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8章 他在教我们写书

第98章 他在教我们写书

《霍比特人》连载到了第六章,

与此同时,《罗杰疑案》迎来了第二次加印,还是一万册。

没想到,伴随而来的,还有《海滨杂志》的销量竟然再一次攀升,并且又破了单周销量记录,

这属实出人意料。

皇家出版局的伍德给陆时分析原因:

其一,《六座拿破仑半身像》的质量极高,

作为推理小说,它或许善法可陈,但作为侦探冒险类小说,它只比道尔的《猩红习作》、《四签名》、《最后一案》要弱一些;

其二,《罗杰疑案》大卖。

不得不说,《罗杰疑案》和福尔摩斯系列是竞争关系,

ωωω Tтká n ¢ O 但那是同类型的竞争,

从价位上讲,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段位,存在着明显梯度,读完《罗杰疑案》的读者,会倾向于寻找同类型作品,福尔摩斯系列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视线。

反之亦然,

福尔摩斯的粉丝也可能成为波洛的粉丝。

两个不同价位的同类型作品在市场上打得火热,反而做大了蛋糕。

陆时毕竟是现代人,吃过见过,当然理解,

竞争确实可以扩大同品类的市场,以达成合作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竞合”关系。

陆时对此无所谓,

毕竟跟道尔也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没必要你死我活。

再说了,文无第一,

到底谁强谁弱,全凭一张嘴,

总不可能真跑过去跟道尔比销量、比销售额吧?

陆时没再管那些有的没的,而是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书评的创作中,

书评名叫《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

从某个方面讲,这才是他的第一次创作,所以必须拿出十二分精力,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就这样,时间流逝。

……

2月初。

道尔宅邸。

道尔正坐在打字机前写着稿子。

新短篇名叫《孤身骑车人》,

他自我感觉还不错,应该能卖上一个好销量。

这时,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了,

妻子霍金斯蹑手蹑脚地过来,在丈夫的手边放了一杯红茶,随后便准备转身出去。

没想到,道尔开口了:“露丝,今天的报纸送来了吗?我想看……对了,之前跟你说过,把《曼彻斯特卫报》、《苏格兰人报》都订上,你订了吗?”

道尔家以前只订《泰晤士报》,

偶尔有大事,比如圣诞节、元旦期间,他们才会买各种报刊杂志,既是为了阅读,也是为了收藏。

但最近不知怎么了,道尔忽然转了性子,

以往,他最讨厌自由派的纸媒,现在却来者不拒。

另外还有一件咄咄怪事,

道尔之前一旦陷入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就会忘了刮胡子,有时候甚至两、三天不洗澡,

可现在,他完全变了,该怎样就怎样,洗澡、刮胡子一样不落,

就好像写作不过是一项普普通通的工作。

霍金斯也不知道是以前的丈夫好,还是现在的丈夫好。

她担忧道:“阿瑟,你现在要看吗?”

道尔喝了一口茶,

“没订?”

当然是订了。

但霍金斯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看看丈夫的反应,

千万别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好!

她说:“阿瑟,你知道《罗杰疑案》又加印了?”

道尔点头,

“知道,一万册嘛,三天前的新闻了。”

对于这样的消息,道尔都已经麻了,

他完全不再想着跟陆时比什么了,干脆化为无情的码字机器,认真创作《归来记》,

保持好自己的步调,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也是他忽然变得心若止水的原因,

两个字——

佛系。

霍金斯看看丈夫,虽然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又说不上哪里怪。

她走向门口,

“我现在就给你把《曼彻斯特卫报》带过来。那上面有一篇Lu的书评,叫什么……叫‘诡计’什么的,整块整块的大部头文章,看得我头昏眼花。”

大部头指的是篇幅长、规模大的书。

道尔来了兴致,

“大部头?报纸上怎么大部头?”

然而,霍金斯出去了,没有回答。

等了半分钟,她手里捧着报纸回屋,同时指着书评版说:“就是这篇,名叫《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

道尔没听过“叙述性诡计”,但“推理作品”一词还是懂的,

他诧异道:“这个标题起得也太大了吧?”

莫非,陆时飘了?

霍金斯把报纸递过来,说道:“你看一看吧,上面的内容太专业,我读不进去。”

道尔点点头,接过报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概念:

叙述性诡计,指的是作者利用文章结构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实刻意地对读者隐瞒或误导,直到最后才揭露出真相让读者感受难以形容的惊愕感。

道尔更加惊讶了,

无疑,《罗杰疑案》的写作手法就是这个,

陆时在小说中利用了读者阅读时的默契和惯性的思想,将读者或玩家引入事先准备好的故事环境,最后通过指出读者的误区,来让整个故事完成反转。

问题是……

《罗杰疑案》不是还在销售中吗?

就这么给出核心诡计,不会因为剧透影响销量?

