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

谢兰因眉头微蹙, 略一思索便了然, 他这是为秦家以后做打算, 既然秦家意在大位, 将来南北合并是不可避免的,秦宗言让阿生纳了郗氏女就是给南朝一个暗示,代表他们愿意联合南朝士族,“既然如此我就更不能把她们留在身边,万一她们将来恃宠而骄怎么办?”

小猫小狗养在身边久了都会心疼, 别说是几个活生生的人,谢兰因对外家意见大,但不会迁怒几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她先前养这几个小女娃是因为女儿不在身边,孙子也只有半年陪着自己,而且大部分时候都要去外院上课, 她实在无聊才养她们逗趣。要是秦宗言想让阿生将来纳她们为妾, 她就不能让这些女孩儿留下了。

她们是阿生的表妹, 平时总有碰面的时候,又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 谢兰因可不敢保证,将来阿生妻妾相争时, 她会坚持不偏向她们。阿生将来的妻子可能是拓跋氏,谢兰因不得她能跟这孙媳妇和睦相处。光是她姓拓跋,就已经让她好感全失。

“有你和阿菀在, 谁能恃宠而骄?”秦宗言不以为然, “阿生也不是没分寸的人。”为何秦宗言和谢灏坚持要把孙子养在身边, 不让儿子、媳妇插手,两人就是担心儿子儿媳会把孙子宠坏。他跟谢灏都有默契,两人是按着帝皇教育教育阿生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内院是秦宗言和谢灏重点关注的地方,秦宗言相信他教出来的孙子绝对不会儿女情长。

他见妻子还想婉拒,他搂着妻子心疼的说:“你没想过儿媳的福气,现在就享享孙媳的伺候。”

谢兰因啼笑皆非,她又不缺人伺候,干嘛要一群小女娃伺候?不过一想阿生连妻子都不是他能做主的,她又心疼孙子,郗家女孩儿别的不说,性子各个温顺,容貌也不差,只要用心教养,将来定是才貌双全的贵女,这样的侍妾应该可以稍稍弥补她的遗憾。

秦宗言感慨说:“要不是拓跋曜,我本来想让你从谢家选个女孩子出来。”

谢兰因半开玩笑道:“你跟阿狼娶了谢家女还不够?还要再给孙子找个?你真当我们谢家女嫁不掉?”这几代不会再嫁女儿入秦家是所有谢家人的共识,谢家跟秦家已经够亲近,女儿的孩子又太少,没必要浪费在谢家身上。哪怕将来秦家登基,三代之内也不会再有谢皇后。目前谢家跟秦家的关系,已足够保谢家百年富贵,百年以后的事就留给子孙后代操心吧,她不管了。

秦宗言亲吻谢兰因说:“是你太好,我希望我孙子也能得到最好的。”

“甜言蜜语。”谢兰因轻嗔一声,不过身体还是靠到秦宗言怀中。

陈留、谢兰因等人因各种理由缘由阿生,阿生却很淡定,他是谢灏和秦宗言按照帝皇教育精心教大的,尤其是谢灏,眼看自己的遗憾可能在外孙身上实现,对外孙疼爱之余,教养十分严格,阿生的一言一行都是严格按照礼记来的,又有谢灏言传身教,即便初入宫廷也没有展露孩子常有的怯色和好奇,举止十分沉稳,这让陈留心中欣慰,阿菀这孩子教的真好。

太皇太后对阿生只是一时兴起,看到那张跟谢知酷似的小脸,以及跟谢知幼时几乎如出一辙的言行,顿时兴趣大减,当初那丫头不也是用这沉稳的模样骗了她?思及此,太皇太后对阿生起了几分厌恶,只是她城府深,心里再厌恶,面上却是一派和蔼的笑容,让人给阿生看座,又让他吃点心。

阿生心思灵敏,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都能感觉到,他脸上带着孩子无邪的笑意,心中却对太皇太后敬而远之,他安静的听着宫内诸人聊天说笑,乖巧的模样让人侧目,三皇子妃忍不住说:“这孩子可真乖巧。”三皇子跟谢家亲近,连带三皇子妃对谢家、秦家也有好感。

太皇太后抬眼瞅了阿生一眼,微微一笑说:“像他娘小时候。”谢知那会也是这般安静乖巧的,那时谁知道这丫头的狡诈阴毒都埋在她乖巧的外皮下。

三皇子妃听过太皇太后不喜谢知,据说当年谢知没入宫全是太皇太后阻拦,但她没想到太皇太后居然会厌恶谢知到都不给她孩子脸面,这不是她让孩子入宫的吗?

陈留和谢宝珠眉头不易察觉的微蹙,两人想说话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就在陈留想告辞时,外面传来内侍的通报,说是拓跋曜来了。所有人都面露惊色,这些年太皇太后和陛下关系冷淡,陛下也就每月初一、十五过来请安,等陛下从南朝回来后,他都没来过太皇太后宫中,怎么会突然来了?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她到不知道她那好儿子居然如此心怀宽广,能爱屋及乌到喜欢秦纮的儿子,急急赶来给他撑腰。

拓跋曜也不是过来给阿生撑腰的,他本来是不想来的,秦纮的儿子有什么好看的?可是他已经太久没见阿蕤,先前他还能压抑自己,现在天下初定,他又见了跟阿蕤年轻时容貌有七八分相似的梦泽,心里对谢知的思念已达到一个极限,听常大用说秦纮的儿子酷似阿蕤,他忍不住过来了,说来这孩子的名字还是他给他取的。

