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成长空洞

天力灵示:修行说起来没有别的诀窍,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执,就是要把蒙蔽在觉性之上的种种障碍,如贪、嗔、痴等烦恼,一层一层地剥掉。仔细回忆你所经历过的岁月,有多少岁月是你找不到存在意义的时光。只有你不是从内心发心的想要,如果你想要,没有不可以,只是有时候,你不愿意去承担,生命才会如此的无意义。只有发自内心的声音,才会把生命中的精华,化作天籁般的歌声。敢去承担成长的苦痛,敢去面对未来,你才会带着自己,走进生命的风景!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感受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你于是匆忙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空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你同学聚会“不经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的空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无怪很多人会把某个数字的钱做生命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虚假自我的骗局。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的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而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因为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2个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逐渐地我们在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的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的在一起,呆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艺术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让人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所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忽如其来地感动、众叛亲离地投入、让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候连环绝命call、爱恨交加地离开、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洞,从内至外的修炼,这个轮回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四面来凤的孩子,真是可怜又恶心。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自己,现在他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能填补成长空洞的只能是觉醒的心,觉醒的心会让你不会向外再去寻求外界的一切包括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等来试图填满空洞。觉醒的心会让内在的空洞自然而然地丰盈,充实。

禅的内涵是觉醒的心,每个人都具备觉醒的心,它存在于生命的内在。禅的智慧,就在于帮助我们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生命内在觉醒的心。这种觉醒的心如虚空般不受染污。每个人的生命有两个系统,一是迷惑的系统。一是觉醒的本质。迷惑系统由贪、嗔、痴主导,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而觉醒的心能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不被迷惑与烦恼左右。学佛的核心就是要帮助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点亮内在的智慧明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修正我们身、语、意三门的不正当行为,修正内心的魔性与负面情绪。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的言行举止乃至起心动念,都会在内心留下记录,产生心理力量,影响未来的生命。那些不断重复的负面情绪与不良行为,会让生命在无尽轮回中沉沦,备受痛苦。但同时,我们的生命中也具有正向力量,有慈悲心、爱心、善心等良性心理。其中,最大的正向力量就是每个生命内在的佛性。这些正向的力量需要在生活中反复练习与培养。

过简单的生活。凡夫的习气是心随境转,生活太复杂了,内在妄想就会增多,让生活变得简单,妄念也会随之减少。

二、培养忏悔的习惯。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通过观照和忏悔能及时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使我们及时改正错误。

三、学会随喜他人。由衷赞叹他人的长处,可以避免嫉妒、对立等不良心行,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四、培养开放的胸怀,学会接纳。我们要尊重缘起的差别,理解每个生命都是无尽的积累。只有接纳并尊重各种缘起,我们才能运用智慧去处理问题。

仔细回忆你所经历过的岁月,有多少岁月是你找不到存在意义的时光。只有你不是从内心发心的想要,如果你想要,没有不可以,只是有时候,你不愿意去承担,生命才会如此的无意义。只有发自内心的声音,才会把生命中的精华,化作天籁般的歌声。敢去承担成长的苦痛,敢去面对未来,你才会带着自己,走进生命的风景!

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19章 摆脱受害者身份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4章 选择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37章 合作第5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1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6章 福报第13章 灵魂伴侣第1章 佛陀(1)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21章 好大一棵树---系统排列第17章 滋养自己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57章 明心见性第23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3第15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2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9章 奇梦第35章 你所寻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117章 爱的控制1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92章 允许孩子适当表达愤怒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10章 回归自性之旅3第68章 选择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24章 学会爱自己 赞同自己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52章 生命的解药第14章 渡7第96章 与父母和解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4章 当你感觉被人控制的时候第63章 做禅意父母第75章 心灵环保1第8章 来到这个世界是我的选择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5章 渡8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111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3)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7章 亲子教育宣讲团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56章 罪孽清理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34章 爱的法则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2章 成为心理咨询师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102章 重生训练之接纳父母第33章 儿子不想要奖励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51章 超渡自己第28章 如法求财第23章 接纳疼痛第68章 选择1第57章 学会全然地信任第11章 谦卑的修行第40章 亲子之争战可以优雅地进行第17章 流水线上的加工品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31章 新年大聚会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92章 允许孩子适当表达愤怒第43章 六祖慧能第73章 灵魂伴侣与缘分第31章 新年大聚会第27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1)第14章 佛经与外星人2第20章 真相第15章 短暂的美容顾问生涯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109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1)第14章 渡7第15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2第84章 发现内在的力量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67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2第5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3)第24章 哲学天才尼采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29章 狗屠夫第83章 显化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