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军校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道光二十七年倡建落田书院。威丰四年办团练。七年升任琼府学训导。九年,因守城有功,升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到任不久便将历年积案一一整理结案,旋经广东巡抚奏调,办理广东洋务。同治元年,太平军攻占广东高州,朝廷调丁日昌赴高州帮办军务,丁日昌主张设炮局铸造开花大炮,但未被采用。

丁日昌有组织团练的经验和带兵的能力,更为难得的是在广州办理过一段洋务,具有相当开阔的视野。曾纪泽原本是想让他为不久之后开办的军工洋务事宜中主持大局,但现下容闳赴美未归,征兵之事却迫在眉睫,想来想去,丁日昌是这个募兵总长最合适的人选。

湘军募兵的范围局限于同族乡里,这样有利用加强将兵之间的联系,曾国藩之所以能这样募兵,是因为他的湖南藉,以及一批同他一样具有威望的湘藉名士的支持。曾纪泽在江苏的募兵自然无法采取这种方法,所以他的募兵范围则更加的广泛,农民、商贩、手工业者都可以报名应征。

曾纪泽特别强调对读书人应征的渴望。清廷的科举制度固然可以挖掘出曾国藩这样的文武全才,但在刻板的八股文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是迂腐死板的学究,相反,在落榜不第的读书人中,却隐藏着许多更具才华的“落魄书生”,曾纪泽当然希望他的淮军中能加入更多这类的“落魄书生”。

他的淮军将要建设成一支近代化的精锐军队,士兵的文化水平也将是曾纪泽建设提高的重要方面,毕竟,一支充斥着文盲的军队,并不符合世界军队发展的潮流。因此,能为低层军官中添入更多有文化的新鲜血液,对提高淮军的整体文化水平是相当有用的。

另外,那些落魄书生能够在曾纪泽手下得到重用,并能和那些及第之士同样获得官职富贵,那这些人必将对曾纪泽倍加感激,忠心耿耿,这对曾纪泽对淮军的掌控将是十分有利的。

募兵的告示贴出后,报名者相当的勇跃,淮军的军饷丰厚是人尽皆知,这也是报名参军者数不胜数的原因。曾纪泽对丁日昌的能力相当信任,故他把募兵处的事宜放心的交给他全权负责。

太仓的淮军与李秀成依然在僵持不下,潘鼎新和吴长庆的两团越战越勇,接连击败了李秀成的数次进攻。

2月中旬,另一个对淮军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人物抵达了上海——英国人戈登。

这位步炮学说专家似乎十分迫切的参与到大清国的平叛战争之中,不等曾纪泽前往租界拜访,他在抵达上海的第二天就主动来巡抚府报道。

这位历中上鼎鼎有名、颇受争议的英国人对曾纪泽的第一印象相当的好,态度温和、言语务实。很显然,他在来华之前对中国内战的形势做了充足的功课,在简单的问候之后,戈登就简明扼要的向曾纪泽阐述了他对平叛战争的看法,其中很多方面都与曾纪泽的不谋而合。基本上,戈登本人满足曾纪泽的期望。

“曾大人,请你马上给我一支军队吧,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和那个李秀成较量一下,我相信以我的指挥能力,击败他将不在话下。”戈登求战之心很迫切,不过在曾纪泽看来,他是有点太过自信了。

“少校先生的指挥作战能力是勿庸质疑的,但指挥一支军队直接作战,对于先生来说未免有点大材小用,我有一个更重要的岗位留给先生。”紧接着,曾纪泽和盘托出了他的想法,他想建一所近代化的军事学校。

从常胜军到淮军的建立,曾纪泽一直尝试着聘用洋教官,对他的军队采取西式的训练,但由于建军的仓促,以及手头可信的外国军事人才少之又少,故而一直以来,所谓的西式训练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随着淮军的不断扩张,武器的不断更新,曾纪泽越发感觉到了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军官的培训,这直接关系到将来淮军能否成为一支可与西方军队媲美的近代化武装力量。

