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二)

第621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二)

“对瑞典的战争,一切顺利。只要对瑞典的战争获得了胜利,沙皇和您的威望都会增加。”

“俄罗斯的贵族,不会反对一个对俄罗斯做出贡献的君主和摄政王。”

摄政女王点了点头,她虽然不信伊丽莎白会政变,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如奥斯特尔曼伯爵所言,不给家人犯错的机会,就是帝王家最大的亲情。

直接抓捕的话,可能计划俄国传统派的极端反对。再怎么说,那也是彼得大帝的骨血,在继承法被彼得大帝变更后,女性也是有绝对继承权的。

抓伊丽莎白,就像是“德国人在俄罗斯的首都抓捕俄罗斯正统继承人”,反倒更容易闹得人心惶惶。

奥斯特尔曼的这一招釜底抽薪,确实精妙。

场面上来说,俄国大胜的背景下,将锦衣卫军团调往芬兰,对瑞典进行最后一击,快速结束战争,无可厚非。

一旦对瑞战争结束,拉西元帅携胜利之威返回,到时候对彼得堡局面就能完完全全地掌控住了。

拉西又不是俄国人,而是一个当年追随詹姆斯二世的流亡贵族。

俄国一年内三次政变,很多人受到牵连,拉西被摄政王母子器重,担任了对瑞作战的总指挥,这份“知遇之恩”肯定会让拉西效忠伊凡六世的。

只要打赢了,伊凡六世就可以号称是“彼得大帝精神的继承人”。彼得大帝不是一生都在和瑞典作战吗?难道打赢瑞典不正是彼得大帝的构想吗?

“伯爵大人,就按您的办法做吧。29号庆典结束,就将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调往芬兰。”

“在此期间,也希望您尽快与那位中国的侯爵达成协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然,一定说清楚,中国不能干涉瑞典和俄国的战事。”

“法国人一直试图调停,我不希望中国人也来调停这件事。”

奥斯特尔曼应下了命令,心想这又是一场难缠的谈判,刘钰的为人他多有耳闻,这种人不可能那么轻易就妥协的。

虽然可能大顺并不是太在意瑞典,那不过是个工具,用完就扔而已,反正界约都签了。

但是,瑞典大使也在,就算是场面话,只怕刘钰也会做出一些姿态,做给瑞典人看。

想想,就让奥斯特尔曼伯爵感觉一阵阵头疼。

…………

回到缅希科夫公爵府的刘钰,也丝毫没考虑瑞典的事。

当真就是把瑞典当了个吓唬俄国的工具,现在都用完了,而且基本是一次性的,哪有还关注一次性的工具的说法?

反正瑞典打不赢,只要不赢,结局就一样——瑞典现在的王储,是伊丽莎白的亲外甥、将来的彼得三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无能老公。

伊丽莎白要是政变成功,瑞典反倒可以换个王储了,毕竟伊丽莎白没结婚,不好随便生孩子,得把外甥找回来继承俄罗斯。

将来再说将来的,瑞典人真顶不住了,找到自己,自己再说几句场面话就是。

回到公爵府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天气不错,彼得堡的市民观看了一场热闹的热气球表演,升空的参谋也把彼得堡皇宫附近的地形完美地绘制成图。

随军参谋花了三天时间,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预案,包括各种可能的意外。

等到避开了风头的拉谢塔迪侯爵前来拜访的时候,一份详细的政变计划已经制定完成。

两个人在密室里坐下后,也不需要任何翻译,这个时代的欧洲外交官都会拉丁语。

两人甚至连客套都没用,刘钰直接将政变计划递给了拉谢塔迪侯爵。

看过政变方案后,拉谢塔迪侯爵对刘钰的“专业性”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短短几天时间,单单说搞到了详细而准确的街区地图,这就足够叫人惊叹的了。

“政变日期,定在10月25号。太早,准备不足。28号、29号有庆典。正好,25号可以举办一个宴会。”

“到时候,彼得堡有实力的大人物都会来。我会燃放烟花,制造噪音。”

“伊丽莎白公主要尽快攻下皇宫,控制小沙皇和摄政王。一旦成功,立刻将逮捕令送到这里,我这边负责抓人。”

“同时,汉尼拔带回的哥萨克中的一部分,也会换上俄国军装,前往皇宫配合。”

拉谢塔迪侯爵心想,你都准备的这么详细了,还有什么可说的?照做就是了呗。

这倒确实是个极为稳妥的办法,外交宴会上搞政变,奥斯特尔曼等人全都来参加晚宴,那政变还有什么困难?

