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普及

一场暖洋洋春雨之后,春风吹了起来,天气随之暖和起来,春风吹绿江南岸,着实不假,二月底的江南,那里还见得一丝冬天的气息,有的只是春天的暖意。

乡下人感谢了天公的美意,看看米缸里只剩得几粒,不够一餐粥,就赶快脱下了身上的棉衣,往当铺里送,这是农村的“规矩”,几百年来一向如此,秋天好年景的时候,置上一身新棉衣,熬过一个冬天后,就脱下来送到当铺里,当掉一家人棉衣换来几块碎银子、银洋,买得米正好能撑到春茧下来。

早晨七点钟,街上还是冷清清的时候,那当铺前早已挤满了乡下人,这些人就这么等着当铺开。这伙人中间,有许多是天还没亮足,就守候在那里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身上刚剥下来的棉衣,或者预备秋天嫁女儿的几丈土布,再不然——那是绝无仅有的了,去年直到今年卖来卖去总是太亏本因而留下来的半车丝,之所以没卖掉很简单,这些土丝去年价格大跌,大厂不收,小厂不要,只有一贪便宜的小厂买回去,重新用机器再缫一次丝,这样价自然也就开不高,今年方圆百里,怕没有几户人家还会如往年一样缫丝。

而此时,这些乡下人他们带着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们财产的全部了,不是因为锅里等着米去煮饭,他们未必就肯送进当铺,永远不能再见面。

好容易等到九点钟光景,当铺开门营业了,这一队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们就拼命的挤轧。当铺到十二点钟就要“停当”,而且即使还没到十二点钟,却已当满了几百块钱,那也就要“停当”的;等候当了钱去买米吃的乡下人,因此不能不拼命挤上前。

挤了上去,抖抖索索地接了钱又挤出来的人们就坐在沿街的石阶上喘

气,苦着脸。是“运气好”,当得了钱了;然而看着手里的钱,不知是去买什么好。米是顶要紧,然而油也没有了,盐也没有了;盐是不能少的,可是那些黑滋滋像黄沙一样的盐却得二百多钱一斤,若是连云港久大精盐公司出白花花的“海王星盐”,那得三百多钱。这是“官”盐;乡村里有时也会到贩私盐的小船,那就卖一块钱五斤,用的还是二十四两的大秤。可是缉私营利害,乡下人这种吃便宜盐的运气,一年也不过碰上几回。

寻思着,那些要买盐的,还是心倾着连云港的“海王星盐”那盐干净不说,而且咸,一斤盐顶两斤。

看了一会儿手里的钱,于是那些人都叹气了起来。

那些可怜的焦黄脸中间往来:

“四丈布罢!买棉纱就花了三块光景;当当布,只得两块钱!”

“再多些也只当得两块钱。——两块钱封关!”

“阿土的爷那半车丝,也只喝了二十块钱;他们还说不要。”

不要丝呵!把蚕丝看成半年光景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百年来,他们视为半年光景的蚕丝已经进了鬼门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打从中国丝业行会成立之后,这土缫丝就很少有人收了,土丝太粗,洁度差,出口靠的是厂丝,至于土丝,过去都是国内的织厂收,可现在织厂用的却都是连云出的人造丝,至于见镇上的人穿着亮晃晃的“明华葛”之类的丝织布,他们却不知道这些何尝是用他们辛苦饲养的蚕丝,用的是远比生丝更廉价的人造丝!甚至就是去年年关,他们喊着比往年便宜一成多的棉布,那里头也混了五成多的人造丝。至于中国丝厂现在则是全力生产高等丝,用于出口,在纽约和里昂同日本丝竞争,至于土丝,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这一切,他们辛苦饲蚕,把蚕看作比儿子还宝贝的乡下人是不会知道的。他们只知道祖宗以来他们一年的生活费靠着上半年的丝茧和下半年田里的收成,可这会对这些乡下人来说,他们只是感慨着生活的不易,叹罢气后,所渴望无非就是今年能有个好年景。

