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怕疼

第348章 怕疼

高知城的城门入口朝南,那里并不在大顺军的炮击范围之内,外面只驻扎了一小队监视的士兵。

当举着白旗的武士出现之后,双方语言不通,但武士送来了一张写满了汉文的信,说明了来意。

军官急匆匆跑到刘钰身边,将这张纸递了上去,问道:“大人,见还是不见?谈还是不谈?”

此时第一轮炮击已经结束,后面的倭人农夫已经开始背着石土往壕沟那跑。

这和攻棱堡不同,棱堡还要挖之字壕,以避免棱堡的炮击。

可高知城的西北边根本没有炮,也没有修出来如同棱堡一样的低矮不易瞄准打击的炮台,甚至还是石砌的墙。

这些农夫也就不需要之字壕的掩护,直接从后面将大量的石块往前运。

刘钰没有立刻看信,而是慢悠悠地看了一阵农夫的忙碌,这才不缓不急地说道:“见,自然要见。只是,一边见,一边谈,这边的壕沟也要填平、沼泽也要铺好。我倒要听听这些倭人想谈什么条件。”

“农夫有人、商人有钱、读书人有文化,还缺个底层武士的刀剑嘛。若能投降,筛选一下,再多说几句,也算是圆满了。”

挥挥手,将战役指挥权交到了参谋部的手里。

自己与史世用带着一些卫兵,就将会面的地点选在了攻城阵地附近,只叫军官过去把那几个武士押送过来。

四名武士被押送着来到刘钰身前,炮声再度响起。

为首的武士当即便道:“我等下山与贵国来谈,为表诚意,还请停止炮击。”

刘钰一听这话,冷笑道:“你是何出身?现居何职?我堂堂天朝伯爵,你何等身份,竟而不拜?都言倭人蛮夷也,不知礼节,无有礼仪,难道连上下尊卑都不懂吗?”

倭人武士的头目没有就日本不是大顺的朝贡国这个方向来反驳,而是也学着刘钰的神情冷笑道:“唐人既知尊卑,却缘何要和低贱的农夫站在一起呢?”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尔等小邦,尝有人言,倭人有小礼而无大义。此言得之。”

想着要让日本“取其糟粕、去其精华”,便又故意将孟子的话说了一番,随后便指着远处正在填平壕沟的倭人农夫,与为首的武士说道:“你真个儿要与我辩经?我时间倒是挺多的。”

那武士顺着刘钰的手指看去,见壕沟已经填平了大半,脸色大变,只好屈膝跪下,想着刘钰既是唐人的伯爵,怎么也算是一个藩主大名了,知道这时候在礼节问题上不能拖延,只好行此大礼。

“唐人的伯爵大人,我等也听闻了你的仁政宏愿,只是家主尚且参觐未归。我等虽不能替家主决定,可是待家主归来,亦可进言。大人的条件我们都知道了,我们可以答应,将来减少农夫的贡赋、规定最高的贷款利息、一切之前的土地典当质押文书均为无效。”

“大人既要去追问萨摩岛津氏侵琉球事,可调转船头向西,土佐亦可出人领航;若大人要去江户,我等亦可相送。”

“萨摩岛津与琉球之事,土佐实不知。”

刘钰面色稍霁,装作一副很讲道理的样子,启口道:“尔等真有谈判之意,可让出高知城。携带刀剑从城南出,如此方有诚意。否则,我缘何要信?”

