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231章 评委下场

三天后。

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区,杜省,贝桑松。

杜河环绕城市,阳光洒在河面上,就像钻石反射出的光芒一样璀璨。

市民们在河边散步,

他们远远地眺望,能看到沧桑的沃旁堡,高大的石墙和尖尖的塔楼斑驳而古老。

沃旁堡俯视着一座校园——

贝桑松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自那以来,它便一直是法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支柱,坚若磐石。

即使是十一月,冷风扑面,学生们却依然忙碌,

他们裹紧了大衣,往图书馆冲,

“嘶……真特么冷……”

“叫你臭美,里面就一件薄羊毛衫,你不冷谁冷?”

“嘿嘿~那是阿梅丽给我定制的~”

“艹!再秀恩爱直接打死!”

……

学生们的活力给冬日增添了一丝丝生气。

几人推开图书馆大门,接着就注意到了坐在右手边角落处的大文豪——

路易斯·佩尔高。

19岁的他英俊潇洒,面部线条清晰而坚毅,有种说一不二的气质。

此时,他正捧着一叠小纸片,

纸片上的铅印字密密麻麻,如同蝌蚪。

几人走过去,

“大文豪!”

佩尔高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回头说道:“请在前面加上‘未来的’这个词。‘未来的大文豪’。”

众人无语着面面相觑,

心说,

这小子,倒是一点儿不谦虚。

“是是是,未来的大文豪,佩尔高先生。”

他们在桌边坐下了,

有人问道:“你觉得有希望吗?”

佩尔高心不在焉,

“伱们说什么?什么有希望?”

“啧……”

那人咋舌,吐槽道:“你倒是会装,我就不信你一点儿不担心儒勒·凡尔纳奖的最终结果。你知道评委会的核心成员是哪三个人吧?”

佩尔高“嗯”了一声,

“我当然知道。”

众人有点儿懵,

“那你表现得如此淡定?难道真的不担心?”

佩尔高摊手,

“我不是不担心……唉……你们看这个。”

他将小纸片在桌子上按照章节顺序摊开。

其余几人凑了上去,

有人嘀咕:“怎么是英文啊?”

他清清嗓子,用一种拿腔拿调的语气朗诵:

我是法国人,

怎可学英语?

交张空白卷,

表我法国心。

他刚吟完诗,图书馆里就炸了,

“好!”

“垃圾英语,狗都不学!”

“说得好!”

“这一首小诗,有都德先生《最后一课》的骨气!”

……

众多法国学生热烈地响应。

佩尔高吐槽:“真离谱!连《最后一课》都给整出来了……”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讲的是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部分领土被割让,割让地区的小学被迫放弃法语,

小说通过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

佩尔高说:“咱学英语,是为了文化交流。”

刚才吟诗的人“嘿嘿”一笑,说道:“我能不知道文化交流吗?我就是单纯不想考试。”

佩尔高忍不住翻个白眼,

“算了,不说这个。”

他指指那些纸片,

“这是陆教授的新作,电报发过来的。”

电报……

成本未免也太高了。

有人低声道:“有一个共和党校长的老爹真是好。”

佩尔高捶了对方肩膀一拳,

“别提这事儿!”

他出生于贝尔蒙特,是一位校长的儿子,

但他并未靠父亲庇荫,而是倚仗学业为自己赢得了奖学金,一路升学,并打算追随父亲的脚步,从事教育事业。

裙带关系这个话题算是他的逆鳞。

开玩笑的同学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岔开话题:“我记得,陆教授的《乡村教师》用的是法语啊……”

佩尔高耸肩,

“人家英语写作更多。而且,据说这部作品是为了致敬第一届诺贝尔奖。”

众人恍然。

那就怪不得了,

英语毕竟是世界上普及范围最广的语言,更适合这种写作目的。

几个学生没辙了,

就算真的“我是法国人,怎可学英语?”,也只能硬着头皮啃。

他们沉下心来阅读,

没想到,这部《朝闻道》异常精彩,竟然让所有人都看了进去,

尤其是小说的核心思想——

科学家们为了求知前赴后继慷慨赴死,让人深受震撼。

也不知过了多久,

“呼~”

有人率先松了一口气。

就好像,他是憋着那口气,一门心思读到的最后。

其余人也从沉溺中苏醒,

“真精彩啊……”

他们无不感慨,心中升起一种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这是只有读完一本好书才会有的深刻体会。

有人低声问:“现在几点了?”