刘钰等拉谢塔迪侯爵看完,伸手将政变企划书要回,一把火烧掉。

袅袅纸烟中,刘钰又提醒道:“19号左右,就要让伊丽莎白公主‘生病’。以免我不邀请这个‘喜欢宴会和异域风情’的女人,显得过于突兀。我会在21号正式发出邀请。”

拉谢塔迪侯爵心想你倒想的周到,想着宫廷医生莱斯托克伯爵的转达,说道:“尊敬的侯爵大人,事实上,伊丽莎白公主想要见见您。”

刘钰心道这女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俩有密谋?就你这宫斗水平,若是放在大唐女皇时代,能不能成年都是个问题。

“请转告伊丽莎白公主,她是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舞台上的提线木偶。哪怕是买菜,都可以坐地起价、就地还钱。就算我有什么要求,她也可以选择不答应。”

“让她做好准备,等着25号这一天就好。等她登基成为女皇,我自然会去觐见。而现在,一个朝不保夕、命悬一线的女人,没资格和我谈国家大事。”

“我不想要什么。即便想要,也不喜欢这种没能力兑现的承诺。”

拉谢塔迪侯爵听到这样的回答,说实在的,有些意外。他根本不能理解刘钰跑到彼得堡,来帮忙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除非,真的是因为与汉尼拔之间的友谊?

虽不理解,却还是记下来,然后告辞,表示一定会完整地传递给伊丽莎白公主。

很快,刘钰的话,通过法国大使拉谢塔迪侯爵,传到了她夫人耳朵里。她夫人知道自己老公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关系,但各玩各的,侯爵夫人的身份只是个进入上流舞会的门票,互相扶持,让老公爬到更高,对自己也有好处。

随后,她的夫人又以找妇科医生的名义,传到了莱斯托克伯爵耳中。

最后绕了几个圈,终于传到了伊丽莎白那里。

听完详细的政变计划,也听完了刘钰说她不是提线木偶的评价后,伊丽莎白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也不是兴奋于整场政变的难度大大降低。

而是自己告诉自己,如果自己真的成为沙皇,那么一定会直白地告诉刘钰:她作为公主,欢迎刘钰到访彼得堡,甚至愿意交朋友。

但她若是成为了沙皇,会欢迎大顺的使节团,但绝对不欢迎刘钰入境。

这种人,对待政变简直就像是猫儿抓老鼠一样熟练。

日后谁知道他又会做什么呢?

今日支持,说不定明日就反对,总之,到时候还是和他说清楚,日后绝对不欢迎他入境。

除了这些日后要考虑的担忧外,对整个政变计划,伊丽莎白很满意。

一场宴会,就把她的主要对手都控制住了。到时候她这边做事也就游刃有余了。

10月25号,已经很近了。

静下心,计算着即将到来的日子,尽可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莱斯托克伯爵,我可能需要在19号开始‘生病’。”

“当然,我的公主殿下。我会为这场‘生病’替您准备好的。那么,一切都按照中国特使的计划来吗?”

伊丽莎白嗯了一声,心想我自己并没有这么完善的计划,我的计划更像是一场赌博。

可这位中国的侯爵的计划,则像是开赌局的庄家。

当然是跟着庄家来,那样胜算才会更大。

“看来,这几天我需要‘安静’一些。”

她冲着身边的几个亲密的男性微微一笑,少女般的明澈眼神里闪烁出顽皮的光芒。

…………

之后的一段时间,彼得堡的市民以及官僚们,逐渐习惯了一件事,那就是时不时从缅希科夫公爵府传来的鞭炮声。

据说,中国人不信上帝,而是偶像崇拜和先祖崇拜,他们的习俗也和欧洲各国截然不同。

这种放鞭炮的举动,只是一种表达心情的方式。

结婚要放炮、丧礼要放炮、出生还是要放炮……甚至于出海之前也会放炮。

每天鞭炮炸响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开枪。但早在放热气球表演的时候,彼得堡的市民就见识过了大顺这边喜欢放鞭炮的“诡异”习俗,如今早已习惯。