可年景好又有什么用,乡下人间接的负担又在那里一项一项的新加出来。胶澳那边虽然已经“停战”,两国也签了约,可去年向一般小商人征收的“国难捐”到现在还没停。

照告示上看,那“国难捐”是各项捐税照加二成,六个月为期。在茶馆里有一个小商人谈起这件事,就哭丧着脸说:

“这都停战了,可这国难捐还征着,生意不好座啊。”

“国难!哼哼,国难,事变的时候,咱们浙江朝中央输了多少银子?这国难损啊,不过就是官老爷捞钱的名头罢了!”

“能够只收六个月,也就罢了;凶在六个月期满后一定还要延期!”

原先说话的那位小商人表示了让步似的又加这一句。可立即就有人说道。

“可是告示上明明说只收六个月?”

“不错,六个月!期限满了以后,我们商会就捏住这句话可以不付。可是他们也有新法子;再来一个新名目,——譬如说‘省难捐’罢,反正我们的‘难’天天有,再多收六个月的二成!捐加了上去,总不会减的,一向如此!”

那小商人又愤愤地说。他是已经过了中年还算过得去的商人,六个月的附捐二成,在他还可以忍痛应付,他的愤愤和悲痛是这附捐将要永远附加。

人们又开始哗然争论了起来。

“已经不打东洋人了,还要来抽捐,那不是太岂有此理?”

“咱们不是在派兵欧罗巴嘛!没准到时国难捐改成“出征捐”……”

“出征捐,倒是不一定,你没看报纸上说着,都督说这次能打赢东洋人,靠的是江苏陆军的飞机,浙江临海,不能有海无防,所以,他要派人到江苏学开飞机,到时还要飞机,保不齐,到时还会冒出了来一个“飞机捐”!”

“国难捐、飞机捐,这不是想着法子把人朝江苏赶嘛!江苏那边的杂捐都开始免了!”

忽然跑来了一个人插进来说。于是“国难捐”、“飞机捐”的问题就无形搁置,大家都纷纷议论起那江苏免杂捐的事情了,江苏免杂捐是刚过完年后,省议会的一百多位国家社党的议员提出的,一番讨论之后,杂捐便被当可“劣税”取消。

“人家江苏省为啥能取消杂捐,你没看新闻纸上写着那叫什么来着……”

“兑现竞选承诺!”

“对,没错,人家江苏省的议员,那可是老百姓一票一票选上去的,人家上去了,老百姓为何选他们,还不是因为他们当初许诺要给百姓作主,这就叫做兑现竞选承诺,他们是怕编了瞎话,上了台,回头再让老百姓赶下去……”

“你还别说,还真是这个理!”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汹汹然的人心就平静了几分,而平静之中也带着些怨意。

“啥时候,我们浙江省省议会的议员能给老百姓做做主,把苛捐杂税给免掉!”

“美的你,自古官字两张口……”

“可人家江苏……”

“江苏是人家江苏,那是因为……”

就在这一片汹汹然的争论声中,又有几个人走了进来,其中还有一个人穿着的洋装,他们一进屋,就引得茶馆内他人的注意,这几个人显然是陌生人,那个穿西装的人进屋后,先和茶馆老板讲了几句话,然后却看着其中显然是领头的那个年龄稍长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逢桌打着鞠,同时作着自我介绍。

“诸位,在下浙江省国家社党候选人,李国邦,在下将参选本区国会众议员……”

在他作着介绍的时候,却见先前叫的最凶的小商人站起身还礼时说道。

“国家社会党?那不是江苏的党嘛!”

“这位兄弟说笑了,国家社会党在浙江省亦有党部,国邦可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此次参选国会议员,目的在于为国民谋福,为咱们浙江省民众谋福……”

“那你要是当上了那个什么议员,会不会像江苏省那样,免掉那些个国难捐什么的!”

