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东阳老人 第一节 保定三杰

老鸨也有点看不明白了,明明不是客人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的骂街吗,这咋还和戏子称兄道弟呢,还这么客气,头回见!她最常见的都是点了旦角唱个戏,完事还得陪酒啥的,伺弄的客人舒坦了,才能领到赏钱的。

点武生戏的本来就不多,一般也都是看完了,好的呢打发几个钱,不好的赏钱都没有,还得妓院给点贴补的。

“这位姑娘,俺来前穿的衣裳呢,麻烦给俺找来,俺有用。”杨棒子把班头和武生按在石凳上,转身朝红玉姑娘拱拱手问他的衣裳呢。

“这呢,这呢,爷您是不是找这个?”小翠儿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捧着那个包裹,朝红玉眨眨眼,又朝杨棒子笑了笑,努了下嘴。

杨棒子略微愣了下,马上意识到了什么,接过包袱顺手一摸,鼓囊囊硬梆梆地钱袋子就在包袱里呢触手可及。

伸手进去,拣大个的银元抓了一把,得有二十来块,垫了下,走到班头的跟前,摊开手掌说:“老人家,咋说也过年了,一点小钱,拿去割点肉买件新衣裳啥的。”

这一下,屋里除了红玉都闹愣了,本来和客人坐到一个桌上,这就够给面的,还给这么多的钱,这下班头和武生更心虚了,一通的推脱啊,一再声明唱的不好,一块就够,不敢要这么多。

杨棒子有点急眼了,给钱还不要,推来推去的,这眼又瞪上了。还是老鸨和红玉有眼色。过来帮着相劝。这班头才算收下了银元,千恩万谢地出门了,临到门口猛然想起来件事,扭头问呢:“贵客尊姓大名啊,小老儿日后好时时记得。”

“老人家不用记得俺的名字,粗人一个,就叫个老八吧。”

“老八,老八。八爷,您歇着,俺们这就告退了。”这班头才领着自己的人下楼去了。

“大婶,你看,俺也不是故意的,看戏看迷了,没注意把你这戏园子的桌子给拍散架了,你看这么着成不,俺初来乍到的,也不知道哪给您淘换个新的来。就这么多,您自己赶明换一个吧。拿着,别嫌少。”

说着话,又掏出一大把银元来,得有四五十块,两手捧着就往老鸨身边递,杨棒子核计这个石头的桌面,这老些钱咋也够了。

老鸨可得有年头没听见人家喊她“大婶”了,这个乐啊,心说这土老冒得,还喊老娘大婶呢!

这个桌子可挺值钱的,桌面呢是上好的水磨细纹大理石的,贵是贵点,也就十来块大洋就能置办了,这一下给了三倍的价钱呢,老鸨啊就爱出手阔绰的客人!

当下让身边的大茶壶把钱拢到袖子里,又打了几句圆场,正巧,中和轩点的酒菜也到了,老鸨就势敬了杨棒子三杯酒,吩咐红玉把客人伺候好了,这就带上门下楼去了。

小厮们给抬换了新的桌面,菜肴从保着温的食盒子一样样地拿了出来,都是中和轩最拿手的菜,可惜酒不是杨棒子最爱喝的老烧,是那绍兴的女儿红,这酒杨棒子喝过,嫌喝着没劲。

现在不少年轻人还以为石家庄的中和轩八十多年的老字号,就是本地呢,错了,中和轩最早就是在保定创下的名号,后来去石家庄开的分号。

当初这中和轩就是恒丰包子铺,卖牛羊肉蒸饺的,老板呢是兄弟两,从山东来的回民,满氏兄弟两,老大叫满恒丰,所以给包子铺起名叫恒丰包子铺。

光绪二十四年(1898),被义和团撺掇的犹豫不决的慈禧太后,下决心要与西洋宣战,调董福祥的甘军一万人来京勤王,奉命驻扎保定。甘军多为回族,那段时间保定府大大小小的清真饭馆常常人满为患。

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此时满恒丰已经对自己制作的菜品有了信心。于是他在东大街税务角附近一下子租了两套大院,正式定名“中和轩”,明窗净几的环境,花样繁多的菜肴使中和轩声誉鹊起。一时成为保定府军政要员、达官显贵光顾的饭庄。

不过中和轩真正成名,以致后来成了冀菜这一菜系的代表的,却是仰仗一个民国时期的大人物,袁世凯死后,保定成了北洋军阀中直系这一派的大本营了。

1921年,直系军阀曹锟的私人花园——南关花园竣工,爱显摆的曹锟要设宴庆祝,省城的社会名流悉数在列。宴席分左右备下回汉两种席面由来宾任选,满恒丰包下清真席这一边,赴席的人进入宴会厅左右一看,中和轩办得席色香味俱佳再有满恒丰的名声,纷纷来这边就座,把大灶席冷了场。