佩尔高看了眼表,

“五点半。”

几个同学听了,不由得露出苦笑,

本来到图书馆是为了学习,现在倒好,读了一下午的科幻小说。

有人提议:“吃晚饭去吧~”

余者立即响应,

“好!”

看书的时候过于集中,都饿了。

他们看向佩尔高。

佩尔高摇头,

“我不急,我想再好好研究研究这部作品。”

同学们也不劝阻,跟他告别,低声交流着小说内容,走出图书馆的大门。

结果,他们刚出去半分钟,就又冲回来了,

“路易斯,有信!法兰西学院来的!”

佩尔高:!!!

倏地站起身,接过信件,手颤巍巍地撕开信封。

其余人凑上来,

“怎么样?怎么样?”

佩尔高无声阅读,

——

尊敬的先生:

遗憾地通知你,你未能通过儒勒·凡尔纳奖的初选。

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落选并不代表作品没有价值,而是可能与奖项的主题、风格或标准不太相符。

所以,希望你对自己的创作仍充满信心,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创作出更多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

我们在此保证,儒勒·凡尔纳奖组委会将继续关注科幻文学的发展,并为推动其繁荣做出贡献。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

这是一封落选信。

众人沉默,

“……”

“……”

“……”

一种难言的气氛在周围弥漫开来。

几人看着佩尔高,脸上是小心翼翼的表情。

“咕……”

不知是谁,甚至咽了口唾沫。

只听佩尔高喃喃自语:“难道,儒勒·凡尔纳奖的科幻小说水平很高?《新法国》连初选都过不了吗?”

说着,摇摇头,

“不应该啊……这种新题材,涉足的人应该不多啊……”

他如同陷入魔怔,整个人显得呆愣愣的。

几个同学赶紧七嘴八舌地安慰,

“路易斯,科幻小说也就那么回事,没评上就没评上吧。”

“被否掉也是好事。从另一方面来说,路易斯是备战1902年儒勒·凡尔纳奖最早的作家……”

“你特么闭嘴!不会安慰人就别说话了!”

“路易斯,要不咱们多写写散文?诗歌也行啊!”

“我也喜欢你写的诗歌!”

……

叽叽喳喳,

惹得佩尔高一脸烦躁。

他说:“法国的诗人还不够多?”

一句话给几个同学干沉默了。

佩尔高看向他们,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写科幻小说这件事本来就挺科幻的?”

有人轻笑,

“哈哈,你这笑话讲得……额……”

他注意到了佩尔高的表情,立即一转口风道:“一点儿也不好笑。”

佩尔高又说:“你们刚才都叫我‘大文豪’,现在想来,实在是有些刺耳了。我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讽刺意味。”

同学们面面相觑,

佩尔高背景硬、学习好,自幼没受过什么大挫折,

结果,现在遇到一点儿事,钻牛角尖了。

有人说:“路易斯,你还是先别想这件事了。走吧,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他发出邀请,

但佩尔高纹丝不动,仍在苦苦思索, “以《新法国》的优秀,不至于落了初选,除非是哪个评委……”

蓦地,他双眸亮了亮,

“就是评委!”

