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

当初争夺东宫主位,卫氏虽没能争到太子妃的位置,毕竟比钱氏好了太多:卫氏女成了太子良娣,入宫不久便有身孕,接着顺利产下一子。

而钱氏女连东宫的门都没望见。

原以为帝后相争,太子妃的位置空悬,卫氏女母凭子贵,也会顺利入主八凤殿,然而好景不长。

陛下忌惮外戚,怕有人动摇他武氏江山,竟不远千里求了个高阳王主来。

如今看来,这位高阳王主作用倒是不小,既挡了士族门阀的路,更为陛下笼络了民心。

武岳如此忌惮外戚,说到底还是钱皇后作孽,让武岳对她心生忌惮,连累得卫氏也被打压。

腊月里传出开朝便要立东宫世子,这消息对卫懋功来说实在是个打击。如此一来,阳筠的位置势必更稳,即便害了阳筠,总还有太子妃嫡出的武存瑄在,卫良娣所出的瓀哥儿依旧难继大统。

除非太子妃和武存瑄一齐薨逝……

卫懋功冥思苦想,东宫里总还有自己的人,尤其是几个得力的,都是隐藏最深的,应该还没被太子除去。

可武岳开朝就要降旨,昭告天下,如今又是年下,杂事本就多,每日又都是迎来送往。而今年比往年又更不同,正是大比之年,明春开朝不久又要取士,眼下各氏族门阀都在拉拢举子,卫懋功也忙得脚不沾地,每晚睡不了两个时辰,便是有什么好主意,也是分身乏术,有心无力了。

为了隐藏自己的那几个暗桩,他不敢与卫良娣多通消息,竟已许久没再联系了,既不知卫良娣现今如何,更不知东宫里有什么新鲜消息。

也幸好是要过年,卫氏可以借着往宫里送年节礼的工夫,看能否夹带些消息进去,与卫良娣通通气。

陛下有意立瑄哥儿为世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守门的听说了,告诉了巡夜的,巡夜的知道了,告诉了库上的,库上的转告给服侍的,服侍主子的自然要把这天大的消息告诉自家主子。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没两日工夫,竟传遍了整个东宫。

当日武承训和阳筱奉召入东宫来,也传了不伦不类的消息,落在武承肃耳中时,已是隔日了。

丁鑫战战兢兢来报,说宫里有不少关于太子妃的议论,都是些大逆不道的话。

据议论说,联姻之人之所以选定了宁王世子,是因为世子为人怯懦,容易被阳筱拿捏,而宁王又有军功在身,军队里怕还有人愿意效力。

武承肃起初并未太过留意,以为是得知阳曦死讯那两日,自己接连宿在八凤殿,因此惹了什么人嫉妒阳筠,想着过几日自然也就消停了。

宫中的议论从来如此,总会有新鲜的消息出来,旧的便会被人忘了。

哪知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武存瑄要被立为世子的消息一出,又有人说起“天裂”一事。

原本只是说阴盛阳衰,后忽然又传出乡间有“牝鸡司晨”,说帝后不和,钱氏自然无法主政,能应此天象的便只有太子妃了。恐怕他日太子登基,阳筠就要效法前朝女帝,篡夺大燕江山。

传话者说得头头是道,当真是煞有介事的架势。陛下的心意无疑加重了众人猜疑,让原本的无稽之谈忽然变得可信了。

宫里的议论愈发不像样子,不过两日工夫,阳筠便成了居心叵测的妇人。

武承肃听见这话的时候,气得想要杀人。

他命丁鑫彻查,查出来的一律严惩。

丁鑫办事倒也利索,不过三四日,便揪出了十余个传话的宫人。可任他怎么查问,却找不到最初造谣的那个。

每个宫人被问话时都说是从旁人那里听的,丁鑫自然让他们指证是何人,想要看话是由哪头起,可众人指来指去,竟还是这十余个人。

总有一个是开头的,但问话的结果,却是一个无源无尾的圈。

丁鑫问过了武承肃后,对众人上了重刑,以为严刑拷打之下必然有人会说实话,可众人乱咬一通,还是这几个人,再牵不出旁的人来。丁鑫实在问不出来,只得如实回禀武承肃。

武承肃这才正视这场议论。

本以为是哪宫的娘娘嫌日子清闲,要找些事情做,没想到竟这般棘手,全查不出个究竟来。

都说“空穴来风”,那还不是因为洞中幽深之故?看来这一回的事也有高人。

只不知这高人意在东宫主位,还是在于这大燕江山。

丁鑫一番捉拿拷打,东宫自然噤声。然而宫里的人虽不敢再议论了,话却传了出去。

各宫服侍的告诉了膳房的,往来送菜送粮的听膳房的人一说,出去显摆自己懂得大事时,自然要漏出去几句。

传话从来比什么都快,不用等到开年立世子,大半个临水城便都知道说辞了。届时恐怕要有不少愚人跟着动摇,以为阳筠势必祸国殃民,那会儿随便来个什么奇异的天象,都会被算在阳筠头上。

武承肃细想了想,心知拿住的十几个宫人里头必然有外头人的暗桩,或许还不止一个,因此才会问出一个乱七八糟的圈来,而非明朗的一条线。

他嘱咐丁鑫妥善看管这些人:

“一条性命也不能折了,千万看住了。”

丁鑫闻言并未多问,心中虽然有些不解,却直接答应了下来,照着又吩咐了下去。待到晚上无事时思忖一番,便也知道武承肃的用意,此后几乎每日都过问一番,生怕忽然死了一个。

武承肃这边也忙着开科取士之事,又有年节往来,又有偌大的东宫要他照料,又有皇宫需要应对,比卫懋功更忙上几分,因此只得先将此事按下,待过了十五才好细查。

阳筠听到这些消息时半晌都不吭一声,接着径自进了书房,也不让人侍候,也不准人进去,连研墨都是自己动手。

坠儿、珠儿几人在外头,十分担心阳筠,以为她会因此烦心。然而阳筠有命在前,几人守在书房门口大眼瞪着小眼,竟无一人敢进去打扰。

阳筠挽了衣袖,一下一下重重地研着墨,盯着砚台沉思。

第七十回 难言隐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七九回 通罗织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一九七回 相图谋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回 初相见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二七回 传乩文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一七三回 众人推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五七回 重阳日第二二四回 惊霹雳第二七九回 通罗织第一七四回 观为先第二一九回 娶贤德第二七九回 通罗织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二五七回 两相厌第十七回 凤求凰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第三十回 难眠夜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三一回 会当晴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七回 丹青阁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一零三回 梦有知第一五八回 替扰烦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零一回 金兰契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五回 曲传心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一零九回 与君知(二更)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五十五回 惯多心第一四一回 退为进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一六二回 解语花(二更)第二一三回 讲旧闻第二一零回 衍腌臜(三更)第一三一回 会当晴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一八三回 比礼单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七十二回 以诚待第四十六回 好乘风第五十一回 幽来去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一八五回 谋不谋第二六六回 言无稽(三更)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七一回 满庭芳第一六八回 牵一发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三四三回 早筹谋第四十八回 步步错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二零四回 旁敲击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一四五回 雨欲来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五十一回 幽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