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青年睹车力明日 今时睹鲨念将来

“用生漆……”

直到离开大学时,史刚强的脑海中依然闪动着那个看似极为简单的办法,在船舱内涂一层生漆,利用生漆的耐酸碱腐蚀的特性对船舱形成保护层,隔离船舱与化学液体,至于缓慢的腐蚀完全可以通过固定的维修加以填补,如果一来也就不需要什么防腐蚀漆,虽说成本或许不低,但至少比普通商船桶运要低的多。

“那些日本人,真是死脑筋!”

想着那些日本人竟然只是一门心思的去研究什么特殊漆料,而没有尝试在现有漆种中寻找合适的产品,从而利用漆的特性对船舱加以保护,史刚强的心下便是一阵鄙夷之意,或许,现在老同学的试验并不充分,但就他之前的试验来看,生漆对多种酸、碱的抗腐蚀特性都满足化学品船的使用需求。

坐在公共电车上,史刚强偶尔会打量着这座以德华大学为中心的的边缘小镇,尽管德华大学是总理在六合公司董事长任上时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可这所大学却没有建在附属用地内,出于“节约用地”的原则,其被建于附属用地之外,不过在创办这所大学的时候,公司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确保学校的学习环境,当时的土地所有权人六合公司和周围的土地的地主们都签订了协议,学校周围的土地绝不能用于建造酒馆,妓院以及其他一切可能使人腐化堕落的场所。而且执行起来极为严格,在购地价格上,公司多支付了一倍的价格,而根据购地合同,如果在校园三公里内,有人开办这种会酒馆、妓院之类的使用人堕落的场所,大学土地所有人有权没收那块土地。

也正因如此,尽管现在德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上万名学生和数千名旁听生的大学,但周边的环境却并没有因为如此众多人群,在这座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中迅速“商业化”。而在学校周围由公司修建的道路两侧,除去行道树外,那些两层高的红砖小楼,大都是书店和旅馆,虽说难免有一些饭馆,但饭店对于酒水的供应亦有所限制。

而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这里的景致,当初经心的规划使得这里的街道就像是公园一般,每走一步。都让人倍觉赏心悦目,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德华镇,这座因大学而兴、而名的市镇房价在连云港各区之中可以排到前五位,也正因如此,本地居民才会极为珍视这里的一切。心甘情愿的与大学共同管理这座小镇。

而对史刚强而言,这里的一砖一木,都让他留恋不已,因为他真正的人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这里起步的。

“也许。等将来有钱了,就在这买一处宅子!”

心下如此思索时,公共电车却意外的停了下来,在进入真正的市区前,这一段道路被铁路阻断了。

“叮、叮……”

伴着道铃的响声,原本安静的公共电车内。一些人好奇的将视线投向那条铁路。

这条铁路并不是普通的铁路,甚至同全世界其它的铁路截然不同,与普通铁路不同的是,这条长度不过只14.5公里的铁路,轨距宽达5.2米!这是世界上最宽的铁路,是一条专用铁路,为鹰游门造船厂修建的专用铁路,这条铁路连接着多家连云港的重型企业。而这条超宽铁路所运输的则是那些商船构件,那是为了弥补船厂产能上的不足,特意而为之。

就在这时,伴着特制蒸气机车的轰鸣声,列车驶过那条宽轨铁路,只见那一节节平板车上固定的赫然是一个个商船船艏,万吨商船上了陆地,对于每一个第一次目睹这种壮观场景的人们来说,都足够让他们惊讶的了。

而每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史刚强的脸上却尽是思索之色,这种商船分段制造除非去采用了太多的新工艺,而且还对装配精度有着一度的要求,不过就其制造速度而言,却是其它任何旧式造船工艺难以与其相比的,也正是这种工艺使得鹰游门船厂,成为亚洲产量最高的船厂。

“早晚有一天,田湾也能做到……”

可在他于心间说出这番话时,视线朝着海岸线的方向看去时,他的心下依然涌起一阵不自信的感觉,现在的鹰游门船厂,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造船业的巨无霸了,就在两个星期前,鹰游门造船厂的三期工程就已告完工。

“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什么事都可以提前做成!”

在过去的几年间,六合公司总是一再的重复着这一早已被一再验证的规则,而最近正在验证着这一规则的就是鹰游门造船三期工程。

在过去的一年间,鹰游门造船厂,早已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变成世界闻名的大型造船厂,而之所以能够明扬世界,更多的是拜德国海军所赐,1915年2月4日,为了更有效的打击协约国的商船,并保护本国潜艇,德国宣布在英国和爱尔兰周围水域执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就是将这些区域划为战争地带,任何进入该区域船只都将被击毁,不予警告。

随着“无限制潜艇战”的实施,在短短不到十个月内,德国潜艇部队就击沉了多达近170各国商船,导致了130余万吨的货物损失,而其中的百分之六十五的商船和货物都是英国的,作为一个本土狭小、资源有限的列强,英国绝大多数物资都依赖海外殖民地输入,此时英国商船的损失远超过其造船吨位,为此,英国不得不向全世界采购商船,被战争推高的船价,更因其急需而进一步推高。而鹰游门船厂正是在这场商船与潜艇的竞赛之中,免扬世界,依靠新式造船技术,他可以用远比其它国家更短的时间,提供更多的商船,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鹰游门造船厂由此开始发展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船厂。