“陛下。”众人纷纷上前行礼。

拓跋曜带着太子和几位皇子一起过来的,大家都是亲戚,也不用太避嫌,拓跋曜目光落在端着一张小脸的阿生身上,脸上渐渐浮起淡淡的笑意,果然跟阿蕤长得很像,当年阿蕤也是如此,小小的人儿整天端着一张脸,一本正经的仿佛小大人般,让人看了就好笑。思及往事,拓跋曜目光转柔,语气温和的对阿生说:“起来吧。”

阿生目不斜视的起身,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他被谢灏、秦宗言教导的再沉稳,今年也才七岁,面对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帝皇自然有些胆怯,幸好拓跋曜并未用气势压他,对他也颇为和善,阿生也不至于因害怕而失态,“多谢陛下。”

拓跋曜径直上座,他垂目看着低着头的小东西,轻轻一笑,“你今年七岁?”

“回陛下,是的。”阿生都没想到陛下会跟自己闲话家常,心头扑扑直跳。拓跋曜南征回来以后,魏国不知多少小男孩都把陛下当成绝世大英雄,阿生也不例外,他都没想自己居然有可以见大英雄的一天。

拓跋曜问:“你乳名阿生?是谁给你取的?”

“回陛下,是家母给臣取的。”阿生答道,他有爵位在身,可以自称臣下。

“你母亲可安好?”拓跋曜跟阿生叙起家常。

“母亲一切都好。”阿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明白陛下为何会问阿娘的情况,难道陛下认识阿娘?

“你阿娘给你又生了一个弟弟?”拓跋曜语气带着淡淡的笑意,“据说乳名叫阿藤?”

阿生都不知道弟弟的乳名已经确定下来,他有些茫然的说:“臣还没接到家信,不知阿弟乳名为何。”

拓跋曜道:“你可知你的大名是我取的?”

阿生再次跪下行礼说:“臣知道,臣谢过陛下圣恩。”

拓跋曜让常大用扶他起来,“既然你的大名我取了,我也不能厚此薄彼,你阿弟的名我也取了,就用‘昭’字吧,册封为平安伯。”阿生是长宁侯,阿藤是次子,爵比大兄降一级,为伯爵。

“臣代父母、阿弟谢过陛下圣恩。”阿生没想陛下居然还会册封阿弟爵位,他也顾不上欣喜,再次跪下行礼。

拓跋曜是过来跟太皇太后请安的,即便只是个幌子,他也不能忽略太皇太后太久,跟阿生闲话几句后便同太皇太后说起话来,母子两人早不复以往的亲密,说话完全就照着宫规礼仪来,完全没有丝毫感情在。太子有些担心的看着疲态尽露的曾大母,他略有些不满的看着阿生,若不是他,曾大母也不会提起精神招待这么多人。他也知道拓跋曜和谢知的往事,他就不明白,谢家大娘子如今都是一个年近三十的老妪,为何父亲还对她念念不忘?

谢宝珠和陈留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陈留怎么都没想到拓跋曜居然能跟阿生如此和睦的相处,是因为阿生长相酷似阿菀的缘故吗?拓跋曜也如谢简所料,在说起子女婚事时定下了阿生跟太子长女的婚事。

阿生进宫前被外曾祖父和大父教导过,故很淡定的接受这门亲事,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妻子自己做不了主的,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善待妻子,然后让她为秦家开枝散叶。阿耶只阿娘一个妻子,阿娘身体又弱,阿生舍不得阿娘多生,生孩子是鬼门关,他情愿不要弟妹也不想让阿娘伤身体。可秦家又是武将世家,儿子太少太危险,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一旦边境开战,他跟阿藤上了战场,他不怕死,但他怕祖父母和父母将来没人照顾,因此他必须要多生几个儿子,起码也要跟大父一样多。

对拓跋曜的乱点鸳鸯谱,阿生淡定,太子却淡定不了。郭良媛不受宠,可大姑娘是太子长女,他焉能不喜欢?在他看来大姑娘是未来的公主,什么样的年轻俊杰配不得?父亲居然要让女儿下降一个边关小吏之子?太子目光不由落在太皇太后身上,期待曾大母能阻止这门亲事。

太皇太后双目微合,一言不发,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一个庶女不值得她出头,太子已经够不得拓跋曜喜爱了。

谢宝珠看着对阿生和颜悦色的拓跋曜,心中隐隐奇怪,她是知道陛下和大姑往事的,以往在宫里大姑就是个忌讳,没人敢提起她,陛下也从来不曾流露过一丝对阿姑的怀念。谢宝珠以为阿姑都已娶妻生子,那么陛下和阿姑的事早该翻过,可现在看到他跟阿生的对话,他似乎从未放下过,而且也不避讳自己的心思……莫名的,谢宝珠心头有些隐忧,但又说不出自己在担心什么。

第68章 道观偶得第71章 姐妹情深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65章 南梁(一)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47章 平城大乱(十)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02章 敌袭(上)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9章 谢家往事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章 流亡北朝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267章 南梁(三)第106章 逃命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95章 奔丧(上)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02章 敌袭(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52章 年前(二)第3章 谢家往事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61章 生波(三)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51章 年前(一)第265章 南梁(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48章 宫中琐事(上)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48章 宫中琐事(上)第267章 南梁(三)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69章 南梁(五)第161章 生波(三)第65章 赏雪(三)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66章 南梁(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78章 打拐(上)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266章 南梁(二)第13章 诚意(下)第193章 铸金人第16章 试探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