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31章 【太子人选】

奉天殿内,洪武皇帝朱元璋一边接过千里迢迢赶来京师的李希颜递送过来黄凌奏章,一边问:“不知夫子属意谁来做我大明的储君呢?”

李希颜毫不犹豫,脱口道:“草民觉得四皇子、燕王殿下能担此大任。”

“哦?”

朱元璋悠然停了步子,正要转身,想了想,却还是若无其事地踱回了须弥座儿,一边低头展读奏章一边淡淡地问:“哦......夫子属意燕王,不知有何缘故?”

“理由很简单,在草民看来,现在殿下几位年长一点的皇子中,唯有燕王最佳”,李希颜似乎并不明白他与朱元璋正在商议的是天底下最棘手最可能惹祸的秘事似的,一副浑然不觉、无畏无惧的神色。

这倒惹得朱元璋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燕王......确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只是其他皇子未必就没有他们的长处啊?!再说回来......自古马上打天下之后便到了文治,无论是汉之文景之治、还是宋之仁宗盛治,都是弃武从文,修齐治平而来的。朕打下了江山,下一代,只怕也到了文治的时候了。燕王武略是有的,文治嘛,只怕还欠缺吧?”

朱元璋这话,可谓一针见血,恰好点到了燕王朱棣的命门了。

李希颜却梗着脖子,想也不想地答道:“万岁只知文治和武治,难道不知德治?无论文武再好,若是一旦手握天下之后就只知享乐而不修德政,那天下也会被治得稀烂。退一步说,万岁只知燕王能武,可未必燕王殿下就不能文啊?当年唐高祖李渊不也曾认定李世民能武不能文?于是唐高祖才选了李建成做太子,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可李世民称帝之后呢,其文治不也璨若星辰,千百年难有能出其右者吗?”

朱元璋原本只是随口一说,不想李希颜举出玄武门之变来,心底里竟无端打了个寒噤,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来。

李希颜见朱元璋无话,便又接着道:“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可这数十年来战乱从未停歇过。残元、女真、高丽都在北边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只等机会一来便要南下侵扰。南边呢,也多有异民不服德化,屡次作乱被平,却总是死灰复燃。如此天下,若是没有一位懂武略的雄主弹压,如何能保天下太平?”

这确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也是洪武皇帝多年来对太子朱标不放心的地方。如今经李希颜之口说了出来,朱元璋越发觉得自己的担心不无道理,也自沉吟起来:“可是......朕观历朝历代,国之大祸,多出自一理,那便是毁在立长还是立贤上。汉武帝何其雄才伟略,到老还不是因为想要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而造出巫蛊之祸、废了太子刘据,生生毁了一世英名?秦始皇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开万世之基,最后不是也因为没有立长子扶苏,转立胡亥为帝,以至于秦至二世就亡了?”

听了这话,原本跪伏在地的李希颜蘧然开目,神情间似乎有些激动:“万岁,难道您要立长?”

“不行吗?”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希颜:“秦王......有什么不好处啊?”

“这......这......”

李希颜涨得满脸通红,秦王就算有再多混账事,也毕竟是皇子、是王爷,皇帝只要没说,谁又敢说他的不是处啊?可要是让秦王当了太子,将来当了皇帝,那大明江山只怕永无宁日了。

李希颜无奈,只得不住叩首泣道:“这......还请万岁以大明江山、以万千子民为重,万岁——”

“好了好了,朕自有主张。你的奏章朕收下了,你要说的话朕也听到了。其他的,你便不要管了,安生养老吧”

朱元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抬眼见太监梁民带着而聂,正由几个小太监抬着一桌御膳进来,不禁怒道:“谁叫你们进来的?”

“这......”,梁民一愣,与而聂对望了一眼,一时都答不上话来。

“行了”,朱元璋瞥了一眼诚惶诚恐的李希颜,“御膳送回去。你们也送李老夫子出宫去安顿好了再回来。这时辰只怕宫门也都已经落了锁。你们就说这是朕的旨意。可明白了?”

