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宦官杀害大将军

宦官杀害大将军

汉朝时期的大将军,职级高于丞相和三公,既统领军队,又辅佐朝政,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地位。著名权臣霍光和王莽,都是以大将军的身份辅政的。

然而,窦武这个大将军,却当得相当窝囊,他执政后为朋党平反,并准备剪除宦官势力,却不料宦官先发制人,不仅杀了窦武,而且变本加厉地镇压朋党,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党锢之祸”,可见宦官能量之大、势力之强。

《后汉书》记载,窦武是东汉名臣窦融的玄孙,他出身名门,恭谦好学,年轻时候就以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而出名,还教授了不少学生,在当地名声显赫。

窦武的长女叫窦妙,被选入宫,初为贵人,后被汉桓帝封为皇后,很受宠爱。因此,窦武入朝做官,先当郎中,后升任越骑校尉,并被封侯,食邑五千户,富贵加身。

窦武为官清正,廉洁奉公,不接收任何礼物,家中生活简朴。当时遭遇灾荒,粮食歉收,窦武用车载着粮食饭菜,在道路上施舍饥民。窦武礼贤下士,喜欢结交名士,他把皇帝和皇后的赏赐,全部送给了太学学生。

窦武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他的侄子窦绍在朝中任虎贲中郎将,因为骄横奢侈,常被窦武训诫。窦武见他屡教不改,就给皇帝上书,请求把他免官了。窦武十分痛恨宦官们的横行霸道,自然与李膺、陈蕃等正派人士站在了一起,共同对抗宦官,被誉为朋党的三君之一。

公元166年,发生了第一次“党锢之祸”,汉桓帝大肆抓捕党人,窦武因是皇帝的岳父,得以幸免。但窦武仍然十分愤慨,他接连上书,为党人辩护,力劝汉桓帝分清好坏,任用忠良。窦武还上交官印,拒绝上朝,以示抗议。在窦武的努力下,李膺等人的性命得以保全,有些党人也被释放,减轻了“党锢之祸”的危害。

公元167年年底,汉桓帝驾崩,窦武和女儿窦太后经过商议,立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皇帝。窦太后临朝摄政,窦武升任大将军,主持朝政。形势发生大变,对朋党十分有利了。

窦武立即把受到迫害的大臣召回,委以重任。陈蕃担任太傅,与窦武共同辅政。李膺、杜密等朋党人士齐聚朝廷,他们群情激奋,摩拳擦掌,准备彻底铲除宦官势力。

诛灭宦官,是件大事,必须要秉告窦太后,由窦太后颁发诏令才行。然而,窦太后不懂政治,见识短浅,说:“宦官在宫中任职,这是汉朝以来的老规矩,世代相传,怎么能够全部废除呢?”

窦武见窦太后不同意,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处罚罪行严重的宦官,窦太后答应了。于是,窦武杀掉了罪行明显的几个宦官,罢免了一批宦官的职务,却也打草惊蛇了。

当时,宦官中权势最大的是王甫、曹节、郑飒等人,窦武请求诛杀他们。但王甫等人十分狡猾,行事谨慎,没有明显的罪状,而且他们能说会道,善于逢迎,迷惑了窦太后,窦太后不同意。

窦武就将郑飒关进监狱,严刑拷问,让他招供王甫、曹节等人的罪行,打算拿到证据,再奏明太后,一并铲除。郑飒当时担任长乐尚书,知道的事情不少。

宦官们也不是吃素的,窦武等人一上台,他们就预感到将要大难临头了,自然做好了应急准备,窦太后的见识浅薄和窦武的迟疑不决,让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陈蕃等人见事情紧急,都劝窦武立即动手,以防夜长梦多。窦武却想拿到郑飒口供之后,奏明窦太后再动手,那样做,名正言顺。窦武是书生气十足!

郑飒熬不过酷刑,终于交待了宦官们的全部罪行,窦武大喜,立即给太后上书,请求诛灭宦官。可是,宦官们暗地里早就谋划好了,做好了各种准备。郑飒一招供,宦官们就知道已经是最后的生死关头了,必须要铤而走险,先发制人,拼个鱼死网破。

公元168年9月,王甫、曹节等十七名为首的宦官,集聚在一齐,口含牲畜血,共同立盟发誓,要诛杀窦武等人,随即开始发难,史称“九月宦官政变”。

宦官们政变,最大的优势是皇帝。他们首先关闭宫门,挟持了汉灵帝,同时也挟持了窦太后,夺去玺书,使窦太后失去了作用。宦官们都是皇帝和太后身边的人,干这事自然轻而易举。当时,汉灵帝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宦官们连哄加骗,软硬兼施,让他颁发了好几道诏书,有的是任命宦官担任要职的,有的是诏令逮捕党人的。

王甫被任命为黄门令,手持皇帝诏书,带领爪牙去逮捕尚书令尹勋,尹勋不接受,被当场杀死。于是,宦官们占据了朝廷中枢,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任意发号施令了。