“我虽仁义,却非宋襄。高知城旦夕可下,我本不欲见你,只是想着交兵必有死伤,心有不忍。”

“若不然,我会继续攻城。在此期间,也不会停下攻城。你可速速回报,备说如此。”

“天朝乃礼仪之邦,我亦为仁义而来,尔等若能谈,我必可保证众人安全,不会伤害分毫。”

“你若迟疑犹豫,不妨在这旁观,见我如何攻下高知城。”

直接告诉土佐武士,自己的条件就是城中立刻放弃抵抗,自己可以保证安全。但不管谈不谈,自己不可能停下攻城的。

为首的武士眼见那些农民还在继续填土,也知道不能在拖延下去了,可他还需要得到一份保证。

“大人既来自唐国大邦,必读太史公言。前汉时,李将军尝为陇西守,羌尝反,李将军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李将军诈而同日杀之。王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李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

刘钰呵呵一笑,随口便道:“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既如此,又何必以李将军诱杀俘虏之事说之?你且放心。”

土佐武士这才放心,转身欲行,又被刘钰叫住。

“且慢,还有一事。若出城,必要上缴武器,包括佩刀。由我属下代为保管。待契约成,我军自退,武器也会一并交还。”

“什么?此事断不可行!”武士想都没想,下意识地反对了一句,想着下山也就罢了,可要交出自己的佩刀?这怎么可能?

刘钰摸出腰间皇帝赏赐的簧轮短铳,笑道:“我要杀汝等,你们带不带刀都无影响。叫你们交出佩刀,自有缘故。我闻尔邦有《刀狩令》,农人见了武士必要行礼。如今我既作保,定仁义之契,农夫与你们面谈时候,你们若佩刀,到底是拜还是不拜?”

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然而那武士却道:“佩刀是武士的性命和荣耀,不可轻下。”

刘钰闻言,也不说话,转过头看着已经在填平沼泽的农夫。

倭人武士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知道时间紧迫,刚要说一句,才开了一个字,就被刘钰打断。

“昔年春秋乱世,卫懿公好鹤亡国。翟人追杀卫懿公,尸体残破,唯肝完好。忠臣弘演,寻到卫懿公的肝脏,便剖腹自杀,取出自己的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棺椁,纳主公之肝而葬之。此切腹之始也。”

“我也素闻尔邦有剖腹之礼,以证其忠。此事看你们怎么看了,若是以为此事为仁义,主公并非受辱,则可出城暂降;若觉得此事终究是受辱,那就剖腹以证己忠。”

“去吧,就这么说。觉得这是为了仁义而不算受辱的就出城,觉得这是受辱的就剖腹,亦算是给他们些体面。否则,你难道忘记了浦戸城之战的死状吗?我虽仁义,我收下的水手却鲜有仁义之辈。”

说完这一句,刘钰就转过身不再搭理这几个人。

为首的武士想到那日浦戸城之战后,那些唐人水手杀人的残酷暴虐,以及对尸体的极不尊重,心中暗寒。

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下去,咬咬牙,一溜烟地朝着城中跑去,只想把这个消息传递回去。

到底这算是智计?还是仁义?还是屈辱?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若不早做决定,那就只剩下战败的屈辱了。

现在出城,还可以说这是出于智计,亦或者可以说出于仁义。但要是被这些唐人攻破高知城,那就只能算是屈辱了。

跑回高知城,将刘钰的条件一说,藩主留守的家臣也立刻出现了分歧。

有人认为这是智计,只要先把这些唐人骗走,才能为家主守住基业,这是忍辱负重。

也也有人认为,摘下佩刀,实在是耻辱,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炮声还在继续,已经来不及争论了。

出城野战的胆量又没有,那些认为是屈辱的,只有一死了之了。

三十多个认为是屈辱的人被集中起来,迅速找好了介错人。

炮声还在继续,过多的形式也来不及上演,但基本的流程还是要走完。

只是捧刀的助手捧着的,却不是刀,而是一柄柄的扇子。

有人不怕死,有人也不怕疼,可不怕死的总是多于怕疼的。都是凡胎肉体,谁不怕疼?