而面对激增的定单,疲于生产的造船厂不仅千方百计的从船舶设计和施工工艺上解决问题,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另建新厂。而这时,连岛海堤则进入了公司的视线之中,海岛海堤与连岛相接处,是一段宽达两百米的航道,自其建成后,借助海流冲击作中,连岛码头港湾被不断冲深,与此同时。海堤北部却淤积了大量的黄沙,沙砾甚至露出海面,那是借助自然之力形成的填海区,亦是当初海堤的设计宗旨,自然的,当船厂试图扩建时。在征询了海洋专家后,选择了了那片填海区作为新厂厂址。

随后,面积达400亩三期工程新厂随之开始建设,因为新厂所选择的地海沙自然填海区,所在长达公里的的泥沙填海区上。埋进了25万个混凝土预制板个长达70米,新厂有7个滑道个滑道周围都有预制部件生产车间,在数万名工人的努力下船厂只用了半年的建设工期,这建立于填海区的船厂三期扩建的基建工程,到年底三期工程就可以使用。

作为一个造船后进国,中国原有的造船工厂并不多。而满清时代的现代教育落后,不仅导致中国没有合格的造船工程师,甚至都没有合格的造船工人,因此在建造三期工程施工建设的同时,为了应付船厂扩充急需,造船厂便沿着陇海线建立造船培训班,新招募的男女工人经过1到200个小时的培训后,就开始在船厂装配线上工厂。锅炉厂、轮机厂的工厂工作。

建造一艘万吨级商船平均需要50万个工时,其建造方式就是在过去几年间,通过不断的尝试、改进、成熟的分段制造法,沿陇海铁路分布的数百家分包商工厂则为船厂提供各种配件,最后这些配件在船厂的预件组装车间进行组装成120个预组装部件,随后在船台或船坞上进行总装。

当然,最重要的供应商,还是连云港城区内的多家重型企业,他们生产的重型构件,直接于厂区完成组装,经过专用宽轨铁路运往船厂,在船厂直接拼装成万吨商船,得益于这些先进的建筑方式,在鹰游门造船厂内,数万名造船工人像造汽车制造出的一样将一艘一艘万吨商轮,从船台侧滑入长江或从船坞内驶向大海。

几乎是在汽车驶进船厂的第一时间,李子诚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气息,在宽达十数米的厂区公路上,吊车、平板重载货车,甚至还有那世界第一宽轨的专用铁路上,将重达数十吨、甚至数百吨的组件,从车间发往总装区,这里的空气中,几乎闻不到大海的气息,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只是大工业规模生产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却是如此的迷人……

在感受着这工业时代的工业气息时,汽车缓缓驶入了一片被铁丝封闭的区域,在那里有一座封闭式船坞,那是鹰游门造船厂的三号船坞,或许不是最大的,但却是第一座封闭式船坞,今天,这座船坞,正是李子诚的目的地。

在这座船坞外,数十名江苏陆军的官兵,来回走动巡逻着,而在他们的肩膀衣袖上的臂章上却带着锚与步枪的标志,这并不是陆军海战队的标志,而是……嗯,江苏陆军海战队陆战队……

在接受检查的时候,李子诚的心里想着那给为绕口的名称,心下顿时一乐,这名字……

“总理!”

沈鸿烈等人这会早已经在船坞外等着总理的到来。

“怎么样,成钧,这次,我可是亲自来了!”

脸上带着微笑,沈鸿烈等人的簇拥下,李子诚朝着船坞走去,而此时船坞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的,直到他们走到距离还有十数米的时候,门旁的士兵方才动起来。

“哗……”

船坞的大门打开了,在一众人进入船坞之后,大门再一次关闭了。这一切无不显示着这座船坞受到严格的保密。到底在这里的建造的是什么?

终于,进入船坞之后,在长达380米的船坞之中,李子诚看到了他一直期待的战争利器,只见那船坞内,赫然停放着九艘如黑鲸一般的战舰,那吨位看起来不足千吨的战舰上,光秃秃的甲板上只有一个中央指挥塔,在塔前后,各有一门中小口径火炮——潜艇!

是潜艇!

在看到船坞中已经完工的三艘潜艇时。李子诚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潜艇!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准确的来说,是未来的中国海军所需要的武器。

早在胶澳事变期间,面对日本强大的海上军力,除去以飞机作为刻敌致胜的武器之外,李子诚所能想到的另一件武器就是潜艇,用潜艇击沉日军的主力战舰。可相比于飞机,潜艇对于造船工艺的要求太高,而且技术也太过复杂。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制造飞机时,技术中心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图纸,不过只有数百公斤。而在复制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vii型潜艇时,直接参与翻译图纸的译员多达三百余人,仅设计说明、技术图纸、详细施工流程说明、开发数据、制造流程等一系列的技术资料足足运了七卡车,资料重量超过十五吨!

