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生枝节

姜华也不知发生了何事,他今天没能一直跟在太子身边。

散朝后,太子殿下应召进了后宫拜见帝后,三个人关起门来说话,一众随从都被遣了出来。

呆了还不到半个时辰,殿下便出来了。从出门起就是这副阴沉的样子,连每日例行的议事都作罢,直接回崇文馆去,一个人坐着不说话。

眼瞅着就是午膳的时辰,殿下还没有用膳的意思,姜华有心问,却不知如何开口。

他不知究竟,很怕说错了话,火上浇油。

武承肃是真的动怒了。

父皇和母后特意叫他过去,为的竟然是阳筱的婚事,让他与阳筠商量一番,探探阳筠的口风,再以此推测阳曦的态度。

说得倒好听,还不是为了堵住他的路么?

他看中武承思的事没几个人知道,也不知是谁传了出去,让父皇起了心思,赶在自己上奏之前开口,说宁王世子到了婚娶的年纪。

“上次宫宴,朕见过那位二王主,模样自不必说,礼数也半点不差,难得的是有股男子般的飒爽。”武岳笑容和蔼,那态度真像与人商量一般,“你宁王叔也甚是看重,与朕提起过,被朕一口回绝了。”

“父皇既回绝了,今日怎会又提起呢?”武承肃笑着,目光咄咄逼人。

阳筱果真巾帼不让须眉,就更不该嫁给宁王府那个平庸的世子了。

“还不是你宁王叔,左一次右一次来商量朕,朕被他弄烦了。”武岳一皱眉,好像想起了宁王的纠缠似的,无可奈何道,“实在是承训那孩子没什么坏处,朕不好再三折了你王叔的面子。朕细想了想,总不能亏了承训,好歹试一试。”

“这倒为难了!”武承肃语气平平淡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父皇用心虽好,儿臣却不好去问太子妃。太子妃既嫁了过来,哪还能干涉高阳二王主的婚事?若儿臣拿这事去问她,岂不让人笑话儿臣不知所谓?”

武岳自然不信武承肃毫不在意,他才听说太子最近打听武承思,就已经起了疑心,只不知道太子要如何拉拢廉王府。

待皇后告诉他太子的打算,武岳便打定主意搅局,趁着太子还没开口,一切都还没搬到明处,他先点了鸳鸯谱,截断太子的路。

阳筱的婚事武岳本不甚在意,哪怕她嫁去魏国,武岳也未必如此上心,毕竟礼重长幼,而太子娶了阳筠。阳筱身为次女,并没有国主长女那般重要——若此时议的是阳曦长女的婚事,武岳倒还会急上一急。

更让武岳称意的是,太子没有娶钱惠君,而是按照他的意愿,娶了一个在燕国举目无亲的高阳王主。

且正如他设计的一样,起初武承肃是存了杀心的。

至于阳筠胆大,懂得又多,圆房一事胡乱糊弄了过去,后又得武承肃倾心,便皆出乎武岳意料了。

所幸留着阳筠可以挡钱氏的路,或许还能让东宫不宁,武岳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弄虚作假。

他与皇后钱氏一样,之所以容得下阳筠,是因为阳筠没什么势力。

而二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武岳只想要限制太子,钱氏想的则是迟早用娘家人替换了阳筠。

他们不能操控周道昭,逼迫他去高阳提亲;而高阳不是属国,更不可能一道圣旨直接赐婚。要想阻断太子妃势力做大,只能从燕国内部寻找人替下武承思。

武承训虽然是个世子,却是个没什么出息的人,其父宁王的人缘更是差得离谱。与小小年纪就露出军事才能,风评又佳的武承思比较起来,武承训自然是更好的人选。

见武承肃故意推脱,武岳觉得当初求了阳筠来,果真是一步好棋。

他哪能容武承肃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不把这事认真提上来,恐怕太子迟早要找个机会,当着众人的面推出武承思。

还没等武岳开口,皇后钱氏竟帮起腔来。

“也只是要你问问罢了!探探太子妃口风而已,看高阳国主想要给二王主寻个什么样的。”钱氏正色道,“宁王虽无甚好名声,到底也是有军功的人,至于宁王世子,从来都谦逊有礼,没听见有什么不好。”

武承肃心中冷笑,他确实没听说武承训有甚不好,但也从没听人夸赞过一句半句——除了说他“脾气好、为人大方”之外。

武承训倒真是个大方的,于金钱及琐事从不计较,所幸他交往之人不多,倒也没见大手大脚,并非那起膏粱纨绔子弟。

所谓“脾气好”,不过是说他不言不语,从小被人欺负了便不会告状,长大了也呆板得很,怕是蟋蟀也没捉过一只,更不用说走马斗鸡了。

武承肃觉得,这样的一个宁王世子还不如廉王二公子,无论如何也是配不上阳筱的。

然而父皇母后执意如此,他也不好一直推脱。武承肃嘴上说着“回东宫探太子妃口风”,心里想的却是除小人。

看来身边还是有人嘴巴不严,这样的事也告诉了母后。

而母后果然容不下阳筠。

难得母后能与父皇联手,恐怕还是惦记着将来,迟早要除掉阳筠,找个本家女子母仪天下,令钱氏能世代坐稳后位。

武承肃未免觉得失望。让武承思娶了阳筱,分明是对他有益的事,只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母后竟不计后果起来,令他如此为难。

才刚跟阳筠狠狠夸了武承思,如今忽然又要提别人么?偏武承训除了世子的身份,半点也不及武承思,他实难开口。

她会怎么想?恐怕会一口回绝了吧。

武承肃知道,阳筠的意见对阳曦来讲十分重要。听说当初她嫁来临水,阳曦本不乐意,还是她亲自说服了阳曦。若阳筠觉得不好,只需书信一封,阳曦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这宗亲事的。

果真不成倒也算得上是好事,免得日后筱儿过得不好,他无颜面对阳筠。

武承肃心下略安,只等阳筠拒绝便是。

静下心来,他不禁想起那个告密的,才略缓和的脸色又阴沉了五分,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案。

“笃笃”的声音全落在了姜华心上。

******我是分割线******

起点这广告,也是没sei了……

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二二回 施巧计(三更)第三零七回 计诛心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七十二回 以诚待第三十二回 喜盈门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二一回 走为上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五四回 瓮中鳖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十五回 染风寒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一八回 论天下第一二二回 施巧计(三更)第四十回 楚奉仪第二二零回 守不严第三零九回 苦谋生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一五五回 感怀深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十一回 风波起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二七四回 诚可鉴第十回 蓄阴谋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一一九回 微动念第二七二回 窄肚肠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九七回 相图谋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十四回 诉衷肠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九回 喜登门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六七回 贪成痴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二四二回 跳梁戏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六一回 无处诉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二一零回 衍腌臜(三更)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一四五回 雨欲来第九十九回 意难平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三四一回 承母训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