道尔百思不得其解,

结果,他一歪头,看到了妻子迷惑的目光,顿时变了想法。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把大部头读进去,

对于作者来讲,叙述性诡计的概念是非常好理解的,可在读者的眼中,就有点儿不知所云了。

“啧……”

道尔咋舌,

他从心里觉得陆时这种“我书评我自己”的态度挺傲慢的,

但又觉得陆时有这个资格。

一本六镑多的书,不到十天就卖出了两万册,搁谁身上都得飘。

道尔继续往后阅读,

没想到,他越读越震惊,

因为陆时竟然真的毫不藏私,将叙述性诡计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构造、如何引导读者,全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简直就像是在写一篇学术论文。

霍金斯看着丈夫,不解道:“阿瑟,你怎么了?”

道尔沉默半晌,说:“如果能把这篇文章完全吃透,靠写作为生肯定是没问题的。”

霍金斯不解,

“啊?真有这么厉害?”

道尔点头,

“是的,真有这么厉害。你看他写的这些叙述性诡计的分类,性别叙诡、年龄叙诡、身份叙诡、一人分饰两角甚至多角……这些东西,前人肯定有想到过,但这么系统地写出来的,陆时是第一人。”

霍金斯听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她问:“你的意思是,Lu在《罗杰疑案》中用到了这么多诡计?”

道尔笑了

“这正是我震惊的原因。”

霍金斯懵了,

“还真用了这么多?”

道尔猛地摇头,回答:“并非如此。《罗杰疑案》中用到的叙述性诡计没有那么复杂。可是,你反过来想,陆时有那么多好点子,完全可以留着自己用,现在却将之公布于众,这……”

此言一出,霍金斯也陷入沉默。

陆时如果一个一个诡计地写过来,这辈子衣食无忧是肯定的。

当然,钱财对于这种级别的畅销书作家已经是身外之物了,真正重要的是著作等身的荣誉。

道尔看着那篇书评,说:“现在的我看到这一篇文章,立即就能酝酿出几个好点子,像是……嗯……有了!某个角色是色盲,他看到的颜色跟常人的认知不同,以他为第一视角,便可以引导读者得出错误结论。”

这一听就很有趣。

霍金斯点头,

“绝对会是一个不错的题材。”

道尔露出自得的表情,

但很快,他就收敛起笑意,

食嗟来之食的感觉挺爽,但又没有特别爽,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霍金斯说道:“Lu写这篇书评,到底是怎么想的?”

道尔看看文章,

“我不如他。”

丈夫竟然低头认输,这让霍金斯十分惊讶。

她喊道:“阿瑟!”

道尔摆摆手,

“我没有认输,也不是失去了斗志。我说我不如他,指的是胸襟。陆时写这篇文章,应该是想教我们如何写好推理作品吧……”

说着,他的目光在书评版游移,

文章名叫《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除了前半部分对叙述性诡计的描写,还有后半部分,讲了陆时眼中的推理作品是一个怎样的类型,

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花里胡哨,文字十分真诚。

道尔只读了几分钟,便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他这是在教我们写书。”

霍金斯诧异,

“什么?”

道尔指着文章,说道:“你看,他写的这里,说什么‘信息不对称’……”

霍金斯立即点头,

“对,我看Lu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这个,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道尔回答:“简单来说,信息不对称就是‘不公平’。因为作者的刻意隐瞒,导致侦探持有读者们不知道的关键证据和信息。你还记得我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开篇做了什么吗?”

霍金斯回忆,

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开头,丈夫写过福尔摩斯出错,

福尔摩斯推测留在贝克街221B的手杖的主人的信息,结果跟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

道尔叹气,

“唉……”

读者们或许不清楚,他心里却明镜似的,

福尔摩斯系列推理的严密性不强,读者们会信以为真,完全是因为其他作家的水平不够高而已。

道尔又看看那篇文章,再次心生感慨,

“没错,他在教我们写书。”

……

“他在教我们写书。”

剑桥,

国王学院。

詹姆斯在办公室里,正读着今天的《曼彻斯特卫报》,脸上是叹服的表情。

卡文迪许说:“是吗?可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丝攻击性。”

詹姆斯一脸不解,

“哪里?”

卡文迪许取过报纸,读出原文:

‘侦探不能用超自然的或怪异的侦探方法。’

这是陆时给出的推理小说的原则之一。

詹姆斯会意,

“你觉得陆先生在暗示我写的那些志怪小说?”

说着,他摇摇头,

“照你这么说,他还写了‘侦探的笨蛋朋友,必须将其判断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此人的智力须轻微低于读者的平均水平’,那‘侦探的笨蛋朋友’是在暗示华生咯?”

卡文迪许觉得,

不就是在暗示华生的吗?

他说:“我觉得陆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写的。比如《罗杰疑案》,不就违背了这一条?‘侦探的笨蛋朋友’其实是凶手。”

詹姆斯轻笑,

“确实,陆先生这么写显得有些教条主义,甚至有打脸自己的风险。但我认为,他并不是要粗暴地分类侦探小说,反而……嗯……反而是给良莠不齐的侦探小说一个评价方式,给作家们一个写作建议。”

卡文迪许有点儿懵,问对方:“听你的意思,陆时是在教真东西?”