切腹那么疼,一般的武士也不会选择真的切腹,只是走个形式罢了。

或是用木刀、或是用扇子,在自己的肚子上稍微划拉一下,介错人抓紧时间砍下脑袋,一刀的事。

不然真的切腹,怪疼的,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显然,土佐藩的这些武士,有些真的敢死,但却没有一个敢用刀切腹的。

许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前些日子的浦戸城之战,可能是这些武士们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血,那时候就有不少人腿软了,况于切腹。

这些认为是屈辱的,拿着扇子比划了一下,后面的介错人手起刀落,砍掉了脑袋,就算是切腹完成。

三十多个人还没全都切完,两枚臼炮的开花弹就在他们不远处爆炸,介错人忙匆匆地不等剩余的人拿扇子比划,就把脑袋赶紧砍下。

随后,剩余的还能动弹的武士都来到了城门处,遵守着约定,等待大顺军抵达后,将佩刀一一摘下。

他们并没有多少忐忑和不安,觉得刘钰是个君子,必然说话算话,不会加害于他们,诱而杀之。

很快,这些人被押送到了攻城阵地附近,那些已经忙完了自己事的农夫,看着往日不可一世的武士老爷们没了佩刀,欢声雷动。

刘钰悄悄附在史世用耳边道:“史兄,你带一队兵,再带许多农夫,先占了高知城。封了粮米金银,不得轻动,叫那些农夫将山上的伤者都抬下来。”

史世用见刘钰似乎真的有意要谈,奇道:“大人这是真把自己当仁义君子了?怎么说谎说多了,自己都信了呢?难不成大人还真和他们废口舌?”

刘钰大笑道:“我废什么口舌啊?我只作保。你只管去,那几个豪商富户也都在山上,若是金银都在山上最好,若不在山上而是藏在窖中,我还得教这些农夫一些本事。”

史世用一怔,心道什么本事?

“我大顺开国汝侯、追武威郡王、太祖皇帝麾下节制百官权将军,当年在京城的本事啊。”

(本章完)

第234章 打小抄第606章 怀念过去(下)第104章 浩然正气第413章 自我意识(下)第615章 政变加盟第49章 不同的后浪第1364章 国富论(七)第308章 礼法还是利益第1044章 新危机(下)第941章 自觉(三)第119章 昂贵的马屁第67章 开眼看世界的契机第875章 留人诛心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1455章 最终的闹剧(二)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76章 恍然第1494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1392章 凡尔赛和约(十九)第204章 投名状第625章 手段第314章 绑定第830章 海牙惨案(七)第1373章 里病外治(九)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18章 软实力恫吓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三)第417章 最后的机动兵力第726章 昨日投名状 今日罪名簿第81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第834章 同病相怜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120章 乡约村社(一)第709章 谁占了最大的便宜?第722章 墙头草(上)第798章 伪赤子的人设第602章 帝国末期都这样第995章 娴熟第1414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五)第409章 约法三章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380章 凡尔赛和约(七)第744章 巴达维亚新政(五)第428章 精锐对精锐第211章 撬动的杠杆第1337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八)第1182章 剃须 易服第167章 论迹第6章 邀请第1314章 逼着商人赚钱(中)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下)第968章 盐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210章 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中)第535章 为什么是锡兰(上)第1367章 里病外治(三)第484章 也就那么回事第499章 洗头第174章 僭越第215章 海军部第762章 荷兰灾难年(二)第781章 谈定第764章 荷兰灾难年(四)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346章 埋雷第1440章 分歧(六)第1236章 三战定印度(三)第320章 荣誉第606章 怀念过去(下)第341章 朱子阳明第194章 卸力第230章 科技攻关小组第297章 宁与友邦,不给国人第810章 圣君第1002章 献礼第1295章 死与复仇(十六)第1351章 你们准备好了吗?第299章 国小而不处卑第1508章 终章 九三年(廿六)第296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1116章 脉络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305章 外交无用论第39章 心思不纯第541章 人性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国是最美的第1078章 争功(三)第1372章 里病外治(八)第985章 决胜千里之外(八)第1033章 修补者的绝望(上)第572章 蓝狗子第96章 未雨绸缪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枪声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143章 最后的布置(四)第294章 礼贤下士第393章 一人可当两万兵第1017章 全都装傻(上)第1452章 “帝”(四)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