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不担责任的表演

第361章 不担责任的表演

想通此节,德川吉宗哀叹一声,将刘钰的信件付之一炬,无论如何不能让这封信流传出去。

再想想这几年刚刚好转的财政、刚刚有了一些积蓄的府库,暗叹一声,心想刘钰啊刘钰,你真是煞费苦心,怕我将来没钱赔款吗?

纵然刘钰在德川吉宗心中印象不佳,可配合这些年刘钰的作为,德川吉宗还是相信大顺不是为了土地人口的征服。

如果真的如此,早在几年前享保大灾的时候,刘钰怎么可能又是送甘薯又是教铸币改革稳定物价?

此时可以断定一件事,至晚在刘钰送来史世用和战马等违禁品之前,大顺已经起了攻日之心。

如果是为了征服,趁着享保大灾的时候进攻不正好吗?

如果是为了征服,何必要帮忙出台各种政策稳定幕府的统治,甚至让幕府有了余钱,足够打一仗的?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幕府可是穷的连参觐交代制都暂停了。

越想越觉得可信,德川吉宗的心情虽然仍旧阴霾笼罩,可也总算不至如此绝望了。

如果只是要钱、开关、朝贡、册封,有何不可?

当然,打还是要打的,直接投了,威望骤降,那些外样大名不但有了大义名分,而且力量也没受损。

再一想刘钰和大冈忠相谈判后,没有逗留等消息,直接开溜,德川吉宗甚至涌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意相通”之感。这不就是怕他直接投了吗?

在确定了这一战要量幕府之财货、结天朝之欢心,借刀杀人而安内的大略后,德川吉宗再度将身边近臣重臣召集过来。

“刘钰已走,唐国开战之事,已不可避免。荷兰人恐真为刘钰所言,不肯因小而失大,定不助本国。”

“萨摩藩事,虽其自主,然既为内藩,幕府岂有不周护之理?刘钰小儿的信上,要我交出岛津氏谢罪。我为征夷大将军,断不可答应!”

上来先起了一个高调,让众人以为刘钰的信上真的写的是交出岛津氏这样的内容。

高调一起,幕府将军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重臣近臣亦是高呼,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然而精神的力量不是无穷的,这些人也清楚现在和大顺开战,毫无胜算。

大顺有刘钰,不是不会玩船的蒙元,指望神风,这一次怕是指望不上了。

“待明日,我便召集众旗本,亲领前往西海道,与唐人一决雌雄!”

表演般话音刚落,本多忠良、大冈忠相等人立刻齐劝万万不可。

德川吉宗等的就是这句话,大冈忠相出言道:“殿下,土佐之事,不可不鉴。刘钰既能说到,便能做到。若殿下亲领大军,与唐人合战与西海道,一旦刘钰领兵登陆别处,又将如何?”

“他以五百兵,便可攻下土佐。若其领三五千人,殿下大军在西海道,他却以水军隔绝水路,届时内地无兵,他岂不随意纵横?”

“农民皆苦,以‘仁政’而诱之,恐必大乱。殿下万万不可领军与唐人合战!”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但这句话德川吉宗是不能说的,他得做出一副不屈的姿态。

将来真要是坏了事,亦可推罪于他人,说是有奸臣不让他决战。

他本就定下了借刀杀人的想法,不过是等臣下规劝,此时话既有了,便做出一副忧愁状,无奈咬牙恨道:“刘钰、刘钰,果然奸诈!水军不能胜,荷兰人又不出兵,这将如何是好?”

本多忠良无奈道:“为今之计,只有如刘钰信上所言了。叫各处固守国城,集天下武士,分为多队。”

“刘钰攻城,最多十五日。可将各队分开驻守,间隔七八日路程。若刘钰攻,则城中坚守,大军前去解围。”

“各军相距七八日,若刘钰攻,则两军相合而援。待刘钰撤,再分开。唯有如此,方可守得住。”

这战略,本就是刘钰出的,如今却只能按照刘钰的步骤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有些屈辱,却又无可奈何。

真有些当日教你怎么种地瓜、教你如何改铸货币,今日再教你怎么打仗的意思。

可若不这么做,按照土佐的攻城的速度,一国一城的政策之下,哪里守得住?

大冈忠相又补充道:“可将土佐之事,整理成册,迅速发给各藩,叫其小心。征发农民,加固本城,操训武士,以待唐人来攻。”

德川吉宗道:“可是西海道又该怎么办?唐人大军来攻,必攻西海道。且唐人商贾久在长崎,知其底细。况且唐人善战,又有刘钰的海军助阵,登陆万人,如何守卫?”

这也确实无解。

如果没有刘钰在土佐搞出的事,最多也就是在江户多留一些人,剩下的怎么也能凑个七八万大军,集结于九州岛。

就算大顺军强横,和渡海远攻,按其所想,也就二三万。

以七八万对二三万,总还有些胜算。

可现在被刘钰在土佐这么一搞,在九州岛上能集结多少部队?真要是全军集结准备决战,海军把海峡一封,几千人就能搞得处处开花。

不管是本多忠良还是大冈忠相,其实内心都认为,西海道根本守不住了。可又不能直接放弃。

就刘钰在土佐搞得那些事,若是直接放弃,西南诸藩就得先反了:何不跟着王师去讨幕府?只要大顺答应保留西南诸藩的领地,这些藩主完全可以带路来攻,做明末时候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岂不美哉?

