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波澜又起(二)

太上皇帝受伤的消息并没有对外宣扬, 但是架不住天和帝有两个猪队友,一个是独孤太妃、一个是他最近的宠妃贺兰贵人,两人一看到满身是血的太上皇帝就嚎出来了,她们一嚎,几乎建章宫内外的人都听到了。

崔太皇太后拦之不及,知道的人也太多,根本不可能杀人灭口,只能禁卫封锁宫廷, 不许宫中人出入, 宫中能自由出入的人不多, 大部分都是心中有数的人, 唯一不让人放心的就是那些皇子公主的小伴读了,是故谢知等人就被太皇太后留在宫里。

当然国家大事跟小孩子是无关的, 太皇太后让他们留下来时特地让心腹女官去开解她们,还让各宫嫔妃领着自家孩子、伴读回她们宫里。谢知再次随着高平公主拜见了王夫人。

王夫人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已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在宫里也算老人了, 她也自认年纪大了,更多的是操心儿女之事而不是圣宠。古人本就比现代人看老, 加上她心态一变,看着就比实际年龄老了十来岁不止。人又生得富态,咋看像个发面团子, 不过这样也显得她面相十分和善。

她先亲切的问了谢知这几天上学还习不习惯, 又制定了身边的大宫女来伺候谢知, 谢知乖巧的跟着大宫女去王夫人安排的偏殿休息,大宫女还贴心的把谢知的书都带上了,“谢娘子,你可要看书?”

“不用,我洗漱后就睡了。”谢知打了一个哈欠说,已经过辰时了,她长这么大还没睡这么晚过。

大宫女也被人提点过谢娘子平时的习惯,忙伺候她洗漱铺被,谢知拉起被褥合眼就睡了。第二天一早,她毫不意外的接到暂停授课的通知。谢知明白现在是紧要关头,莫说出门锻炼,就是跟几个伴读都不多说话,待在自己屋里专心致志的背诵诗经。

“在背书?”王夫人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轻啜一口,听说谢知早上醒来后就待在房里背书,一直没出门,意味不明的微笑:“这孩子还挺聪明的。”不愧是谢简精心养出来的孙女。

“可不是,我看小娘子一会就把一首诗背完了,连有东安县子家两个姑娘来找她,她也没多说什么话。”侍女说。

“谢家的女儿向来聪明。”王夫人想到谢知的课业,似笑非笑道:“也亏得是在我们魏国,要换了梁国,谢家的女儿怎么都不用掩饰自己才华。”

宫女说:“谢娘子才多大,能有多少才华,比起公主差远了。”

王夫人道:“我的女儿我还不清楚?高平她们三个都不笨,就是不肯用心。”再聪明的孩子不用心也读不好书,她也不关心女儿学业,“陛下的身体好些了吗?”王夫人问宫女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你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她说的陛下是太上皇帝。

“没有,宫里管得紧,奴一点消息都没打听出来。”宫女低声道,就是去打听消息,她也是再三小心的,就怕被有心人发现,自己没了小命。

王夫人眉头微蹙,虽然陛下已经退位成太上皇帝,可他在世一日,就能庇护他们母子一日,待太上皇帝离开,宫里还有他们母子的藏身之处吗?可王夫人再焦急陛下的身体,她也不敢再打探下去,生怕自己知道太多会被太皇太后灭口。

那么天和帝目前身体到底如何?这件事莫说后宫宫妃关系,就是拓跋曜也很关心,他倒是不像宫妃一样,看不到天和帝,崔太皇太后大约是为了将来安拓跋曜和百官的心,特地让拓跋曜侍疾。

可是天和帝迟迟未醒,不止大臣担心,就是拓跋曜心里也很惶恐,他怕父亲就这么走了。父亲在,哪怕他们依然被太皇太后控制,他也有父亲庇护,父亲一走,宫里谁还能制衡太皇太后?他就变成了太皇太后手中的傀儡。

“陛下,你都陪了太上皇帝一夜了,还是先去休息吧。”崔琰强提精神劝慰拓跋曜早些休息,他是拓跋曜的伴读,天和帝回宫时他来不及回宫,也跟着拓跋曜守了一夜,现在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拓跋曜哑着声音说:“你要是累了就去休息。”

崔琰哪里敢说自己累了,连忙辩解说:“臣不累,臣只是担心陛下的身体。”

“不错。”崔太皇太后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太上皇帝病重,圣人就是一国支柱,岂能随意糟蹋自己身体?”

拓跋曜抿抿干裂的嘴唇道:“大母,我不累,我想多陪父亲一会。”

崔太皇太后抚摸着拓跋曜的头顶,以温柔但不能拒绝的语气说:“大母知道你孝心,但你年纪还小,不能这般熬下去,你先回去休息,等睡醒了再来陪你父亲。”

拓跋曜知道看似劝慰自己,实则已经提自己做了决定,他心里苦笑,现在父亲重病,他跟父亲可不是把命都交到这老妪手上吗?他起身道:“孙儿告退,也望大母多注意身体。”

崔太后含笑送走拓跋曜,缓步走到天和帝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天和帝烧得满脸通红的脸,她还有没有什么大动作,这蠢货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他贵为皇帝,底下多得是将领替他打仗,他又何必亲自去追敌?不用自己出手,他都可以把自己弄死了。

“太皇太后。”太医署的太医令颤巍巍的走到太皇太后身后,想给太上皇帝请脉。

崔太皇太后回头看着太医令:“太上皇帝还有救?”