而为了掌握制造潜艇的技术,船厂更是用了一年的时间作准备。从生产制造专用设备,到培训工人,而在陇海铁路沿线,更是有多达315家企业加入到潜艇制造这一“一号重点工程”之中,为潜艇生产各种舱内配件,其中太多的配件。都是远远领先于时代的设备,可以说,为了现在的这几艘潜艇,公司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力量,终于,现在,第一批九艘潜艇中的三艘完工了。

“总理,在过去的半年间。海战队利用训练艇,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训练,培训艇员五百人,在潜艇交付后,我保证在半年内,就可以初步形成一支潜艇部队!”

望着有些失神的总理,沈鸿烈在一旁有些意筹志满的的说道,所谓的模拟艇实际上是建在连岛基地内一间仓库内的潜艇模型,精心挑选出来的艇员在模型内接受训练,当然,所有的训练参数都是由教员给出,对于中国海军而言,潜艇是一个极为新鲜的武器,在海战队决定制造潜艇的时候,全中国学习潜艇的不过仅只有十二人,而他们还是民国三年,由大总统派出前往美国学习潜艇的海军军官,真正的技术人员几乎为零。

而海战队潜艇训练班在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教材,则是公司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从德国海军弄来的,不过在那种“潜艇abc”的训练过程中,艇员和军官们不断的根据实艇情况加以调整,尽管修改多项训练科目,并进行了很多强化训练,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没能制定出一套真正的训练大纲,毕竟,陆上的模似训练,远不能同实际操作相比,只有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对潜艇实际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制定出一套合格的训练大纲,对此沈鸿烈自然深知,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说“潜艇部队”而未提战斗力的形成。

无论是这三艘,还是未来的九艘潜艇,在沈鸿烈看来,不过都是海战队发展水下武力的铺路石罢了,只是一个过程,真正用他们作战,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嗯,很好,记住,待入役后,一定要做好训练,不急,不急,现在,还不急……”

嘴上这么说时,李子诚知道这也是实话,对现在的中国而言,拥有潜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兵器谱”上的突破,而是为了八至十年之后的一场新的、潜在冲突——同日本的冲突,胶澳事变,不仅日本人输的不甘心,同样的,就是自己也不甘心,因为中国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回报,无非就是保住了胶澳,这一原本的成果。

而现在两个不甘心的国家,都在那里雄心勃勃的试图发展海军,日本自去年开始投入巨资用于恢复遭受重创的海军,而中国海军部在去年,就提出了一个造舰计划,而且也获得了自己的支持,他们向美国采购了两艘战斗舰,就是江苏陆海军海战队,现在亦开始制造定新扩充计划,准备建立由四艘战斗舰、四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四四舰队”,从而与中央海军形成两支大洋舰队,以压倒,至少达到日本海军的水平,尽管现在受限于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仍然停留在纸面上,但是任谁都明白,此时这场军备竞赛正在朝着白热化的方向发展着,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将来的一场新的战争作准备。现在建立潜艇部队,同样也是为了未来的战争作准备,不过与胶澳事变期间,期望用潜艇克敌制胜不同,现在李子诚更希望潜艇能够封锁日本列岛。

“这九艘只是开始,以后,我们会造更多了……”

突然,李子诚扭头问道身边的沈鸿烈。

“嗯,潜艇保密工作做的如何?”

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80章 第一师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145章 大风起第106章 投机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151章 !!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300章 人心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74章 冯如第9章 说客游说华盛顿 议员所重唯私利第213章 新模式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107章 一本万利第308章 改变第77章 凡尔登开局第168章 兄弟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261章 只有……第262章 觉悟第167章 狂热第112章 投资商第64章 善与狠第109章 公债风潮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23章 关家第169章 行兵谏第276章 改变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3章 挖个坑等你跳第130章 材料学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344章 大总统的决断第25章 列强谈判持以强第14章 各有心思第348章 民心第101章 袭击第179章 南京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243章 怎么办?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43章 比银子更有力量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89章 苏维耶堡第21章 可行性第263章 湘潭地第147章 刺宋第55章 公而无畏第25章 列强谈判持以强第233章 改编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289章 第二轮攻击第17章 鹰游门内议新厂 新厂要为新陇海第32章 金融乱引币制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龙第95章 第一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60章 工商部之规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龙第6章 大总统的烦恼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379章 国会内第52章 先手更!第7章 诸人心思第336章 国家和社会第123章 言法第375章 国家、国民都盼望着你第280章 金刚的末日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84章 短视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286章 中国的土匪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38章 总统面临大事件 田中玉忧喜相接第229章 奇迹第46章 鹰降抱犊崮第190章 京城变第88章 目标!苏维耶堡第217章第137章 实干兴邦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第164章 最后一刻令强攻 强攻之前又奇袭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31章 条件第88章 目标!苏维耶堡第263章 一个民族的觉醒第57章 最现实的问题第76章 警察第174章 驱虎吞狼第139章 保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