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

阳筠挽了衣袖,一下一下地重重研着墨。

先时是个圈,研久了,便是一片混沌。

然而无论如何模糊,最初总是有一个起始的点。

丁鑫问也问了,打也打了,却依旧问不出个什么来,这其中势必有些阳筠他们忽略了的。

严刑之下仍旧不招,要么是没得招,要么是不敢招。 Wωω☢ TTkan☢ ℃ O

除非是暗桩和死士。

阳筠停了手,将墨搁在砚台一边,取了帕子擦干净了手,接着铺开一张纸,沾了笔,提笔之后却迟迟没落下,就那么呆立着想起事来。

这是她多年的习惯了,遇事想不清楚便要研墨,静下心来细细琢磨。

若还不能想明白,她便会取一张大纸,在上头随意写写画画,把自己的猜测全都写上去。

这样写的结果多半是乱糟糟的一片,可就这么一片墨迹中,却往往能看清许多东西。

单靠想,总是有限,且想了东便要忘了西,好容易现出一丝灵光,若不立即记下,转眼就要忘个干净。再要想起,却不知要过几日,更不知还能不能想得起来了。

阳筠先是写了十天干,在纸上排列一周,接着在纸张最上面涂了个山的形状,隔了存余,画了一只长尾的鸟儿;右面画了一只花钗,一只玉圭;左边则写了一个“魏”、一个“卫”。

待画好之后,阳筠将沾了墨的笔搁在砚台上,伸手取过另一只笔,用笔管在纸上比划了起来。

十几个人互相攀咬,看着是乱作一团,其实总该有一个人是源头。

阳筠想着,将笔管顺着天干的正序划了一圈。

若只有一人是源头,没问几句也该问出来了,即便那人惧祸,不敢认罪,攀咬了旁人,反着推一遍也能轻易问出是谁撒了谎。

如此说来,这十几个人里,必然不是只有一人造谣生事。

倘若有两人互相指认,丁鑫想是会把两人都揪出来拷问,便是什么也问不出来,总也算是交了差。

照这样看,有人胡乱攀咬,而另外有人不肯说实话。

阳筠盯着那张图看,总觉得上面少了些什么。

她想了半天,忽然想出了其中关窍,提笔在天干正下方写了个“三”,又在两边依次添了“一”“二”。

“该是如此了。”

阳筠轻笑一声,在“甲”“二”中间连了线,又圈出“乙”“丙”,这才将笔又搁了回去,依旧用笔管在上头划来划去。

外头的势力不知是哪位,但东宫里的事情她自觉已经厘清。

不过是有人从丁二那里听了消息,将话散了出去。见是丁鑫前来问供,被拷打的人以为丁鑫会护着自家兄弟,自然不敢说实话,只得胡乱往旁人身上推。

这招数本不高明,难得的是赌中了众人的心思。然而一旦武承肃换人去问,保不齐就要说真话,之所以会乱到这般地步,是因为另外有人趁机兴风作浪。

但凡能在东宫掀起风浪的,恐怕都不是出自一家之手。

好巧不巧的,两拨人撞在了一起,不约而同指向了八凤殿。

就好像当初中秋夜宴险些小产一般,分明就是都存了坏心,时刻盯着这里,因此一旦得知对方有所行动,便立即跟着搅局,互相利用起来。

实情大抵如此,只不知此事与丁鑫有多大关联。

阳筠咬了咬唇,将笔丢在笔洗里,唤了珠儿进来收拾,并遣坠儿去请武承肃过来。

坠儿只犹豫了一瞬,便答应着往前头去请了。

阳筠见坠儿为难,不禁有些好奇,笑着问是什么时辰。

还是钏儿最爱说话,抢着说已经是申正一刻。

“娘娘刚进去了快一个时辰,可不是不知道时辰了么。”钏儿笑道,“奴婢已将晚膳吩咐了下去,过会子就好。”

虽然早已生产,可八凤殿的膳堂却没关,武承肃的意思是关关开开得太麻烦,不如一直开着,“以后或也用得着”。阳筠听了不过一笑,然而为了自己与瑄哥儿的饮食安全,她对此也默许了。

申时准备晚膳,酉初前后便要用膳了,这会子去请人,恐怕武承肃要多心。

阳筠站在书房门口,回头看了看书案,蓦地狠下心肠来。

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又有武承肃的真心,别说不是故意,便是真要争宠,抢了人过来,又能如何?

“那张纸就那么铺着。”阳筠转身进了书房,吩咐珠儿道,“稍后太子殿下过来要瞧的。”

珠儿答应了一声,将笔洗好,把书案上收拾整齐,不经意往纸上扫了两眼。

这“魏”“卫”二字她是猜得到的,一圈十个说的该是那十余个被审的人,其余那些都是什么呢?珠儿想不出来,不禁皱了皱眉,然而眼瞧着阳筠是想明白了,她便也不太在意。

左右有娘娘做主,管画的是些什么,娘娘想明白了便好。

武承肃听说八凤殿来请,不禁有些意外。

今日原定了去宜秋宫,午后便知会了卫良娣准备,那边恐怕连晚膳也预备了。如今忽然说要去八凤殿,武承肃倒不怕什么,只怕阳筠又要得罪人。

一想到最近沸沸扬扬的议论,武承肃便也明白了三分,心道阳筠请他必是因为此事。

这是大事,即便卫良娣又“病了”,他也要先去一趟八凤殿再说。

武承肃进了八凤殿,阳筠恭敬行了礼后,便将人请进了书房,又将服侍众人悉数留在外头,一个也不让进去,由阳筠自己关了书房的门。

见她这般郑重,武承肃便知所料不错,只不知阳筠作何想。

没等他开口,阳筠便把他请到了书案后头,指了那张纸给武承肃瞧。

武承肃打量了一眼,原以为可以轻易看懂,奈何只瞧出大半。

“魏”“卫”二字自然容易,指的是魏国与卫氏两股。上头的山恐怕是指武岳,而长尾鸟应该是凤凰之意,指代的是皇后及钱氏,因避讳名姓才用了图画替代。

中间十个估计就是此番查出的十几个人,左边花钗许是说东宫女眷,却不知是特指了某一人,还是泛指所有对八凤殿不怀好意的。玉圭应是朝臣与其他世家无疑。

只是那“一”“二”“三”,又是些什么东西?

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二一三回 讲旧闻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二八三回 分离乍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三五一回 尾声(上)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七十二回 以诚待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一五七回 重阳日第一七零回 香袭人第一七五回 毋擅动第二一七回 且宽怀(三更)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五七回 重阳日第一八三回 比礼单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六七回 贪成痴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一七回 尊有仪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三十七回 三分话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第三一三回 终身误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补加更)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六十三回 如梦中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八十五回 亲成仇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九回 喜登门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二七回 文死谏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三二八回 论平心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八回 鸳鸯谱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零七回 绮罗丛(三更)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二十四回 赏秋梨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十九回 八凤殿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三五零回 有谁听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三十回 难眠夜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四十一回 殃无辜第二三零回 知节义第二零七回 遇贵人第二七九回 通罗织第一七三回 众人推第三十六回 初长成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补加更)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七十七回 难间界第二十三回 下阶行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百拾一回 怨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