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

奉天都督赵尔巽本是满清重臣,曾经做过山西的巡抚,当宣统退位前,他是东三省总督,其力量几与袁世凯相埒。袁世凯深知不释赵之兵权,即难实现迫清帝退位,而国政自为之迷梦,所以经过颇费周折的运用,卒至撤销了东三省总督,而任赵为保安会会长,才公开其倒清之举动。赵之所以参加我们反中央集权的行动,我之所以提议推赵领衔,皆以此为前因。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曾任奉天与黑龙江巡抚,其后调任江苏,民元曾任孙大“总统”之内务总长,对革命颇表同情,是以亦参加我们这一反中央集权的行列。结果这一行动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益增中央对地方之疑忌,这是二次革命以前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二次革命的前因。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二月正式国会成立。国民党籍议员占了最多的席次,政府国会之间,果能真诚合作,则国家即已步入宪政坦途,乃不幸三月二十日本党代理事长宋教仁先生被刺于上海车站,接着四月二十六日政府未经国会同意,又与五国银行团签立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合同。于是国会哗然,张继首以参议院议长资格通电反对借款。乃至众议院选出汤化龙为议长,政府始将大借款案咨请国会备案,此时汤化龙虽合共和、统一、民主三党为进步党(黎元洪为该党理事长),以与国民党抗衡,并未能使国会通过此案。同时各省军民长官并纷电责难,而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反对尤烈。本党对此问题之态度颇不一致,中山先生主张兴师讨伐,黄兴先生主张循法律途径而解决。中山先生之主张系一秉为党国之大义,而黄兴先生之主张亦系基于保全革命力量之苦心。武昌黎元洪副“总统”为平息政治风潮,提出宋案划归法律,静候法庭解决,借款予以追认,而审计用途,颇获多数省份的赞同。衡诸当时本党同志所能掌握之武力,实不足以与袁军抗衡,审时度势,我遂一面联合各省呼吁和平,一面连电黎副“总统”请其迅速领衔调处,云南都督蔡锷,陕西都督张凤翙亦与我采相同之行动。

结果黎副总统之调处未见端倪,而袁总统于六月九日至七月一日先后下令罢黜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督,且遣李纯驰兵扼驻九江,赴赣之师又源源出动。斯时复值俄人嗾使库伦内犯,绥、晋首当其冲。我于忧愤之馀,特于七月七日上袁总统这样一个电报:

北京大“总统”钧鉴:窃锡山本一介武夫,罔知大计,滥竽民国,毫无建白。自宋案发生,适逢借款成立,人心摇动,讹言四起,忧国之士每虑南北水火,演成分裂之势。锡山窃以为中国之患不在南而在东,南北虽兄弟阋墙,可以理喻,满蒙为强邻虎视,必以力争。溯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我大“总统”置身于两疑之地,忧深虑远,统筹兼顾,津京秩序得以保持,近卫师团翕然听从,亲贵财产不尽落于外人之手。驯至清帝退位,民国告成,兵家所谓全国为上,我大“总统”有焉。当事之方急,克强(黄兴)诸公驰驱战地,危在疆场,而我大“总统”侧身京师,愠于群小,其谋国也同,处忧患也亦同,今以一事之误会,意见之微异,酿成国室之争,但略予疏通,即可涣然冰释。而环观全球,外患丛集,积薪厝火,危不可言。东邻野心,早暗视满洲为己有,彼胜俄之后,犹不敢据领之者,实因俄有以牵之也,不得已与仇俄协约,意在平分。更有迫日本以不容缓图者,即美国巴拿马运河开通是也。菲律宾虽属美之领土,实在日本势力范围之中,而日所以不敢取之者,以与俄战后之元气未复耳。美国亦知其终难和平解决,甚欲乘其元气未复之时与之一战,惟因巴拿马运河未通,大西洋军舰运输不便,故迟迟未发。日本亦深知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彼在东亚势力美必出而干涉,乘此运河未通,则攫我满土,愈不容缓,特无隙可乘耳。今宗社党盘据东省,与日人以可乘之隙,而日人乘机以接济之,南北风潮叠起,又与宗社党以可乘之隙,而日人又从中推助之。日政府非求好于南,而意实在满也。若墮其奸术,则瓜分立召。东而满洲将成朝鲜之续,西而新甘一带多系升允(清陕甘总督)党羽,倘出而号召,扰乱堪虞,北则蒙古煽动,中俄协约将成泡影。西藏喇嘛久蓄叛志,英人野心,其欲逐逐,而内地好事喜乱之徒,难保不乘机窃发。加之我国会匪遍地,群盗满山,教堂林立,洋商麕集,一旦溃决,外人之生命财产将何以保持,势必惹起列强干涉,国之不国瞬息间耳。言念及此,实堪痛心!推其由来,皆因木腐虫生,疑忌之一念所致。伏思黎副“总统”倡义武昌,力维大局,我大“总统”与孙黄诸公缔造民国,艰苦备尝,推其初心,无非救国,而经营年馀,险象环生,堂堂神州,傥不亡于满清,而亡于民国诸公之手,则天下后世将谓我大“总统”何?今者三督解职,足征无他,望我大“总统”开诚布公,敦请孙黄二公入都,共图国事,破除党见,一致进行,则内忧潜消,外患自灭。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民国幸甚!中国幸甚!山西都督阎锡山叩阳印。”

