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

只不过……造化弄人啊!

心下一声感叹之后,李子诚不禁在心下同情起这个人来,这袁世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心下想着,李子诚便有些意动地说道。

“大总统在中国素有练兵之威名,今又有治国又妙论,真是让子诚受益非浅,中国能有大总统,实是中国之幸……”

真的吗?

不知道!望着袁世凯,李子诚不知道他为何会在三年后选择那条不归之路,如果他没有选择那条路,中国会是一番什么局面呢?

而袁世凯在听到这番恭维时,却面带无奈的说道。

“这个临时大总统……”

长叹一声,袁世凯的眼神中略带着一些失望。

“南方的革命党人道我是“窃国大盗”,又有人责骂我是“盗世之奸雄”,唉……他们是拿袁某和曹操相比啊!”

终于借着李子诚的话,引入“正题”的袁世凯朝着沙发上一靠,视线第一次从李子诚身上移出,一。

“可……”

突然,袁世凯猛的一下坐起身来,原本有些失望的双目,突然再次放出炯炯之光,

“可若是袁某能成曹魏之功业,挽中国之危局于狂澜,这盗世之奸雄之名又未尝不可担之!”

而袁世凯这番似自嘲又似自期的话语,却让李子诚一惊,同时忍不住在心里赞着他的“直白”,而这恰恰赢得了李子诚对这个人的好感,而好感之时,另一句话,一句形容曹操的那一句话,却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大奸似忠!”

自己得小心些了!

“可……”

又是一番苦笑之后,袁世凯的脸上又流露出些许自嘲之色。

“这如果说老夫当上这“窃国大盗”后,有什么感觉,恐怕只有八个大字,度日如年、如履薄冰!”

来了!

原本的些许好感,在袁世凯的这番“真白”之后,淡去了许多,不过却同样让李子诚沉默了下来。

“估且不说南方诸省民军、地方势力,毕竟这都是咱自家的事,自家的事情好商量,商量着来,总有解决的时候!”

听着这番话,李子诚禁不住心底一惊,这话说的,着实出人意料,忍不住盯视着袁世凯,想看出这番话的真假来,但那张似老农般诚恳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做作。

而袁世凯看了一眼李子诚,然后又继续说道。

“自去年“库伦事件”后,国内视线皆向于外,各地皆言中央当用兵以复外蒙,可却不知,当今中国,内政外交已陷前所未有之危局!非如报界所言,中央不敢用兵,实是……”

长叹一声,袁世凯那眉宇全挤到了一起。

“致远可知当今中国之局?”

眉头紧锁的袁世凯反问道,而李子诚却在沉默片刻后吐出四字。

“内外交困!”

四字之言,换来是袁世凯点点头。

“从清末开始,咱们中国的情况就非常的不好。除了国内的各种内乱以外,中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两个恶邻:北边的沙俄和东边的日本。俄国这头贪婪凶狠的北极熊对中国自古以来从未手软过。但俄国虽然极为凶恶无耻,对中国一再荼毒,可惜由于该国自身地理位置和国情决定了它很难彻底殖民奴役中国,他毕竟是一个欧洲国家,该国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在欧洲,主要的人口也在欧洲。所以,该国历届统治者的主要视线仍然放在欧洲,沙俄的主要敌人也在欧洲,俄国虽为中国之患但却只是寇边之患!”

未理会李子诚的惊讶,袁世凯却只是继续说道。

“如果说沙俄是硕大贪婪的北极熊,那么咱们的东邻日本就是一支矮小凶残的饿狼。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意识到: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就必须夺取广大的海外殖民地。这也是日本作为岛国所决定的,就如同英国一般。”

惊讶,此时李子诚完全被袁世凯说出的话给惊呆了,以至于几乎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竟然是从袁世凯口中吐出,甚至打量袁世凯时,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人看问题未来也忒准确了,看来当真是古人也有古人之智啊!

