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草原安居(二)

甲一默然,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破绽,如果假借柔然跟秦家提要求,牵扯的人就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 还不如这样什么都不做,即使秦家、魏国皇帝会怀疑,他们也想不到是贵主和夫人主动离开。

而且这里这么大,就算皇家和秦家手腕通天,也不可能找到躲在人群中、闭门不出的贵主和夫人。甲一也清楚,这次他们能顺利离开, 也是秦宗言和拓跋曜都不在,秦纮又□□无暇的缘故,要是这次秦纮亲自护送,他们就无法离开了, “就算有破绽问题也不大,毕竟谁都想不到是贵主和夫人离开的。”

“这倒是。”谢知转了转手腕上的手串, 除了祖父、父亲和小叔,没人会知道她们是主动离开的, 毕竟她们完全没有离开的理由, “这段时间我们尽量不要外出,免得被人发现破绽。”

甲一微微颔首:“我会约束大家的。”

谢知又问甲一道:“奶粉做的如何?”

甲一说:“还算顺利, 我们已弄出很浓稠的奶糊, 继续烘干应该就能变成粉末, 就是现在天气还不算很热, 晚上利用冰块还能把奶冰冻出来,等再热恐怕就冻不出冰块。”制作奶粉要靠冰块来驱除奶粉中的水分,没有冰块,光靠煮奶驱除水分,难度太大,稍有不慎就会烧糊。

“那就制作干奶酪,把水分晒干,起码也能保存一两个月,还顶饿。”谢知说,她跟甲一商量他们路上的干粮,谢知比较倾向带这些轻便、营养丰富的食物,路上要是吃得太简陋,加上旅途劳累,人很容易生病。

甲一问:“那我们今年要不要种一批稻子?”他们去梁朝的时间还没定,全看外面的风声何时过去,只要风声过去,他们就立刻出发,所以很多干粮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情愿准备了没用,让大家吃了,也不能走的时候急匆匆的一点准备都没有。

“不要。”谢知摇头,“稻种我今年才给五哥,别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说不定哪天秦家就会查到这里来,我们还是种粟米和小麦好,小麦磨面粉,制成面条,把面条放在油里油炸,面条能保持很久。”

甲一笑道:“这样太费油,带干面粉也能保存很久。”倒不是甲一小气,舍不得费油,而是这里的油大部分是动物油脂,获取困难,用来炸面不现实。

谢知一想也是,“那就熬点猪油、羊油,密封在瓷罐里,需要用的时候挖一勺就好。”

甲一颔首道:“要出发时我们还能做肉干。”

谢知提醒甲一:“今年记得多跟别人换几头牛,我们要带的东西不少,坞堡里养的牛肯定不够。”

甲一颔首道:“我让小十六带人去商市换。”小十六就是甲十六,跟纯粹汉人长相的甲一他们不同,甲十六身上有突厥、鲜卑和汉人三族血统,他的长相跟附近的边民颇为相似,他又说着一口流利的鲜卑、突厥、柔然语,所以甲一时常让他做些明面上的事。

谢知也能流利的说鲜卑、柔然和高句丽语,她的鲜卑语是跟拓跋曜学的,而柔然和高句丽语和拓跋曜一起跟老师学的,可惜谢知说的再流利,也不可能外出跟人交谈,她跟阿娘是绝对不能显露在人前的。

谢知又摊开地图,跟甲一商量起他们行径的路线,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商议了,但是两人都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因为每次谢知同甲一商议完,都可以想到些以前想漏的事,这也算是一种查缺补漏。谢知能带着阿娘离开,也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商议,一次次查缺补漏,才做到最后的顺利。等甲一回去,还要继续跟别的暗卫商量。

他们目前暂居住的部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游牧部落,因该部落里大部分以老人为主,所以部落并不是迁徙部落,而是一个定居的坞堡。他们选择的定居点是御夷镇附近,跟边关的边民一样,他们在驻地外面搭建一圈土墙防御,白天把羊群赶到坞堡外放牧,晚上再把羊群赶回坞堡。