本来李烈钧对袁已有“遵令免官”的覆电,胡汉民亦有“请援赴藏方略”的表示(胡免粤督后,被任为西藏宣抚使),袁若不再相逼太甚,尚有策商馀地。而袁军向李烈钧等横施压力,李纯部先在九江发动攻势,李烈钧乃于七月十二日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不数日,黄兴响应于南京,陈其美响应于上海,安徽柏文蔚、广东陈炯明、福建许崇智、四川尹昌衡、湖南谭延闿亦先后独立,纷纷组织讨袁军,实行二次革命。长江流域独武昌黎副“总统”与浙江都督朱瑞宣布保守中立。中山先生特发表宣告,促请袁氏辞职,以息战祸。袁氏对中山先生的劝告置若罔闻,且用兵益急。结果因民军部署未周,且与袁军相较,众寡悬殊,不一月间遭到了全面的失败。

在这段时期中,中山先生深知山西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之中,形格势禁,呼应为难,特秘密派人告我沉默勿言,以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俟南军北上,再与陕西会合,进攻北京。我刚奉到此指示不久,陕西都督张凤翙给我一个电报说:彼已与我联名拍发一电,反对李烈钧等行动。我当覆电责询其故,张答覆说我:此举孙(指中山先生)可谅解。我才知道我所得到中山先生的指示,他亦得到了,以故未得我之同意而出此。这时李烈钧亦有电给我,表示不满,因李与我在士官学校同屋而居交情甚笃,故他对此颇觉意外,经我覆电解释,他才知道这原是一种未曾得他同意亦未曾得我同意的苦肉计。盖当时北方诸省除我与张凤翙外,馀皆为袁氏基本势力范围,张氏此举,亦可谓为保存北方仅有革命力量的一种权术。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袁氏乘势要求国会正式选举总统,制定宪法。国会参众两院于十月五日联合举行宪法会议,即日先行通过总统选举法,次日就进行总统、副总统的选举,第一、二两次投票,袁氏皆未及法定四分之三的多数,在第三次投票中,始以得票过半数当选,而黎元洪同时当选为副总统。《天坛宪草》因仍主责任内阁制,未能为袁氏所接受。国会尚在议宪过程中,袁氏于十一月四日假国民党以主谋二次革命之罪名,而下令解散,并取消参众两院国民党籍议员四百三十八人之资格。十二日又下令取消各省议会中之国民党籍议员。

至是,国会参众两院悉以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各省议会亦成瘫痪状态,袁氏乃令组政治会议,研究解散国会及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大问题。政治会议先于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一月十日呈请袁氏解散国会,次又议定《约法会议组织条例》,由袁氏于一月二十六日公布。约法会议于三月十八日开会,从事于修改《临时约法》的工作,由袁氏于五月一日将修订后的《中华民国约法》公布。这一约法完全采总统制,国务卿与各部总长均为大总统之僚属,立法院议员由人民选举,参政院参政由大总统任命。六月二十日袁氏召集参政院开会,二十九日又命令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在此制度下的中国,不只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且是极度的总统集权了。自然军民彻底分治,褫军权于中央的宿意,更要积极的求其速达了。

山西是民国伊始就实行军民分治的省份,省行政首长为民政长。山西首任民政长为湖北周渤,其后为山西神池之谷如墉,河曲之赵渊,繁峙之陈钰,其间我曾兼任一度,但为时甚暂。民政长之下,分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各司,以分掌各项政事。全省按河东、冀宁、雁门、归绥四道区,分置河东、中路、北路、归绥四观察使(民国二年底将归绥亦并入北路观察使范围内),以理察吏安民诸事。

省行政各司改厅最早者为财政部门,初改为国税厅,嗣又改称财政厅,均归中央直辖,而受省监督。这也就是显明的实行中央集权,将财税权收归中央的举措。山西在国税厅时期,厅长为袁永廉,我曾记得有一次民政长陈钰不同意他的整个国税计画,即欲愤而回京。我问了他的计画以后,同他说:“你的计划实在不错,但你应计算计算,实行起来,恐怕卷房要占半个太原城。”他从此自知难以实行而不再坚持其计画,一场风波方告平息。国税厅改财政厅后,第一任厅长为李祖平。我祖父青云公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逝世,袁总统即派李氏代表致祭,因为当时财政厅长是在省的唯一中央官吏。

袁氏为进一步完成中央集权,曾欲废省存道,使道与中央成为直接关系。这一计画实施的初步,就是于民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明令撤销各省民政长,改设巡按使,并改各道观察使为道尹。巡按使虽然在事实上是接替了原来的民政长,但在名分上则不是行政官,而是监察官,特于委派之时,由中央分别明令赋以监督财政与监督司法之权耳。此制行之既久,即可逐渐做到废省存道。

