主地位的机会。?

除了铁路计划和各种商业扩展外,占领青岛计划乃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青岛只不过是其影响区的北端,尚未完全确定界限,但会看到它将尽可能向南扩张到汕头,与之相连可能会建立另一海军基地。利用南方的汕头和北方的青岛,德国迅速在汉口构筑一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大概的西部世界。?

而这一切都是以胶澳租借地为核心,如果德国归还胶澳,那将会得到其自身将来藉此得以执行新的侵略计划的极重要的优势。在汉口,德国人的区域和俄国人的同样多,而德国人的利益正在成功地与英国人的竞争。同样,在汕头,德国人在港口谈判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难得看到德国旗的。再者,如果德国从汕头并越过汉口到达长江流域,则德国向前推进使其影响超过迄今与英国相关区域的势头依然强劲。?

因而,无论从何种观点来看德国在中国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德国人在中国政策中对青岛的密切依赖关系。无论从政治、商业上看,实质上德国在远东未来的存在,都体现它在胶州领地的存在上,现在迫于日本的压力需要归还胶澳于中国,但是作为外交官,他却不能不考虑德国未来的在华利益,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一切危机都是暂时的。?

可……对方的提示却清楚的告诉马尔参一个现实,眼前的顾维钧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作出什么让步,而且就像他说的那样,作为地方的淮海经略使根本就没有权力答应让港口于外国,他们是绕过中央同自己谈判,那意味着德国是在同一个地方政权进行谈判,同样也意味着,在未来德国压根就不需要遵守归还胶澳的条约,这种条约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应的,至少对于德国而言,德国从未同中国的中央政府签署过任何归还胶澳租借地的条约。?

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还能够派出舰队来到中国,在适当的威慑之后,重新收回胶澳而且是明正言顺的,不需要对方给予任何条约上的保障。?

“嗯”?

故作沉重似的马尔参沉吟数十秒后,先是认真的看着眼前的顾维钧,然后又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好吧,出于两国的友谊,我不会坚持中国给予弥补,但是……”?

虽说内心意识到对于德国来说,将胶澳交给地方政府以至优于交给中央政府,但马尔参却依然不依不饶的提出其它的条件,在他看来,突然的转变会让对方产生疑惑,在外交上有时候需要让对方产生一种错觉。?

“德国为了运营胶澳前后花费近一亿马克,所以,德国需要经济上的弥补”?

“不可能”?

顾维钧断然摇头说道。?

“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在条约到期或德国主动归还胶澳时,中国不需要支付那怕一马克的弥补”?

这会顾维钧还连拿出胶澳租借条约回击对方,出于想尽快结束谈判的心思,他随之补充道。?

“但是,出于两国间的友谊,我们愿意向在华德国侨民提供一个保证”?

“保证?”?

他们能够提供什么保证??

“一份安全保证,就是在未来,无论时局如何演变,即便是中国向德国宣战,陇海都愿意无条件的接纳德国人,同时向他们提供一份工作,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马尔参先生,这是我们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安置、工作,经略使绝不会拒绝接纳这批德国人,终究在德国侨民中有很多都是陇海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沉默顷刻,在心权衡利弊之后马尔参反问道。?

“那么军人呢?”?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我想江苏陆军并不介意接纳部分德**人”。.。?

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94章 不过如此第48 摩根的抉择第230章 拖不得第259章 功成第244章 血忠社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174章 驱虎吞狼第100章 南行第247章 航母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367章 袁世凯的妥协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349章 兼并第60章 工商部之规第341章 长宝第303章 心思第91章 震惊第96章 以内急逼以人第49章 为我掌控第10章 总统府夜宴第110章 袁与李第173章 奉天第7章 诸人心思第128章 奸商第124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第270章 父与子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3章 邮轮上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58章 连云之利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235章 说服第87章 披张虎皮当大衣第5章 我来了,中国第63章 惊讶第174章 驱虎吞狼第237章 应对第24章 持以公无偏私收军为已有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39章 杨府关杨秘会议 总统府以伪待诚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223章 交易第63章 出征第91章 震惊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280章 金刚的末日第139章 他人短视吾不计 吾欲看远留遗产第183章 帽子第270章 父与子第80章 招商局第79章 拿破仑也能不行第227章 风云起第282章 让他们尝尝第6章 他不是第84章 短视第231章 用场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220章 造船厂第196章 烈山第110章 袁与李第203章 大总统的忧民之心第163章 意外收获第66章 策马欧罗巴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36章 打蛇顺棍第332章 国会之用第60章 挖墙脚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321章 把戏第200章 赌第98章 私与公第224章 台风第201章 人参铁第24章 持以公无偏私收军为已有第168章 兄弟第229章 奇迹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第341章 长宝第94章 不过如此第97章 连污巷第20章 值得一试的生意第24章 部门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141章 社会督察第332章 国会之用第94章 论法第200章 赌第16章 理想主义者的选择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153章 敌后穿插战事忙 乘车飞夺铁路桥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164章 最后一刻令强攻 强攻之前又奇袭第16章 理想主义者的选择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123章 言法第42章 侦察部队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