听到这话,同学们都懵了。

三个核心评委,

凡尔纳,七十多岁的老同志,还是法国人,不可能搞事;

陆时,创作涉猎广,没必要堵旁人的路;

威尔斯,《当睡者醒来时》的作者,《新法国》就是仿照着写的,也没道理把佩尔高搞掉。

怎么看都不像有黑幕。

但佩尔高并不觉得,

他精致分析道:“应该是威尔斯,他反感我对《当睡者醒来时》的致敬。”

这话很离谱。

有人说:“那照你这么说,还有可能是陆教授。你比陆教授年轻,他看到你的才华,心生嫉妒,决定将你扼杀在摇篮里。”

这明明是一句阴阳怪气的反话,

佩尔高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对!很对!非常对!这么说也有道理!当然,也有可能是凡尔纳,他希望一直把持法国文坛。但无论是谁,这个儒勒·凡尔纳奖,一定是有内幕的。”

其余人视线交流,

“……”

他们知道,现在说什么,佩尔高都听不进去了。

有人问:“那你准备怎么做?”

佩尔高缓缓道:“既然有人搞黑幕,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残忍!”

他走向大门,

“我这就给父亲拍电报!”

……

巴黎,

法兰西学院,

主楼小会议室。

“呵~”

威尔斯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

连续几天的宵衣旰食、通宵达旦,让他有些精神不济。

他看向陆时,

“陆教授,我们初选筛掉这么多作品,是不是有些太严苛了?这样操作,很容易让人诟病的,说不定还会有人觉得我们搞内幕,最后的得奖者是内定的呢。”

陆时无所谓道:“速战速决嘛~”

一旁的凡尔纳也赞同,

“科幻毕竟是刚兴起的小说类别,不是良莠不齐,而是‘良莠莠莠莠莠莠莠不齐’,筛掉大量作品也是应该。我们的评价是客观的。”

对此,威尔斯也不能否认。

他又说:“那我们的落选信写得也太敷衍了吧?”

确实敷衍,

因为落选信都是按照模板直接发的,甚至没提到投稿人的名字所以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内容。

陆时又一次说:“速战速决嘛~”

威尔斯:“……”

凡尔纳:“……”

两人忽然大笑出声,

凡尔纳吐槽:“陆啊,你还真是永不加班。除了‘速战速决’,你没别的词了是吧?”

陆时摊手,

“兵贵神速。”

“噗!”×2

另外两人直接笑喷。

凡尔纳说道:“行了行了,知道你忙,急着回伦敦。既如此,咱们继续推进工作进度吧。最后这三部小说,你们最看好哪一本?”

陆时说:“你问的问题,自己先表态吧。”

凡尔纳也不含糊,说道:“那我就直说了。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典狱长》。”

陆时露出笑容,

他早知道凡尔纳会那么说。

读过普鲁斯特的文字,绝大多数作家都会被其优秀而迷幻的写作方式所折服。

但出乎意料的事,凡尔纳给出的理由不是文笔上的。

他说:“陆,在你的《乡村教师》中,你觉得是什么促使老师要给学生们强行灌输知识,哪怕学生们不理解,也要让他们对经典力学三定律死记硬背?”

陆时沉吟,

“主要还是出于教书育人的想法吧。”

凡尔纳嘴角勾起,

“‘主要’?换句话说,你在创作的时候还隐含了‘次要’,对吧?”

陆时点点头,

“次要原因是某种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执念。当然,教书育人是正向的,而执念是负向的。”

威尔斯和凡尔纳点头,

人是复杂的动物,

哪怕是老师,动机也不总是正能量的。

陆时说:“那我大概知道凡尔纳先生为什么推崇《典狱长》了。”

凡尔纳鼓励道:“你继续。”

陆时摸了摸下巴,

“那我一边想一边说了。在小说中,典狱长无疑是变态的存在,强迫犯人学习是为了满足他自己施虐的黑暗欲望。但同时,这里面又有一丝丝正面的东西。”

威尔斯也明白过来了,

“原来如此!典狱长的职责是引导犯人洗心革面,对吧?要不然,也不用设置劳动改造了。所以,他的目的跟职责有关,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

凡尔纳说:“对,这就是我看好《典狱长》的原因。施虐的理由要多少有多少,偏偏选了……”

话还没说完,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

“凡尔纳先生!”

听着像是办事员。

凡尔纳走过去开门,

“有急事?”