“废除苛捐杂税本就是我国家社会党之纲领,我党党员所有行动,无不是此纲领为准则,若国邦有幸蒙各位父老信任当选国会议员,定于国会会同我党之议员及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免让国民苦不堪言之苛捐……”

在众人的提问中,李国邦开始了自己的竞选演讲,从党的纲领、再到竞选承诺,又到国民权力,这已经不再是一次单纯的演讲,而像是一次普及,一次知识的普及。

“刚才那位仁兄问国邦,你们有什么,是啊,千百年来,我百姓不过为羊,官府却如豺狼,可现在不同了,民国了,共和了,大者非官,官者,民众养之,其用,不过是公民之仆罢了,什么最大,国民最大,国民如何大?如何体现其大,那就是你们手中的选票!”

“你们手中的选票,所要决定的是国会、省议会议员是否当选,如果他们已经当选,在但任期内,未能为民谋福,反而与贪官同流,那么,你们便可以发出呼吁,要求议会废除他们的议员资格,然后再选一位,能够为你们说话,为你们办事的议员,选票,就是你们手中的力量!”

在相隔数百里的一所戏园内,身穿竞选马甲的国社党候选人不断的向民众灌输着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力。

“权力不用,就会被人无视,议会之权,如此,国民之权如此!刚才有位仁兄提出,省里加征陆军捐,那么在这里我想问一下省议会的诸君子,此捐是否经由省议会讨论决定开征?是否征求民意?现民众不满,省议会是否反对此捐?省议会诸议员,既然不闻不问,那么当初竞选所做之承诺,又岂不如放屁一般!”

话语或粗了点,但他的演讲却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叫好声,的确,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有时候,他们能够理解的也只是那种粗糙的话语。

“国民之权,国民之权力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一句话很简单,没有选票的,只是一介草民,有选票的,才是真正之国民,草民之国,决定国家、民族未来不过是一群官,而在国民之国,决定未来的却是拥有选举权的国民!”

对于由国民党改组而来的“国事研究会”而言,在国社党发动选战的同时,他们同样也没有闲下来,相比于势力根植于江苏、安徽两省的国社党,在国民党遭遣散后,占国民党多数的温和派和事变后回国的军人们组成的国事研究会,可谓是集全国精英于一体,在其组成之中可见各省的政治精英,论其影响力,几乎不亚于进步党。

相比于进步党对国会补选的“漫不经心”,以黄兴等人为首的“国事研究会”却是把这次国会补选视为“将中国政局拉回正轨”、“确立共和不变”的一次重中之重,“民二叛乱”对于国民党的打击不可不谓之沉重,先是国民党遭解散,接着又是国民党的分裂,孙中山于日本另组中华革命党,直到“胶澳事变后”在袁世凯的“搁置政见”的倡意下,他们才回国组建“欧事研究会”,尽管以“首在维持国家,愿政府一意对外”为宗旨的“欧事研究会”中,显赫一时的大人物着实不少,但是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却不大,也正因如此,在国会重开之后,面对“以补选取代差额”的现实,在最初的不满之后,他们还是将“欧事研究会”改组为“国事研究会”,参加此次补选,以谋求席位,影响国会。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社会党的候选人,并不仅仅是在进行一场竞选,而是把竞选变成了一场公民权力的普及,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这场补充充满期待,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锣鼓喧天的戏台式选举,不再是一群以选票谋利益的候选人,而是一些真正愿意为国民谋求未来、福利、权力的候选人……”

京城柳儿胡同国事研究会的会议室内,看着占据着报纸头版的新闻报道,几乎每一份报纸,头版上毫无意外的都是国家社会党的新闻,对于那些国社党候选人的评价无一例外的都是正面评价。

“此次竞选,国家社会党投入竞选经费864万,平均每名候选人获得超过两万元竞选经费……”

一听那么多钱,熊克武先是一惊,然后又摇头叹道。

“有那么多钱,他李致远还不如拿那些钱去买票当大总统,去年国会没解散时,一张选票才一百,就算是当大总统买票,一个议员,一张票五千也就顶上天了,两院拿下来,还花不了一半!”

