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漪奉西太后口谕,他在端王府大摆宴席,欲请英、法等各国使臣至王府赴宴,求得他们的支持。
请柬也发了,宴席也准备了,只是客人一个也没有到。
载漪很失望,他更害怕,担心洋鬼子坚决站在光绪皇帝那一边,担心他们公然反立溥携为大阿哥。
载漪求见西太后,西太后听罢,脸上布满阴云,她气恼的说:“没用的东西,连这小小的事情都办不好,你还能成什么大器!”
“老佛爷,那些洋鬼子也欺人太甚,他们不但不赴宴,还说什么:‘西太后独断独行,我们会给她点颜色看看的。’这些混账东西太气人了!”
西太后听罢,她怒不可遏,‘啪’地一声,她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她大吼道:“给我滚下去!”
载漪深知西太后的脾气,他吓呆了,李莲英连忙使了个眼色,载漪连滚带爬的“滚了下去”。李莲英上前为西太后抚了抚胸口,他低声劝慰:“老佛爷,生这种人的的气不值得,端王爷有无德无能,他不配惹老佛爷生气。”
西太后拉着宠监李莲英的手说:“小李子,还是你乖巧。哀家不是生载漪的气,哀家是气洋鬼子目中无人,他们凭什么反对哀家。立大阿哥是我大清朝的事情,求他洋人支持干什么!”
小李子摸透了主子的脾气,他知道西太后一向口是心非,她越遮掩,越是她欲求的。于是,小李子说:“老佛爷言之有理,不过,若洋人能表个态,立大阿哥岂不更顺利。”
“可是,他们很强硬呀!”
“这不难,朝中有一个人可以打通关节,此人与外国公使关系甚密”
“你是说:李—鸿—章!”
“奴才以为此人可用!”
西太后点了点头,自从甲午战争以来,李鸿章便郁郁不得志,先是光绪皇帝迁怒于他,恨他签了《马关条约》,后来变法维新派又打击他,他求救于西太后,西太后也冷淡他。今日的李鸿章不过任个闲职。
“李鸿章遭国人唾沫,他早已心灰意冷,他肯出面帮朝廷吗?”
“肯!他一定会帮助朝廷的!”
“你这个奴才,怎么这样肯定?”
西太后惨淡地笑了一下,她拍了拍小李子的手。李莲英一脸的媚态:“老佛爷,奴才虽不敢参与朝政,但可以冷眼旁观,奴才认为李鸿章如今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时刻都在伺机再起。”
“哦,你的见识还很深”
“老佛爷,您想一想,李鸿章是什么人?他是一个功名利禄思想很重的人。他年轻时便及第,中年封疆,后又任北洋大臣,如今虽然已年迈,但他不甘于失败,一有机会,他会竭力表现自己,为老佛爷卖命的。”
西太后不由得不点头,她笑了一下,说:“好个奴才,你若不是公共,哀家一定会赏你哥一、二品官爵,你也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只可惜——”
西太后不再说下去,小李子黯然伤神,他悲哀地说:“只可惜奴才是个阉人!”
西太后谕令荣禄去找李鸿章,希望李鸿章能做通洋人的工作,使外国公使支持西太后的立阿哥之策。
荣禄一向无条件的执行西太后的命令,他马上找到了备受冷落的李鸿章。
荣禄至李府,李鸿章顿感蓬荜增辉。李鸿章被冷落了几年,今天,他突然间看见了曙光。
“荣相,请坐!请坐!”
“李大人,久违!久违!”
荣禄的到来让李鸿章欣喜万分,他知道荣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荣相,请用茶!上等的龙井!”
“谢李大人!荣某今日有事相商。”
“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李大人是明白人,你也一定听到过朝中议论最多的是一件新鲜事儿吧!”
荣禄在探问。李鸿章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暗恨光绪皇帝迁怒与他,当然也恨西太后没有保护他。
如今,西太后一手遮天,他必须识时务。
“这个——”
李鸿章沉吟着。荣禄进一步挑明:“皇帝体弱多病——”
“臣以为太后之举措英明无比!”
“何以见得?”
“皇上龙体欠安,况且已过而立之年尚无子嗣,天下人为之担忧。”
“可是,不仅朝中有人反对,外国公使也态度冷淡。”
李鸿章明白了,荣禄是令他去做外国人的思想工作。
李鸿章满口答应:“小弟与外国公使尚有往来,可以试一试,他们也许会转而支持老佛爷。”
“事不宜迟!”
