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无端蒙冤】

被朱元璋莫名其妙地无端指责了一番,朱棣又是气恼又是灰心,一路上心神不宁,埋头出了奉天殿,转出东华门,正要回燕王府,却与一群迤逦而来的和尚撞了正着。和尚们见他服饰,知道是个王爷,忙不迭地低头合手行礼。为首的却认出了朱棣,上前一步笑道:“阿弥陀佛,恭喜燕王得成秦晋之好,哈哈哈”。

朱棣一愣,细细打量来人,才发现是正六品的僧录司左善世宗泐。宗泐乃是当代佛学大师,且工于诗书,谈吐风雅,极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推崇。皇室宗亲也都乐于找他求教佛法,因而宗泐与一众皇子倒还熟识。

见是宗泐,朱棣忙恭敬地笑了笑:“原来大法师啊,许久没见着你了。可是去云游去了?怎的这早晚的出现在这偏僻的东安门里?”

宗泐体格稍胖,却生得慈眉善目、气度雍容。只见他双手合十:“燕王睿智,前些日子因天有异象,圣上极为忧心。贫僧佛门子弟,不通天文,忝食朝廷俸禄,无以为报。只有带着一众法师周游通灵之地,为大明、为当今万岁、为皇后祈福纳祥,略尽绵力罢了。”

“哦”,朱棣笑着微微点了点头,因无心思和这和尚闲聊,便告辞转身要走,却忽然在人群里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高大而低沉,正是朱棣这几日心中一直挂碍却找不到踪迹的怪和尚道衍,敢情这和尚也是随着宗泐游历祈福去了?!

宗泐见朱棣走了两步,却又沉吟着转过身来,不禁笑问:“燕王还有何吩咐?贫僧瞧着燕王似乎有什么心事啊?!佛云万物俱都无相,方得真法。世间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燕王殿下莫要着相,便无忧虑矣!”

朱棣见这和尚又要给自己讲经说法,暗觉好笑,却灵机一动拿定了主意,踱了过来:“大师所言不差。本王近来只觉得心神不宁,像是要发生什么事似的”,说着又故作神秘:“尤其回到燕王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食不甘味、夜不能寝。哎......本王想.....可否请一名僧录司的高僧随本王到府邸看看,也好教本王一些佛法,以定定心神呢?”

宗泐为人宽厚不藏机心,哪里猜得到朱棣的心思?只道是真,愣愣地端详着朱棣的面色,只觉得确是有些晦暗不定,不禁关切道:“阿弥陀佛,燕王乃是国之柱石,还需多多保重才是,但有所需岂有不遵之理呢?”

说着转身指了指众僧:“僧录司从各地选来的高僧尽皆在此了”,说着又不禁迟疑道:“燕王遇此困惑,要不......要不就由贫僧随燕王走一遭如何?”

朱棣连忙摆手笑道:“不......不......多谢大师好意了。些许小事不敢劳烦大师。况且父皇多有用大师处,若大师随本王去了,父皇寻你不着,那可要怪罪于我了!”

宗泐一想也是,正要作答,朱棣却已来到一名僧人身边,笑着说道:“本王瞧这位大师就很是气宇不凡,定是位得道高僧的了。不知可否随本王一行呢?”

宗泐看去,朱棣所指的高僧正是自己的师弟道衍。道衍佛学虽不算精湛,可也算得精研,应付燕王这么一个门外汉是绰绰有余的了。而且道衍博学多才、见识不凡,让他随燕王去倒是一个合适人选,便点了点头,合十诵了句“阿弥陀佛”。

道衍一副似睡不睡的模样,一对三角眼似闭似睁,对这二人的谈话似乎全然不闻,见朱棣到自己身边相问,也假装不识,淡淡道:“阿弥陀佛,普度众生本是佛家应有之义,贫僧自当效劳一二。”

朱棣一笑,再不多话,也不敢耽延迁延,拉起道衍离了众人告辞而去。二人脚步匆匆,出东华门,直到东安门,来到太平门外的燕王府。朱棣想着王妃徐氏已然回府,也不进去,稍一沉吟反而绕道三法司衙门,来到玄武湖边人烟罕至的太平堤。见堤上杨柳漫漫,空无一人,朱棣这才舒了一口气驻了步子。

“燕王行色匆匆,心神不宁,莫非出了什么事?”道衍顶着偌大的身子站在朱棣身后,诧异地道。

朱棣苦笑着转身,朝道衍拱了拱手,恭敬道:“多谢大师屡次教我,不仅挽空印案于危急,更解本王心头诸多疑惑。前些日子一直寻大师不着,还以为因上次杨英之事未听吩咐,大师见怪于本王,故意躲起来了呢?!”

“哦,哈哈哈”,道衍哈哈一笑,却转开话头:“经空印一案,燕王处境已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杨英之事,贫僧也只是一面之理,燕王殿下愿意屈尊请教,贫僧已是受宠若惊,岂有见怪的道理?”

朱棣望着远方,悠然苦笑,点了点头:“大师不怪,本王才得安心啊。自空印案后,来燕王府的文武官员络绎不绝,又岂是昔日那门可罗雀的凋零景象可以比拟的?”

“络绎不绝?”道衍神色忽然一变:“殿下都见了?”

朱棣见他神情有异,不禁诧异:“都见了,总不能让人吃闭门羹吧?多交朋友也无不可啊?”

