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广州

民国四年4月6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此时岭南一带早已经是一派晚春之色,在岭南的崇山俊岭之上,五架飞机机似一群巨大的飞鸟,静静地飞越南岭山脉,朝着广东省省会广州飞去。(赢q币,)

这五架飞机是国社党的助选飞机,在过去的二十天间,李子诚已经搭乘着飞机飞遍了湖北、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主要城市。正如李子诚所料想的一样,每一次,当飞机降落在某一个城市之后,立即会在那座城市掀起一阵狂风。

飞机!

作为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已经完全展现了它的影响力,二十天间,这五架飞机,在四省卷起了一阵旋风,而伴着旋风的产生,国社党、助选、李子诚,一直占据着国内报纸的头版。

而现在每一个省的大中城市的人们,无不期待着助选机队的到达,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他们更期待的却是看到飞机,尤其是在航空队的两架护航飞机的空中飞行表演。不过即便如此,国社党、李子诚却随之为人们所熟悉。

机舱里,阳光透过巨大的方形舷窗照入机舱,使得机舱显得很是明亮。靠着柔软的座椅,李子诚不时的翻阅着最新的报告,表面镇静的神态里透出几分喜色。

二十天,拜访四省二十座城市的效果远超过他最初的想象,那二十座城市都是补选区,其中有六座城市的投票已经结束,在效果最好的武昌选区,国社党赢得了超过九成的补选席位,即便最差的城市,也赢得了7成补选席位。

如果按照这种局面发展下去,这次国会补选结束之后,国社党很有可能会以30%左右的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同时还有可能赢得控制诸如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议会,这三省议会的主流之前是国民党,其议会议员在“民二叛乱”后均失去了议员资格,三省省议会几乎就是重选。

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在心中合计着补选之后,国社党可能控制的省议会,李子诚的脸上笑容更浓了,如果可以控制这六省议会,意味着自己将有可能控制小半个中国,这无疑将会成为自己在京城的政治生涯添加又一个有力的筹码。

“如果能赢得广东、福建两省的话……”

心中嘀咕着,李子诚的眼前却浮现出半壁江山皆为已有的局面,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这八个省省议会都曾为国民党所控制,因此是此次补选的重中之重,如果八省议会能为国社党所控制,那就意味着国社党将掌握八省之地。

省议会,在国民党的手中或许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但是在李子诚的手中,李子诚却自信能把省议会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当然最根本的依持还是武力、财力,没有武力、财力作为后盾,国社党不过只是第二个国民党。

可当国社党拥有武力、财力作为后盾,又能掌握八省议会,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作为整个计划的制定者李子诚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两个月后,他便拥有同袁世凯“裂土”的资格。

“广东……”

可想到这两个字眼,李子诚脸上的笑容却慢慢的消失了,广东省,那里是国民党的大本营,现在的广东省省议会留守议员不过只有十一人,其他一百余名议员,皆为因系国民党员,而失去竞争资格,而那些人要么是“革命功勋”,要么就是“地方名流”,国社党想赢得广东,实在是……

就在这时,张一麟从机尾舱走了过来,然后弯腰说道。

“经略使,穆经理拍来一份电报。”

尽管“y-1”客机的体型并不算庞大,但是为了便于联络,飞机上仍然加装了一部电报机,以保持同陇海方面的联系,以保持彼此间的通讯。

“藕初?”

李子诚倒是一愣,穆并不负责的经略使公署的事情,他给自己发来电报,显然是为了的公司的事情,尽管自己是公司的董事长,但公司的主要事物还是由穆负责,自己只是把握一下大方向,同时指导技术中心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出什么技术。

“是的,经略使。”

张一麟在说话时,将电报递了过去。

“估计有一万字……”

一万字的电报!

接过那十几页电报纸,一时间李子诚还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大事,能让穆拍来这么一封长电。“这么长的电报……”

自言自语时,便开始翻看着电报,

“……成立化工康采恩?”

瞧着穆的报告,李子诚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一业一企”是未来四年六合公司发展的重点,通过行业垄断达到减轻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时促进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不仅符合公司的利益,同样符合国家的利益,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欲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要通过全盘规划,才能在短期内达到这一目的。但是中国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采用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完成,但是行政指导却没有法律依据。

虽说具有前瞻眼光的精英们制定的政策,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对企业个体也有好处,再加上优惠的诱导政策,使得政策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但是这个过程却是繁杂的,尤其是在中国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技术官僚更为罕见。

但是如果通过公司制定行业指导,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和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却有一定的可能的,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却是,必须要建成“一业一企”的垄断企业,通过企业约束力,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公司又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政府的“指导”。

尽管最初这是由泰勒制定的公司发展策略,但李子诚之所以认同这一设想,却是因为二战德国通过垄断组织对国家工商实业经济的全面控制,再利用对垄断组织的支持,换取其同政府的合作,从而确保了德国战时经济的正常运行,达到全面干预国民经济、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目的。

尽管目标有所不同,但最终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发展本国实业经济。

对于李子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尽管现在很难像过去一样,在企业发展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但是他却不敢轻视企业的发展,毕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六合公司,以及由六合控股的数百家独立运行公司,将承担起整个国家工业化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公司将会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绝不能加以忽视。

化学康采恩!