就算不做,可难不成还能玩坚壁清野?大顺的国土那么大,郡县制收税都能收明白,在这种分封制的地方收税,那不是易如反掌?分封制是行政管理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能玩郡县的去分封制的地方收税容易、反之却难。

这又不是南洋,又没有水土不服、疾病多生的情况。一旦放弃,明年稻米收获的时候,大顺连军粮都省了运了。

可打又打不过啊。

大冈忠相只好直言道:“殿下,我以为此战恐无胜算。不若召集西南诸藩之兵严守,若能胜,固然好。若不能胜,不若死守别处,拖下去。”

“拖到请和,昔年勾践有耻,二十年复仇,本邦可效之。”

“唐人所仗者,水军也。请和之后,卧薪尝胆,暗请荷兰人为助,编练南蛮战舰。想来三年即可成军。”

“将来再打回去便是,只要全灭唐人海军,刘钰所用之策,我等皆可百倍还回。他能四处登陆袭扰,将来我们也可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刘钰,我们岂知外面的世界变化如此之大?火器如此犀利?战舰如此强横?幸于唐国也只是编练不久,我们还可奋起直追。”

大冈忠相亲眼见过刘钰的战舰,明白那是此时不能对抗的。

但考虑到之前的唐人风说书所记录的内容,大顺的海军应该也就是这几年新建起来的。

一艘船到底需要多少钱,他不清楚。一名合格的军官需要多久才能培养出来,他也不清楚。

但他觉得,大顺既然可以在数年之内攒出一支海军,只要幕府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三五年之内也足以搞出一支海军。

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而且还可以从荷兰人那里购买,只要还有金银,怎么可能会有买不到的军舰?到时候可以聘请一些荷兰人,传授海战之法。

日本自古也会造船,岛上木头也有不少,想必造几艘南蛮战舰,当无问题。

无非是船而已。

其实他还有些话,只是这时候真的不好说出口。

在大冈忠相看来,根本打不过,那还打什么?打仗还要花钱,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直接投了,留着原本用来打仗的钱,或是购买军舰、或是购买大炮、或是购买火器。

这才是正途。

就算是恢复了鹰狩令又怎么样?唐人既然敢把善于骑射的人派来做细作,教授骑射之法,足见骑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那两个土佐来的家臣武士却是仔细形容过土佐之战的情况。不考虑那些农夫的一揆,刘钰手底下的火器部队,也是无法击败的。

新式的大炮让可以凭此坚守的山城,变得轻易可破;插着刺刀的铁炮手,更是在野战中无法战胜的。

要么就孤掷一注,赌刘钰只是吓唬人,将兵力全都集结到九州岛,合战一番,胜便胜、败便败。

要么干脆就不打,学学越王勾践,把省下来的钱作为日后复仇的资本,购买火器战舰。

现在说打,却又分兵防守,各个击破;说不打,却又集结兵力,非要在九州岛试一试。

这完全就是瞻前顾后的办法,正中唐人的陷阱。

战略上应该不打,省钱装孙子卧薪尝胆;可政治上,又不能不打,若是一仗不打就选择答应唐人的条件,幕府的威严必然扫地。

哪怕明白知道这一战必败,去往九州岛的军队必亡,可终究这一战还是要打的。

不是打给大顺看的,大顺知道幕府不能打。

是打给那些外样大名看的,不是幕府不打,实在是尽力了却打不过,再答应大顺的条件,也就顺理成章了。

既要考虑政治,大冈忠相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没法说的。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德川吉宗此时想的却是:若由西南诸藩和大顺接触,暗地走私,编练新军,则恐幕府的统治不能稳固。谈判时候,一定要与刘钰接触,力求大顺不能和西南诸藩直接贸易,为此可以答应更多的条件。

(本章完)

第478章 看破第24章 奇怪的圣旨第373章 强盗逻辑第520章 科班与草莽第658章 光荣复辟(下)第1135章 假装心怀社稷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21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第199章 报捷第1023章 割裂(一)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后的守望第517章 城里城外(上)第885章 县令第351章 旧相识第161章 全家死绝优先第396章 权轻而言重第595章 缺钱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02章 见人说人话第88章 变革的第一抹涟漪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419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十)第331章 雷罚第245章 垂钓第125章 红装武装第232章 工业还是金融地产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827章 海牙惨案(四)第80章 开个小洞第1424章 言方兴(下)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418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九)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327章 第四把锁第1245章 钻石湾屠杀(一)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第299章 国小而不处卑第1128章 志向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这第477章 四凶第1308章 死与复仇(二九)第374章 送礼的格局第1330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一)第932章 觉醒(四)第1237章 三战定印度(四)第1475章 临别告诫(一)第940章 自觉(二)第514章 汉时黄瓜顺时枪第495章 靖改鲸的误解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57章 最终的闹剧(四)第782章 身份第1467章 最后的闹剧(十四)第339章 取义第56章 埋伏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69章 恶龙残影(四)第1201章 木牛流马(八)第883章 无用功第1242章 三战定印度(九)第258章 陆军换海军第181章 监狱船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一)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262章 纸老虎第845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七)第664章 分赃大会(一)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375章 凡尔赛和约(二)第761章 荷兰灾难年(一)第1002章 献礼第801章 时代的浪漫(下)第827章 海牙惨案(四)第390章 清华园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789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六)第826章 海牙惨案(三)第534章 此时此刻不新鲜第21章 纸上谈兵第1469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第1088章 工业革命(一)第235章 市什么骨第124章 女无脂粉闺中态第995章 娴熟第737章 机遇(下)第333章 礼部谈利 军方谈礼第103章 黑骑士和公主第102章 见人说人话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91章 提点第366章 模式选择第848章 威望(上)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后的守望第827章 海牙惨案(四)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98章 十六年后方为人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409章 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