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

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从齐国军团阵出驰出,到了楚军驻停之处,停在远处东张西望。

来者是齐军的斥候,不是来厮杀,而是来查探军情的。

当他看到楚军围着一堆俘虏,而地上躺着一具服饰华贵的死尸时,大为色变。

韩淮楚高声向他吆喝:“来者可是齐军斥候?”那人高声应道:“正是,卿子冠军宋公,可是为你们所杀?”韩淮楚答道:“不错。烦回去对田相国说,故人韩信在此。”

那斥候也不多言,拔马转身即回。

过不多时,数千骑兵追至。

只见他们蓝衣蓝甲,服饰鲜亮,每一匹马都保持着同样的距离,阵容齐整,一丝不乱。

这才是田荣手中的王牌,自他在狄城起事以来创立的齐国轻骑。虽然其间被章邯,田角杀得大败,但他手中这支骑兵,一直没有打垮,人数控制在几千之数。

训练有素的齐骑,奔驰到楚军驻地,也不厮杀,竟一分为二,化为左右两队,从楚军两翼绕行而过。兜了一个圈,再在前方集结,将楚军团团围住。

楚军皆惊恐起来。看那架势,齐军要将他们全部包围鲸吞!

项追担忧道:“齐军将我们包围,难道想把我们就地歼灭?”韩淮楚微微一笑,说道:“歼灭五百楚兵,却与十万楚军接下深仇,估计这买卖不划算吧。”

一声号角吹起,又是大队的骑兵涌来。

韩淮楚看那些骑兵,皆是甲胄整齐,装备应有尽头有。看来齐国虽刚刚复立国库空虚,但乱世之秋,田荣对骑兵的建设却舍得投下本钱。

那些骑兵到了楚军阵前,一起停住。几名军士跳下马,在雪地上撑起了一面硕大的杏黄色的伞盖。又从兵车上取下折叠的小椅,小几,撑开来布置起来。

看来齐军带的东东还真不少,桌布,酒盅,酒壶,炭炉,美酒佳肴样样俱齐,布置了一桌饮宴。

众星拱月中,驰出齐国丞相田荣,下马在那杏黄伞盖下坐起。众将皆立在他身后。

一人高声喊道:“田相国请韩信韩将军赴宴!”

楚军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

两军正处于敌对关系,那田荣竟要邀请对方赴宴。而楚军的主将乃是项追,田荣邀请的对象竟是一个持戟郎中。

项追笑道:“信哥哥,看来被你说中了,那田荣并不想歼灭我们。他请你过去呢。”

韩淮楚微微一笑,一拍马,驰了过去。

※※※

田荣一见韩淮楚,便笑呵呵说道:“韩将军,沂水一别,咱们又见面了。快请坐下。”

韩淮楚跳下马,一点也不谦虚,对着田荣大刺刺坐下了。

田荣寒嘘道:“沂水一战,将军指挥若定,谈笑间风卷残云歼灭秦军虎狼之师数万,是何等风采。至今想起,田某犹对将军推崇之至。”韩淮楚淡淡道:“相国如今复立齐王,麾下重兵云集,风采更胜往昔。”

田荣对左右道:“为韩将军斟酒。”便有侍者上前,拿起酒壶为韩淮楚斟满酒。

韩淮楚按盅笑问:“田相国不知宋义之死乎?为何要请韩某过来饮酒?”

田荣笑道:“死一宋义,不过是死一豺狼耳。今有凤雏在此,足抵宋义十倍。闻将军在楚军中并不得志,只做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我齐国频临东海之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将军可愿来我齐国执掌兵马么?”

这种话,韩淮楚也听得多了,淡淡一笑:“多谢相国抬爱。韩某身在楚营,不愿去往他方。”

田荣哈哈一笑,说道:“既然将军执意不肯来投,田某甚感惋惜。不知将军可愿与田某结盟,做我田荣之友?”

韩淮楚吃楞道:“相国没说错吧。韩某只是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怎配与相国大人结盟?”

田荣摇头道:“将军此话错矣。今日宋义死于此地,他那楚国上将军印想必不会落到别处。将军怀此印信,便可以此为凭调动楚国兵马,岂只是一个持戟郎中。不知将军可有意做楚军大帅乎?”

“原来田荣想把小生扶到那上将军的位置上去。”韩淮楚恍然大悟。

他假意一笑,说道:“楚军众将皆服项羽,宋义身怀上将军印,还不是一样被项羽所诛。相国如何能立我为帅?”

田荣闻言,心想韩信开了这口莫非心动,大喜。遂侃侃说道:“楚军营中遭此兵变,必乱成一团。而我军有备而来,突然打击之下,又有韩将军运筹帷幄,楚军必招架不住。田某愿提十万大军,助将军得大帅之位。只要声称为宋义报仇,杀了项羽一党,何人不服?”