“是”,梁民与而聂应了一声,忙上前去搀李希颜。李希颜还待要说,转脸见朱元璋脸色铁青,便又住了口,长叹了一声,踉跄着步子出得奉天殿去。

朱元璋目送李希颜出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杀意,却又有些犹豫,旋即仿佛十分疲倦似的一屁股坐在须弥座上。刚一落座,朱元璋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蹭”地又起身,来到殿门口朝一个小太监道:“你......你去叫秦王过来”。

太监张煌地看了一下朱元璋,低声应了一下,刚跑了两步,却被朱元璋叫住了。小太监不知所措,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言声儿。待再抬眼看时,朱元璋已是径自回到了奉天殿,正来回踱着步子。一会儿又捡起李希颜上的奏章看了看,一会儿又长吁短叹地坐了下去,仿佛十分地烦躁。

其实朱元璋在这太子人选上确实很是犹豫,原先那么多年想换掉朱标,之所以一直没有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除了朱标似乎并没有更出色的人选了。几个皇子,各有各的优劣,也各有各的性格,说不上谁能高出一截的。

但是比起来,秦王仪态最佳、也很会承欢,这么多年也有自己势力,可见手腕也是有的,如今又是嫡长子,其实确可算是一个人选。只是有一样,那边这个秦王素来与太子明争暗斗多年。这些朱元璋都是看着眼里的。许多事也略有耳闻。况且这次许多御史参劾他,这次将他召回京师,并趁机派太子西巡。哪里想到太子一回来便中毒身亡了。这也太巧了些。朱元璋隐隐地觉得此事可能会与秦王有什么联系。若真是如此,纵他是嫡长子,纵他有万条好处,也是不能立为太子的。

再看燕王,与自己却并不亲近,在武官里很有威望,近些年无论为政还是处世都很老成。可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这位燕王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宽且,他并不是嫡出。

相比起来,三皇子晋王武略也是有的,只是打得战少,性子傲了些。与燕王的长处有些相似。且有一条是燕王比不了的,那就是晋王是嫡出。

其余的皇子那就更不用说了,年轻浮躁,且都不算嫡出,自然不能列入太子人选的考虑的范围。

所以相较而言,最好的还要属二皇子秦王。其次才是三皇子晋王和四皇子燕王。可若是秦王跟太子朱标的死有关,那......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三卷37章 【暗入扬州】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19章 【太子回宫】二卷39章 【滑稽千户】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54章 【秦王背后】五卷34章 【二王选一】二卷22章 【无双力士】二卷30章 【群匪夺宝】二卷34章 【二虎相斗】第三十章 【烫手山芋】五卷第6章 【油壶茶香】四卷40章 【骨肉相残】五卷45章 【许以周公】五卷17章 【夜宿潼关】四卷第10章 【国丈相争】四卷40章 【骨肉相残】三卷49章 【一劳永逸】第七章 【利诱御史】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二卷20章 【老将争雄】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四卷48章 【收拢民心】四卷第6章 【戏斗陈亨】二卷29章 【疯癫道士】四卷27章 【龌龊不堪】四卷20章 【大战前夕】四卷47章 【历史之谜】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五卷45章 【许以周公】五卷13章 【临水楼内】五卷15章 【秦王恶行】五卷56章 【燕王大败】四卷第3章 【小人伎俩】第十三章 【人间地狱】五卷45章 【许以周公】五卷37章 【燕王大捷】第十章 【杀伐工匠】第十三章 【太庙重逢】二卷15章 【计议赈灾】三卷54章 【秦王背后】四卷31章 【道衍随行】二卷29章 【疯癫道士】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五卷13章 【临水楼内】五卷33章 【秦王出局】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45章 【再袭朝阳】二卷20章 【老将争雄】二卷10章 【慈云禅寺】四卷第10章 【国丈相争】五卷16章 【忍辱负重】五卷第6章 【油壶茶香】二卷10章 【慈云禅寺】三卷23章 【口舌之争】第十九章 【名声大震】第十六章 【栖霞私邸】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45章 【许以周公】四卷39章 【御医华中】五卷44章 【召见燕王】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变】三卷41章 【斗谋用诈】二卷35章 【降职疑云】五卷13章 【临水楼内】第三十一章 【夜审杨英】三卷15章 【谋之以诈】三卷8章 【飘雪居内】五卷44章 【召见燕王】二卷6章 【燕王请罪】三卷30章 【步步为营】五卷42章 【嫡为生变】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52章 【张信报信】四卷26章 【爷孙情深】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44章 【召见燕王】第四十八章 【情到浓时】三卷21章 【夜闯茹府】第六章 【丞相当朝】五卷47章 【过眼云烟】第四章 【兄弟相争】四卷第7章 【北征军至】五卷27章 【明诏天下】四卷第7章 【北征军至】三卷12章 【才能出众】五卷17章 【夜宿潼关】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25章 【功败垂成】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二卷6章 【燕王请罪】五卷第4章 【泼辣茶主】五卷36章 【冒雪探营】五卷第6章 【油壶茶香】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二卷44章 【计中有计】三卷42章 【鬼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