办事员火急火燎地将一个条子递过来,随后附在凡尔纳耳边窃窃私语一阵。

凡尔纳的眉头越来越皱,

最后,竟然成了一个“川”字。

过了片刻,

“我知道了。你先……你在外面待命。”

他挥手,让办事员出去等,随后“砰!”地一声关上门,走回会议桌旁,说道:“威尔斯先生的预言应验了,确实有人不服。”

说着,将那张纸条递了过来,

——

儒勒·凡尔纳奖投稿人路易斯·佩尔高对初选结果不服。

明天的《费加罗报》第七版,只会有一句话:“关于儒勒·凡尔纳奖,我并不知道是哪位评审刷掉了我的作品,但无论是谁,都注定后悔。”

之后,他会将自己的参赛作品《新法国》见报。

——

纸条的落款——

加斯顿·卡梅特,

陆时有些印象,此人应该是《费加罗报》的编辑,在一战期间,因为公正的报道而遭到暗杀。

至于路易斯·佩尔高,

“嘶……”

陆时托着腮回忆,觉得这名字有几分熟悉。

旁边的威尔斯却会错了意,以为陆时的冥思苦想是感到烦恼,遂笑道:“陆教授,我早就说了,可能出问题~”

陆时还在回忆,

“佩尔高……佩尔高……唔……”

他想起来了!

这位竟然是1910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一战期间,佩尔高毅然上了战场,负伤后被德军俘虏,转移到了一家野战医院,

然后,离谱的事就来了,

法国使用炮火覆盖,炸死了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自己人炸自己人,算是典中典了。

陆时叹气,

“难怪他会出来反对。”

威尔斯附和:“是嘛是嘛~我之前就说了的。”

陆时被噎了一下,

他说“难怪”,是因为知道佩尔高的生平,

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且是收入可观的作家,佩尔高正直、勇敢,完全不逃避兵役,是个不怕事的主,

更何况1901年,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更是铁头娃。

对这种为国捐躯的人,陆时很佩服,

但愣头青终究是愣头青,需要处理,

“该怎么消除影响呢?”

几人沉思。

片刻后,威尔斯说道:“公道自在人心。我们只需把获奖作品也发到《费加罗报》,大家必然能看出孰优孰劣。”

凡尔纳摇摇头,

“恐怕不行。”

威尔斯叹了口气,说道:“儒勒,人家都已经骑到咱们头上作威作福了,咱们还不正面应战吗?”

凡尔纳说:“正面应战当然是必要的。可是……”

他视线一扫,

“假设,你听好了,是假设。假设《典狱长》获奖,登上《费加罗报》,就一定能稳压《新法国》一头吗?”

威尔斯被问住了。

良久,他才说:“应该能行吧。”

凡尔纳苦笑,

“这里可是巴黎。”

威尔斯挠头道:“巴黎?巴黎怎么了?”

凡尔纳说:“巴黎的市民们最喜欢的,就是挑战权威的戏码。这导致在《新法国》有加成,而《典狱长》有削弱,此消彼长,结果难料。而且,你也不能指望普通人跟我们的口味相同……”

“呼~”

凡尔纳呼出一口气,

“我明说了吧。《新法国》这本书里有民族主义的元素,也是普通人最喜欢的。”

威尔斯沉默,

他已经无法反驳。

凡尔纳道:“我们要正面应战的思路没问题,但是,拿出手的作品一定要有压倒性的优势。”

威尔斯摊手,

“压倒性的优势?谈何容易?总不能我们这些评委下场……”

“……”

“……”

“……”

突如其来的安静降临。

蓦地,凡尔纳和威尔斯看向陆时,

“评委下场,好像也不是不行。”×2

他们异口同声。

陆时:???

“你们这就把我卖了?”

凡尔纳“嘿嘿”一笑,说道:“我倒是想被卖呢~只可惜,我写作向来慢得很,来不及。”

陆时吐槽:“你还慢啊?”

