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谋变

几乎是一得到梁启超前往连云港、财政部归李连云的消息,刚刚重新出新出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顿时也就六神无主了,虽说在大总统府最重要的组织是秘书厅与将军府,被称为总统府的“左右手”。秘书长是梁士诒,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理将军府事务。可以说梁大秘书长,再一次呈民初的权倾朝野。

不过对于梁士诒来说,他清楚的知道,他好不容易才通过帮助袁世凯解决李连云之事,方才使其颇为满意,进而重新得到了信任,而在“刺李案”之后,梁士诒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是袁世凯派人企图刺杀李子诚。

本能的恐惧让梁士诒选择以称病明哲保身,在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树大招风,高官显位的梁士诒也不可能没有对立面,也正因如此,自“刺李案”后,称病保身的他一直小心翼翼的避免任何麻烦,不再见任何进京的将军、师旅长的亲信,以避免再次为袁世凯所忌。同时多次想同连云港方面取得联系,以确定李子诚的伤势。

可在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的时候,却得到这么一个让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的消息。

交通银行送到他面前的报道。他眼角儿也不想看;仆人送到的午餐,他也是不耐烦恼地摇摇首表示不吃。他从早到晚,闷闷地坐在寝室里,垂头苦思,百思不解:

“为什么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越思越想梁士诒却越是恼怒。

“怎么就让梁卓如抢了先机!”

他想起了当初刺李案发时,袁世凯曾询问过他是否愿意前往上海。当时他的心下却是惊恐异常,那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万一要是他刚一去到,李子诚就死在医院中,那些人还不拿他正法,给李氏报仇!

可后来,他才想通,他和李连云之间有联系,有合作,即便是李连云死了,他的下属不仅不会杀他,而且还会更需要他,所以他去上海没什么危险。再则。袁世凯为什么甘愿分权于李,还不是因为李连云的二十万军队。

“李连云据有雄厚兵力,只要他主动,我便无事了。”

虽说这么想,但梁士诒在苦思冥想之后,还是决定“称病”,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这个风波,可他却没想到,他这一“称病”,再加上没人愿意去见李子诚,却让梁启超得到了机会,而而对眼前这一困境的袁世凯甚至还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财政部!

原本梁士诒还寻思着利用总统府秘书长的身份,通过影响交通部,控制财政部的方式,在李和袁之间,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利用李袁之争,确保自己的利益,可现在,财政部却变成李连云的了。

财政部归李连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连云的国务院有了制衡总统府的力量,除非李袁撕破脸,否则他梁士诒,就别想再插手财政部之事,毕竟到那时财政部对国务院而言,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机关,李连云岂能容他人插手?

袁项城糊涂了是不是?

在心下冒出这一念头的同时,梁士诒却是把眉头一皱,他意味到这那里是什么袁项城糊涂,分明就是他病急乱投医所致!

不行,我要去见袁项城!

还好,还好!

想着之前同段祺瑞的谈话,袁世凯整个人都长松了一口气,段祺瑞虽说对他多少有一些意见,但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倾向于他的,也不怪,李连云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参谋部,如果让他插手陆军部的事情,到时他重设个参谋部,到那时,北洋一系,岂不就得沦陇海系之下,心高气傲的段祺瑞又岂会甘愿如此。

所以,对段祺瑞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一门心思的跟在他袁世凯身边,而不是那个毛头后生身旁。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清楚的意识到,这次梁启超到连云之后,只要李子诚没受重伤,他很快就会作出回应,只要他一来京,他那国务院就会和总统府对立起来,到那时,对袁世凯而言,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劳劳的抓住军权。

至于之前对段祺瑞说什么,可能还会做出让步,那根本就是在套段祺瑞的话,让步,还能再让什么步?再让步,也不能把军权让出去,把军权让出去,就是把脖子伸到别人的刀下面,什么都能让,唯独军权不能让!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通报。

“秘书长梁士诒求见!”