这一下中和轩名声大噪,彻底地在保定城里领了餐饮业的头把交椅了。

红玉和叫的这一做桌呢,十六个菜,四冷四热四拼盘,外带四个炖烧煮烤的全菜,本来应该叫上蒸饺的,杨棒子既然点了要吃驴肉火烧,就遂了他的心愿,十个精做的火烧整整齐齐地码在小竹篮里。

喝着女儿红是不提劲呢,刚才看那武戏,被林冲激起来的那么点血性就需要烈酒来顺一下,要不这股子火压不住。

红玉也瞧出来,把小翠儿喊进来,小声说了几句,别说老酒也有,也是泥坛封的,封子还没启开呢,一股子浓烈的酒香就从坛子里透出来了。

三碗老烧酒下了肚,这才顺当多了心里,隔窗外锣鼓点镲子啥的正在那试点呢,杨棒子这也来了兴致了,用筷子瞧着酒碗和石桌面,叮叮当当地敲上了,还摇头晃脑的呢!

这敲击出来的音调呢,声声震摄着红玉的耳膜,似奔雷如狂风,霎那间又如窃窃私语,转瞬又急如烈火去如流星的,听的她是心神荡漾,忍不住也倒了一大碗的烧酒,一条火线喝下去,才算稳住了情绪。

好曲子!最后一击停了后,红玉喝了一声彩!杨棒子还意犹未尽呢,方才就见到墙上挂着一把宝剑,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立起身来,走过去摘下宝剑,沧啷一声拉出宝剑,就在屋里形如游龙般的舞了起来。

人剑合一,穗如流星锋如云,或是形健骨遒,端庄势整,一招一势,端端式式,或是大开大合地行剑,流畅无滞,挥攉潇洒,忽往复收,行多停少。说醉不醉的,一股醉意化为绵剑,柔和蕴籍,缓缓不断,恣意挥舞,乍徐还疾,以醉非醉。

一趟舞完,还剑入鞘,面不红气不喘,连饮三大碗,直呼过瘾过瘾!

“老子自从郭家堡子和老爷子饮酒舞刀后,今又痛快了一次!”红玉还沉浸在那快意扬洒的剑势里呢,一听见“郭家堡子”四个字,一下子惊醒了!手里的酒盅也掉在了地上,当啷啷地摔的稀碎。

“八爷,你可知这保定府有人中三杰吗?”。红玉怔怔地瞅着杨棒子。

“啥?人中三杰?没听说过,这保定府俺是头回来。”杨棒子摇摇头。

“那你可知郭家堡子的郭老爷子就是这保定三杰之一吗?”。红玉表情凝重地说完,又给杨棒子斟了碗酒。

“啥?妹子,你认识郭老爷子?不会吧,俺看你弱不禁风的样子,也去过那山里吗?”。杨棒子端起酒碗还没喝呢,听见红玉的话,酒碗停在身前。

“山里奴家倒是不曾去过,可郭老爷子我也曾见过许多次的。”给杨棒子布了一筷子的烧牛尾,红玉淡淡地说道,此话一出,杨棒子倒被晃了一下,他在老爷子面前都是绝对的晚辈,这瞅着比自己小多了的姑娘家家的,咋还见过许多次郭老爷子呢?

其实啊杨棒子也并不是傻子,从院门口那这妹子对他的回护,他就隐约觉得这姑娘不那么简单了,从浴室的尴尬到琵琶一曲,到如今挑明了郭老爷子的事情,他这个“八爷”的身份怕是早就被人家猜中了。

没挑明了自己的身份呢,不过还是身处保定这个鬼子窝,多少还得有点戒心不是吗。当下也不多问,静静地吃菜喝酒,听着红玉娓娓道来。

这保定府呢人杰地灵,百多年的经营下来也成了华北平原上的大城市了,清末的时候,这座商业发达的地界上出了三位人物,一位呢就是郭老先生,前面说过了,和他都是同盟会北方分支的干将的,还有两位,一位姓朱,一位姓张。

郭老先生呢是热衷武事,培训兵卒,带兵打仗啊,创建军校啊都是他厥功甚伟。

朱老先生呢开办民办教育,救助灾民,收养孤儿,修路铺桥,还办了保定最早的一所西洋医院,为善一方首屈一指。

而姓张的这位,那一生的传奇比上面那两位毫不逊色,甚至还要为人津津乐道。声明一下,俺码字是为了让这些为抗日打鬼子牺牲了人们,不被咱这后世人遗忘,一些已经渐渐被人们和世道忽视了的英烈们,就要多费点笔墨来光大一下,好让地下的人不寒了心,一点资料搜集了也算祭奠下保定的这位抗日民族英雄。