凡尔纳大笑,

“那得看跟谁比。跟你比,我就是一只乌龟。”

说完,他凑过去拍拍陆时的肩,

“评委,快下场吧?”

陆时无语,

“这……这不合适啊。我写出来,如果真的有巨大优势,那人家又会奇怪,与我的作品比,《典狱长》和《新法国》同样是小儿科,凭什么一个晋级、一个被刷掉?”

凡尔纳说道:“这简单。你写《新法国》同题材的作品呗~珠玉在前,自然就有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理由咯~”

老哥连这方面都想好了。

陆时无奈,

“好吧。”

没想到,自己第二次来法国还是命题作文。

而且,这次的命题范围更小,

上次是科幻,

这次则是科幻分支——

反乌托邦。

294.第293章 诺奖不能失去你,就像西方不能258.第257章 没有人,比陆时,更懂,法国226.第225章 创始人陆教授第24章 沉默的螺旋277.第276章 做学阀,还得看陆教授啊第61章 喜剧的内核第6章 大师104.第103章 不带走一片云彩121.第120章 这,就是大家风范244.第243章 壮士高位截肢168.第167章 首相辞职243.第242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 Lu第65章 圣诞礼物第46章 饭圈竟是我自己147.第146章 漫画第56章 武备废弛啊第57章 何方神圣209.第208章 那就谢谢我好了198.第197章 这是什么天才的构想?!167.第166章 你爷爷还是你爷爷第23章 这是正常人类能办到的事情?226.第225章 创始人陆教授248.第247章 代入感254.第253章 陆教授,求你教我!280.第279章 我们向来实事求是 虚心求教189.第188章 总统,无了173.第172章 年轻就是好,倒头就睡234.第233章 《动物庄园》149.第148章 《魔戒》236.第235章 无所不能的神仙第331章 你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美国192.第191章 我这种资本家,在白宫有影响是172.第171章 这可太资本主义了!291.第290章 陆时吾师!208.第207章 科学的本质第344章 一般人学不来第62章 嚣张第348章 新的传统293.第292章 下克上173.第172章 年轻就是好,倒头就睡154.第153章 我明天会转告给蒙德里安先生142.第141章 讣告206.第205章 蹭子的自我修养161.第160章 炸鱼薯条第26章 荒唐232.第231章 评委下场148.第147章 陆时虐我千百遍213.第212章 全球大学排名151.第150章 亲爱的 伟大的 英明神武的陆157.第156章 《简爱》漫画连载134.第133章 它值得!第33章 传说中的Lu第299章 儿童文学258.第257章 没有人,比陆时,更懂,法国第27章 传播245.第244章 他们不配!第352章 后日谈2 二代是个种族,不是职业259.第258章 《大国崛起》128.第127章 文学奖第51章 《是!首相》第12章 骑虎难下174.第173章 一波又起第313章 陆教授,你是知道我的271.第270章 到底要好好治治她!第299章 儿童文学第62章 嚣张165.第164章 励精图治第51章 《是!首相》第36章 陆先生,你还说你不会戏剧创作?106.第105章 构想第12章 骑虎难下135.第134章 席卷巴黎第336章 陆教授绝对是哲学大家!237.第236章 看,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天下!177.第176章 新闻到底是不是科学?257.第256章 先生见地 学识之高,世所罕见!166.第165章 不是教育,而是教育产业115.第114章 《女史箴图》第306章 浪,但是不渣第13章 英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23.第122章 追星族第8章 Lu230.第229章 一介学者283.第282章 狡猾!大大的狡猾!第56章 武备废弛啊239.第238章 咱们大英有平民娶公主的先例吗第6章 大师274.第273章 光明的未来236.第235章 无所不能的神仙107.第106章 关于教材第345章 怎么叫“像傀儡”?分明“是傀儡”248.第247章 代入感224.第223章 我平生最讨厌两种人第347章 《盗火》257.第256章 先生见地 学识之高,世所罕见!250.第249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244.第243章 壮士高位截肢第26章 荒唐第60章 首相呼来不入门第349章 刺杀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