梁燕孙?

想到这个“刺李案”后,吓得“称病”的梁大秘书长,袁世凯的眉头却是一皱,梁燕孙在想什么,他当然知道,他害怕,他害怕那件事真的是自己做的,所以他选择“称病”,虽说因此对其有所不满,但想到自己过去几日可不也是疲于应对,心下的火气便缓了一缓,而且以后还对梁燕孙多有依赖,脸色更缓了下来。

“请他进来吧!”

分钟后,立在袁世凯面前,梁士诒却是铁青着脸膛,慢吞吞地拿出一封信,双手捧到袁世凯面前,闷声闷气地说:

“请大总统过目。”

瞧着梁士诒的脸色,袁世凯到是一愣,这梁燕孙是怎么了?我这还没露出怒容,他到是显出了怒了,这事弄翻了吧!

匆匆展开。一眼便认出是梁士诒的墨迹。再一瞧上面的字,他面上的好不容易展出的笑色,这会立即消失了。

“辞职信!”

瞧着那几字,袁世凯心里凉了

“这梁燕孙在想什么!”

心下升起一团怒火的袁世凯想把信扔下不看。也许是想表现出大总统肚量的关系,袁世凯还是强忍着这种冲动。

“燕孙,这……”

“大总统,听闻大总统已决定让步于李,士诒实不敢再任秘书长一职,还请大总统另选贤能吧!”

让步于李?

哟?梁燕孙这是,心下寻思着,袁世凯却是不露声色的深思着。

“大总统,有些东西,可以让,有些东西不能让,这财政是万政之源,大总统还记得民国初定时,中央财政窘迫之境吗?若是没有当日财政窘态,又岂会有今日陇海之权?若是将财政部、将国库交由李连云,大总统岂不将让总统府陷当年之困境!”

梁士诒这会尽是一副为国为公的模样,甚至就是在说话时,面上同样尽是激昂之色。

“大总统,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您以让出财政部,那李连云就会知足,这一让,也就让其知道大总统的底线了,到那时,李连云所做之事,也就是躺于连云,逼大总统一点点的让权!”

“混帐!我袁慰亭是三岁的孩子,被你几句话就吓昏了?”

虽说对梁士诒这不客气的言语气得心脏都颤抖了,可袁世凯却还是一副语重心长的说道:

“燕孙啊,这事可不能这么看,现在,现在要国事为重!”

接着,袁世凯又摆出一副为国为公的模样来。

“如今李连云遭刺受伤,其伤势至今未知,若是中央不适当做出让步啊,这国可就将不国了!”

“大总统是担心李连云以伤为借,拒绝来京任职是吗?”

梁士诒毫不客气的打消了袁世凯的伪装,了解其中内幕的他自然知道,袁世凯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可大总统,又可曾想过,李连云会不会趁机勒索?若是李连云又索要陆军部、海军部,那大总统是否要为安抚李连云,将两部让予李连云!”

梁士诒的这一番话,却是让袁世凯只觉得头昏沉沉的,于是躺到坐椅上,闭着眼睛,只管喘粗气。

是啊!

要是李连云要掌军权,那时自己应该怎么办?难道……到那时,怕也就只能靠段芝泉了!

可若是段芝泉都……朝下,袁世凯再也不敢想下去了,突然,他心中闪过一道恐惧之意,现在,现在该什么办!

沉思着,袁世凯看着梁士诒说道。

“卓如,昨天就已经去连云了!”

“大总统,你确定李连云真的受伤了吗?”

提及李连云的伤势,梁士诒的心下却闪过些许冷笑,无论如何,一定要阻止他得到财政部,财政部是他梁士诒的,绝不容他人染指。

真的受伤了吗?

梁士诒的问题只让袁世凯把眉头一皱,他的脸色随着这个越显难看起来,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最担心的的问题,李连云那小子真的受伤了吗?

或者说,他真的遭遇刺客袭击了吗?

