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死国矣

第349章 死国矣

史世用笑道:“大人果然内行。土佐多木,夹棍做起来却是容易。只是大人既要做谦谦君子,这钱可等不到喽。”

笑罢,自带人上山,占据地势,又叫人将山上受伤的武士都抬下来,自领了一队士兵占据被烧毁还未修复的天守阁。

将那面硕大的“仁义”大旗树在故旧天守阁上,又将一面书写“替天行道”四字的大旗竖起。

城下,刚才还敢跟着刘钰填平壕沟沼泽、甚至敢在看到武士们被俘之后欢声雷动的农民,此时这些武士已无反抗之力,却反倒生出了一丝丝畏惧。

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甚至一些武士猛一抬头瞪了那些农民一眼,农夫就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直视,向后退却。

长久的欺压已经形成了一种威压的惯性。

权力,信则有、不信则无。哪怕此时武士的刀剑都被收缴、哪怕替天行道的大旗在高知城高高飘扬,那个千百年形成的、阴魂不散飘荡心间的魔鬼,却还在农夫的心头不散。

刘钰知道,想要搞事,需要头羊,于是与众人道:“我只作保。既做保人,便需有双方代表。如今武士在此,却还需庶民的代表。”

“谁人敢来,行此仁义大事?”

连问三声,最开始和刘钰接触,帮着刘钰写过檄文的寺子屋师匠先站出来道:“此大义也,我敢!可还有读圣贤书的,通圣贤之义的,站出来与我同事?”

此时来看热闹的,可不只是那些农民,连同城下町的一些人也都前来围观这场“闻所未闻之盛事”。

寺子屋的师匠带了个头,人群中一些读过书的,心头有些犹豫。

此等事,确实是大义,也是大利。

且不说那些传单上说的仁义新政的终极、四民平等的遥远,便是此时能谈的这些条件,对他们何尝不是有利的呢?

废除高利贷、降低利息、藩主出钱作为官钱出贷、均分土地、废弃典当土地文书、平抑物价、减少贡赋……总有一项,和他们息息相关。

况且,这些都是符合圣贤大义的,自己读过圣贤书,这时候难道不该站出来吗?

可也有人想,就算唐人作保,可藩主回来,只怕还是要报复的。若是别人站出来最好,有了好处,落不下自己;若将来报复,也不在自己身上。

想的最简单的,反而是一些穷的只剩下条裤子、根本不识字的几个农夫。

他们想的简单,自己一无所有了,土地还被质押了,现在根本还不上钱。四成领主的贡、一成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两成富商的租佃金,自己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

前几日吃了几天的白米饭,方知吃饱的滋味,更初晓白米甘甜,实远胜萝卜百倍。

又想着那几日吃饭时候听这些唐人说起的一些故事,心道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倒不如欢欢快快做一场。若成了,日后吃米;若不成,无非一死。

几个农汉刚要迈步出来,就见那些被俘的武士恶狠狠地朝他们瞪了一眼,几个胆气不那么壮的,下意识地缩了回去。

可那几个胆气壮阔的,心魔一除,心道原本你是武士老爷,如今还不是手无寸铁,还有什么可怕的?你既做的老爷,我缘何做不得?便做一日,也快活一日。

目光一触,不但不退,反而恶狠狠地反瞪了一眼,迈步出来道:“俺没读过什么书,可既是地契文书的事,唐人作保,我等小百姓也该站出来为一方。”

连不识字的农民都站了出来,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跟着向前一步,愿意加入到和武士老爷以及藩主们谈判的一方。

而最叫人意外的,竟是武士中也有两人站出来,走到刘钰前面冲着刘钰鞠躬道:“感谢大人,我们才得以知道什么是仁义。贤者不能上,而朽者不用下,此国政颓然之因。我等愿站在仁义这一边。”

刘钰扫了一眼这两个武士的衣服,心道这肯定是那种俸禄五六石、饭都够呛吃得起,还得来回去各处服役的那种最低阶武士。

“你们如何得知我的仁义?”

“回大人,我们从传单上得知。大人遍洒仁义于半空,我等奉命搜查,私读之后,若拨云见日。回想己身,实羞愧之。今日举大义,连农人都知大义,我等岂能不懂?”

一人从怀里摸出来一张一直藏着的纸,又对刘钰施以感谢,然后阔步走到了一惊站出来作为和大名武士谈判一方的人中。

随着这两个武士站出来,更多的人也开始往前站。

至于要谈什么,大方向上刘钰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而且这根本也不是讨价还价,只是让这些武士们签字承认,将来等藩主回来,促成此事。

刘钰虽是保人,却不用参与谈判,只留下了一队士兵在这掌控秩序,自己带人登上了高知城,与已经在城中搜检许久的史世用会和。

“大人,这倭人穷困至此?稻米倒是不少,可是金银只有约莫万两。我看这金银可以拿走,稻米就散于倭人百姓,如何?”

“我也正有此意。稻米又带不走,不如散掉。金银自是要带走的,这也不多,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看着地上堆积如山的稻米,刘钰心道是不是倭人的大名都有囤积大米的癖好?至于金银,也足见幕府搞参觐交代制的效果,根本存不下什么金银。土佐应该还是有钱的,但钱应该都在那些豪商手中,至于当地百姓敢不敢拷掠豪商,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几人就坐在稻米堆上,军官们问道:“大人,此间事算是了了?咱们该去江户了吧?”