这个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李子诚难以相信,因为按照计划,中国的第一个康采恩公司,将会在连云港钢铁公司同汉冶萍公司组成中国第一家大型康采恩公司,通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垄断,进而规划全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

之所以选择钢铁产业,不仅是因为这一产业现在的暴利,同样还因为李子诚掌握着汉冶萍公司的股权,而且汉冶萍公司最近还向实业储蓄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用于兴建的炼铁高炉、炼钢炉以及轧钢厂。现在两家企业的合并,已经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可就在这时,由久大精盐、丰收肥业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永利化工却试图同共和染料合并。

“范旭东!”

在惊愕之余,李子诚对于这个人倒是不陌生,事实上,任何后世之人,对他都不会陌生到那里去,也正因如此,当范旭东在连云港办厂之后,他才会将纯碱的制造专利交给久大,换取久大的股份。

“永利化工与共和染料合并为一家企业!”

瞧着电报上的内容,李子诚在嘴边自语着。

“公司可以掌握新新企业70%以上的股份,公司聘请范旭东为新企业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

看到这里,李子诚点了点头,在中国一直有一句俗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范旭东能够以牺牲企业自主权,换取一家化工垄断企业的出现,这种魄力在中国实在是有些罕见,按照“一业一企”的规划,最大的难度并不是六合公司,而是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心理。

“通过减少对英法出口,加大对美国出口,打压美国化工产业,以占领美国市场为最终目的……”

野心勃勃啊!心下感叹之余,李子诚又朝下面看去,越看脸色越显得严肃。

“……通过对美国、亚洲市场的控制权,在战争结束后,同英德两国化工企业达成国际市场分割,从而确保中国化工企业界不至在战争结束后陷入恶性降价竞争之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司利益……”

放下手中的报纸,神情严肃的李子诚,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佩服范旭东的见地之余,倒是在心下盘算着“一业一企”方针实现有多少可能,原因非常简单,在穆的电报中,尽管他赞同公司合并,但是却对范旭东多少有一些提防之意。

以六合的强势力面对企业合并,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其它的企业,可企业合并却是中国工业实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否则中国的实业界就是一盘散沙,后世的经验清楚的告诉李子诚,行业间如果没有一个核心,没有形成一个团体,很容易被外国人各个击破,利益,对于很多企业主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尤其是当整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

“经略使,在想事情?”

章炳麟的询问,让李子诚苦笑着摊开双手,然后不无感慨的悄声说道:

“没有办法,公司的事情、公署的事情,所有的事都要过问啊……”

此时飞机在绿水青山的南岭上空穿云破雾。翻阅着笔记,并在笔记上记录下公司面对的问题,李子诚心中不时掠过一阵阵懊恼的阴云。

除非公司作好准备,利用技术优势,通过打压的行业机构,只有如此,才能迅速建成行业垄断组织,但是这却不是李子诚愿意看到的,因为或多或少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实业家,李子诚都有着浓浓的好感。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社会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外有列强鲸吞蚕食、虎视眈眈,内则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从19世纪末中国人图强以来,一批批中国的实业家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国企业。这些实业家们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张謇、周学熙、卢作孚、荣氏兄弟、简氏双雄……这些名字接连出现在救亡史册上。他们或兴办实业,或钻研科技,或仗义疏财,或扶持教育……为振兴中华、帮扶民众而殚精竭虑。这些人的传奇经历,这些事的巨大影响,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后世时读起他们的传记,总让人感到荡气回肠。而反观后世所谓的“企业家”、所谓的“国商”,却只让人失望到极点,除去感叹“无商不奸”之外,心中剩下恐怕也就是对那些在内忧外患者中发展起来的“实业家”们的向往了。

对于这样的人,除去给予支持之外,李子诚还真不忍对他们下狠手,以技术优势击垮他们的企业,粉碎他们的信念,如果要是那么做的话……

就在这时, 走了过来,然后直率地说到:

“先生,我们已经快到广州-市了!”

他的提醒却是事出有因,现在李子诚已经上了革命党的一份“黑名单”,而广州又是革命党的“大本营”,没准,在那里会有人企图对他不利,所以, 才会再次出言提醒。

“哦,快到广州了!”