“这田荣真是老奸巨猾,与宋义的阴谋未得逞,又想来利用小生,竟想乘火打劫,攻打楚军。”韩淮楚暗骂一声,心想这等巨奸,焉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会不会击溃楚军之后,趁势攻入楚国?

韩淮楚不露声色道:“成事之后,相国要韩某如何答谢?”田荣伸出两个手指,说道:“田某只想向将军讨要济北,薛郡两郡。请将军调开两郡防务,田某自会引兵来取。”

韩淮楚朗笑道:“相国要置韩某背乱国贼子的骂名么?”田荣嘿嘿一笑:“到时将军手提重兵,就是做个楚王也不稀奇,还怕堵不住悠悠众口?”

韩淮楚猛一拍几,盅中酒皆跳溅出来。

“相国不知当今之世,秦军才是天下公敌么?莫非相国忘了亡国之痛,要再一次奔走他方吗?相国欲陷韩某于不义,韩某断不敢允从。”

田荣哈哈一笑,说道:“上次亡国,是因我王兄不善用兵,又有奸党背后捅刀,致使我军大败。而今奸党已除,我齐国君臣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图谋天下之机。本相麾下有大军二十万,战将如云,何惧他秦军?”

韩淮楚闻言哑然。

“齐军真是发展迅速,刚刚复国,一下子就膨胀到二十万之数。看来那田荣的野心真不小,要不然尽倾国力扩充军队干吗。

这等乱世,只知道互相倾轧,谋夺他人地盘者比比皆是,又何止一个田荣?”

韩淮楚冷笑道:“相国莫非自以为比故齐王田儋高明,你那二十万乌合之众能挡得住秦军一击?”

那田荣依然嘴硬,勃然道:“我堂堂齐军岂是乌合之众?”

韩淮楚道:“既不是乌合之众,相国有雄兵二十万,却将心思尽用在欲抗秦除暴的邻国。为何那秦廷锦绣山川不敢去取,秦军陈于巨鹿不敢去厮杀?令师与尔王兄的杀身之仇,相国不敢去报?”

田荣被韩淮楚用话绕了进去,顿时语塞。

韩淮楚立起身,说道:“相国这酒味道好辛辣,韩某不敢受之。吾只为相国可惜。”说罢便欲拂袖而去。

田荣变色道:“韩信,你可惜什么?”韩淮楚道:“项羽除掉宋义夺回军权,必联合诸侯之兵与秦军在巨鹿决战。可惜相国一叶障目,只看到诸侯联军与秦军交战的不利之面,却未看到若一战得胜后的巨大好处。”

田荣便道:“吾岂会不知?若秦军战败,诸侯联军便可直取函谷,攻克咸阳,让那秦国宗祠不存。关中富庶,咸阳秦宫所有,尽为联军所得。”

韩淮楚笑道:“正所谓谁出力谁得利。齐军远避巨鹿战场,若是联军得胜,还会让你齐国分一杯羹吗?”

田荣哈哈笑道:“韩信你真会说话。章邯王离陈兵三十万于巨鹿,联军岂会有取胜之机?”

韩淮楚说道:“相国既然已引兵齐地,何妨在此驻留作壁上观。秦军胜则退守齐地,联军胜则随联军一起杀入关中,也好分得一份利益。如此买卖,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国怎想不明白?”

对付田荣这等老奸巨猾,说别的没用,只有把利害关系对他剖析清楚,他才会心动。

田荣闻言,果然陷入沉思之中。

“就随楚军去巨鹿如何,反正是高筑壁垒观看两军的动静。万一楚军得胜,就跟在后面捡现成的便宜,不会有丝毫的损失。”

田荣心想看来还不是同项羽翻脸的时候。他关节一想通,立马堆起笑脸,说道:“田某引兵到此,正是此意。还望将军归去后与项羽解说解说。”

“这个田荣,变脸比变色龙还快。”韩淮楚心中暗笑,便笑容满面道:“这是当然。韩某回去便云,相国引兵到此,只是为楚军盟友共同对抗秦军,并无他意。”

项羽要信了这话才见鬼。这但眼下楚军实不能多树强敌,那项羽范增就算不信,也只有当作相信。

田荣便令撤去了对楚军的围困,说道:“田某恭送韩将军归营。”韩淮楚拱了拱手,一径而去。

※※※

韩淮楚走后,从众将中走出一人,说道:“韩信有经天纬地之才,此人既不为我所用,日后必成大患。相国方才该当将他除去,以绝后患。”说话之人,原来是军师田显。

田荣笑道:“本相何尝不知韩信留他不得。只是本相要出战巨鹿,不便与楚人交恶。吾与宋义结盟,已犯诸侯大嫉。若杀了韩信,必遭众谴。那韩信嘛,嘿嘿,就让熊心那放牛娃去收拾好了。”

众将皆是不解,问道:“相国此言何意?”