只是先前他们不懂放牧,只靠天吃饭,羊吃完坞堡外的草,就只能挨饿,冬天也收集不到太多干草,要不是赫连凤容祖父补贴,坞堡里的牧民根本活不下去。后来谢知了解到他们情况后,让他们开春在坞堡外种苜蓿,坞堡内种粟米、小麦。

甲一又在这里发现了一片野生沙枣林,谢知就让他们把所有的空地都种上苎麻和沙枣,在坞堡里教大家养猪、养鸡。有谢知的技术指点,坞堡的生活质量提升一大截,连卫生都比以前好太多。只是大家还是习惯帐篷生活,并没有像汉民一样搭建房屋,当然不搭建房子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钱。

等谢知跟甲一商议完毕,谢兰因也玩够了小羊羔,端着一碗洗干净的沙枣进来找女儿。

甲一连忙起身给谢兰因行礼:“娘子。”

谢兰因闻言一怔,以前宫里宫侍们都是称呼自己娘子的,后来她嫁给秦宗言后,暗卫们便称呼自己为谢夫人,怎么现在又叫自己娘子了?

在甲一看来,谢兰因嫁给秦宗言,就是秦家的媳妇,跟萧家无关。可现在谢兰因又跟他们离开,显然她心里还是以贵主为重,既然她不是秦家媳妇,那就又是萧家的皇后。

谢知说:“你以后也不要叫我贵主,就称我姑娘吧。”

“可是——”在甲一心里,谢知永远是广陵公主。

谢知笑道:“以后我们在路上的时间多,接触的外人也多,这种容易引起人怀疑的称呼,能不提就不提。”

“是,姑娘。”甲一恭敬的改口。

谢兰因对甲一说:“我也派人送了些沙枣给你们,你回去尝尝。”

“谢娘子赏赐。”甲一屈身退下。

谢知洗了手,拈起一颗沙枣慢啃,“味道还行。”沙枣口感不及红枣那么甜,但吃久就觉得味道也还不错。

“是啊,这里也没别的果子。”谢兰因给谢知吃的沙枣还是去年的。

“等寒瓜熟了,我们可以吃寒瓜。“谢知安慰阿娘,寒瓜就是西瓜,南方不常见,北方、尤其是靠近西域的边关地区还算常见,坞堡附近有片沙地,谢知秉着空着也浪费的原则,让人种了点寒瓜,今年夏天她就能跟阿娘一起吃寒瓜。

谢兰因点点头,她以前真不馋鲜果,可到了坞堡,她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尝尝,比如这去年的沙枣,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她面前的,现在她都兴致勃勃的洗了跟女儿一起吃,“难怪你老说外面舒服,外面真舒服。”她长这么大,都没这么自在过。

“当然,我们有那么多人保护,怎么可能日子过得不舒服。”谢知见阿娘手上空荡荡的,昨天戴着一串奇楠珠也不见了,便将手上的手串褪下递给谢兰因,“阿娘,你喜欢崖柏味道吗?要不要戴这个手串?”谢知手上戴的是崖柏手串,这是用凤容商队前年从新罗运回来的崖柏木料制成的。

她本来不离身的祭红首饰被她当身份证明丢到死尸身上,拓跋曜送她的其他祭红器物,她都留在京城没带出来,她以后也不可能再用这种容易拆穿身份的饰品,她就把崖柏手串翻出来了,她前世就挺喜欢崖柏的香味。

“这味道也挺好闻的。”谢兰因还是第一次听说崖柏这种香木,她以前是戴玉镯的,不过她手上的玉镯都是羊脂玉镯,拿到外面去件件都是稀世珍品,谢兰因就全收起来了。之前她还戴了一串奇楠珠,今天也不戴了,因为侍女跟她说,奇楠比羊脂玉还珍稀。她跟阿菀孤身在外,这种容易被人看破身份的饰物能不戴就不戴。既然女儿把崖柏给她,显然崖柏珠是珍贵。

谢知笑道:“我也觉得这味道好闻,这是产自新罗的香木,价格不贵,上回凤容的商队带回来好几车,都被我用来做成手串、香山子。”