“先生,我建议您应该取消在机场发表演讲……”

机场演讲,这是在武昌之后,李子诚作出的改变,在机场直接对民众演讲的效果要好与在议会向议员、名流演讲,但这却增加了安全风险。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因为那个警告躲开吗?”

反问一声,李子诚摇着头说道。

“躲有什么用?如果有人想杀我,躲是躲不过去的!”

依如过去一样,李子诚还是拒绝了自己的安全队长的建议,躲起来只能躲得过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暗箭难防!

“可先生,作为你的安全队长,我必须要为你的安全负责!”

仍然试图争辩着,尽管他手下的十名保安员无一不是保安部最优秀的,而且在广州还有分公司的安全人员,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他还是希望经略使能“躲起来”。

“你的职责是保护我的安全,而我的职责是确保这场选举的胜利!我们各有各的职责”

面对安全队长的争论,李子诚大声说道。

经略使的态度,却让范 却愣住了,大张着嘴,困惑而惊愕地望着他,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最后,他又认真的看了一眼经略使。

“我还是希望你……”

“选举第一!”

合拢了手中的笔记本,李子诚将头仰在软背靠座上歇了一会儿。

唉,不管自己的这个安全队长的个性怎么顽固,他内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坚持——防弹衣,在他的身上有一件防弹衣,那是一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弹衣,那是飞机上巴西军事警察定购的ⅲa级防弹衣,不难如此,在胸前还有一块防弹陶瓷插片,即便是步枪也打不穿这件防弹衣,所以,对于自己的安全,李子诚才不至于担心。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李子诚都有些期待发生一场未遂的刺杀,因为宋渔父就在国会选举末期死于刺杀,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到那时,袁世凯顿时会成千夫所指,在这种情况下来,在以后的“分权”之中,自己才能占据更多的优势……

“但愿……”

在心里如此思量着的时候,李子诚忽然感到飞机抖动了一下,紧接着有一种悬空坠落的感觉:飞机开始下降了,他拉开飞机舷窗向外眺望,只见地面上已闪现出一座城市的轮廓,而在城市的一旁,还有一条河流。

那里就是广州了!

这时有驾驶舱走来一名陆军航空队的军士兵,待走到李子诚的身前,敬礼之后他才说道:

“经略使,广州已经到了,编队正在准备降落……”

广州已经到了!

望着窗外地面上的那座城市,整个机舱内的气氛都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里是革命党的大本营,在那里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同时,所有人都把视线投给经略使,似乎是想提醒着他什么。

面对众人的视线,李子诚却是微微一笑。

“好了,这里又不是虎口,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两天无语得了痢疾,上吐下泻的,两天“减肥”九斤,要人命啊,昨天晚上甚至视线都模糊了!今天拼了命,也只勉强码了这几千字,如果这两天断更的话,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拜谢!)

第289章 第二轮攻击第1章 何谓能者更!第205章 合肥魂第89章 苏维耶堡第13章 连云谋定最底线第150章 何谓公道第178章 傀儡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4章 两条街间浮想第40章 袁氏兄妹议奇事 致远谋定内务事第350章 野心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42章 侦察部队第86章 蠕动第371章 定策第6章 盘点第9章 名啊!利啊!第2章 欲取先予第147章 刺宋第196章 烈山第246章 志愿军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183章 军人的约定第95章 第一第129章 想想办法第50章 实习生第147章 刺宋第308章 改变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16章 投降第130章 材料学第345章 飞机上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380章 卢沟桥第89章 苏维耶堡第48 摩根的抉择第336章 国家和社会第285章 叹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76章 二年第101章 袭击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220章 造船厂第58章 连云之利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351章 广州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379章 国会内第289章 第二轮攻击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131章 荣誉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3章 打破一致为我用第17章 鹰游门内议新厂 新厂要为新陇海第107章 一本万利第151章 !!第179章 南京第93章 华润泉的建议第181章 南京第126章 在农村第342章 出“奇”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312章 奋勇队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344章 大总统的决断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5章 贷款第280章 金刚的末日第20章 值得一试的生意第296章 元老会议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127章 我等你第134章 为什么选我第102章 张三第369章 谋变第123章 言法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265章 铁骑山第21章 可行性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144章 弱国之大国民第25章 送上门来第109章 公债风潮第273章 决心第285章 叹第239章 绝不妥协第285章 叹第224章 台风第155章 佩罗纳死地攻防 辎重兵誓入作战队第352章 北与南第86章 老朋友第174章 根本第109章 公债风潮第13章 父与子第188章 报复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28章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