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12章 【深谋远虑】

燕王朱棣听从魏国公徐达的建议退回大厅,早有婢女端上茶来。守在门口的郑和情知他们翁婿二人有话要说,便招呼着厅里侍候的丫鬟婢女们都退出去,临走又悄悄将门给带上。

徐达和朱棣都是冷峻深沉的人,翁婿相对而坐,一时间竟没有话。许久徐达望着在门外守护的郑和的身影,觑着朱棣淡淡道:“殿下的这些从人,我瞧着都是人杰啊。在用人这一条上,殿下真是独具慧眼啊。”

“哦?”朱棣一愣,万不想翁婿二人的对话会从这上头开始,瞧着徐达的眼色,是在看郑和,因笑道:“魏国公是说郑和么?他原名儿叫马和,本来是云南的‘色目人’,早年傅友德带兵攻云南,他被副帅蓝玉俘虏阉割了,留在军中做‘秀童’,后来又被带到了京师。我瞧着孩子可怜,便向蓝玉要了过来,留在府中做了门吏。这事儿,还差点给本王惹出祸来,亏得父皇并不见怪,反而赐姓郑,所以才改名叫了郑和。”

徐达点了点头,古井一样的眼睛没有半点涟漪:“这事儿,我听说过。郑和这孩子十分机敏聪慧,办事儿也很有章法。但是我说的却不光是郑和!”

朱棣眸子一闪,有些疑惑。

徐达似乎在一边回忆,一边沉吟着说:“你的那名护卫是叫......叫邱福?”

“嗯,正是叫邱福。他跟随本王的年月也是最长的一个。有勇有谋,武艺高强不说,还心细如发”,朱棣解说道。

徐达点了点头:“他是个很好的材料。还有他身后跟着的几个护卫,我瞧着都是不错的。”

朱棣也些不明白这位魏国公怎么忽然对自己的护卫来了兴趣,只得一一作答:“哦,那是朱能、张武、柳升等人吧?朱能是本王前些年收了过来的,当年王妃离家出走,去大街上打擂台,摆擂的英雄就是这位朱能了。本王第一次见王妃,就是在擂台上。说起来,这个朱能,还算是本王跟王妃的半个媒人呢”,说到王妃徐仪华早年的往事,朱棣和徐达都不禁抿嘴一笑,朱棣这才继续说:“至于张武、柳升、谭渊等人,却都是本王在北平新收入府的。”

“柳升?可是祖籍烟台的一个刀疤汉子?”徐达忽然问道。

朱棣一愣:“这柳升祖籍确是烟台,脸上也留着一块刀疤!魏国公是如何知晓的?”

徐达邹了邹眉:“说起来他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那是洪武五年的事了,那年万岁让我发兵扩廓。当时我分兵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领五万骑奇兵出塞,绕道敌军背后进行包围突袭。我自己则自领两万军士从中路突进,以吸引敌军注意。不想战事一起,东西两路救援不力,我的中军身陷重围,伤亡万人。偏此之时粮草也被敌军焚尽,数千将士被困,无粥无水。因此遣了这个柳升领着一千精兵突围去永平调粮借兵,听说当时永平卫的千户郭亮并不买账,柳升一怒之下打伤永平卫的主将,强抢了万屯粮草,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哦”,朱棣也想了起来:“确是听他提过此事。”

“他不是从二品的北平都指同知么?怎么做了殿下的护卫了?”徐达满腹疑惑地问。

“这就说来话长了”,朱棣觉得此间的事藤牵蔓饶,一时也不好解说,便简单地说:“好像就是因为当年的事他开罪了永平卫千户,永平卫千户和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又有些渊源,就设了圈套,把他贬到昌平做了军校,后来机缘巧合遇到本王,就投了本王了。”

徐达听了不禁黯然:“可惜,可惜啊,我记得这个柳升打战可是一把好手,兵士们也都服他。本来想着是年轻一辈的将才,不想这几年竟被糟蹋若此。”

朱棣冷峻的脸上动了动,咬着细牙道:“可不是吗?这北平、燕山本是用兵重地,可这么多上好的材料都被毁了。真打起战来,可怎么得了?”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抬眼觑着朱棣道:“殿下,这就是我想说的啊——”

“什么?”

