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来!

PS:感谢书友“孙思贤”、“*6508.qdcn”投的月票。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说到底李沐还是因为兄弟情深,在等李沂的消息。

“臣明白陛下的心思了,可如果朱邪克勒将碎叶城精锐调往凉州,岂不是平白助长了突厥人的实力?到时,陛下还能以凉州十几万大军,歼灭朱邪克勒所部吗?”

“所以,朕不能等得太久。碎叶城离此很远,二三千里的路途,急行军,恐怕也得半个月。七天吧,朕再等七天。”

李师彻底明白了,李沐一直拖着,将朱邪克勒从龟兹拖到凉州,为得就是拖累朱邪克勒,使他不得不调动碎叶城的心腹主力。

这不仅能为李沂进攻碎叶城扫清障碍,又有将这只突厥精锐,累死在长途跋涉中。

只要赶在这支突厥精锐到来之前,与朱邪克勒决战,这支突厥精锐就会失去作用。

想通了这点,李师问道:“臣明白陛下为何派出英国公麾下两卫埋伏在长城脚下了。为得就是万一那支突厥精锐超出预期,突然提前赶到,好对其进行阻击。”

李沐点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一旦决战开始,朱邪克勒打算率军回撤,那么,这只偏师同样可以做为阻击朱邪克勒西逃的伏兵。”

“那这只伏兵的位置……应该继续沿长城转西北方向,悄悄抵达甘州附近才是。”

“想来此时,他们已经运动至甘州附近了,但朕要他们到达的不是甘州设伏,而是肃州。甘州太近,容易被朱邪克勒发觉到唐军抄了他的后路。”

“陛下英明。”

“朕要在肃、甘两州之间的走廊内,埋葬朱邪克勒的十几万大军。”李沐的神色开始变化,“朕更希望,李沂能……活着,回来。”

“那让臣领一支偏师出西城,往祁连山方向运动,如此更可让朱邪克勒相信,唐军欲与他在凉州决战。”

李沐想了想,摇头道:“这方法朕也想过,但既然只是惑敌,兵员就不能派出太多,太多会令城中防御实力降低。可如果派出太少,不但危险,而且容易被朱邪克勒识破。”

李师想了想道:“臣只要三千神机卫骑兵。”

李沐大惊,立即摇头道:“不成,三千人,那就是送给朱邪克勒的一块肉。”

李师道:“陛下容臣说完。三千正兵,再征发五千凉州城精壮,如此便有了八千人。陛下放心,凉州一带百姓,鲜有不善骑的,臣只是带他们惑敌,并非与突厥对战,出不了什么事。”

李沐还真被说动了心,“这法子确实可行。只是……还是太过冒险。”

李师急道:“陛下不必担心,突厥人不超过一万,臣就可与之周旋。只要陛下能在凉州拖住突厥军,朱邪克勒就无法分兵来围剿臣部。”

这话有道理,龟兹城二十天的攻城,加上伊州以东李师的一场伏击,朱邪克勒的兵力已经扣损了许多。

只要在凉州拖住朱邪克勒的,他就无法派出大军去围剿李师部。

而李师部的西出,既能迷惑敌人、掩护东面两卫掩进至肃州,还可以在之后双方决战时,配合肃州部对突厥回撤大军,弄成夹击之势。

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沐随即道:“朕准了,就按你的意思办。”

“谢陛下。”

……。

被炮击的朱邪克勒并不象两年前那么慌张。

相反,朱邪克勒更沉着了。

唐军都已经拿出最后的看家家货什了,那证明已经黔驴技穷。

看着城头上火炮口冒出的火光,两年前十二门火炮,到今日依旧只安置了十二门。

朱邪克勒不禁摇摇头,看来李沐一死,大唐朝廷真的没有能人了。

虽然火炮犀利,但朱邪克勒自信已经找到了对付它的方法。

火炮沉重,移置不易。

在派了两支偏师佯攻东西二门,进行火力侦察之后,朱邪克勒下令三面攻城。

凉州城够大,城防坚固。

但大也有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城墙太长,城防起来,兵力容易分散。

三面攻城,在朱邪克勒看来,就是克制唐军火炮最有效的方法。

这一攻,就是连续五天。

数十万人在凉州三面城墙上你来我往地厮杀。

从城墙上凝结成一道道的暗色血柱,就可以看出,这死的人,已经无以计数了。

朱邪克勒发现,唐军依旧顽强。

他心中奇怪,这是什么原因能让唐军如此顽强呢?