田荣道:“本相与宋义结盟之事,并无把柄落在项羽手中。单凭项羽一人之言,楚王必然心疑,认为他恃勇犯上谋夺军权。韩信先杀宋襄,后杀宋义,便是戕杀重臣的元凶,那放牛娃岂会坐视不理。纵楚王奈何不了项羽,也会要项羽交出韩信,惩治凶手。”

众将齐赞:“相国之言甚是!此番楚国君臣必生嫌隙,内乱可期,我齐国便有机可乘也。”

※※※

却说项羽杀入楚军中军大营,一番大砍大杀,挡之即死。

后宋义弃营而去,营中士兵无人主使,不敢抵挡,躲闪唯恐不及。

项羽便杀入中军大帐,却见宋义已逃。

范增道:“被宋义这厮逃走,必引来大患。羽儿速提兵马,追上将他斩杀,务必不能留此人活在世上。”

ωωω⊙ ttKan⊙ C ○

项羽便让范增留下安抚营中将士,自提一路兵马,出营追赶宋义。

正行路一半,忽见前方旌旗招展,却是项追引兵而回。

项羽得知宋义已除,大喜。说道:“幸得妹子在此截击,若被这厮逃过黄河投奔田荣,则后患无穷。”

项追道:“若非韩信提醒,便被这厮逃了。”项羽“嗯”了一声,说道:“韩信此番功劳不小。”项追便乐滋滋道:“信哥哥,你得的上将军印信呢?”

韩淮楚将印信纳给项羽。项羽接过,说道:“韩信啊,你再做一个持戟郎中,确实委屈了你。等营中事诸事平定,便复你原职,让你再次统兵。”

项追听了项羽首肯,脸笑得如绽放的桃花。

于是众人打马回营。

营中早已平定。项羽割了宋义首级,挽在手中,大步出帐,招集众将卒,出示宋义首级道:“宋义与齐私通,欲攘楚自立。项某奉楚怀王密招诛之。”

众人皆拜服应道:“将军为国锄奸,大快人心。军中不可一日无主,请将军暂领上将军之职。”

项羽假意推脱一番。范增道:“羽儿就暂代上将军之职。等奏明怀王,另派贤能,羽儿再辞去此位。”项羽便不再推辞,领了上将军。

虽有印信,却无怀王绶状,这上将军当得还不是心安理得。这兵变之事非同小可,务必要怀王安心。众人商议,派虞子期回彭城,找他妹子长公主虞芷雅对怀王言明宋义谋逆之事,请怀王颁下绶状,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

虞子期既去,那项羽便拔寨起营,将大军推进到漳水以南。另发飞檄召集天下诸侯兵马,准备渡过漳河与秦军决战。

那飞檄由范增执笔,写道:若能一战击溃秦军,则与诸公入捣关中,平分关中富庶。从此天下大定,裂土封茅人皆有份。

天下诸侯接到项羽飞檄,纷纷出兵。

却有哪几路兵马:

燕王韩广,命上将军臧荼督军五万,兵出上谷;

赵大将军陈余,领军八万,兵出常山,驻扎在巨鹿以北;

赵左丞相张耳之子张敖,收代兵万余人而来;

魏王豹命大将军周叔,领军五万,渡过黄河,直趋巨鹿;

韩王成令平山侯韩闯,率军两万,星夜从颍川赶来相助;

齐相国田荣返回临淄,留下大将军田都,领十万齐军跨过黄河,在巨鹿以西扎营远远观战。

还有七八路小诸侯,也率军赶来。

秦军为了应付诸侯的援军,武成侯王离又从长城军团中紧急调来五万军马。加上收编的涉间五万部属,在巨鹿城外布下十八万重兵。河东赵夕军马,兵陷葫芦谷,全军投降苏角。章邯在巨鹿以南的棘原也屯扎了接近二十万的大军,与王离军互成犄角,打援兼顾。

两路秦军,就像两只虎钳,牢牢地看死了诸侯的兵马,谁来救援就打击谁。

一时之间,赵地云集了接近一百万军马。战云密布,一场殊死的大仗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二十二章 时空明轮第五十一章 单于立誓第二十五章 符合听令第五十六章 约法三章第十六章 色胆包天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十二章 劫数难逃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五十八章 望江兴叹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十六章 色胆包天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十八章 异姓兄弟第三十六章 虽远必诛第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十章 王妃出马第三十六章 争分夺秒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二章 分油传说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第二十三章 鸣镝弑父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六章 按兵不动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二章 资兵救难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十七章 颠覆乾坤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十章 连下三郡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第三十章 彭城大战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三章 韩信点兵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二章 分油传说第十章 隐隐生痛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七章 敲钟为号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二章 决战未央第三十七章 先斩后奏第四十八章 九阵破敌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击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二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五十二章 女将出马第二十四章 高阳狂生第十六章 君权为重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十七章 颠覆乾坤第五十二章 决战未央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六十二章 彻夜难眠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八章 佳人入宫第三十五章 见醢而反第二十七章 敲钟为号第二十六章 字字玑珠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四章 唇舌退兵第十章 项军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