宦官们又手持皇帝诏令,去逮捕窦武等人。窦武知道这是宦官们作乱,赶紧跑入北军军营,向将士们下令:“宦官反叛,尽力诛杀,有功的封侯”。

宦官们手持皇帝诏令,集合了宫中羽林军一千多名士兵,由王甫率领,去与窦武统领的北军对抗,但力量明显不足。窦武的北军人多,打败宦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意外,形势瞬间对宦官们有利了。

原来,将领张奂平定了羌人叛乱,回京报捷。张奂是东汉名将,所率军队又是兵强马壮。宦官们便假借汉灵帝的名义,给他下了一道诏书,令他率军平定窦武叛乱。张奂刚到京师,不明真相,只得奉诏,与王甫合兵一处,去打窦武。

张奂率大军与窦武对阵,兵力明显占有优势。窦武的士兵见了,心生畏惧。王甫命人齐声高喊:“窦武谋反,你们都是保卫皇帝的禁兵,不要跟他走,投降过来的有赏。”

北军士兵平日畏服宦官,眼下宦官又是打着皇帝的旗号,而且张奂军队人多势众,于是纷纷投奔过来。结果,两军还没有开打,窦武的士兵就跑光了。窦武见大势已去,只得含恨自杀。

张奂是武将,长期在外领兵,他不属于朋党,但也不依附宦官。平定了窦武以后,张奂知道了实情,自责不已,坚决不接受宦官们对他的封赏。后来,张奂被宦官们诬陷罢官,归居故里。

窦武死后,宦官们凶残地把他的宗亲、宾客、姻属全部诛杀。窦太后也被囚禁起来,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宦官们仍不肯罢休,又大肆收捕迫害朋党人士,李膺、陈蕃、杜密等一百多人被杀。有的并不是党人,但只要是得罪了宦官,就被做为党人治罪。这样,前后被杀、流放、监禁的,多达六七百人,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比第一次持续时间更长、危害更大。

第二次“党锢之祸”过去八年之后,大臣曹鸾上书,为朋党人士鸣冤,抨击宦官。这个时候,汉灵帝已经二十多岁了,但他昏庸无能,仍然倚重宦官,见到奏书,勃然大怒,立即处死了曹鸾。汉灵帝接着颁发了一道诏书,凡是朋党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而且牵连五族,均不得为官。

不少学者认为,两次“党锢之祸”,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本,从此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清廉正直的官吏几乎绝迹,宦官势力控制了整个朝野,东汉王朝的黑暗和腐败达到了顶峰。

20、寇恂功绩堪比萧何64、宦官祸乱朝纲精选7、匈奴被灭后去了哪里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63、汉桓帝诛杀梁翼11、赤眉灭掉更始帝63、汉桓帝诛杀梁翼25、孤胆将军耿纯19、邓禹智勇赛过张良精选9、太监就能发动政变立皇帝51、义烈之女羊子妻74、汉献帝“献出”东汉江山43、张衡制作地动仪30、清高人不攀附权贵59、汉顺帝顺从宦官21、耿弇用兵媲美韩信50、义烈之士朱晖20、寇恂功绩堪比萧何44、班超收复西域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39、佛教传入中国9、后院起火置之不理28、马革裹尸遭遇冷落精选7、匈奴被灭后去了哪里43、张衡制作地动仪10、吕母起义史称第一61、梁冀专权跋扈14、行仁义招降窦融48、爱民模范第五伦50、义烈之士朱晖44、班超收复西域精选5、道教是怎样建立的6、平定河北登基称帝7、智取洛阳东汉建都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69、宦官又杀一个大将军10、吕母起义史称第一25、孤胆将军耿纯新视角读后汉书 序言和目录31、好男儿不舍糟糠妻21、耿弇用兵媲美韩信18、以柔治国光武中兴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22、吴汉忠勇犹如周勃39、佛教传入中国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64、宦官祸乱朝纲45、窦宪灭掉北匈奴精选8、离散几十年的有情夫妻又团聚23、“大树将军”冯异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35、刘秀的儿子们56、汉安帝安于享乐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29、强项令不向权贵低头7、智取洛阳东汉建都62、李杜不畏强权57、阎太后又立小皇帝63、汉桓帝诛杀梁翼60、梁太后临朝听政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39、佛教传入中国57、阎太后又立小皇帝30、清高人不攀附权贵55、邓太后临朝称制24、刺奸将军祭遵29、强项令不向权贵低头64、宦官祸乱朝纲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28、马革裹尸遭遇冷落10、吕母起义史称第一38、富有心计的汉和帝47、仁德太守许荆马援马革裹尸遭冷落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1、大灾荒造成人吃人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35、刘秀的儿子们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42、蔡伦发明造纸术17、灭公孙统一天下21、耿弇用兵媲美韩信51、义烈之女羊子妻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22、吴汉忠勇犹如周勃26、两员大将死于暗杀11、赤眉灭掉更始帝54、丑女有德举案齐眉15、出奇兵击败隗嚣47、仁德太守许荆38、富有心计的汉和帝26、两员大将死于暗杀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32、刘秀的官吏制度2、刘秀兄弟乘乱起兵55、邓太后临朝称制53、酷吏有情夫妻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