山西第一任巡按使金永是一个旗人,其人相当骄悍,是袁特别派来山西消灭民军势力的。金永到晋,初任内务司长,但一般人皆知其必主省政无疑,果于改制伊始,即实现之。当时中央为分各省都督之军权,命各巡按使成立警备部队,此令一下,金永在晋即积极成立警备队,其数初为七营,继并不断增加,形成对我的甚大威胁。

中央集权的另一措施,就是撤销民政长制之同时,亦撤销各省都督之制,无论中央与地方将领,均授以将军或上将军官职。在中央者上冠一“威”字,驻地方者上冠一“武”字,驻东三省者,则上冠以“镇安”二字,并分左右将军。中央将领威字之上,并人各冠以不同之一字,如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蔡锷为“昭威将军”是。地方将领武字之上,亦并分别冠以各该省军事要地之地名中的一个字,如我当时的官职即改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山东都督则改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其他各省亦然。我的同武将军的同字,是取了山西重镇大同的一个同字,山东泰武将军的泰字,是取了山东重镇泰安的一个泰字。为什么山西不取太原之名,山东不取济南之名呢?这一字之差,其用意是很深远的,那就是将来要让山西将军移节大同,山东将军移节泰安,以军政分地贯彻军政分治。这时,北京特地设立了一个将军府,为军事将领之大本营。名义上各省将军之本职亦皆在将军府,督理某省军务只是一种兼职,袁氏于民国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命令中即有谓“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的话。其所以改行这一制度,就是要逐渐的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

民初中国外交上首先遭遇的一件大事,就是俄蒙条约。俄国处心积虑,图我外蒙,历有年所,清宣统三年,外蒙各地受俄国胁持,已纷纷独立,逐我官吏,驱我军队,俄使并曾向清廷提出蒙人自治与中国不得在外蒙驻兵,不得向外蒙移民之条件,清廷未予承认。民国元年,中国政府正拟进兵外蒙,维护我领土主权之完整,乃俄使照会:若中国进兵,俄当干涉,进而于十一月八日迳以俄蒙条约通知我外交部,公然将俄使前向清廷所提条件定入条约,俄国扶助蒙古编练军队,且在蒙古享有特权,政府虽严词拒绝,亦属无效。

我当时认为俄国乘我民国新建,力量未充,夺我主权,攫我领土,吾人断不能坐视我版图内之一部,不亡于前清之时,而亡于民国告成之日,无论外交折冲能否有效,均应以武力为其后援。否则侵略者将得陇望蜀,内蒙亦恐继入俄手。特于十一月十三日电请中央准我亲率马兵一独立旅,步兵一混成旅,屯驻包头,相机进攻,万一事机决裂,即占据内蒙各盟旗,然后进窥库伦。这一电报中,特别说明:“蒙疆系我完全领土,征伐自有主权。内蒙既固,则兵力财力胥为我有,俄虽狡猾,然为我国兵力所及之地,当亦无词以难。即或派兵暗助,亦属鞭长莫及。如此筹计,我既有最后之设备,彼亦将知难而退。”政府终以种种顾虑,不敢决征蒙之策,只循外交路线与俄使进行谈判。

延至民国二年五月,俄国果嗾使外蒙军分东西两路大举内犯,晋军驻包头之刘(廷森)旅,驻大同之陈旅,首先接战,连电告急。我以北门锁钥,关系重要,又于五月二十七日电请亲带一混成旅前赴战地,亲督迎战。中央以省防重,坐镇不可无人为词,命我派孔庚师长带队应援。孔师长率部兼程北上,与绥远将军张绍曾部及我刘陈两旅协力堵击,敌势始渐顿挫。

已而因政府对边防军事无整个决策,外交总长陆徵祥与俄使所商条件又为参议院所否决,敌恃俄援,进犯益急,朔边各省,岌岌可危。一直延至熊希龄在进步党的拥戴下入组所谓“名流内阁”,孙宝琦继长外交,与俄使重开谈判,缔结中俄条约五款,外蒙军方退,边患方息,而中国之对外蒙,从此亦只剩宗主权的虚名了。

民国三、四年间(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是中国最沉静的时期,亦是袁世凯势力最盛的时期。各省都督(后为将军)之籍隶国民党者,仅仅剩下我一个人,只有临深履薄,以冀保持此一革命潜力。那时国民党经过二次革命失败与袁氏一再摧残之后,组织颇为涣散。中山先生为重振革命精神,于三年七月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设总部于东京,并分遣同志回国策进党务,以图革命之再举。斯时,袁氏力迫清除革命党人,我对来晋同志力保他们身分的秘密,并曾托他们报告中山先生说:我当多方设法保持此一仅存之革命据点,至来晋同志,我决加意保护。中山先生曾嘱我与陈其美先生多取连系。

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5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4)第40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21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32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24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45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第35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第45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42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第14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第30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18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第50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第7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6)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53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21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第15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第44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29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6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5)第1章 出版说明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24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13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30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31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第9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1)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53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6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5)第5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4)第26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14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第14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1章 出版说明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4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3)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10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2)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44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第8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7)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42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1章 出版说明第44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第48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2)第40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13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45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第26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第18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第15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第9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1)第4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3)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9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