千奇百怪的原因,都能成为放鞭炮的理由。

比如前几天,中国的侯爵大人邀请彼得堡科学院的院士们吃饭,鞭炮声就持续了很久。

又比如前几天噼里啪啦作响,询问之后得知,这是在庆祝大顺帝国的开国重要战役、汝州之战。

更早一些还庆祝了甚么重阳节,大顺使节团的人结伴游览了圣彼得堡的高处山丘,并在那里喝酒。

彼得堡的人完全不理解这些千奇百怪的节日,但却逐渐习惯了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

而且经常就在涅瓦河岸边放鞭炮,以至于据说宫廷里的小沙皇都已经习惯了这些鞭炮声,每次鞭炮声响起的时候,一岁大的小沙皇都会呵呵呵地笑。

10月25日上午。

彼得堡的市民们仰头,看看缅希科夫公爵府上空飘荡的几多烟雾,忍不住吐槽起来。

“有病,大白天的放烟花……除了看到一团烟,甚么都看不到。为什么不能晚上燃放呢?”

不多时,又传来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在传闻,说今天大顺的侯爵将要在缅希科夫公爵府,举办一场盛大的、异国情调的、纯正东方式的宴会。

很多贵族都被邀请,而被邀请的贵族都视作一种荣耀。

于此同时,因为“生病”而拒绝了大顺使节团宴会邀请的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在自己的卧室里,褪下了昂贵的法国丝绸长裙。

在琳琅满目的衣柜里,取出了一套笔挺的、宽大的骑兵军装。

侍女取来了马靴,换下了不适合活动的贵族女鞋;取来了朴素的军帽,取代了淡金色头发上的珠宝头饰;取来了手枪,取代了贵族宫廷舞会必不可缺的中国折扇。

(本章完)

第829章 海牙惨案(六)第260章 委婉拒绝第1177章 启蒙跃进年(下)第1432章 鸩酒 解药(中)第1468章 最后的闹剧(十五)第1101章 工业革命(十四)第1259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五)第744章 巴达维亚新政(五)第968章 盐改的第二封奏疏第250章 欺瞒第566章 领海和内海第707章 海战(五)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决于脑袋第348章 怕疼第853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三)第1300章 死与复仇(二一)第1071章 恶龙残影(六)第556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二)第310章 先装嫩后装孙子第1014章 表彰大会第92章 钦定?第667章 分赃大会(四)第79章 以朝鲜为跳板第873章 “不正当”竞争(五)第530章 打渔杀家第434章 恶心的战术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273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第1375章 凡尔赛和约(二)第1369章 里病外治(五)第1471章 最后的闹剧(十八)第256章 优劣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874章 从长计议第282章 放松第1458章 最终的闹剧(五)第1128章 志向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后的守望第1489章 终章 九三年(七)第1104章 工业革命(十七)第1360章 国富论(三)第580章 同样的荷兰人,不同的态度第776章 东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284章 死与复仇(五)第671章 伐韩?伐蜀?(中)第1416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620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067章 恶龙残影(二)第627章 推测的结果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346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六)第1506章 终章 九三年(廿四)第376章 最后一次外交(上)第948章 欧洲贸易区(中)第614章 两封信(下)第1348章 三角贸易(上)第27章 临行第766章 荷兰灾难年(六)第972章 割袍(下)第915章 南洋大开发(十)第1352章 英国的总崩溃(一)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281章 专业行贿第975章 猜疑链(上)第1431章 鸩酒 解药(上)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204章 太子难当(上)第377章 最后一次外交(下)第1302章 死与复仇(二三)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776章 东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908章 南洋大开发(三)第851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一)第177章 机遇期第1096章 工业革命(九)第997章 量身定制第570章 上党归赵之旧事第280章 隐忍胜于现在就反抗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约第198章 善后考虑第956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二)第316章 结善缘第1421章 事已毕(中)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144章 最后的布置(五)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351章 你们准备好了吗?第213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74章 僭越第638章 不调停的调停第1442章 歪经已成(上)第1349章 三角贸易(中)第457章 刻舟求剑(上)第711章 悄然改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