“小弟明白!”
李鸿章仗着与几个外国公使私交甚密,他跑到了英、法等国大使馆,去说服他们支持西太后。
可是,他没有成功。
外国公使一致说:“大清国的内政,我们不便于干预!”
李鸿章带着愧疚来到了荣禄面前,他说:“红章实在无能,乞荣相在老佛爷面前替红章开脱,求老佛爷开恩。”
荣禄冲他一句:“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太后怎能不责备于你。”
西太后指望着外国公使贺立大阿哥,希望终于破灭了。
她恨死了洋人!
端王载漪猜准了西太后的心思,他大胆进言:“老佛爷,洋鬼子欺人太甚,若不是老佛爷您宽厚仁慈,洋鬼子早就受到惩罚了。”
西太后叹了一口气,说:“他们洋枪、洋炮、大清怎是他们的敌手呢?”
载漪见西太后已动心,他的胆子更大了:“老佛爷,臣听说有一股贼匪,名叫‘义和团’,他们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兴清灭洋’。这股势力可以利用。”
西太后一听到‘义和团’三个字,她连连摇头:“那是一股乱匪贼子,朝廷多年来剿杀不尽,今日怎可利用他们呢?”
载漪不甘心,他说:“义和团仇恨洋人,他们已烧了不少洋人的教堂,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呢?朝廷只要变剿为抚,他们定能抑制洋人。”
西太后陷入沉思。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清康熙年间便有了这个组织,它是民间社团,由大刀会、神拳、梅花拳等组织发展演变而来。义和即“取朋友以议和之以”。义和团初起时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他们秘密结社,与清兵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到了同治年间,反清复明的宗旨逐渐减弱,反抗英、法等外国列强情绪日益增强。
当义和团在山东、河北一带发展壮大时,西太后派兵镇压过“贼匪”,可是三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毓贤,谁也没有镇压倒这股强大的民间社团组织。最后,西太后又派袁世凯去剿杀义和团,袁世凯不遗余力效忠西太后,他血腥镇压了义和团。
山东境内的义和团组织被剿杀,但是义和团的火种又熊熊燃烧起来,而且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
今天,载漪提及义和团,西太后为之一动。她暗想:“载漪说的也有些道理,既然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为何大清朝不利用他们呢?与其花力气剿杀乱匪,不如安抚他们,让他们去打洋鬼子,来个‘坐山观虎斗’,岂不妙哉!
正在西太后犹豫之际,庄王载勋又进一言:“老佛爷,洋鬼子实在可恶,不罚洋人,何以仰我大清国威!”
西太后很信任载勋,她问:“这些年国库空虚,军饷不足,士兵还要戎边,谁来灭洋呢?”
“义和团”
“怎么爱卿也这么认识?”
“义和团最仇恨的是洋人,只要太后肯安抚他们,他们定愿意奋起灭洋,同时又可消弱义和团的实力,对朝廷的威胁大大的减少,何不用之?”
西太后还在犹豫,她怕什么?
她怕偷鸡不成蚀把米。
太监李莲英谙熟主子的心思,他暗中联络了大学士刚毅,将主子的担心转达给刚毅,刚毅岂敢怠慢,立刻赴保定察看拳民。恰巧在这里,刚毅不期而遇刑部尚书赵舒翘,赵舒翘也是为此事而来。两个人一拍即合,他们回到了京城,立刻上奏朝廷,求见西太后。
西太后一心报复洋人,她认真听取了刚毅与赵舒翘的“调查报告”,她急切地问:“拳民真的反洋吗?”
“万一他们借灭洋之机反朝廷呢?”
西太后满脸的疑惑。赵舒翘应和着刚毅,也十分有把握的说:“目前义和团仇恨的是洋人,他们曾多次袭击过洋商人,还烧毁教堂,他们目前没有精力反朝廷。”
西太后又问:“他们的实力如何?”
赵舒翘肃然起敬:“老佛爷,那些拳民个个武功盖世,他们练了一身的好功夫。功夫到手,个个刀枪不入,真神了!”
“真的吗?”
西太后有些不相信,刚毅一唱一和道:“赵大人句无虚言,臣亲眼看到过他们练功,真的是刀枪不入。”
李莲英在一旁帮腔:“老佛爷,二位大人所言皆不假,奴才早就听说过义和拳反洋的故事,之听说他们杀了很多洋鬼子,还未曾听说他们谁流血了。”
西太后说:“既然如此,朝廷便可安抚他们,让这群乱贼去打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