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王充创立无神论

王充创立无神论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宣扬神仙鬼怪的,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界认知水平有限,迷信鬼神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在两千年前的东汉前期,竟然出了一位无神论者,公开宣称上天和鬼神都是不存在的,他的名字叫王充。王充写了一部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叫《论衡》。

《后汉书》记载,王充,是会稽上虞(今绍兴上虞)人,出生于公元27年。王充少时死了父亲,他对母亲很孝顺,人们都称赞他。

王充长大以后,到洛阳太学学习,拜著名学者班彪为师。王充家境不是很好,舍不得花钱买书,常常到书店翻阅书籍,他记忆力超强,看过一遍,就能记诵下来。所以,他通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学识渊博。

王充喜欢博览群书,但并不拘泥于书中章句,而是喜欢独立思考和用心琢磨。他认为,有些儒生,只死记书本上的东西,却失掉了书中的精髓和真谛,这样读书,只会见识浅薄,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王充根据自己的读书体会,形成独自的见解,常常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议论,乍一听,他的见解十分怪异,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王充学业有成以后,先在家乡教书,后来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功曹是辅佐郡太守的官吏,主管人事。王充志不在官场,又不会趋炎附势,常常与太守意见不合,多次发生争论。有一次,王充与太守大吵一顿后,生气辞职了。后来,剌史征聘他为从事,王充干了不久,又辞职不干了。此后,王充在家里专心读书写作,再也没有入仕做官。在他晚年的时候,汉章帝闻其名声,特下诏征聘他。当时,王充已近七十,而且有病,没有应诏。汉和帝时期,王充在家中病逝。

王充在家里,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一边写作。他有时也外出,有目的地去考察一些自然现象。王充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几乎不与外界来往;他房屋里的窗户、墙壁上,到处放着刀和笔,便于他顺手拿来写作。王充一生辛勤耕耘,写了许多著作,其中,最能体现王充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哲学论著《论衡》。

《论衡》,意思是指评价社会现象的天平,它解释世俗之疑,辩明是非之理,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王充在书中,否定了图谶神学、鬼神迷信,也批判了儒学中的“无人感应”,系统阐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论衡》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文献,也是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王充为了写作《论衡》,呕心沥血,花费了三十多年时间。《论衡》现存八十五篇,有二十多万字,其大体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论述人的生命问题,二是论述天人关系,三是论述人鬼关系,四是批判“无人感应”,五是自传和其他。

王充的自传,就很特别,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写自传,记述祖上事情时,总是扬善遮丑,而王充却是自揭其短。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他的祖籍,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与王莽是同一家族。元城王氏,在西汉时期极为风光,王莽建立新朝后达到顶峰,成为天下第一家族。但是,随着王莽的垮台,王氏家族地位一落千丈。王充的祖上受此影响,被迫迁到江南,成了以农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走向衰落。

王充的祖上,虽然家族败落,却依旧保持着强横彪悍的门风,飞扬跋扈,肆无忌惮,仗势凌人,横行乡里,遇到灾荒年,还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名声越来越坏,仇人越来越多。到王充爷爷王汛的时候,为了躲避仇家,不得不迁居到会稽郡钱塘县。迁居之后,王家兄弟依然不知收敛,斗气逞勇,欺负别人,后与当地一个姓丁的豪强结怨,几番争斗下来,吃亏不小,只好再次搬家,迁到上虞。

王充据实记述了祖上的这些不光彩行径,本意是为了标榜自己不说假话而讲真话的人生信条,结果遭到人们诟病,指责他不孝。许多人认为,祖上的劣迹,别人可以说,王充却不能讲,否则就是“大不孝”。在那个以孝为先的时代,王充敢于自揭家丑,是需要有很大勇气的,这也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性格。