“臣无能,太皇太后恕罪。”太医令双膝跪地、额头扣地的请罪。

“罢了。”崔太后看到天和帝已经腐烂的伤口就知道他活不成了,“他可还能清醒一次?”

“可以是可以,但是——”太医令有些迟疑,他可以施针唤醒太上皇帝,可一旦唤醒,太上皇帝就顶多只能活一盏茶时间。

“可是活的时间不多?”崔太皇太后问。

“臣惶恐。”太医令再次下跪磕头。

“那就等老臣都来以后,唤醒太上皇帝。”崔太皇太后说,臣子肯定不会让他现在就死,但也等不了几天,毕竟他现在也不是皇帝,只是太上皇帝。崔太皇太后嘴角泛起笑意,在他退位的那一刻,他就先输了一步,现在终于全输了。

“喏。”太医令领命。

崔太皇太后瞄了身侧的宫女一眼,宫女上前一步,低声在太医令耳畔问有没有让太上皇帝不说话的法子。太医令先是一惊,随即了然,太上皇帝跟太皇太后不合在宫中早不是秘密,陛下这次受伤来的意外,太皇太后不抓准这次机会才怪。

太医令低头颤声道:“臣尽力而为。”

太后身边的宫女呵斥说:“什么尽力而为?太皇太后看中你,就是指望你能替她老人家分忧。”

“我想你一定会尽力而为的。”崔太皇太后意味深长的看着太医令说。

太医令身体抖得更厉害,可他已经无路可退,他额头重重扣在地砖上,“臣定会让太上皇帝安然离去。”

崔太皇太后满意的点头,抚了抚衣袖唏嘘道:“也亏得圣人已经登基,不然我们魏国又是一场大乱。”

太医令不敢说话,他只是太医,对朝廷政斗并不擅长。

真正擅长的臣子再听说太上皇帝重伤昏迷,已被独孤雄送入宫中时,已明白太上皇帝和太皇太后多年的纷争已落幕,谁胜谁负已经明了了。

谢简偏首看着数年未见的长子,“太上皇帝要御驾亲征,独孤雄就没拦着他?”

“拦了,但是拦不住。”谢灏身着一袭青衫坐在阴影之中,“独孤雄还派亲卫护卫他,但依然被细作抓住机会偷袭了他。”

“受伤很重?”谢简问。

“不重,只是在胸前划破一条口子,但凶器上有铁锈,太上皇帝受伤当夜就发烧,三日后便昏迷不醒。”谢灏说着当时军中发生的情况,“独孤雄担不起耽搁太上皇帝伤势的罪名,才连夜快马加鞭把他送到皇宫里来了。”

谢简似笑似讥讽的冷嘲:“明明独孤家是他最天然的盟友,他都能让独孤家放弃他。”就因为他认为独孤家害死了他生母,这么大一个人,城府居然还及不上自己儿子。

拓跋曜明知道自己生母是死于崔太皇太后之手,都假装不知,对太皇太后恭敬孝顺之极。“查清楚柔然这次为何进攻吗?”谢简问儿子,明明十年前才被秦宗言打的一败涂地,元气尚未恢复,哪来的勇气再同魏国开战?

“他们连续三年蝗灾,领地上几乎寸草不生,许多牲口都饿死了。”谢灏说,“连我们那边和怀荒都受波及了。”

谢简一怔,“为何无人上报?”有蝗灾是大事,为何边境官员不报?

“他们觉得这不是大事。”谢灏说。

“愚昧!”谢简怒斥了一声,随即敛下怒意对谢灏道:“你在家里住几天,有空陪阿虎聊聊,别出门。”

“阿菀呢?”谢灏想起数年未见的女儿,神色转柔的问。

“她在宫里,明日太皇太后召见重臣后应该就能出宫了。”谢简说。

谢灏眉头一皱,对谢简道:“阿镜要回京城了。”

谢简说:“是该来了,毕竟要送太上皇帝最后一程。”

谢灏道:“您还在做太傅吗?”不准备复出吗?

“我暂时不会复出。”谢简说,即使太上皇帝驾崩,他也不会再次担任中书令,自他准备将孙女送入宫中,他就不再将宝压在太皇太后身上。

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章 宫乱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69章 如何扬名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22章 入宫第279章 宫廷琐事(一)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112章 守城(四)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83章 别后重逢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90章 大赫连氏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207章 谢宝珠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71章 姐妹情深第39章 步六孤将军府(下)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247章 平城大乱(十)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第52章 年前(二)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7章 兰因成亲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78章 打拐(上)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03章 敌袭(中)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纮第70章 叔侄谈心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206章 逃奴第61章 过年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03章 敌袭(中)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52章 分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