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回 敬如宾

阳筱觉得为难,无论是否与高阳联系,总是有些不妥当。

要怪就只能怪自己太过任性,做事欠考虑,有此一报也是应该。

武承训听说高阳国主薨逝,只每日安慰阳筱几句,并不见他有何关心之举。阳筱落泪时,他倒也能在旁递帕子,并不见有一丝不耐烦。

宁王妃马氏见了,时常要训诫武承训几句。然而武承训听母亲训话时十分恭敬,答应得也是相当利索,回头却仍是我行我素,依旧不会说半句温存的话,也不会想法子逗阳筱开心。

马氏无法,只得时常叫了阳筱过来相陪,甚至亲自去阳筱屋里说话,唯恐阳筱心中失落,对武承训生出怨怼来。

阳筱对武承训本就没什么奢望,全不指望他能知冷知热。如今她又心烦得厉害,巴不得整日闷在屋里,不受旁人搅扰。二人这般相敬如宾,对她而言倒也不错。

腊月里,武承训的心思愈发不在阳筱身上。

前几日武承肃曾托人告知,开年要他入朝,并许了他一个正七品的吏部司勋员外郎的官职。

自己的志向虽是做个威风凛凛的将军,然而他于兵法上所学甚少,演兵、带兵的经验更是一点也无,武承训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即便再不甘心,也要以文官入仕。

与行军作战完全无缘的将军,自古以来怕就不多了。

武承训想着自己的境遇,忽然觉得可笑。

然而任他如何不甘,却苦无旁的出路,也只有如此才能出头。转念一想,来日出头了,谁知道有没有带兵的机会?

如此想着,武承训心中舒坦了好些,每日也恢复了一些宁王世子该有的神采。

而自从听到了消息后,武承训待阳筱便比从前好上许多。原本每日早、晚二人给宁王夫妇问安,现如今竟加了一条:武承训每日作、息之前,必然要对阳筱嘘寒问暖。

阳筱整日在宁王府里,并不经常出门,偶尔出去了,不是去东宫里谈往阳筠,便是哪家王公贵族的府上有喜事或筵席,前去赴宴、送礼、应景的。而她已有十余天未进东宫,因此阳筱竟不知道武承训开年便要入朝。

见武承训改了态度,她心中当真好奇不解。可她无法开口相问,倒像是得寸进尺一般。

对于武承训的好,阳筱只默默受了,待他也比从前亲热了一些,为人妻子的本分也做得更好。

马氏乐见其成,将武承训唤过去夸赞了两句。

阳筱听说,便以为武承训的变化皆因马氏劝诫,对马氏不觉亲近了两分。

八凤殿里,趁着身旁无人,武承肃将自己的安排对阳筠说了,并问阳筠意见。

“都安排妥当了,又问我做什么?”阳筱轻笑道。

“你若觉得不好,或筱儿觉得官职太低,换个位置给承训也无妨。”

阳筠漫不经心,亲自给武承肃斟了茶,接着方才的话,道:

“筱儿不会在意这些个,便是世子以后只做个闲散王爷,于筱儿来说也是一样,我自然也不会挑剔。且世子一入朝便在六部,又是吏部司勋,掌封爵命官,已十分难得了。依我说,我只指望着瑄哥儿就是,宁王世子未必能为我所用。”

“他只要能为我所用即可,外头人看着,却是冲着你的面子。”武承肃说着轻笑。

阳筠抿嘴一笑,嗔了他一眼,将手中的茶盏递了过去。

武承肃接过,轻啜了一口。那茶入口清苦,细品之下才有一丝甜味,应是“晚甘侯”无疑。

他细细把玩着犀角抠的茶盏,好奇道:

“茶叶倒还罢了,这水是什么水?”

阳筠微笑着答道:

“前几日初雪,让人从松针上收的。味道太重了些,只是贵在稀罕,只够喝这一回的,再要也是没了。”

“我倒觉得味道不错。”武承肃说着又饮了一口,把犀盏递给阳筠,感慨道,“松柏之气不同寻常,只是未免厚重了些。你是女子,又素来清净惯了,不喜欢也是自然。”

阳筠将犀盏里的茶水也啜了一点入口,不禁微微皱眉,茶水入腹后才开口道:

“我倒也喜欢松柏之气,要么也不会巴巴地让人收这雪来。只是味道太重,倒冲淡了茶香,莫不如直接煮了这水来喝。所幸只是秋茶,不值得什么,不然倒让人心疼茶叶。”过几日雪大了再收,便没有这个味道了,到时再请太子殿下来八凤殿品茶。”

武承肃闻言笑道:

“如此可就说定了?过几日大雪我便过来,你可不要忘了今日之约。”

阳筠抿嘴笑道:

“哪有当日就来的?殿下怎么也要等几日,待雪水化好了才来罢?要那般着急,不如抬了炉子去树根子底下煮,还怕解不了渴么?”

武承肃被奚落了一番,也好不懊恼,与阳筠又说了两句闲话,便说起年下各宫的分配来。

诸如衣料、炭火之类,阳筠早分配妥当,便叫坠儿取过册子来,与武承肃一一说了。

武承肃本不欲教阳筠细说,阳筠却不肯敷衍,硬拉着他把一本册子看完了。

“各宫的赏银倒是没放,还是殿下亲自放妥当一些。”阳筠说着,从坠儿手里拿过另一本册子,递到了武承肃的面前。

武承肃不消细看心中也清楚,那上头必是各宫各人一年的奖罚记档,无论主子奴才,上头都记得清楚。

年节赏银虽按入宫的年限并现时的品阶来定,并不因犯错而或减,这个过场却不得不走。

武承肃拿了册子,随便翻了一翻,便将几个有子嗣的女眷点了出来,让额外赏赐些绸缎料子并珠玉首饰。阳筠恭声应了,着坠儿记下,待都加上去后才将册子送去崇仁殿。

腊月初十,将要休冬假时,宫里忽然传出消息,说陛下有意开年便立瑄哥儿为东宫世子。

虽然瑄哥儿册立乃是众人意料之中,以为不过早晚而已,然而一岁便入主崇教殿,毕竟嫌早了些。因此这话一出,朝野均为之震动,虽未掀起轩然大波,浪却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为之烦心的,当属卫懋功与钱皇后。

钱皇后也还罢了,如今慈元殿式微,她难免有些灰心,且自己身旁的内鬼还没查出个端倪,东宫之事非她所能及。

卫懋功却烦得要命。

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四十回 楚奉仪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七零回 香袭人第二三二回 闻噩耗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零五回 画中话(三更)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第三三八回 好谋算第一二五回 痼难痊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二零四回 旁敲击第七回 丹青阁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一七九回 忆儿时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六十二回 语惊人第二零一回 金兰契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二七九回 通罗织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五十四回 强打探第七十七回 难间界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二七四回 诚可鉴第三四四回 主仆情第二二六回 寻底里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七十六回 生枝节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七一回 怜同命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零五回 画中话(三更)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七回 且宽怀(三更)第一七二回 垒高台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三一回 会当晴第三四零回 有取舍第二一一回 错里错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四十回 楚奉仪第二三零回 知节义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六十七回 诚相随第二八三回 分离乍第三四零回 有取舍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