王充在《论衡》中的许多论述,确实有着独特和异常的见解。当时佛教、道教兴起,人们普遍信奉鬼神。王充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死,死后形体腐朽,朽而成灰土,何以为鬼?人死犹如火灭,火灭岂能有光?在两千年前,王充的“无神论”思想,无疑是相当超前的,很难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东汉时期,朝廷已经开始以新儒学作为统治思想。这个新儒学,是董仲舒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其核心是“无人感应”,说上天创造了人和万物,并且产生帝王,来统治万民;同时,帝王也要顺从天意,否则,上天会降下灾祸,以示警告。“天人感应”的说法,有利于帝王的统治,得到统治者的赞许和支持,也被人们所接受。王充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向这一传统思想展开攻击。

王充在《论衡》中论述道:天和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上天是没有生命的,不会有目的地安排什么,更不会有意识地降下灾祸。王充利用他掌握的自然知识,解释了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潮汐涨落、月亮盈亏、旱涝灾害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这反映了王充科学知识的渊博,也体现了东汉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王充从自然主义的唯物论出发,论述社会发展和社会现象,他公开宣称世界是物质的,上天和鬼神是不存在的,世上万物都是自然形成的,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时代局限性,王充的唯物主义体系也存在缺陷,但仍然对后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衡》反叛于儒家正统思想,许多观点都是鞭辟入里、石破天惊,而且有诋毁圣贤、诽谤朝廷之嫌,所以,遭到当时和后来历代统治者的冷遇、攻击和禁锢,说它“背经离道,非圣无法”,视其为“异书”。社会上一些学者,对《论衡》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称其为“奇书”。

直到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才对王充和他的《论衡》,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系统研究,才认识到《论衡》宝贵的历史价值。《论衡》就像被久埋土中的“黄金”,终于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王充作为敢为人先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受到人们尊重,永垂青史。

10、吕母起义史称第一55、邓太后临朝称制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18、以柔治国光武中兴27、东汉也有“将相和”精选9、太监就能发动政变立皇帝73、乱世英雄起四方新视角读后汉书 序和目录1、大灾荒造成人吃人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26、两员大将死于暗杀25、孤胆将军耿纯39、佛教传入中国46、一代贤王刘苍26、两员大将死于暗杀60、梁太后临朝听政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21、耿弇用兵媲美韩信精选7、匈奴被灭后去了哪里40、道教正式创建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49、诚信君子范式13、四大势力割据西方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32、刘秀的官吏制度精选2、东汉也有“将相和”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46、一代贤王刘苍12、刘秀灭掉赤眉军54、丑女有德举案齐眉35、刘秀的儿子们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47、仁德太守许荆44、班超收复西域35、刘秀的儿子们56、汉安帝安于享乐72、天下大乱天子流浪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65、朋党对抗宦官73、乱世英雄起四方26、两员大将死于暗杀55、邓太后临朝称制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精选8、离散几十年的有情夫妻又团聚64、宦官祸乱朝纲25、孤胆将军耿纯52、吴祐仁义执法58、宦官政变立顺帝34、刘秀的女人们1、大灾荒造成人吃人42、蔡伦发明造纸术52、吴祐仁义执法28、马革裹尸遭遇冷落14、行仁义招降窦融13、四大势力割据西方38、富有心计的汉和帝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精选4、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7、智取洛阳东汉建都48、爱民模范第五伦43、张衡制作地动仪36、刚猛治国的汉明帝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46、一代贤王刘苍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17、灭公孙统一天下43、张衡制作地动仪30、清高人不攀附权贵马援马革裹尸遭冷落44、班超收复西域11、赤眉灭掉更始帝57、阎太后又立小皇帝16、施巧计卢芳自灭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9、后院起火置之不理23、“大树将军”冯异70、董卓入京朝廷遭殃70、董卓入京朝廷遭殃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51、义烈之女羊子妻24、刺奸将军祭遵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33、刘秀的文臣们16、施巧计卢芳自灭34、刘秀的女人们50、义烈之士朱晖64、宦官祸乱朝纲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55、邓太后临朝称制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58、宦官政变立顺帝精选1、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首领45、窦宪灭掉北匈奴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13、四大势力割据西方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