现在谁是“刺李案”最大的受益者?

不是他袁世凯!

更不是所谓的革命党!

而是他李连云!

经此一案之后,无论他袁世凯是否愿意让权,可为了安抚李连云,也只能像梁启超建议的那样,用一两个实权部门去安抚他,如此一来,李连云便成为整个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件事件中,谁最吃亏?

不是革命党,对革命党来说虱子多了不咬人。可对袁世凯来说,这却不是虱子多了不咬人那么简单,他不得不拿出原本根本就不需要拿出的部门去安抚李连云,在这一事件中,吃亏最多的,就是他袁世凯!

顶着一个幕后真凶的帽子,还要千方百计的去安抚、去讨好,去……

沉默着,袁世凯却是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良久之后,袁世凯却是冷笑下,旋即又长叹口气说道。

“这……就让卓如去试探一下吧!”

了解袁世凯的梁士诒从袁世凯这句看似叹息的话中听出了浓浓的不满、不甘之意,袁世凯的这种表现,却让他在心下一阵冷笑,袁世凯到底还有他的顾虑。

财政部……李连云想得到财政部,只怕没那么简单。心下一转念,梁士诒便朝前走两步,将身体微微前探,然后低声说道。

“大总统,其实,这件事并不是没有操作的余地……”

接着梁士诒便轻声向袁世凯道出了他的建议,而他的建意却是让袁世凯眼前一亮,脸色瞬间变得大好,最后甚至鼓起掌来,临了,他抬头看着梁士诒大声称赞道。

“好啊!燕孙,就这么办,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可当真是……”

话未尽时,一阵爽快的笑声便在居仁堂中响了起来,这一阵笑声却是让居仁堂外的侍卫彼此互看着,从彼此的眼中都读出了对方的意思,梁燕孙当真不愧是梁燕孙,他一来,就让多日来早就没了笑色的大总统顿时笑出声来,旁人还真没这本事!

“这本事,当真是他人难及啊!”

几乎是在列车经京浦路进入陇海路徐州站的第一时间,梁启超便由心发出一阵赞叹声,身为“总统特使”的梁启超虽说乘的是班次特快列车,可车厢却是连云港机车制造厂生产的蓝钢车厢中最为豪华的“总统车厢”,这车厢中的装饰尽显欧式的奢华,不过,这一路上,梁启超却是没把心思放在这车厢的装修上,而是不住的翻看着在离京前,得到的几份关于陇海线以及李子诚的资料。 www⊙ TTkan⊙ ¢o

可资料归资料,没亲眼看过陇海线,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陇海工业带,沿线的钢铁制成的高压线杆一座接着一座,沿线更是工厂林立,那些高大的烟囱、巨大的厂房,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现着工业机器的壮观,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却是震撼。

走遍全中国,甚至旅日多年的梁启超在日本也没有见过如此密集的高压电网和遍地飞驰的火车,看着车窗外的一切,梁启超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徐树铮第一次来到陇海的时候,会留下了“将军全国都走遍,发现工业聚陇海”的惊叹。

“要发展实业,还是得靠李连云这样的人物啊!”

在列车疾驰而过时,瞧着车窗外的工厂区,梁启超到底还是如每一个初来陇海的人一样,在心下发出这么一声惊叹,在惊叹之余,他甚至不禁幻想着,假若李连云这个人早生30年的话,或许,大清朝的洋务运动结果就会大不同,以“擅办实业”闻名的盛宣怀,数十年之功远不如其三年之就,而且照报纸上的报道,陇海的工厂区,并不仅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一个以铁路为脉络的工业带。

在过去的三年间,凭借陇海铁路便捷的交通优势,利用烈山、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霍邱丰富的铁矿资源,以及连云港工业区的龙头作用,陇海铁路沿线迅速“发迹”起来,三年间,随着陇海铁路向中国内陆的延伸,沿线那一座座免税的车站用地,一跃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区域,同时还是矿业区域。