仅仅凭李大亮的个人魅力?

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李大亮的官爵还没有到达能让十几万唐军为他一人而拼死命的地步。

朱邪克勒敏锐地想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沐没死。

不但没死,还很有可能就在凉州城。

只有这样,唐军士兵才会如此悍不畏死。

可问题是,李沐为何没死?

既然没死,明明可能调集凉州大军支援龟兹,为何要一路放弃西域十数城。

朱邪克勒确实想不通,他心里也确实不愿意相信李沐还活着。

所以,他找算再进行一次火力侦察。

这一次的火力侦察与之前不同。

这一次,朱邪克勒决定倾囊而出。

除了留下一万中军,所有的军队调往三个城门。

次日凌晨,天色刚刚亮起。

血战,便暴发了。

当急报传到一夜未曾合眼的李沐耳朵里时。

李沐叹了口气,对李勣说道:“终究没有等到七日,朕亏欠了李沂。”

李勣躬身道:“一日之差,无关成败胜负。陛下有此心,想来李郡公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怨恨陛下的。”

李沐微微颌首,“传朕旨意,北门火炮全部击发,能打什么炮弹,就打多少炮弹。”

“是。”

“英国公就不要再参与这场战事了,朕身边也需要英国公出谋划策。”

“臣遵旨。”李勣应道。

李沐转向李大亮道,“东、西两座城门,由朕和英国公在。北城门外还是要烦劳李都督,朕将两万神策卫骑兵和二万神机卫骑兵全交给你。朕不管你是以正合,还是以奇胜,朕只要结果。”

李大亮脸色凝重道:“不击溃北城门外突厥主力,臣无颜再见陛下。”

“活着回来。”

“臣遵旨。”

第六百六十八章 长孙两兄弟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心的身份第八十六章 破茧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绿云遭遇埋伏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姑嫂第一章 隐龙出世第八百九十九章 粮食生产是基本国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点吃不消了第九百十九章 该来的,终究会来第五百零八章 梁仲业可不可靠?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五百零四章 长孙无忌自尽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绿云遭遇埋伏第一百六十章 试探军心(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会秦琼(一)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战术(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风欲来第五十七章 出征大典(一)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孙福(第六更 求订阅)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墙上一声吼第一百三十四章 马周马宾王第五十五章 誓师出征第六章 飞来横祸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复仇之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谙人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韩仲良遇刺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谁说攻方不能坚壁清野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会骂人的许胤宗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长孙府第三十八章 言传身教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辩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粮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谜(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宫变进行时第一百二十四章 彻夜奏对(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征的忏悔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庄第七百零六章 铸币权(一)第八百八十二章 房玄龄称颂第一百零七章 募兵规则(第二更 求订阅)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达有巧思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观虎斗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计第三百七十八章 许胤宗的恳求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仆遇难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么打?谁去打?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李沐发大招(一)第六百十一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战第九十六章 “文采”风流第七百八十二章 荒谬!无耻!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倾诉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二百八十四章 惊天的秘密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刘禅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三百零六章 找抽的长孙逸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四百七十八章 谁是曹?谁是汉?第二百九十六章 当街殴打东宫卫率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九百五十七章 进攻第四百十五章 翻脸不认人第二百七十章 候君集被擒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九百九十章 另类的敛财手段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六十二章 战场变化第九百八十四章 谁敢与朕为敌,那就辗碎它。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六百六十六章 若他不肯应承,那就除之第五百七十二章 杨氏逃离第八十七章 探监(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惨遭逼婚?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那么难吗?第十一章 生死一搏第九百九十九章 军法何在?第六百九十四章 调息令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露心声第五十章 尉迟恭的报复第七百四十一章 汉州战役(二)第九十九章 小四满血复活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