谢兰因眉眼弯弯,“好,以后我们就用崖柏当香山子。”

“夫人。”婉如捧着一盆干艾草进来。

谢兰因见状一笑,对谢知说:“我们出去。”

谢知也无奈的笑笑,同阿娘离开帐篷。马上快入夏,草原上蚊虫渐多,自从谢知和谢兰因都被蚊子咬过后,众人就严防死守,早晚两次在帐篷里熏艾草,坚持不让她们再被蚊子咬。

谢知倒是觉得她跟阿娘的蚊子块不是在帐篷里咬得,而是去外面咬得,但这话不能说,要说了,她们这夏天就别想出帐篷了。谢知站在帐篷外看着坞堡,她们所在的地方是坞堡的中心,靠近她们的帐篷住的都是她们的心腹仆妇和亲卫们,牧民则住在更外面,平时除了小孩子和妇人外,男性是从来不许靠近这里的。

这点谢知也是赞同的,这里女眷太多,出现太多男人总归不方便。本来凤容是想在中心给自己建房子的,但谢知以太显眼为由拒绝,凤容只能让人继续搭建帐篷,当然同样是帐篷,她们住的帐篷跟普通帐篷只是外表想象,建造过程完全不同。

帐篷周围的土地凤容先让人用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将泥土彻底烧干,再在周围深埋无数竹炭石灰防止潮湿和蚊虫,然后铺上烧干的泥土,用石夯把土夯实,浇上糯米砂浆,待泥浆干透,地面也平整的像水泥地。

凤容最后让人平整的地面上铺设地板,地板的隙缝中填满竹炭、艾草、石灰混合而成的粉末。帐篷是建在地板上的,说是帐篷,四周还是有部分砌了石砖,这样的帐篷跟房屋也没多少区别。所以人还是要有实力,有钱有实力,跑到哪里住的都舒服。

谢兰因看着帐篷外逐渐转暗的天色,恍惚说:“一天又过去了。”谢兰因她来坞堡也不过五天,回想起以前在梁国、在秦家的生活,却恍若隔世。就像女儿说的,这里生活或许比不上秦家舒服,可一旦尝到自由的滋味,她们就不想回去了。

“是啊,一天又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谢知想着,离她们离开也有六天了,不知五哥是不是还在找他们?她对大人和五哥还是很愧疚的,毕竟她跟阿娘这一走,给他们不知道造成多大的麻烦。至于拓跋曜——谢知微微恍神,他应该还不知道自己离京的消息吧?

谢知算着古代的通讯方式,估计秦宗言还不知道阿娘离开的消息,但她实在低估了古代传递消息的手段,如果真是快马加鞭的急信,跑遍中华大江南北也不需要十天,更别说是从怀荒到相城。

就在谢兰因跟谢知吃沙枣时候,刚刚攻下相城,正要整军待发,明日渡江攻入南朝的秦宗言也收到儿子从怀荒传来的急报,秦宗言翻开儿子的密信,只扫了一眼,就脸色剧变,他手发颤的任信件落到地面,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他要回去找阿镜!阿镜绝对不可能会出事!她等着自己回去找她!

几乎在同时,拓跋曜也接到暗卫传来的消息,谢知失踪的消息太严重,哪怕知道太皇太后不想让陛下知道小娘子离京,他们也必须传递,不然等陛下回来,知道小娘子不仅早早离京,还因为羽林军护卫不力而失踪,他们这些暗卫一个都别想活下去。

拓跋曜看完密信,又惊又怒又急,不可能!阿蕤怎么可能出事!他看着眼前的驿使,愤怒的对他心口就是一脚:“役夫该死!”

第112章 守城(四)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04章 敌袭(下)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0章 回京城第208章 太子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60章 生波(二)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06章 逃命第149章 婚礼(上)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21章 到家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7章 兰因成亲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4章 父女争执(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266章 南梁(二)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35章 共甘共苦第78章 打拐(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193章 铸金人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64章 赏雪(二)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159章 生波(一)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6章 试探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12章 诚意(上)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1章 宫乱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183章 造纸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104章 敌袭(下)第152章 分家(下)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