本小说里许多人物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加工成的,而对于杨棒子进入到保定前就已经殉国的英烈呢,俺不敢妄加胡写的,特此加一节来摘录关于英烈的资料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啥叫传奇。(……)

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二节 拿夜叉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二节 此处省略500字第3节 烟花第220章 说走咱就走 第四节 脚是自己的第128章 运动那点事第一节 洗不掉的“俘”字第162章 谁是杨司令? 第二节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20章 走马驿 第一节 居合道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一节 事情不简单第214章 白刃相连 第三节 连天烽火第3节 出发第178章 秀才驾到 第一节 笔杆子来了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节 几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第33章 第三节第135章 苦字言不尽 第四节 缺医少药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二节 飞机的时间差第230章 龟兔赛跑 第一节 送死你去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三节 人心难测第35章 第三节第33章 第二节第226章 静坐战 第四节 秘密武器第203章 钢铁是可以融化的 第一节 铝热剂第94章 寸土不让 第二节 放进来打第18章 一份大礼 第一节 杨排长第110章 武工队是啥?第三节 六安瓜片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节 刺眼的白布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二节 牙好还得胃口好第105章 国共那点事 第一节 是福不是祸第56章 常家渠 第二节 啰嗦两句第107章 鸠巢鹊占 第一节 坑爹的四姨太第242章 最后一战 第三节 有争议的军衔第124章 冤有头债有主 第三节 冤鬼索命第149章 西马池 第二节 说回就得回第199章 深挖洞广积粮 第三节 重点还是拼刺第71章 必须要活! 第四节 天上也有戏第182章 一锅夹生饭 第二节 断其归路第3节 蝴蝶效应第5章 通天河 第二节 半条毛毯第218章 谁入地狱 第一节 声南击北第7章 北上 第三节 杨棒子也不傻第237章 连天烽火 第三节 吃哑巴亏第3节 越界第151章 可爱的老百姓 第一节 传说的水份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节 钩腿子第57章 三进三出 第二节 戴眼镜的读书人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节 花腔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节 火烧军马场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节 疤瘌眼第15章 鬼子的节日 第一节 探洞第3章 第28个 第二节 老五子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四节 窝囊没救了!第156章 头号悍匪 第四节 名列第一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三节 为虎作伥第53章 血战柴劈岭 第一节 给个理由先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一节 人货交易第93章 善守者 第一节 反冲锋补充之最艰苦的是哪一年第54章 该来的没来 第四节第212章 暗渡秋树湾 第一节 长城铺第237章 连天烽火 第四节 秘密武器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三节 轮上谁算谁!第155章 谁也不欠谁的 第三节 分配合理第61章 猛人是怎么炼成的? 第四节 猛人是怎么修炼成的?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一节 狼烟四起第165章 走西口 第二节 俺没来过第157章 春天来了 第二节 人的问题第137章 城隍庙夜审 第一节 土地 城隍 丰都第177章 朔风寒刀 第四节 火力优势论第80章 乱炖第四节 午宴第52章 战旗猎猎 第一节 骂鬼子大会第213章 矢石之难 第一节 风尘之变第34章 第二节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节 去留两难第2节 犬养参谋第128章 运动那点事 第三节 抗大与游杂第208章 一点五公里 第一节 善恶一念间第144章 西园寺据点 第三节 曲折离奇第4节 一更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一节 鬼子跳崖第73章 两千人 第二节 下河滩村第118章 螳螂捕蝉 第三节 袖里藏针第185章 大战初起 第三节 鬼子的消息很灵通!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节 鬼子疯了第5章 通天河 第一节 偷瓜第209章 十月围城 第一节 外线外战第192章 半部论语 第一节 独坐单抽第14章 土飞机 第一节 三圈第189章 二战银坊 第一节 鱼上钩了第162章 谁是杨司令? 第一节 城市少爷兵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节 点到为止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三节 最痛快的一战第212章 暗渡秋树湾 第二节 四个村子第199章 深挖洞广积粮 第三节 重点还是拼刺第107章 鸠巢鹊占第四节 大年三十来拜年呢补充之最艰苦的是哪一年第103章 少了两! 第二节 公祭大会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节 祸事连连第6章 上山 第二节 两小时第69章 特别调查员 第四节 十六菊纹第45章 第一节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四节 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