刘钰眺望着山下聚集的人群,摇头道:“还欠点火候,不急。你可知道咱们如今坐的位置,便是倭人大名所谓的天守?倭人百姓其心已动,只差最后一步,叫他们踏足原本只敢仰望的天守阁,得知不过一堆石土而已,想来待咱们一走,会很有意思。”

“来人,去知会一声那个倭人师匠,便说他若欲行大义,此地便是钜桥。若有胆魄便行之、若无则我代行。”

“告诉他,自古变革者,未曾有不流血者。切支丹教徒尚有岛原之勇,古儒一派难道只会口称大义?”

军官和通译领命,急忙下山,刘钰从怀里摸出一叠简单的小册子,上面是他这些天夜里奋笔疾书的“术”。

如何组织、如何鼓动、如何守城,都是速成之法,或许仅适用于高知城及如今土佐藩的局势。

纸上也明确地说了,藩主未必可信,应该如何如何做、如何如何扣押人质、如何如何不能轻信等等。

眼下,那些人还只是在和土佐藩的武士谈判,似乎还在祈求领主的施舍。

但如果有人敢走到天守阁,将大名的财米分掉,那就不是在谈判了。

若有几人敢大步走上来分米,那么此地便是钜桥、此地便是鹿台,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不负他所望,不只是那个寺子屋的师匠,还有其余几个识字读过书的人也都一并来到了他们之前只敢仰望的天守阁中。

刘钰坐在米堆上,笑道:“此地米多,钱财却少。我倒是想起一桩旧事。”

“我大顺太祖皇帝起义兵,入京城之前,前明幽宗欲守城而无钱,遂请借贷于百官。然百官皆清廉如水,此事遂罢。待我朝太祖皇帝入京,权将军做夹棍五千,拷掠京城百官,得钱数百万。”

“所以这里只是钜桥?亦或者这里既是钜桥,亦是鹿台,就看你们的本事了。前几日你说那些富商豪商,若纣之夜宴,想来钱财不少。这些钱皆取自民脂民膏,我不欲取,你若有心,替我发还于百姓。”

这几个读过书,但也只读到明朝灭亡之前的事。之后锁国,他们对很多事并不知晓,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当年唐国京城的细节,心下惊奇,也将这番话记在了心底。

刘钰也不讳言,直截了当地说道:“这里是钜桥也好、鹿台也罢。可要知道一件事,武王若败于牧野,则必为醢酱。我看你们倒也有几分胆色,却不知这胆色到底几分?”

领头的那个师匠大笑道:“大人说的对。既然切支丹教徒尚且敢殉教,我等儒生岂无舍生取义之勇?况且天朝可帮一时,岂可帮一世?乾坤昏暗,自当有人化为闪电,纵一时之光,亦可叫后人心生希望。”

他刚要出言赞许,却不想旁边又有一个新面孔,小声嘀咕道:“况……若此为鹿台钜桥,天朝若武王,吾等其实不愿做微子启。武王固仁,比干岂无义?仁义相通,却终非周臣。”

“我来此,只不想唐人分此财货于民。既分为义,吾等亦可为之。”

刘钰闻言一笑,明白这个新面孔的意思,不是要学比干被杀,而是说……他不会做微子启那样的带路党,哪怕攻打来的真的是仁义无双的武王。

反正听这意思,好像是说反正这些米都要分,那他不能让刘钰这些唐人来取这个仁义。

不过这都无所谓,这人若是存着这样的心思,根本活不了。活着,也无所谓,他那一套,不管是阳明还是程朱,亦或他们的古儒,道都走不通了。

轻笑之后,刘钰转为大笑,从怀里掏出那本小册子递与之前的那个师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死国矣!”

(本章完)

第1167章 备战(六)第334章 鸡肋的军港第64章 笑与悲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320章 荣誉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458章 刻舟求剑(下)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69章 备战(八)第1432章 鸩酒 解药(中)第496章 高规格的宴会第210章 航海条例第429章 先活下来吧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决于脑袋第1110章 上国心态(四)第1403章 迁徙路(六)第1462章 最后的闹剧(九)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463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下)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1440章 分歧(六)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170章 备战(九)第378章 还是朝贡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83章 转机!俄国背锅侠来了第1098章 工业革命(十一)第1347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七)第1038章 大获成功(三)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7章 缩头王八生了个横行螃蟹第392章 最适合的俄国模式第659章 朋友和敌人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1486章 终章 九三年(四)第322章 五月第95章 任侠士第1364章 国富论(七)第945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下)第1325章 破灭的第一版山巅第1367章 里病外治(三)第1051章 坐庄(下)第391章 科学的困境第386章 黄道婆计划第1372章 里病外治(八)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941章 自觉(三)第544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第1074章 恶龙残影(九)第576章 另一种空想(下)第703章 海战(一)第1436章 分歧(二)第735章 咱们(下)第1187章 理藩学(上)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七)第612章 抢人才第922章 归来第1513章 终章 九三年(卅一)第479章 全套一条龙服务第1051章 坐庄(下)第1489章 终章 九三年(七)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63章 投机性种粮第1340章 最后的增兵第952章 交出主动权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638章 不调停的调停第970章 给钱第1108章 上国心态(二)第511章 依旧还是收租的模式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上)第15章 居高临下第86章 外交讹诈第807章 阉党(上)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337章 见过第527章 作孽则心忧第1114章 上国心态(八)第580章 同样的荷兰人,不同的态度第995章 娴熟第931章 觉醒(三)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643章 反对重商主义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学牌第441章 疯了第907章 南洋大开发(二)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满足的顺畅第936章 绑定(下)第106章 喊最响的口号第1029章 不公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学牌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三)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428章 精锐对精锐第666章 分赃大会(三)第246章 探险队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033章 修补者的绝望(上)第1162章 备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