他的声音不过刚一落下,谷钟秀却开口说道。

“买票,花再多钱,传出也是非法,他花这么钱只能说明……”

谷钟秀的话却被邹鲁打断了。

“你看报纸上这么说,花钱千万行以竞选,虽看似所费颇高,但实则却是国家社会党对民之看重,其信民意,远胜其它,且所费却非用全于广告,其中颇多用于公益,如国家社会党多位候选人出资倡议建立学校、孤儿院等,此举可谓是一举数得啊,一嘛,受益民众感其恩,二来,嗯,这国家社会党的形象自然随之提升……”

在他们说话时,黄兴的眉头却皱成了一团儿,作为国事研究会理事长,按照原本的计划,通过这次补选民二国会议员中的国民党籍议员至少可有大半可以重获席位,那怕只获得30%的席位,国事研究会仍然是国会中数一数二的大党,如此一来,便可以按照宋渔父生前制定的计划那样“在野则监督政府”,可现在,这边进步党还没发力,那边国社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选战”。

“据说,国社党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而且还从美国聘请了选举顾问,帮助他们制定什么……”

“选举策略!”

“对,没错,就是选举策略!要不然……”

“没什么要不然,以事论事来说,他们现在的成功,就是得益于选举策略的成功!”

原本在这间屋内之中并没有发言权的陈独秀,却主动站起来说道。

“大家看一下,他们的候选人从竞选开始所强调的是什么,对小工商业者,说的是减免苛捐杂税,对农民说的是由政府赎买土地,对那些企业主则说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对青年人则说,废除不平等条约,他们这是什么,用俗话来说就是……”

“用俗话来说,就是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

程潜点头称赞道,国事研究会高层大都都是军人,也正因如此,在这场选举中他们才会显得极为背地,对于政治,他们大都是外行,陈独秀的话倒是让黄兴产生了兴趣。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沉默片刻,陈独秀便开口问道。

“在这场选举之中,我们所要发挥的优势是什么?”

第63章 出征第79章 拿破仑也能不行第18章 旧金山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72章 在途中第20章 值得一试的生意第8章 车厢内的讨论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304章 杀一儆百第208章 不惜第179章 南京第180章 第一师第78章 一种人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77章 服务第372章 革命家第213章 新模式第320章 拖他几天第102章 张三第36章 打蛇顺棍第312章 奋勇队第69章 巨炮第100章 南行第23章 关家第306章 文刀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48 摩根的抉择第93章 已变之局第88章 日本的反应第314章 为了……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66章 策马欧罗巴第304章 杀一儆百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181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153章 敌后穿插战事忙 乘车飞夺铁路桥第82章 大国商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85章 大战前夜第371章 定策第41章 汉森第67章 天堂在那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67章 狂热第300章 人心第178章 傀儡第316章 投降第146章 阴冷第100章 中村无为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94章 论法第351章 广州第137章 院内忧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离是非第142章 英模会第15章 泰勒第353章 阴谋第7章 江海关税务司浮想 京城内风云变幻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150章 何谓公道第117章 电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12章 袁氏忧局暗失望 梁扬献计施以谋第225章 德国第106章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70章 釜底抽薪第302章 炼狱第190章 京城变第96章 以内急逼以人第285章 叹第35章 算计第334章 制定者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270章 父与子第41章 汉森第209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337章 改变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94章 论法第13章 连云谋定最底线第19章 新的设想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战起第19章 新的设想第80章 招商局第113章 担挡第131章 荣誉第68章 尊严是靠打出来的第186章 夺他的刀第2章 欲取先予第135章 这就是天堂第98章 私与公第17章 愿意来中国吗?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88章 目标!苏维耶堡第176章 工商部内的演讲第89章 苏维耶堡第245章 好好干第90章 利益至上第91章 震惊第147章 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