詹姆斯点点头。

他指了指文章最后的总结,

在那里,陆时进行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陆时将构成一个故事的所有信息分割为一百张卡片,

在初始阶段,一百张卡片全部盖在桌上,故事的发展就是逐一翻开这些卡片的过程。

而绝大多数故事是线性的,翻开卡片的顺序也是一条直线,都依照时间顺序从基本信息开始依次揭晓,让读者依明确的线索追踪情节发展。

詹姆斯说:“推理小说这个类别不一样。”

他将报纸平铺开,同时无规律地翻面,

“推理,原本就成立在特殊的‘翻牌方式’上,像《罗杰疑案》这种有叙述性诡计的作品更是如此。”

卡文迪许问道:“这样写,不会显得很像杂技吗?”

詹姆斯回答:“本来就是杂技啊。”

他将一张报纸重新翻了回去,说道:“刻意将本来应该打开的卡片保持盖牌状态,并且不让读者们察觉,直到最后,都企图在读者眼前展现错误的构图。”

这种写法对文笔的要求非常高。

卡文迪许想到已经卖爆了的《罗杰疑案》,陷入沉默,

那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詹姆斯笑着问道:“校监先生,你会不会觉得我们小说家都在糊弄人?”

卡文迪许一愣,

随即,他哈哈大笑,

“没有没有。我只觉得推理小说是糊弄人,因为读者不可能在看到侦探解密之前抢先猜到凶手是谁。”

詹姆斯听了忍不住笑,

如果推理小说是“糊弄人”,那志怪小说就没法看了。

他沉吟片刻,说:“校监先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拿出英国绅士的自觉了。你说呢?”

卡文迪许的笑声戛然而止,

沉默良久,

他说:“好。”

(本章完)

227.第226章 这颁奖典礼到底是给谁开的!?第353章 后日谈3 战败方,没有选择第311章 “陆学家”的诞生第332章 文化差异90.第90章 句句不提,句句不离(求首订!)167.第166章 你爷爷还是你爷爷第19章 古早饭圈228.第227章 德语是一门那什么的语言85.第85章 卖报纸的小女孩207.第206章 须当雅量122.第121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06.第105章 构想130.第129章 《乡村教师》279.第278章 知道我是谁吗?171.第170章 桌面游戏236.第235章 无所不能的神仙171.第170章 桌面游戏第345章 怎么叫“像傀儡”?分明“是傀儡”254.第253章 陆教授,求你教我!第27章 传播第60章 首相呼来不入门第343章 谢陆夫子开讲第329章 彻头彻尾的疯子134.第133章 它值得!282.第281章 章疯子第330章 画龙点睛第33章 传说中的Lu289.第288章 向板载发起板载冲锋!142.第141章 讣告第73章 最懂女人心290.第289章 沙俄就是日本,日本就是沙俄!第344章 一般人学不来137.第136章 陛下病重第19章 古早饭圈第52章 兰心大戏院89.第89章 你忠实的同道好友,Lu(求首订!168.第167章 首相辞职199.第198章 只因你太美第61章 喜剧的内核第72章 教科书式的创作功底195.第194章 磕一个?第332章 文化差异249.第248章 真特么艹蛋!第25章 有高人217.第216章 朝闻道第313章 陆教授,你是知道我的第349章 刺杀学术圈168.第167章 首相辞职151.第150章 亲爱的 伟大的 英明神武的陆250.第249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82.第82章 出招第41章 巴黎来信第337章 书迷198.第197章 这是什么天才的构想?!第327章 《教父》?《大佬》!162.第161章 化解第12章 骑虎难下第345章 怎么叫“像傀儡”?分明“是傀儡”90.第90章 句句不提,句句不离(求首订!)285.第284章 《蝇王》236.第235章 无所不能的神仙80.第80章 体验第8章 Lu273.第272章 你犯法了你,知道吗?80.第80章 体验第301章 这!是!童!话!!!!202.第201章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注意保暖284.第283章 要掉小珍珠了203.第202章 《合作中的少女》第19章 古早饭圈第13章 英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82.第82章 出招122.第121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08.第107章 大英搅屎棍,谁用谁知道87.第87章 跳舞的小人214.第213章 捣陆派和挺陆派第350章 陆时的声音第37章 客座286.第285章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176.第175章 纯粹82.第82章 出招第31章 它也配!?170.第169章 祖师爷第36章 陆先生,你还说你不会戏剧创作?263.第262章 陆教授说的对!第39章 陆时:???93.成绩汇报和更新说明223.第222章 你们不要再打了啦第28章 夜不能寐,获益良多第24章 沉默的螺旋第54章 夏目漱石:我想养只猫第315章 谁跟你说我大度了?87.第87章 跳舞的小人190.第189章 地狱笑话第351章 后日谈1 陆昀第51章 《是!首相》87.第87章 跳舞的小人185.第184章 演员198.第197章 这是什么天才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