“没有丰富的资源,广大的市场,日本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顶多是世界准一流强国。和日本较为相似的就是同为岛国的大英帝国。英国以狭小的英伦三岛而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近百年之久,无非在于它有着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海外殖民地。

这些海外殖民地对于英国是极为重要的,它弥补了英国本国资源的匮乏以及萧条的市场。虽然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击败俄罗斯帝国,夺取了咱中国南满的很多利益,还通过甲午战争从咱们手里夺走了朝鲜和台湾,但它仍然无力把中国本土哪怕一个省一口吃掉。他对中国的入侵也遭受到列强的种种限制,可……”

沉吟片刻袁世凯却又吐出一句话来。

“未来之事谁人能料,当年李中堂与伊藤初见之日,李中堂又岂知他日会有下关春帆楼之事?”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再次长叹一声。

“虽然列强在中国有大量的租界和各种特权,但中国并非列强直接控制的傀儡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政府,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家。由此日本认为中国还是没有被列强瓜分的国家,自己自然也可以去抢夺一番。中国是东亚中市场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只要控制了中国,日本也就独霸了东亚,国力军力都会有质的变化。在日本人看来独霸了东亚以后自然可以独霸亚洲,进而独霸世界,这头饿狼才是咱们中国的心头之患啊!”

再次睁开眼睛时,袁世凯看着李诚说道。

“可既便如此,日本仍不为中国之患!”

袁世凯的这句话,又让李子诚心头一震,实在有些弄不明白老袁的意思了。

“内政之困,哎……”

摇着头,长叹一声后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致远,你可知道,十几年前,李中堂曾对世凯说过什么?”

嗯?李鸿章说过什么?诧异看一眼袁世凯,李子诚满面尽是疑色,李鸿章的话和这有什么关系吗?

“中国之事在于内政,内政不稳,则国将不存!内政一稳,中国十年即可富强!”

听着这句话,李子诚倒是深表赞同,中国的确如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很多事情就是十年之功,只要一无内战、二无政乱,中国的事情,只需要十年,就会大不相同,而且近现代历史,已经前后三次证明这“十年之功”。

“十年!十年……唉……”

接连感叹两声十年之后,又是一声叹息,袁世凯似满面悲色的继续说道。

“昨日,居于异族之朝,李中堂苦心维持,以谋国存,袁某亦承中堂之愿,苦心维持,只可恨,那满人防汉之心难消,以至……哎……过去的事情不谈他了,原本这共和后,汉人得主,我等自可一心谋强,可谁料想,内政之恶,竟远甚于年前,实是可悲可怜至极啊!”

叹一声,袁世凯手扶案几的满面尽是悲凉之色,看着他,竟然让人生出一种常使英雄泪满襟之感。

盯视着袁世凯的这般变化,李子诚沉默了好一会,才在心下忍不住长叹一声。

果然不愧是袁世凯啊!

(这两章描写袁世凯,实在是因为这个人没办法回避,希望大大们不要介意,呵呵!新书不易,推荐、收藏都是不可缺少的,若是大家看得高兴,不妨投个推荐支持一下。谢谢!)

第137章 院内忧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离是非第190章 杨度的建议第359章 我不能……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200章 赌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95章 第一第173章 奉天第169章 袁世凯的心结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145章 大风起第261章 只有……第247章 航母第284章 澧水号子第10章 帮我坑人吧 更!第133章 云与肉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龙第243章 怎么办?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85章 叹第126章 在农村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84章 短视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50章 实习生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81章 盛老四第86章 蠕动第57章 宋老实第55章 公而无畏第78章 告诉他,守住凡尔登第30章 断其命脉第121章 劣第96章 张季直第55章 公而无畏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60章 工商部之规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56章 宣传之力妙无穷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148章 连锁反应第40章 袁氏兄妹议奇事 致远谋定内务事第281章 自由攻击第4章 杨度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9章 杨府关杨秘会议 总统府以伪待诚第314章 为了……第31章 条件第139章 他人短视吾不计 吾欲看远留遗产第122章 晋身之道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360章 阴云第13章 父与子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102章 张三第24章 部门第45章 银行团第74章 冯如第34章 观念第13章 父与子第258章 海军的忧虑第296章 元老会议第49章 为我掌控第237章 应对第244章 血忠社第156章 宣传之力妙无穷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8章 车厢内的讨论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128章 奸商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312章 奋勇队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第53章 试探第32章 姜是老的辣第35章 绿林道第231章 用场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第228章 难题第72章 我能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诚以势逼子诚第6章 盘点第179章 南京第111章 进一步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第181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21章 可行性第1章 时代的开局第232章 绕开第136章 邀请第166章 徐州第137章 实干兴邦第244章 血忠社第188章 两人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