“哦,那上次我让燕王去拜会太子,不知殿下可有前去?”道衍眼中冒着精光,紧盯着朱棣追问。

朱棣顿时疑惑起来,不明白这个怪和尚怎的忽然如此郑重其事起来,不禁呆了呆:“见太子?自是去了的。那杨怀宁府的管家杨英也都一并交与了太子处置了的。”

“嗯”,道衍不动声色地沉吟了半响,也不说破心中的筹谋,反而转了话题问道:“燕王刚刚大婚,本当在府里柔情蜜意。今日怎么如此狼狈、神色不定呢?”

“哎,大师可知星象之变?”朱棣反问。

“自是知道。可是数月之前惊了皇后的星象?”道衍不知朱棣为何有此一问,沉吟着道:“听闻皇后于御花园赏月,突见星象有异,被惊得卧床不起。皇帝为此下诏求言,僧录司也正因为此事而游历天下,四处祈福啊。”

朱棣点了点头,神色凄苦,满是悲沧:“哼,皇帝下诏求言,偏有一个名叫叶伯巨的国子监生上书直陈皇帝‘分封太侈以致乱礼,用刑太繁以致坏天和,求治太速以致乱纲常’,哼,如此离间我兄弟君臣,真真无所不用其极,胆大妄为,极其之可恶,可恨也”。

道衍听着这三条,每一条都言之有理,直陈洪武皇帝的施政要害,而且每一条都是人人心中所想却又不敢说之事,心中不禁击节暗赞,却不表露出来,只眯着一对三角眼听朱棣抱怨。

“其余两条倒还罢了,可他第一条所言之‘分封太侈以致乱礼’明眼人一看便知乃是针对我们这些皇子来的。而且......”朱棣不禁咬着牙,脸色有些狰狞:“而且更以本王为例证,说什么‘以当今看,已有乱礼勾斗陷害之事。以将来看,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哼哼,真真气煞本王”。

道衍不禁皱了皱眉:“以殿下为例证?殿下有做过什么失礼勾斗陷害之事?”

“哼,本王岂会做那等下九流的勾当?只......”朱棣咬了咬牙,恨恨道:“只因我大婚之礼有违制之嫌。可这古礼全是依着李善长、宋濂拟定的,本王岂会懂那许多繁文缛节?哼”,言罢已是气得来回踱起了步子。

道衍听罢却是一笑:“燕王大婚所用不是皇子之礼,乃是储君之礼,是也不是?哈哈哈,殿下莫要惊慌,这事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都传遍了的,可都说是皇帝要换太子了呢。”

“什么?”朱棣大吃一惊,惊恐得说不出话来:“这......这......应天府都传遍了?”说话间朱棣已是气急,一脚将一块手腕大小的花岗碎石踹了出去,“噗通”一声掉进玄武湖,激起一阵水花来:“这.......哎,这李善长真是老迈昏聩,此番可是把本王害苦了......难怪父皇会怀疑于我,哎......这回我是有口难辨了。”

四卷30章 【太庙遴选】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22章 【无双力士】三卷50章 【暗度陈仓】第四十一章 【柳庄居士】二卷20章 【老将争雄】二卷32章 【风水宝地】三卷49章 【一劳永逸】二卷29章 【疯癫道士】二卷12章 【仗义执言】二卷17章 【杀官开仓】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8章 【秦晋相斗】五卷第7章 【西入临潼】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31章 【瓮中捉鳖】五卷44章 【召见燕王】三卷7章 【风月秦淮】三卷51章 【纪张会合】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台】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21章 【北征大捷】四卷第7章 【北征军至】三卷9章 【纨绔子弟】五卷28章 【入宫请见】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第7章 【西入临潼】三卷6章 【叔侄相见】二卷6章 【燕王请罪】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四卷27章 【龌龊不堪】二卷10章 【慈云禅寺】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三卷19章 【道貌岸然】第四章 【兄弟相争】二卷38章 【关城翘楚】三卷36章 【据为己有】五卷47章 【过眼云烟】二卷2章 【王府护卫】四卷38章 【烧鹅传说】三卷13章 【雪夜回府】四卷31章 【道衍随行】五卷41章 【燕王谒陵】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二卷31章 【绕道昌平】二卷3章 【单刀赴会】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五卷17章 【夜宿潼关】五卷44章 【召见燕王】三卷7章 【风月秦淮】第三十七章 【天降灵儿】第八章 【中都凤阳】五卷41章 【燕王谒陵】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缘】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24章 【暗箭难防】二卷2章 【王府护卫】五卷第7章 【西入临潼】五卷30章 【殿内谏言】五卷42章 【嫡为生变】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门】二卷21章 【燕王入城】四卷第10章 【国丈相争】二卷33章 【金石弥音】第三十八章 【洪武变局】二卷19章 【天德将台】五卷15章 【秦王恶行】五卷第12章 【偏妃邓氏】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五卷17章 【夜宿潼关】第八章 【中都凤阳】四卷16章 【启用旧将】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动】第五章 【空印案起】二卷29章 【疯癫道士】四卷第7章 【北征军至】二卷30章 【群匪夺宝】四卷第6章 【戏斗陈亨】五卷20章 【夤夜陛见】第二十章 【皇帝提亲】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三十五章 【无端蒙冤】四卷37章 【真假流言】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16章 【忍辱负重】五卷45章 【许以周公】二卷40章 【旧时渊源】五卷30章 【殿内谏言】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第十五章 【奇谋救朝】三卷41章 【斗谋用诈】五卷15章 【秦王恶行】五卷第9章 【夜宿飞霜】五卷13章 【临水楼内】第三章 【笑算姻缘】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