徐达已是站了起来,踱了两步,猛的回身,石佛一样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断然道:“殿下是北平的藩王,当看得长远一些。这些护卫既然都是将才,收在身边好是好,可能帮上殿下的地方毕竟有限,万一有个什么事,凭借他们只够自保罢了。”

这确是朱棣从没想过的,他原想着的就是将天下人才收入袖中,却没想到光留在燕王府,确是没能发挥他们的功效来,朱棣听得也是一愣,看着徐达许久没有言声。

徐达缓步回到座椅,望着朱棣:“所以......殿下把他们收入府中,确是保全他们的意思。可他们毕竟是大明的栋梁之才,留在府里看家护院不是太委屈了么?只有放出去,让他们大展手脚,才不至于可惜了材料。再过几十年,等我们这些老人们都去了,大明才后继有人,能够护卫这北边的门户啊。殿下,您觉得呢?”

朱棣眼中顿时放出光来。如果他把身边的这些人都放出去,以他们的本事,在燕山、北平一带掌管一隅之兵权是轻而易举的事,到了那时候,这北平才真正算是他这个燕王的封地。也只有那时候,他这个燕王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北平。洪武皇帝千算万算,不让藩王割据一方,可偏偏算漏了这一条。也没想到,一直在家钓鱼下棋的魏国公的徐达,竟如此洞若观火,轻易就看到了这处软肋。难怪连洪武皇帝都对他有些忌惮了。

见朱棣点头,徐达面无表情地端起茶喝了一口,淡淡地说道:“我也渐渐年迈,这一次恐怕是我最后一次出征了,原也想着好好挑几个将才出来,为朝廷将来所有的。既然殿下府里这些护卫都是一时人杰,不妨放到军营里去,打几仗,总能出几个人物的。”

徐达如此深谋远虑,步步都算计得这么清楚,朱棣也不禁暗服。

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第二十一章 【东宫论道】四卷25章 【燕王哭灵】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30章 【太庙遴选】第三十一章 【夜审杨英】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五卷47章 【过眼云烟】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第12章 【偏妃邓氏】三卷14章 【佐证之人】四卷41章 【郭恒案发】四卷45章 【贪墨真相】三卷30章 【步步为营】三卷8章 【飘雪居内】五卷第12章 【偏妃邓氏】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14章 【佐证之人】二卷25章 【隆福为宫】五卷第12章 【偏妃邓氏】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第3章 【小人伎俩】第四十七章 【雌雄难辨】三卷9章 【纨绔子弟】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动】二卷36章 【阴谋算计】第十三章 【人间地狱】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动】四卷39章 【御医华中】四卷18章 【虚虚实实】三卷2章 【帝王心术】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五卷52章 【张信报信】第四十八章 【情到浓时】五卷47章 【过眼云烟】五卷49章 【朝廷设谋】二卷40章 【旧时渊源】五卷52章 【张信报信】三卷14章 【佐证之人】三卷34章 【胡搅蛮缠】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五卷54章 【设计擒王】五卷第7章 【西入临潼】四卷23章 【纪纲奏事】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三十五章 【无端蒙冤】四卷第4章 【朝廷邸报】五卷17章 【夜宿潼关】四卷21章 【北征大捷】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缘】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二卷29章 【疯癫道士】五卷49章 【朝廷设谋】四卷27章 【龌龊不堪】二卷40章 【旧时渊源】四卷48章 【收拢民心】二卷29章 【疯癫道士】五卷20章 【夤夜陛见】五卷第10章 【一举两得】第二十六章 【杨府灭门】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三卷43章 【大雪纷飞】五卷45章 【许以周公】三卷18章 【监察御史】二卷23章 【宫殿抉择】四卷第4章 【朝廷邸报】二卷16章 【调兵遣将】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四卷27章 【龌龊不堪】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五卷23章 【北平得信】四卷15章 【算无遗策】二卷35章 【降职疑云】五卷36章 【冒雪探营】二卷1章 【邗沟遇阻】四卷42章 【犹豫不决】二卷36章 【阴谋算计】二卷30章 【群匪夺宝】三卷14章 【佐证之人】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四卷39章 【御医华中】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54章 【秦王背后】五卷22章 【太子暴毙】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章 【师徒别离】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四卷第11章 【深夜来访】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门】四卷43章 【通州寻主】三卷8章 【飘雪居内】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二卷37章 【巡视居庸】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34章 【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