而大批量的新思想军官,并不是雇几个洋教习,花那么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他们需要长期的,系统性的学习与实践。正是这样的原因,促使曾纪泽决定开办一所近代化的西式军校,为不断扩充的淮军提供大量的具有西式军事素养的新军官。

戈登对曾纪泽的理念深表震惊,与很多初次跟他接触的外国人一样,戈登同样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保守落后的国家中,竟然会有如此富有远见思想的人物存在。戈登很清楚的意识到,曾纪泽将要建立的这所军事院校,将是这个古老国家里程碑式的创举,无论将来历史如何发展,这都将是写与历史之中的一页。

很显然,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创举事业之中,远比亲临前线指挥打仗更有意义。

戈登在与曾纪泽交换了一些建校的理念,教学的内容等细节之后,欣然接受了曾纪泽的邀请。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所近代化的军事学校终于在黄浦江畔落成,曾纪泽将其命名为“黄浦军官学堂”。

曾纪泽自任校长,丁日昌任常务副校长,戈登担任教务总长。另外,曾纪泽凭命刚刚抵沪不久的冯桂芬担任学堂文教总长,专以为学员们讲授文化课,以及介绍西方世界的一些知识。

除此之外,曾纪泽还增设了一个“训导处长”的职位,由江苏人陈鼐担任。该部门的职责是狠抓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务必使学堂培养出来的军官政治思想过硬,以“忠于校长,热爱淮军,热爱国家”为荣。

说白了,设立这么一个“训导处长”的职位,曾纪泽无非是为了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绝对的效忠于他。当这些未来的各个级别的军官效忠于他时,那么他们手底下直接领导的淮勇亦将效忠于他,这对曾纪泽对淮军的掌控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新开办的黄浦军官学堂中,曾纪泽并没有给李鸿章留位子,这是因为他有意的要剥离李鸿章在军队中的影响,而使其只成为一个战略形的军政幕僚。曾纪泽深知此人不比其父曾国藩,虽然同样是一生效忠于满清,但却颇有野心与权力欲。想当年的历史中,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时,李鸿章曾私下与东南地方大员协议,一旦朝廷灭亡,则各地应拥戴他为大总统。

这样一个具有雄心的大才,如何正确的使用好他,确实需要高超的手段。曾纪泽既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李鸿章的才能,却又不不想使其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故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弱化李鸿章在军队中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以枪杆子说话的时代,没有军队的支持,任何的野心都将是妄想。

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过第260章 五条誓约第22章 大冶建厂第123章 炮第108章 洪神经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85章 第一面第308章 征地风波第273章 天罚第47章 容闳第153章 强国之本第173章 绝境中的变革第5章 湖北巡抚第43章 美国领事第64章 淮扬水师第143章 灭亡的号角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7章 码头相遇第260章 五条誓约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59章 易主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98章 慕王第148章 各怀鬼胎第286章 一夫当关第225章 实验室第161章 曾胡会第92章 机枪车间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24章 人欲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37章 夜袭第133章 山雨欲来第202章 罪有应得第135章 左拥右抱第221章 第一人第124章 人欲第257章 谁入地狱第147章 笼络人心第117章 天兆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144章 北征第227章 本性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78章 瘟疫第55章 私人武装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74章 起点号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过第47章 容闳第302章 积弊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9章 杀手第215章 天才第44章 辛酉第291章 双飞第108章 洪神经第295章 四面开花第187章 轮回第69章 整风第37章 夜袭第32章 太平军的投降第252章 自作聪明第69章 整风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315章 宪法第296章 屈服第25章 江上纵论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305章 放权第68章 同济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1章 洋枪营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92章 德意志第180章 风雨飘摇第119章 紫禁 秽第31章 风流猛将第159章 易主第19章 美国局势第290章 三国进献第109章 鼎之轻重第215章 天才第103章 制器第212章 废物第309章 没有最好第38章 咸丰第164章 无耻的干涉第225章 实验室第62章 行刑第268章 血洗第111章 “狼狈为奸”第103章 制器第277章 安内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192章 夜论第64章 淮扬水师第275章 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