“李致远是幸运的,甚至可以说,中国是幸运的,根据《陇海铁路筑路协定》铁路公司用料用地亦享受车站用地相关优惠条件,而那些路料用地中的半数,都在随后发现了矿藏,路料用地的矿场开采出的矿物,直接经由窄轨铁路运至最近的车站用地,在用地内的工厂内进行冶炼,再由铁路输送至沿线的各个工厂企业,最终加工为工业制品经由铁路行销国内,或由连云港出口海外,……”

在梁启超的脑海中,浮现出资料中提到的有关陇海工业带的形容,在那些形容词中,已经修过长安,正朝着宝鸡、兰州方向修去的陇海铁路,是这条横亘中国中部的工业带的龙脊,而那些绵延至各个矿区的窄轨铁路,则是这条巨龙龙身的龙肋,沿线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人力资源成为推动这条巨龙发展的动力,这一切构成了它的龙身,而分布于龙脊“脊柱处”的工厂区,则源源不断为巨龙提供着能量,所有的一切要素促成了巨龙的腾飞。

“若是这陇海铁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绵延的话……”

突然间,梁启超的心中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陇海铁路不断的修下去,不仅修成陇海铁路,还可以修到四川、修到湖北、修到湖南,甚至修到全中国,到那时,这条巨龙会越来越大,最终,这条巨龙会变成整个中国,如果铁路沿线都是如此的话,到那时,就不再是“火车一动,黄金万两”,而是“铁路一修,举国皆强”的面貌。

“你应该早来一趟连云!”

突然,梁启超后悔了起来,因为在他为李连云争取到财政部的同时,却拱手将有着“小财政部”的交通部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而这则意味着,陇海铁路不可能再修下去,一个陇海已经让袁世凯不得不把总理之位让予李子诚,要是陇海路扩张至全中国的话,到那时,没准那大总统之位……

就在心下陷入沉思时,车窗外的景色慢了下来,火车慢慢的开始减速了,在火车减速的同时,车窗外的景色一变,却是一片绿色,入目之处,尽是一片绿海,郁郁葱葱的树林分布于道路两侧,铁路甚至开始缓缓的下降,道路两侧开始出高石墙,石墙上依是浓密的树林,当火车完全进入石墙通道的时候,梁启超才听到车厢扩音器内传出了一个声音。

“各位旅客,本次列车的终点连云港中央车站到了,感谢您乘座本次列车……”

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19章 新的设想第244章 血忠社第237章 应对第162章 人造丝第35章 算计第17章 愿意来中国吗?第19章 九里山上第87章 披张虎皮当大衣第147章 战之术唯死之狂第346章 武昌第74章 冯如第115章 宫本次郎第77章 服务第57章 最现实的问题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313章 作画第41章 汉森第200章 赌第346章 武昌第223章 交易第229章 奇迹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153章 敌后穿插战事忙 乘车飞夺铁路桥第177章 谋划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第99章 现形记第174章 驱虎吞狼第96章 张季直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6章 逐梦第94章 论法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77章 凡尔登开局第88章 日本的反应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338章 山骡子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3章 嘱咐第253章 东西方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178章 青年之择第99章 现形记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341章 长宝第94章 不过如此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93章 已变之局第21章 总长有所图 总统亦有谋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96章 张季直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363章 欲哭无泪的老袁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208章 不惜第162章 人造丝第362章 变局第124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第24章 部门第225章 德国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79章 少爷第84章 短视第363章 欲哭无泪的老袁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298章 初战第42章 侦察部队第201章 人参铁第379章 国会内第55章 港口第141章 社会督察第230章 拖不得第298章 初战第258章 海军的忧虑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267章 男人的……第137章 院内忧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离是非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107章 汇丰帝国第338章 山骡子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81章 盛老四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115章 成功的机会第156章 宣传之力妙无穷第311章 袁世凯的心机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23章 关家第117章 电第19章 新的设想第112章 投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